姬生雷
(河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
《英漢修辭對比研究與翻譯》評介
姬生雷
(河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河北 石家莊050024)
手捧石家莊學院趙建芬副教授專著《英漢修辭對比研究與翻譯》①趙建芬著《英漢修辭對比研究與翻譯》,吉林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眼前又浮現(xiàn)出她那洋溢著微笑的臉龐、認真而又堅定的目光。趙老師致力于翻譯理論與翻譯教學方面的研究與實踐工作,像她這樣在地方院校教學一線工作20年仍保持著高度的科研熱情,實屬難得,再一次為趙老師又有新成果面世由衷感到高興。
修辭手段常常被看作“語言和思想的裝飾”,在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對交際的順利進行起著重要作用。從我國英漢修辭研究現(xiàn)況來看,余立三(1985年)、張光明(2002年)、陸定安(2004年)等學者在英漢修辭思維及翻譯方面已有相關論著,不過,總體上學界關于英漢修辭對比與翻譯的系統(tǒng)研究較少,趙建芬副教授撰寫的《英漢修辭對比研究與翻譯》對于英漢修辭研究和實踐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英漢修辭對比研究與翻譯》視角新穎,內(nèi)容科學,安排合理,符合語言對比研究與翻譯的實踐規(guī)律。此著首先從修辭概論和翻譯概論等基礎知識入手,之后從詞匯、句子、語篇等方面對英漢兩種語言中修辭使用的差異進行對比,最后研究并分析了具體修辭格的對比與翻譯。全書共八個章節(jié),大致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從定義、分類、作用、原則和主要理論等方面對修辭和翻譯進行了梳理和概述;第二部分為第三章到第五章,從修辭對比與翻譯著手,對英漢詞匯修辭、句子修辭、語篇修辭進行了研究;第三部分為第六章到第八章,主要從修辭格的對比與翻譯出發(fā),對英漢詞匯修辭格、結(jié)構(gòu)修辭格、音韻修辭格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英漢修辭對比研究與翻譯》對英漢修辭和修辭格進行了系統(tǒng)論述,并對英漢修辭的對比和翻譯進行了系統(tǒng)探究,從而能讓讀者從整體上了解英漢修辭的結(jié)構(gòu)與差異。在篇章布局上,從修辭和翻譯的總論出發(fā),由點到面,由小到大,分別對詞匯、句子、篇章進行研究和論述,層層深入,而且論述簡明扼要、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符合英語學習的規(guī)律性。此著還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和實用價值,書中采用大量英漢修辭對比與翻譯的具體實例,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既可用作學生學習修辭的參考資料,也可作為廣大英語教學工作者的教學材料,并且對于學者進行英漢修辭的相關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無論是翻譯教學還是修辭教學,其難點主要緣于學生思維方式的傳統(tǒng)固化以及欠缺對中西方文化差異了解,作者正是從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模式的角度出發(fā),通過不同方式進行了科學的嘗試和探究,并且強調(diào)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的重要性。除了語法意義上的修辭對比與翻譯研究,作者更加突出修辭對比與翻譯在語言學習和生活應用上的功能和意義,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分析語言和理解語言能力、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增強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從而實現(xiàn)在禮貌交際中展示綜合素養(yǎng)。
細細通讀全書,可以看出作者對翻譯及翻譯教學的深厚情感和高度責任心,也可以看出一個學者在教學工作中對學術鍥而不舍的探索精神。當然,《英漢修辭對比研究與翻譯》還有一些缺憾,文中論述似乎意猶未盡,個別修辭格對比在寬度和深度上也有待進一步開拓和挖掘。趙建芬副教授在工作和研究中一直努力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我們也期待著她以后的著作會更為完美。
(責任編輯王昕)
2016-06-10
姬生雷(1955-),男,河北鹿泉人,教授,碩士生導師,河北省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副會長,河北高等學校外語研究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