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鋼
(華西能源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 610100)
?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焚燒生活固廢的技術探討
蔡文鋼
(華西能源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 610100)
摘要:針對普遍采用的循環(huán)流化床焚燒生活固廢技術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總結了典型不摻煤、防積灰搭橋鍋爐的技術經驗,分析了爐膛設計原則及設計需考慮的因素,并介紹了爐膛設計實例,為業(yè)內同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CFB; 生活固廢; 爐膛; 燃燒
生活固廢焚燒發(fā)電是目前減容、減量、減少環(huán)境污染較為理想的處置方式。國內廣泛使用的焚燒技術主要分為爐排爐方式和循環(huán)流化床方式。
循環(huán)流化床爐膛中,由于物料充滿整個爐膛,熱容量大,所以燃料燃燒速度很快,特別適合我國水分高、熱值低的生活固廢。與爐排爐相比,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焚燒的初投資和運行費用均較低;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其助燃燃料煤的添加比例逐漸減少,甚至無需助燃。低廉的造價、良好的燃料適應性,使得該技術在固廢焚燒發(fā)電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筆者主要探討的是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焚燒生活固廢的技術問題。
1生活固廢的特性
生活固廢不是一種單一的物質,是生活中產生的廢棄物的總稱,主要包括廚余、紙張、塑料、橡膠、纖維、竹木、玻璃、罐頭盒、灰塵等,另外還摻雜有鐵絲、其他金屬、建筑垃圾等。它們具有以下特點:
(1) 混合性。生活固廢由生活中產生的各種廢棄物混合而成,屬于混合物。
(2) 不均勻性。作為混合物,各種不同的物質在其中的分布呈不均勻狀態(tài)。
(3) 波動性。生活固廢的成分和總量存在波動;且隨著天氣的變化,生活固廢的水分變化較大。
(4) 燃燒性。生活固廢中含有可燃物質,但是燃燒過程能否穩(wěn)定地持續(xù)進行則取決于燃料本身的性質和燃燒方式。
(5) 結焦性強。生活固廢中含有餐廚、塑料、橡膠、玻璃等物質,其燃燒產物灰熔點較低,容易形成焦塊。這些焦塊具有粘結特性,能夠將其四周的其他物質粘連在其表面,像滾雪球一樣體積越滾越大,對床面流化狀況產生很大影響,直至被迫停爐。
(6) 流動性差。生活固廢流動差,將給輸送和鍋爐給料帶來隱患,造成機組運行不穩(wěn)定。
(7) 地域性和時間性。不同地區(qū)存在生活水平和生活習慣的差異,同一地區(qū)隨著居民生活水平和人口數量的變化,生活固廢的熱值和數量均存在變化。
影響生活固廢燃燒特性的主要數據包括水分、灰分、Cl元素、S元素、K元素、Na元素、熱值、灰熔點等,其中水分和灰分本身就直接影響燃料熱值,水分和灰分越高,則熱值越低;Cl元素、S元素、K元素、Na元素質量分數決定了燃燒產物的結焦特性和腐蝕特性,尤其是Cl元素對燃燒和受熱面的布置均有重大影響。
與常規(guī)燃煤鍋爐設計類似,燃料的元素分析和熱值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關系??己松罟虖U元素分析與熱值匹配關聯合理性有多種方法,如門捷列夫公式、Steuer公式、Vonroll模型、Scheurer-Kestner模型、Dulong修正模型、日本環(huán)衛(wèi)中心模型等。李曉東收集歸納的中國生活固廢熱值估算公式如下[1]:
