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玲
(河北省寬城滿族自治縣第一中學 河北承德 067600)
高中生物實驗現狀分析及實驗技術改進與創(chuàng)新
張立玲
(河北省寬城滿族自治縣第一中學 河北承德 067600)
實驗能力是高中階段重要的能力之一。由于實驗材料、實驗設備、師資等條件限制,部分學校開設實驗課不足,有些地區(qū)學校只重視課本內容講解很忽視練習等原因導致學生實驗能力缺失。本文重點分析了現在高中生物在實驗課程的安排上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同時從技術的角度提出了改進實驗教法的措施和建議,使得生物實驗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實踐能力,更加符合現在素質教育的需要。
生物 實驗 改進
素質教學在中學階段已經有了很長的發(fā)展時間,主要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散思維等為主要目的。高中生物教學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在教學過程中,很多知識點相對比較抽象,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消化,生物實驗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和方式。但是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學校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與高考有關的理論教學之中,一些不是考點的內容就成為現在教學的盲區(qū),在教學手段和方法上存在很多問題,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目前高中生物的實驗課程就存在這樣的問題。
2.1 生物實驗沒有引起重視
對于高中生物的實驗,很多學校和教師從思想上都不是很重視。他們認為,生物實驗說一說就可以了,將其中的考試重點講解清楚就可以了,這種思想是錯誤的。生物實驗教學的目的不止是實驗本事所涉及的高考考點,它的主要作用還是在于對生物理論知識進行形象化、具體化的解析,使得抽象的知識更具想象和具體化,同時對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發(fā)散思想的提高有著很大的幫助和益處。
2.2 教學手段和方法存在與現在生物實驗不相匹配之處
由于在思想上沒有重視起來,高中的生物教師在教學手段和方法上沒有更好地研究和琢磨。很多的教學方法相對落后,不能滿足現在實驗教學的需要,他們在實驗的設計到結果的探討都沒有較為深入地研究。現在的教材中對于研究性問題的涉及更多,需要教師抽出很多的時間細細琢磨這種實驗怎樣進行,由于現在生物工程發(fā)展迅速,很多領域都有了新突破,但是現在的生物教師有了課時量較大,沒有更多的時間去研究現代生物工程中所涉及的前沿技術,這樣很多教師就失去了利用這種前沿知識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機會。
2.3 實驗的軟硬件條件不足,教學思想很難變成現實
一方面現在教材中的實驗更加注重對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和引導,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更多的軟硬件基礎支持。例如,細菌培養(yǎng)皿系列設備價格相對比較高,一些學校沒有配備這些設備,還有就是生物實驗中需要用到很多的酸堿等溶液,這些溶液需要放置在通風櫥柜中進行保存,一些學校也沒有購買這種通風設備。另一方面,由于現在學生數量遠遠超出學校的承受能力,很多生物教師的工作量相對較大,學校的軟硬件設施相對較少,不能滿足大量學生的需要。學生做生物實驗只能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類似探究型、任務式的教學思想很難變成現實。
教師在課堂上再為精彩的講述都很難取代學生實際動手操作,因為只有學生自己實踐之后,才會有更多的心得。因此,在生物實驗的教學中需要創(chuàng)新實驗技術和手段,拓展應用的空間,才能使得教學效果更加明顯。
3.1 自助式實驗有效填補生物實驗空白
自助式的實驗思想主要基于學校更加豐富的實驗教學資源,增加教師數量和專業(yè)技能,在實驗能力上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多派教師外出學習,參加教學研討,有效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另外還有就是在實驗儀器和設備上,需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實驗設備。只有這些條件都具備之后,自助式實驗才能有效進行。一般可以利用下午的課外活動時間,開放生物實驗,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實驗進行操作。這時候教師組織一系列探究性實驗。例如,生長素的相似取代物對發(fā)根植物的生長影響、酵母菌的呼吸等都是一些很好的選題。
3.2 實驗方法和手段的革新
在實驗的具體實施方面看,現代的生物實驗設計有時涉及生物生長,可能在實驗周期和設備方面要求更高,例如,生物組織是否含有還原糖的實驗中,需要進行生物組織的研磨,這個時間相對較長,實驗可以配備相關的打漿機等,利用設備進行生物組織的研磨,縮短操作時間。再例如,脂肪鑒別需要對花生進行處理,操作相對比較復雜,難度也很大,我們可以使用花生植物油來取代相關的花生組織的制作,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實驗觀察的質量。在實驗溶液的選擇方面進行有效的改進。由于生物實驗中使用的溶液不易保存,一般都是隨時使用,需要選擇一些其他進而取代這種不易保存的試劑,例如菲林試劑不易保存,需要在實驗之前進行現場配制,一些學校就采取了實驗班氏溶液進行取代,這種試劑保存相對比較容易,而且節(jié)約實驗時間。
高中的生物實驗是現在學生更好理解生物課程內容、有效拓展創(chuàng)新和發(fā)散思維的有效手段,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創(chuàng)新生物實驗的技術和設備,提高教師的實驗動手能力,實現軟硬件實力的有效提升,從而滿足素質教育對高中生物實驗的要求。
[1]高繼生.“紙上談兵”式的中學生物實驗教學——令人堪憂的中學生物實驗教學現狀[D].第五屆中國教育技術裝備論壇獲獎論文集(上),2014,11:145-146,168.
[2]王琴芳,彭朝輝,張嘵志,陳培拉,岳文,裴雪濤,解志剛,呂明,郭寧,黃堅,王升啟,曾長青,汪建,于軍,何大澄,等.2020年中國生物科學和技術發(fā)展研究[D].2020年中國科學和技術發(fā)展研究暨科學家討論會,2004(04):184-185.
G424
A
1674-2060(2016)01-01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