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嶸
(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
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的商業(yè)化問題研究
劉嶸
(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淮安223003)
校園文化活動是體現(xiàn)高校文化傳承、辦學水平、育人成效的窗口。隨著大學生成為高消費人群,商家越來越重視這一市場,開始通過贊助校園文化活動來擴大產品的影響力并提升銷量。文化活動的商業(yè)化越來越突顯,存在缺少必要準則和引導、沖擊了校園的學術文化、助漲高消費的風氣等問題。而如何在商業(yè)化下規(guī)范校園文化活動成為教育者的面對的一個課題。
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商業(yè)化
校園文化活動是高等學校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它作為一個平臺充分展現(xiàn)了校園師生的精神面貌和風采,也展現(xiàn)了大學的特色。假如高校沒有精彩的文化活動,那么也就失去了本該具有的吸引力。所以,高校不但要傳承校園文化,而且還要把校園文化活動開展放在重要位置。伴隨著經濟市場化和文化多元化的進入,導致校園文化活動逐漸變得明顯,從而使得文化活動的質量受到了影響。正確的對待校園文化活動的商業(yè)化,規(guī)范管理,對高校校園文化有很大的積極意義。
1.1缺少必要的準則
首先,由于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校園越來越像個商品展示廳,受到影響最大的是學生社團,它無疑成為了商家爭奪名利的首要選擇,大多數(shù)的商家都看準了教育和學生消費這一塊,像五花八門的輔導班、學習教材、運動器材都是因為學生的消費需求才出現(xiàn)的。雖然說學生的消費水平不是很高,但不能忽略學生這一消費群體的規(guī)模和需求能力。
其次,產品的廣告代言人都是由學生來做。社團的組成人員也是由能夠代表學生利益的人組成的,如果是讓社團來代言某家商品,那么這家商品就很容易受到學生的信賴,從而獲得好的口碑,給商家?guī)砗艽蟮睦麧?。在我們身邊還存在許多廣告,它們被商家夸大來欺騙消費者。比如很多輔導班都說自家的輔導資料和押題都能夠達到多好多高。很多想要考證的學生抱著相信的態(tài)度。很多行業(yè)都要求就業(yè)者要有技能證書,比如:會計、導游,很多證書都能夠幫助學生找到工作,因此,大多數(shù)學生也都一心想著考證,很多機構也就抓住這一點給學生推薦自身的教育產品,對產品夸大其詞,這也是很多企業(yè)注重大學校園的重要原因。
再次,由于學生自發(fā)組織的社團還不夠成熟,很容易被商家利用。學生社團的費用來源有很多,比如:學校資助、商家贊助、社團成員年費等。社團也有很多的費用支出,學校給予的那部分資助條目清晰,使用規(guī)范,但是其他渠道得來的費用不明確,社團成員覺得:自己通過“努力”得來的,用起來沒必要太明確。正因為如此,導致社團規(guī)范不明確、收支不透明,很多學生把通過社團獲得的收入當做人生第一筆收入,從而把多數(shù)精力都用在社團上。雖然很多社團的費用都是通過拉贊助獲得的,這看起來好像和學校沒什么關系,可是要記?。簩W生組織是學校的教育體系的另外一個課堂。對在校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有積極作用,或者可以這樣說:社團經費是教學資源的一部分。很多時候社團經費會出現(xiàn)少了或者被挪用的情況,從而出現(xiàn)所謂的“潛規(guī)則”,這就告誡學校必須加大監(jiān)督檢查力度,不能讓學生社團“變質”[1]。
1.2缺少正確的引導
大學校園活動商業(yè)化主要從經濟利益角度考量,則行政化傾向主要從政治利益考量。如果,大學文憑是文化角度考量,再加上校園活動的傾向和訴求,政治、經濟、文化三者相互統(tǒng)一,成為部分大學生的綜合訴求,由此帶來的各種問題需要反思[2]。組織校園文化活動的學生干部成為優(yōu)秀學生標志,也開始成為新生大學期間規(guī)劃的重要一步,成為學生心中“具有領導能力”的象征,這些不正確的思想缺少正確的引導。
1.3沖擊學術文化為核心的校園文化
從某些方面來說,大學充當了很多角色,她在傳遞文化的同時也積淀文化,創(chuàng)新文化,所以學術文化不僅僅是校園活動的核心,還是大學文化的核心。學術文化之所以能夠產生驚人的創(chuàng)造是因為它的精神是自由而開放的,它允許大家相互討論、相互探討。校園文化活動是提倡青年和大學生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具有豐富多彩的形式和內容,校園文化科技活動不僅能夠反映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而且還能夠反映出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所以能夠成為校園文化的主流也是必然趨勢。因此,這項活動對于組織者又有很大的挑戰(zhàn),多數(shù)的組織者能簡就簡,為了吸引眾多企業(yè)參與不得不選擇娛樂活動,很多時候甚至會出現(xiàn)一些與初衷不符合的情況出現(xiàn),從而活動的品味也隨之下降。
1.4助長校園高消費的風氣
大學生作為社會高消費的一類人,他們無疑成為了商家眼里的金礦。現(xiàn)在的大學生對于吃穿用等方面的需求水平不斷地提高,只知道追求一些表面上的東西。由于商業(yè)廣告介入學校,不僅對學生的消費行為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并且還使得這種高消費的心理在學校里盛行起來。校園活動組織者不僅對贊助商缺少鑒別能力,還缺乏一種敢于拒絕的勇氣,這一切都是因為組織的活動想得到大家的贊賞,時間久了,最終就致使學生活動組織者之間的攀比。
對于商家走進校園可以說是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重點不在與如何防止商家進入校園,而在于怎樣才能更好的管理好校園文化活動。而對于商家進入校園帶來的不好的影響,應該從下面三個方面來加強商家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的管理。
2.1貫徹校園文化活動的指導思想,確保質量和品位