當w(Oar)>10%時,
Qnet,ar=74w(Car)+123w(Har)-33w(Oar)+
25w(Sar)-6w(Mar)
(1)
當w(Oar)<10%時,
Qnet,ar=90w(Car)+123w(Har)-33w(Oar)+
25w(Sar)-6w(Mar)
(2)
2生活固廢焚燒和污染物生成機理
燃料著火的本質是放熱速度v和散熱速度v′在溫度場作用下博弈的結果。隨著溫度的升高,放熱速度隨溫度呈指數曲線關系;而散熱速度與溫度則呈線性關系(見圖1)。
生活固廢著火時,揮發(fā)分首先析出,氣態(tài)物質首先著火燃燒。隨著這些低熔點揮發(fā)分的著火,生活固廢中的其他物質在獲得揮發(fā)分釋放的熱量后也相繼著火燃燒,使整個循環(huán)流化床爐膛呈劇烈燃燒狀態(tài)。帶有大量熱量的在燃物質、已燃盡物質在爐膛中與剛剛進入爐膛的生活固廢在風的作用下相互攪拌,劇烈擾動的結果是三者之間既傳質又傳熱,帶動新入爐生活固廢揮發(fā)分又析出,新一輪燃燒開始,使得爐膛中的燃燒持續(xù)進行下去。因此在循環(huán)流化床爐膛中,生活固廢容易燃盡,燃燒效率可達99%。
爐膛內部分中等和細顆粒飛出爐膛,在旋風分離器中經過氣固分離,中等粒度的物料通過回料裝置返回爐膛,細顆粒則作為飛灰伴隨煙氣進入尾部煙道后離開鍋爐本體。
受生活固廢燃燒產物灰熔點限制,為了避免床內形成焦塊,床面溫度多控制在900 ℃以內。
生活固廢焚燒過程中會釋放出一系列的污染物:
(1) NOx。高溫燃燒中NOx生成主要來源于燃料型氮,其中NO約占95%。由于生活固廢中N元素質量分數很少,所以總體上NOx的生成量較少。隨著燃燒溫度的上升,NOx生成量增加,在過量空氣系數接近1時NOx的生成量最大。
(2) 燃料中的S元素燃燒時轉化為SO2。有機硫結合松散,著火燃燒時迅速生成SO2,而無機硫含量較低,隨著燃燒的進行也開始分解。生活固廢中的S元素具有中溫生成特性,在850 ℃時達到最大[3]。
(3) 燃燒過程中,當溫度達到200 ℃時,HCl開始析出;達到500 ℃時,超過90%的HCl析出;隨著溫度的升高,析出速率逐漸放緩[3]。
(4) CO是燃料中C元素不完全燃燒形成的,其濃度由燃燒組織狀況決定,因此CO的濃度通常作為判別是否實現完全燃燒的指標。CO與NOx之間存在相互牽制的關系,設計時應予以特別注意,協調好二者的關系。
3爐膛的設計原則
為了控制污染物排放,焚燒生活固廢的循環(huán)流化床爐膛需要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1) 高燃盡度。PCDD/Fs、NOx、CO等污染物排放均與生活固廢燃盡度緊密相關,燃燒效率越高,這些污染物排放值普遍越低,高燃盡度是控制污染物生成的有力保證;同時,高燃盡度也是生活固廢減容的必然要求。因此,高燃盡度是循環(huán)流化床爐膛設計的核心理念。
(2) 防止結焦。生活固廢中含有Cl、K、Na等元素,在高溫下容易發(fā)生結焦現象,一旦結焦擴大化,鍋爐將出現MFT,影響鍋爐連續(xù)運行,進而影響鍋爐使用壽命和電廠經濟效益。
(3) 爐內脫酸。作為控制鍋爐SO2原始排放的重要手段,對其生成物的控制主要通過固廢中的CaO等脫硫劑在850~950 ℃的溫度內發(fā)生脫硫反應實現;當燃料中這些物質的質量分數較低,不足以脫除生活固廢中的硫時,需要額外添加脫硫劑實現爐內脫硫,爐內脫氯的情況也類似。
爐內脫酸反應式如下:
CaO(s)+SO2(g)+1/2O2(g)→CaSO4(s)
(3)
CaO(s)+2HCl(g)→CaCl2(s)+H2O(g)
(4)
在生活固廢CFB鍋爐中,大量的CaCl2對Ca基脫硫具有催化作用,所以相應地提高了脫硫效率。
