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淵, 次平, 李大江, 劉鋒, 朱雪林, 李炳章
(西藏自治區(qū)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研究院,拉薩850000)
西藏墨脫縣發(fā)現(xiàn)灰喉山椒鳥
2016年3月9日,在西藏自治區(qū)墨脫縣德興鄉(xiāng)那爾東村(29°21′16.84″N,95°8′39.98″E,海拔1 874 m)觀察到雌、雄山椒鳥各1只,該鳥體長18~25 cm,雄鳥、雌鳥頭部均為灰色。雄鳥背部亮黑色,腰、尾、胸部覆羽及下體呈朱紅色,翅黑色,具一大一小2道“7”字形朱紅色翼斑;中央尾羽黑色,外側尾羽基部黑色,端部紅色。雌鳥胸部及整個下體均為黃色,腰和尾上覆羽亦為黃色,翅和尾為黃色,顏色分布與雄鳥大致相似(圖1),經(jīng)鑒定為灰喉山椒鳥Pericrocotussolaris。雖然MacKinnon等(2000)認為該鳥指名亞種分布于西藏東南部,但查閱眾多文獻(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1983;鄭光美,2011;劉迺發(fā)等,2013;曲利明,2014)后均未發(fā)現(xiàn)該鳥在西藏有分布的記載。有學者也曾記錄其分布于喜馬拉雅山山脈中段,即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李晶晶等,2013),但無直接證據(jù)證明南段或南坡有無該鳥的分布。而曲利明(2014)認為該鳥國外分布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和東段,經(jīng)查閱大量資料表明該鳥廣泛分布于國內喜馬拉雅山脈區(qū)域,此次記錄也為該鳥在西藏分布提供了直接且更為廣泛的證據(jù)。
圖1 灰喉山椒鳥 Pericrocotus solaris (王淵 攝)
發(fā)現(xiàn)該鳥時,其在河谷半山腰的榕屬Ficussp.植物的枝頭上活動,不時鳴叫。發(fā)現(xiàn)地氣候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周邊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海拔1 874 m,與該鳥的其他發(fā)現(xiàn)地生境類似(趙正階等,2001)。同時,該鳥雌、雄同時出現(xiàn),并有較多互動行為,由于正值繁殖季節(jié),猜測可能在進行求偶行為。另外,當?shù)剡€分布有短嘴山椒鳥P.brevirostris、長尾山椒鳥P.ethologus和粉紅山椒鳥P.roseus,且這3種山椒鳥的種群數(shù)量較大,可能與灰喉山椒鳥在食物和活動空間上存在競爭,會對該鳥的生存造成一定的影響。關于該鳥更多的生態(tài)學信息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灰喉山椒鳥隸屬雀形目Passeriformes山椒鳥科Campephagidae山椒鳥屬Pericrocotus,國內分布于云南、貴州和廣西等,國外分布于不丹、孟加拉國、印度東北部和緬甸等(趙正階等,2001)。該種共分為7個亞種,國內已知分布有指名亞種P.s.solaris和華南亞種P.s.griseigularis(趙正階等,2001;鄭光美,2011)。根據(jù)亞種分布及形態(tài)描述,推測本次在墨脫縣觀察到的灰喉山椒鳥為指名亞種,屬留鳥。本次記錄可為灰喉山椒鳥在我國分布研究提供基礎資料。
王淵*, 次平, 李大江, 劉鋒, 朱雪林, 李炳章*
(西藏自治區(qū)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研究院,拉薩850000)
通信作者, E-mail:wangyuan2010@163.com; 465050675@qq.com
致謝:感謝中國科學院北京動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李娜對鳥種鑒定提供的幫助。
西藏自治區(qū)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