教育部、團中央下發(fā)的《關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文件指出:要想建設好校園文化,不僅要實行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手段,要圍繞著校風、教風以及學風,把優(yōu)化校園文化環(huán)境看做是重中之重,鼓勵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發(fā)揚中華民族的主旋律,加強學生的管理,并且要不斷地積累,要與時俱進,爭取做到能夠與大學生不斷增長的精神需求同步,爭取為培育可靠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努力奮斗。還要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活動,比如:開展活動的內容要豐富、組織形式要新穎、還要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此同時,還應該把德智體美與校園文化活動相結合,使得大學生在活動中能夠學到很多知識,這也是推動校園文化前進的政策。所以,當開展校園文化活動需要拉贊助的時候,要堅持以下幾個原則:第一,不能因為商家的介入而改變原有的主題;第二,把學校放在首要位置,其次才是商家企業(yè);第三,在開展的文化活動中,要不斷的發(fā)揚和繼承優(yōu)秀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3]。只有這樣,校園文化活動才回保持在原有的軌道不偏離。
2.2加強組織領導,推進商家贊助校園文化活動的有序運作
為了防止商業(yè)文化進入校園所帶來的消極影響,應該加強對校園活動拉贊助的管理,否則就會變得沒有底線,正所謂“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對于這些問題,應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把責任明確到各部門,建立一系列的規(guī)章制度,并且加強監(jiān)管力度,主要交給審批部門檢查。其次,學校加強對文化活動的監(jiān)督,及時改正活動過程中不好的商業(yè)因素。校園文化活動是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的項目,它包括了計劃、組織、實施、最后是完成,這就告訴我們:要想達到預想的目標,不僅僅是要監(jiān)督項目的整個過程,也不是審批部門審批之后就沒事了的,還要看他們是否是按照審批的要求來完成的。再次,要想不斷地讓文化活動得到更好地管理,就離不開學校的主管部門。要建立能夠推動校園文化運轉的機構,比如:中介組織。中介組織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可以促進校園文化中商業(yè)因素的運轉,并對商業(yè)文化進行監(jiān)督,在一定方面還可以代替有關部門,針對于不同的商業(yè)文化可以制定不同的方案,對于贊助的的資金也要制定合理的使用方向,協(xié)調雙方合作中出現(xiàn)的爭議。中介組織還可以依靠在平時生活中拉贊助來解決平時學生日?;顒又械难a貼,最后,為了校園文化能夠更好地發(fā)展下去,可以從“活動經費”、“活動條件”這幾個方方面來提供大力支持。
2.3順應趨勢,主動介入,正確引導,有所選擇
為了更好地管理校園文化中介入的商業(yè)因素,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對于一些違法行為要嚴格執(zhí)行,依法追究其責任。從某些方面來講,最好的監(jiān)督者便是學生,正所謂“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學校應該設立一些舉報途徑,對違規(guī)現(xiàn)象嚴加管理。校園文化也作為學生的另外一個課堂,那么他們違規(guī)的話就相當于一門選修課不過關,如果說是持著認真教育的想法,那就沒必要把事情搞得那么嚴重,即使是這樣,相對應的責任還是要追究的,因此,相關的規(guī)定也是要建立的[4]。二審批機關也要對于申請這件事情進行嚴加管理,不能有絲毫的懈怠,校園文化活動開始之前都應該做好周密的計劃,與此同時,還要和組織活動的主要負責人做好溝通工作,不能出現(xiàn)像一下諸如此類的問題,最好立下條約,比如:在活動期間,不能夠有任何的虛假宣傳,不能夠推薦任何產品和服務,如果違背了以上的條約,就要接受相應的懲罰,在根源上保證了社團的品質。從而保證了學生活動更好地發(fā)展下去。三要注重活動的質量,我們可以這樣做:讓學生和院系教師對校園文化活動的質量進行監(jiān)督,看看是否有違反條約。為了確保社團不被商業(yè)化,我們對于那種商業(yè)謎底很明顯的公司應該及時的制止。另外,還要對學生會、社團等學生組織進行相關的教育,增加他們對商業(yè)活動的辨別力,幫助并引導學生擁有正確的學習觀、就業(yè)觀、金錢觀、權力觀。
[1]趙錦權.高校學生社團商業(yè)化行政化與應對策略[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233-234.
[2]許述敏.淺論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的商業(yè)化傾向及其規(guī)范管理[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06,(4):124-126.
[3]程秀仙,劉楊敏,李奎.高校校園氛圍商業(yè)化問題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3,(10):244-245.
[4]劉楊敏,程秀仙,李奎.高校校園氛圍商業(yè)化的現(xiàn)狀、原因及對策的調查研究報告[J].教育教學論壇,2013,(24): 154-155.
責任編輯:鄧榮華
G64
A
1672-2094(2016)04-00129-03
2016-04-12
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校級文化研究專項課題《商業(yè)文化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影響及對策》。
劉嶸(1983-),男,江蘇盱眙人,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學生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