但是爐內脫除HCl的效果卻不明顯,原因是CaCl2在782 ℃發(fā)生分解,再次釋放出HCl;而溫度較低時,Cl沒有機會與Ca反應,所以形成HCl,造成低溫下HCl濃度提高。
有研究表明,Ca的羧基鹽具有高溫性能,在850~1 050 ℃時脫氯效率達到80%。它除了具有良好的脫SO2和HCl效果以外,同時還具有較好的脫除NOx性能,正逐漸得到業(yè)內的關注[3]。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首先要明確影響燃燒的因素——3T+E準則:
(1) 煙氣停留時間。在循環(huán)流化床爐膛中,可以用煙氣在爐膛中的停留時間間接作為生活固廢在爐內停留時間的判斷指標。
(2) 燃燒溫度。溫度高有利于生活固廢燃燒。在同樣的停留時間條件下,溫度越高,其燃盡度越高,煙氣中CO和有機污染物的原始生成濃度越低,但是煙氣中的NOx和重金屬類污染物的原始濃度卻越高。
(3) 湍流度。該指標反映了生活固廢與燃燒用空氣(氧氣)混合程度。湍流度越高,二者的混合程度越高,氧氣越能夠充分、及時地到達可燃物表面,燃燒越完全、徹底。
(4) 爐膛中的過量空氣系數α。為了保證生活固廢能夠完全燃燒,防止由于供風的不均勻性造成部分空氣未完全參與燃燒,所以通常情況下,供風量會大于理論燃燒空氣量。過??諝庀禂祵θ紵绊懞艽螅┙o不足,將造成生活固廢大渣熱灼減率不達標,煙氣中CO質量分數過高;但是如果供風量過大,則將造成排煙熱損失增加過多,偏離合理范圍,影響電廠經濟效益。通常情況下,過??諝庀禂郸?1.5~2。
4爐膛的設計
設計時,確定鍋爐完全燃燒所需的空氣量和燃燒后的煙氣量。盡管生活固廢的元素成分與煤有較大區(qū)別,但是由于差別相的化學反應數量級極小,沿用煤燃燒鍋爐的計算公式足夠精確,故可以繼續(xù)使用。
4.1 爐膛熱力學計算
生活固廢能否無需助燃單獨穩(wěn)定焚燒是生活固廢鍋爐經濟性的重要指標。判定其能否單獨穩(wěn)定燃燒的依據是在絕熱狀態(tài)下固廢的理論燃燒溫度。該溫度所對應的熱值稱為臨界熱值。臨界熱值與燃燒形式、過??諝庀禂?、熱風溫度、配風方式等因素密切相關。若以生活固廢與輔助燃料的混合物1 kg作為基準,產生的主要產物是CO2、H2O、O2、N2等,它們的近似比熱容在溫度16~1 100 ℃時約為1.254 kJ/(kg·℃)。以此為邊界條件,生活固廢的理論燃燒溫度可由下面的經驗公式進行估算[2]:
(3)
其中,
根據相關研究,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無需助燃的臨界理論燃燒溫度為1 050~1 100 ℃[4]。
出于污染物排放安全的考慮,新頒標準GB 19485—2014 《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中規(guī)定,煙氣在燃燒溫度≥850 ℃區(qū)域停留時間≥2s,爐渣熱灼減率≤5%。
利用熱灼減率可以近似計算出燃燒效率[2]:
(4)
式中:Es為燃燒效率;WL為單位質量燃料燃燒后爐渣的熱灼減率;Wf為單位質量燃料中可燃物質量,kg。
按照國家標準規(guī)定,大渣熱灼減率應不大于5%。通常情況下,大型爐排爐達到3%~5%,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達到1%左右[5]。
進行受熱面熱平衡計算時,首先可以初步明確爐膛的幾何尺寸。幾何尺寸最主要的指標是爐膛寬度、斷面積、床面積、爐膛高度等。
爐膛寬度應考慮生活固廢入爐后能夠沿爐膛寬度和深度迅速擴散至床面各個區(qū)域,其擴散速度對燃盡度有較大影響。燃料流動性差,給料口位置、數量和形狀應能保證生活固廢順暢入爐,這些給料裝置的參數應與整個爐膛的幾何尺寸相匹配。
爐膛斷面積和爐膛高度是決定煙氣在爐內停留時間的關鍵參數。一般情況下,從宏觀角度而言,流化床內物料的燃燒時間以煙氣在爐內的停留時間作為計算依據,煙氣在爐內的停留時間越長,生活固廢在爐內的燃燒時間也越長,越容易燃盡。
