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艷霞
(甘肅省華亭縣第一中學 744100)
張海軍
(甘肅省華亭縣第三中學 744100)
在生物學教學的復習中,學生常會犯各種類型的錯誤。將學生平時作業(yè)和練習中做錯或做對但未完全理解的題目,按一定的順序和層次整理到筆記本上,以便有針對性地改正錯誤、解決問題,盡量做到同一錯誤不再重復。學生如能經(jīng)常翻看整理的錯題,會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作為重點進行復習,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學生只是簡單地將錯題原封不動地從卷子挪到筆記本上,并未做任何后期的加工、整理,錯題的作用就不能充分發(fā)揮出來。因此,只有正確、有效地整理錯題,才能夠達到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習質量、夯實學習基礎的目的。
1.1 典型例題 人的胰島素和胰蛋白酶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質,但是這兩種蛋白質的功能卻完全不同,請分析根本原因。
1.2 錯因分析 同一生物個體所有的體細胞都源于受精卵的有絲分裂,含有該生物的全部基因,這些基因在不同細胞中的表達不同(即選擇性表達),合成的蛋白質也就不同。人的胰島素和胰蛋白酶這兩種蛋白質都是在胰腺細胞中合成的,由于其基因表達的片段不同,使翻譯得到的蛋白質的結構不同,從而決定這兩種蛋白質的功能完全不同。因此,這兩種蛋白質功能不同的直接原因是其空間結構不同,而根本原因是不同細胞中遺傳信息的表達不同。部分學生未看清題目就作答,不能準確區(qū)分直接和根本原因,誤將蛋白質不同的根本原因錯答成直接原因。
1.3 解決方法 在答題時標出關鍵詞“根本原因”,答案便一目了然。因此,學生在解題時,為避免因審題不清而導致的錯誤,應做到以下幾點:①審題要努力領會命題者的意圖:第1步,應讀懂試題,通過對試題所提供信息的掌握和分析,搞清楚已知什么、問什么和求什么;第2步,用筆標出關鍵詞;第3步,如果題中有圖和表,努力將題圖與題表進行結合。第4步,通覽全題,然后作答。②注重平時基本技能的訓練,平時做完題后及時回顧和總結,再度審題,有意訓練并增強審題能力。
2.1 典型例題 下列是某學生關于真核生物基因的敘述:①攜帶遺傳信息;②能轉運氨基酸;③能與核糖體結合;④能轉錄產(chǎn)生RNA;⑤每相鄰三個堿基組成一個反密碼子;⑥可能發(fā)生堿基對的增添、缺失和替換。其中正確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2.2 錯因分析 本題考查真核生物基因的相關知識,涉及面廣,部分學生不清楚基因及其表達的具體過程,而易錯選為A。錯選的主要原因有:①對基因、密碼子、反密碼子和基因突變等概念掌握不清;②對基因表達的過程不熟悉。若學生能弄清“基因”這個關鍵詞即可輕松選出答案B。
2.3 解決方法 在平時的學習中,造成概念模糊的原因主要是學生對相關生物學概念不清楚,學得不透、理得不順和用得不對。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guī)律是在大量科學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和歸納出來的,具有嚴密的邏輯性[1]。只有深入理解、融會貫通,抓住各部分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學懂學透,記憶起來才容易,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原理才易區(qū)分。因此,回歸教材,構建知識體系,加強概念和基礎知識的訓練和鞏固,多做典型題型是解決這類錯誤最有效的方法。
3.1 典型例題 攻克癌癥是當前醫(yī)學上重要的研究課題。請結合細胞癌變的知識,分析癌細胞容易轉移的原因。
3.2 錯因分析 答題不準確。學生缺乏文字表達能力,未將癌細胞容易轉移的原因“癌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細胞間的黏著性減小”完整地表述出來。
3.3 解決方法 具體有兩個解決方法。
3.3.1 用生物學專用術語,或用推理計算得出的符號或數(shù)據(jù)回答 ①聯(lián)系所學知識,找到適合的專用術語,或推理計算得出符號、數(shù)據(jù)等填空,力求準確、全面;②當不知填什么或填多種情況都行時,不妨思考一下命題者的意圖(考查教材中什么知識點);③如果擔心所填答案不準確時,在不偏題和不影響科學性的前提下,可適當補充。例如,生產(chǎn)者(第一營養(yǎng)級),腐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分解者)。
3.3.2 自己組織語言回答(回答為什么) ①要明確題目考查的知識點,答題時才能準確;②要多角度、多方面考慮問題,力求作答全面;③答案宜簡潔,做到層次清晰、條理清楚和邏輯嚴謹;④盡量用教材中的“原句”或精心組織語言回答問題。但要注意話要說完整,不能“詞不達意”甚至“答非所問”;⑤作答結束后通讀組織的語言,注意其科學性。
4.1 典型例題 下圖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種綠色植物葉片光合作用強度的曲線圖(參見人教版教材必修一第106頁拓展1圖)。下列有關光合作用強度變化原因的分析中,錯誤的是( )
A.從A→B主要原因是光照增強,氣溫上升
B.從B→C主要原因是溫度過高,酶失活
C.從C→D主要原因是氣孔打開,CO2供應增加
D.從D→E主要原因是光照減弱,氣溫下降
4.2 錯因分析 大部分學生未看清楚圖示橫縱坐標代表的含義,而錯選A、D;部分學生看到B選項中的酶時,聯(lián)系酶發(fā)揮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而認為B→C(正午時分)溫度過高,酶失活,而將錯誤答案B排除;若能真正理解酶的作用特點,讀懂X軸-時間所隱含的夏季晴朗的白天光照強度及溫度的關系:一般隨光照強度的增加,溫度也相應增加[2]可知:B→C溫度過高,蒸騰作用很強,氣孔大量關閉,二氧化碳供應不足,導致光合作用強度明顯減弱,則能選出正確答案B。
4.3 解決方法 遇到坐標曲線圖題可以用“讀軸—看線—綜合分析”三步進行分析,即先看橫縱坐標的含義,分清自變量和因變量,包括數(shù)量單位也要看清楚,然后分析曲線的走向,及轉折點的發(fā)生原由,最后綜合分析曲線變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