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
歐洲的摩天大樓很少,以倫敦為例,它的現(xiàn)代高層建筑不但無法和北京、上海比,也遠遠不能和南京、廣州等許多中國的省會城市比。英國的第二大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的總部,就是一幢樸拙的三層老樓。蘇格蘭首府、國際文化名城愛丁堡,全市只在愛丁堡大學有一幢白色現(xiàn)代高樓,那是60年代大學里生源劇增,為彌補校舍不足而修建的。在我看來那并不是一幢很難看的建筑,可愛丁堡人一直視其為“現(xiàn)代垃圾”,并終于說服議會形成決議,要炸掉它!
愛丁堡人引以為榮的13世紀的古堡,至今仍是一年一度的國際民族文化節(jié)的中心會場。還有建于13世紀的神學院大教堂,14世紀落成的英王夏宮以及諸多二三百年或四五百年以前的老建筑。有的因年代久遠已經(jīng)變黑,這反而讓其成了更為亮麗的風景。沒人相信近一個世紀或近半個世紀來他們會不蓋新房子,只是他們把現(xiàn)代房子建得和愛丁堡的整體城市風格相協(xié)調,決不讓新房子遮擋和破壞了珍貴的古代建筑的美感。
歐美為什么不再讓自己的房子向高空伸展?人總是最想得到自己所沒有的,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所以更重視現(xiàn)代感。而美國和歐洲已經(jīng)度過了靠拔高大樓顯示富有的虛榮時期,不再在房子的高矮上爭強好勝,甚至抱著一種不解并多少有些幸災樂禍的心態(tài),看著相對不發(fā)達的國家猛蓋高樓。
其實,舍棄摩天大樓倒真正是出于一種現(xiàn)代意識。建筑一味地拔高,破壞了人類精神和情感的寄托與歸屬,讓人感到自我失落,看不到居住的意義,無法與自然親和——用中國話說就是接不上地氣。
摩天大樓會給城市造成熱島效應,在交通、服務、供水、供電、供暖上帶來巨大的壓力。況且只要出一點事,就很容易釀成大禍,摩天大樓里總是聚訟紛紜,“摩天大樓綜合征”已經(jīng)讓西方人傷透了腦筋!因此,西方許多曾設計過超高層建筑的建筑師公開發(fā)表聲明,拒絕再建造高層建筑,可世界上建造超高層建筑的建筑商們一個不剩地闖進了中國市場!
有些事情就是這么怪,很容易一窩蜂地哄起來,只要哄起來了,即使有人意識到前面有陷阱,想剎車也很難了,總是要等上完當再后悔。
(摘自《陰錯陽差》湖南人民出版社 圖/全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