由于我國生活固廢熱值低,所以為了維持煙氣在爐膛中850 ℃以上溫度區(qū)域停留時間不短于2 s的要求,爐內必然要敷設耐火澆注料。敷設耐火澆注料以后爐內傳熱面積的計算可參照鍋爐保溫計算方法進行。在熱力計算中如果此結構在以前有成熟的運行經驗,則可采用受熱面積乘以系數的方式予以簡化。該系數通常在0.1~0.4,各鍋爐廠家均有自己的經驗數據。
幾何尺寸初步確定以后,可按照下列公式對爐膛受熱面進行校核:
(5)
式中:Q為爐膛傳熱量,kJ/kg;K為爐膛傳熱系數,W/(m2·K);H為爐膛傳熱面積,m2;Δt為爐膛傳熱溫差,K。其中,K值為經驗數值,直接選取,其余數據均可根據工程輸入條件計算獲得。
一般情況下,爐膛的煙氣出口溫度設計為800~950 ℃為宜,但是爐膛中心燃燒溫度應控制在850 ℃以上。
4.2 爐膛的配風設計
爐膛傳熱面積和幾何尺寸決定了爐內煙氣的停留時間,即決定了生活固廢在爐內的反應狀況和反應時間。在此基礎上進行配風設計,以解決燃料燃盡度和爐內污染物生成量控制的問題。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送風主要來自一次風和二次風,輔助用風包括播料風、給料口密封風、回料裝置的松動風和流化風等。
一次風主要從爐底通過布風板上的風帽送入爐膛,起流化作用,同時提供生活固廢入爐必需的燃燒用風。布風板及風帽的設計質量直接決定布風板表面的流化質量,進而影響爐膛燃燒和傳熱的質量,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決定了鍋爐的連續(xù)運行周期。因此,布風板的設計至關重要。
布風板上除了一次風口,還布置正常排渣口。出渣口是流化的盲區(qū)。生活固廢及其燃燒產生的爐渣中均可能含有鐵絲、磚頭等不易排出的物質,所以鍋爐的排渣口較常規(guī)燃煤鍋爐大得多,這樣盡管解決了順暢排渣的問題,但是同時又帶來了排渣口區(qū)域流化不均的問題。為此,排渣口附近風帽應特殊考慮,必須采用具有導向功能、風速較其他流化區(qū)域更高的風帽加以解決。整個布風板風帽布置的原則是:布風均勻,風速留有裕度,以增強燃燒設備對燃料特性變化的適應性。國內使用較為普遍的是鐘罩式風帽和蘑菇形風帽。為了使得難以流化的大顆粒惰性物質順暢排入落渣口,也有采用鴨嘴形風帽的案例。
二次風的送入方式對氣體擴散和沿壁面下降的顆粒度有較大影響,而對爐內流體動力特性的影響主要反映在軸向風速上。二次風的設計是影響污染物排放的關鍵,設計原則是保證爐膛內煙氣在850 ℃以上區(qū)域停留時間大于2 s,同時要保證爐膛內風對物料的劇烈擾動,合理的過??諝庀禂岛洼^高的二次風噴口速度。一般情況下在漸擴段內投入二次風。
二次風切向引入,通過延長顆粒在爐內的停留時間、減小揚析達到提高爐內分離效率的目的。
二次風設計可以考慮的結構因素有:二次風層數、各層間的距離、二次風的份額、二次風的噴口速度、二次風噴口形狀等。
4.3 回料系統
回料系統在鍋爐運行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方面需要高效的氣固分離功能;另一方面需要通暢的回料性能,確保返料能夠順利回到爐膛床面。
旋風分離器數值模型的選取可以建立在常規(guī)燃煤鍋爐的設計經驗基礎上。生活固廢焚燒鍋爐對氣固分離效果的要求更高,直接影響到污染物,特別是重金屬和二口惡英的排放指標。國內目前現有的旋風分離器模型有多種,各鍋爐廠均有自己的特色產品,應調研對比后擇優(yōu)選用。
4.4 延緩高溫腐蝕和防止對流煙道受堵
尾部對流受熱面主要起到余熱利用的作用,其設計最主要的側重點有兩個:一是滿足設計指標,確保蒸汽流量和參數達到目標值;二是在連續(xù)運行時間和維護費用之間求得平衡,獲得最高的性價比。
影響上述兩個問題的重要因素是腐蝕和積灰。對于生活固廢焚燒鍋爐來講,其飛灰的顆粒度十分細膩,加之煙氣速度不高,所以一般情況下磨損不是鍋爐設計考慮的主要因素。
圖2反映了受熱面金屬壁溫與金屬腐蝕速度的關系[6]。
從圖2可以知道,若想獲得較為理想的防腐效果,首要任務是降低受熱面金屬壁溫。所以受熱面的布置流程應特殊考慮,不能簡單地照搬常規(guī)燃煤鍋爐的方式。另外,鍋爐蒸汽參數對壁溫起決定性作用,國內目前普遍采用中溫中壓參數,在此前提下,適當地考慮選材,既滿足金屬壁溫要求,同時考慮高溫腐蝕的影響。
生活固廢燃燒生成的飛灰含有較多的堿金屬元素,它們同Cl、S等元素混合在一起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較強的粘結性能,是造成飛灰在受熱面區(qū)域搭橋的原因。盡管可以利用吹灰器進行吹灰,但是吹灰效果沒有燃煤鍋爐理想,設計時必須考慮一定的粘污,同時要確保飛灰在受熱面中粘結以后不會對煙氣通道造成堵塞,所以要考慮熱力數據選取、受熱面布置形式、管間節(jié)距等方面問題。
5爐膛設計實踐
自貢垃圾焚燒發(fā)電項目中生活固廢水分含量較高,摻有部分金屬絲、鋼板及建筑垃圾等,熱值很低。為此,該項目采用了華西能源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fā)的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技術。
項目一期共2臺鍋爐,單臺鍋爐的額定蒸汽參數為450 ℃、3.82 MPa,額定蒸發(fā)量為36 t/h。
鍋爐采用循環(huán)流化床型式,室外布置,全懸吊結構,尾部受熱面立式布置。
生活固廢焚燒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設計緊緊圍繞生活固廢減量減容、污染物排放達標、純燃生活固廢不摻燒助燃燃料展開。
爐膛為下小上大的典型循環(huán)流化床結構。由于生活固廢為低密度、高水分、低熱值的特性,所以爐膛的斷面速度不能按照常規(guī)燃煤鍋爐取值。該項目在生活固廢化學成分分析的最低點、最高點和設計點范圍內,最終確定煙速取值為2~4 m/s。
應選取較大的密相區(qū)容積。根據該項目生活固廢的特點,爐膛的結構應使得密相區(qū)擁有較大的物料保有量,使生活固廢一旦入爐就能夠瞬間蒸發(fā)水分并著火燃燒,從而提高一次燃盡度。
爐膛高度是決定一次燃盡度的重要幾何尺寸,應與爐膛斷面煙速綜合考慮。由于生活固廢密度小,其生成物顆粒度細膩,加之燃燒對供氧的及時性要求高等特點,所以爐膛應比傳統燃煤爐高,但是過高將失去經濟性,所以應在二者之間取得平衡。
整個爐膛受熱面的耐火澆注料的設計考慮了額定工況下運行時,純燃生活固廢能夠保證煙氣在850 ℃以上停留時間不小于2 s。所以澆注料品種和厚度、銷釘的敷設方式都進行了詳細的推敲。
布風板的面積應與一次風率同時考慮,既要保證一定的流化速度,又不能使一次風率過高,以免床面細灰被一次風全部帶走,造成大面積磨損和結焦。
爐膛的給料口和給煤口的位置應保證燃料入爐順暢和均勻,所以給煤口與給料口應交錯布置;兩種燃料的密度差與床面壓力的相互關系對燃料入爐都會產生重大影響,所以這些接口在高度方向上的定位應采取保守的布置形式,越靠上燃料越容易入爐,密相區(qū)所需的容積也越大。
給料口的大小和形狀充分考慮生活固廢的物理特性,所以該項目給料口的斷面積考慮在自由落體情況下所需的大小,同時選擇了最小的濕潤周邊,使得入爐時的摩擦阻力最小,促使給料順暢;同時在給料口里適當加一些播料風,以減少固廢與給料口四周邊壁的摩擦阻力。
旋風分離器從是否帶有受熱面可分為絕熱型、汽冷型和水冷型三種;從數字模型上可分為方形的、圓形的、入口段帶一定傾角的和水平的等。從生活固廢的燃燒特點判斷,其絕熱燃燒溫度并不高,爐膛為了維持850 ℃以上的煙氣溫度還需在水冷壁上敷設耐火澆注料,因此從初投資的性價比考慮,絕熱式結構已經能夠滿足性能要求,可不必考慮汽冷式和水冷式。數字模型的選擇上首選分離效率高的型式,至于煙氣阻力則是次要方面。從煙氣均勻流動的角度考慮,分離器數量以2個(雙數)沿鍋爐中心線對稱布置為宜。但是由于生活固廢焚燒鍋爐受密度、熱值限制,運輸半徑不會太大,所以單個鍋爐的容量普遍較小,就該項目而言,日處理生活固廢量僅400 t,折合主蒸汽額定流量不過36 t/h,如果設置2只旋風分離器,那么單只幾何尺寸過小,工藝性差,且維修不便,所以僅布置1只旋風分離器。
回料裝置的設計要保證回料順暢。生活固廢焚燒后的飛灰流動性較差,具有一定的粘結特性。流化風通過流化風帽吹入回料裝置的流化床,風帽的小孔數量和開孔大小都要考慮。除了流化風和松動風以外,鍋爐還增加了惰性物料添加口,系統上采用斗式提升機將惰性物料從零米層輸送到添加口。
尾部受熱面的布置緊緊圍繞燃燒生成物特性展開。
從旋風分離器出來的煙氣,其溫度多在800 ℃以上,煙氣中的飛灰多處于熔融狀態(tài),粘結性強,所以此處設置空煙道,其四周由包墻水冷壁組成,具有很強的吸熱效應,在此區(qū)域,煙氣被大幅降溫。由于此煙道為空截面,所以盡管煙氣溫度較高,但是煙氣對四周包墻呈縱向沖刷,積灰程度輕微,加之包墻內介質為飽和汽水混合物,溫差較大,所以該區(qū)域吸熱能力很強。該空煙道的主要作用是降溫,保護高溫段過熱器,延緩其高溫腐蝕速度,即保證高溫段過熱器進口處煙氣溫度控制在630 ℃以內。
不同直徑顆粒繞順流管束的運動軌跡:第一排管束的差別比較??;第二排管束受顆粒碰撞的概率很小,小顆粒幾乎不和第二排管子相碰撞,只有當顆粒較大時(dp≥100 μm)才有一些顆粒會撞擊到第二排管子上[6]。
不同直徑顆粒繞錯列管束的運動軌跡:第一排管束的差別比較小;第二排管束受顆粒碰撞的概率很大,甚至對小顆粒來說,雖然它較少和第一排管子相碰撞,但是它幾乎全部都和第二排管子相碰撞,當顆粒直徑增大時,和第二排管子碰撞的顆粒就更多。在同一顆粒尺寸條件下,來流速度大時顆粒與管壁的碰撞頻率也較大[6]。
綜上所述,在相同的結構和幾何尺寸條件下,順列管束的防磨特性和防粘污的特性均比錯列管束強。所以在生活固廢焚燒鍋爐受熱面區(qū)域多采用順列布置方式。
在大項目中,過熱器系統為了防止高溫腐蝕速度過快,采取了混合流的方式,高溫過熱器采用順流布置,中、低溫過熱器則為逆流布置。這些受熱面均采用順列排列。
該項目于2013年投運,鍋爐負荷適應性強,額定工況下蒸發(fā)量為36 t/h,但只要燃料充足,鍋爐完全可以在48 t/h蒸發(fā)量下長期穩(wěn)定運行;所有污染物排放指標均達標。鍋爐投運2年來,具有優(yōu)異的防腐蝕特性和防積灰特性:高溫過熱器受熱面管經過停爐檢查,壁厚減薄很少,金屬表面僅出現一些白斑,這是高溫腐蝕的跡象,而對于常規(guī)生活固廢焚燒鍋爐,2年的運行時間足以使高溫過熱器產生大面積腐蝕;吹灰器投運頻率很少,但是從未發(fā)生因受熱面積灰而停爐的現象,也從未因鍋爐積灰引起鍋爐被迫停爐。
2014年該項目經專家鑒定,認為鍋爐在不摻煤的條件下能夠正常運行,提高了生活固廢燃盡度和鍋爐效率,降低了污染物的生成量,延緩了金屬腐蝕速度,減輕了受熱面的積灰程度,延長了設備連續(xù)運行時間和可用率,減少了維護費用,獲得較佳的投資性價比,設備運行安全、穩(wěn)定、可靠,生活固廢處理量、蒸汽參數、鍋爐效率、爐渣熱灼減率、摻煤量等多項運行技術指標全部優(yōu)于國家標準,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6結語
CFB技術焚燒生活固廢具有燃燒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低、初投資和運行費用低、性價比高等優(yōu)點,自貢垃圾焚燒項目的成功運行可以為同行提供幫助和借鑒。
參考文獻:
[1] 葉發(fā)強. 城市生活垃圾焚燒機理分析及試驗研究[D]. 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
[2] 建設部人事教育司,建設部科學技術司,建設部科技發(fā)展促進中心. 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技術[M]. 1版.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4.
[3] 李敏. 城市生活垃圾的焚燒特性及污染物的排放與治理[D].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3.
[4] 金余其,嚴建華,池涌,等. 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燃燒的特性[J]. 環(huán)境科學,2002,23(3):109-112.
[5] 張衍國,李清海,康建斌. 垃圾清潔焚燒發(fā)電技術[M]. 1版.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
[6] 岑可法,倪明江,池涌,等.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理論設計與運行[M]. 1版.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8.
Discussion on Incineration Technology of Solid Wastes in CFB Boilers
Cai Wengang
(China Western Power Industrial Co., Ltd., Chengdu 610100, China)
Abstract:Problems concerning incineration technology of solid wastes in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FB) boilers were discussed, while technical experiences about incineration of pure solid wastes without addition of coal were summarized to prevent ash bridge. Meanwhile, an analysis on design principles of the boiler furnace was carried out and factors to be considered 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 were listed, based on an actual design example of boiler furnace, which may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persons of the same occupation.
Keywords:CFB; solid waste; furnace; combustion
中圖分類號:TK229.66; X7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086X(2016)02-0110-06
作者簡介:蔡文鋼(1968—),女,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鍋爐設計、壓力容器設計和煙氣污染物防治技術等工作。E-mail: 18030823615@189.cn
收稿日期:201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