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德力大慶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心內科,黑龍江大慶 163000
?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HbAlc水平的研究分析
鄭德力
大慶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心內科,黑龍江大慶163000
[摘要]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糖化血紅蛋白(HbAlc)水平與心衰嚴重程度的相關性分析。方法擇取該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200例,并選取60例健康體檢人群作為對照,前者設定為研究組,后者設定為常規(guī)組,并對其進行實驗室評價與超聲檢查等,探究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糖化血紅蛋白(HbAlc)水平與心衰嚴重程度的關系。結果研究組的HbAlc水平與常規(guī)組相比,前者的檢測數值更高,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當患者心功能程度越重時,其HbAlc水平就越高。結論心衰合并糖尿病患者與HbAlc水平聯系緊密,患者心功能分級越高時,HbAlc水平即越高,兩者之間呈正相關。
[關鍵詞]慢性心衰;2型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
慢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病因素多種多樣,主要是由于心臟功能障礙而出現一系列心功能不全的臨床綜合征,是造成嚴重心臟疾病死亡的原因之一[1-2]。當出現心臟功能障礙時,將使得患者左心室擴張,繼而導致神經內分泌失調,長此以往,將使得循環(huán)功能出現一系列異常情況。臨床研究顯示[3-4],該類疾病每年的增長速度十分顯著,全球每年約有200萬人次急劇遞增。該類疾病的死亡率極高,3年死亡率可達到60%左右,已引起全球研究學者的廣泛關注,且已逐漸成為一個公共衛(wèi)生問題,慢性心衰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體健康,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應更加深入的進行臨床研究。該文對該院2011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的分析,并就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展開分析探討,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擇取該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200例,設為研究組,所有患者均經過臨床常規(guī)檢查后疾病得到確診,另選取60例健康體檢人群設為常規(guī)組。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HbAlc水平≥6.5%;空腹狀態(tài)下的血糖FPG水平≥7.0 mmol/L;連續(xù)進行糖耐量實驗2 h后的血糖值≥11.1 mmol/L;對伴有典型高血糖的患者進行血糖值檢測,其血糖水平≥11.1 mmol/L[5]。
排除標準: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急性心功能不全,出現嚴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感染;電解質紊亂;器官移植;血液系統(tǒng)疾??;內分泌疾病患者等[6]。
常規(guī)組:檢測人群共60例,男女分別有32例,28例,年齡最大的78歲,最小的44歲,平均年齡(56.2± 5.9)歲;研究組:檢測人群共200例,男女患者分別有109例,91例,年齡最大的82歲,最小的46歲,平均年齡(57.6±5.3)歲。比較常規(guī)組與研究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后顯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之間的可比性良好。
1.2方法
兩組檢測對象均正常飲食,每日攝取碳水化合物總量在250 g以上[7],注意勞逸結合,防止因過度疲勞而導致精神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
采集靜脈血液前常規(guī)禁食12 h,在次日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于肘部抽取適量的靜脈血,分別對血清鉀離子、血清氯離子、血清鈉離子、空腹血糖值、高(低)密度蛋白膽固醇、糖化血紅蛋白、甘油三酯、白蛋白、總膽固醇、肌酐、尿素氮等指標進行臨床檢測。
其中采用離子選擇電極法對血清鉀離子、血清氯離子、血清鈉離子進行檢測;葡萄糖氧化酶法檢測空腹血糖值;離子交換層析法檢測糖化血紅蛋白值;直接酶法檢測高(低)密度蛋白膽固醇;甘油磷酸氧化酶法檢測甘油三酯;膽固醇氧化酶法檢測總膽固醇;酶法檢測肌酐;脲酶-NADH偶聯法檢測尿素氮;溴甲酚綠染料結合法檢測白蛋白水平等[8-9]。
1.3分級標準
根據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將該類疾病患者分為以下幾組:(1)Ⅰ組:表現為體力不受限,可以正常進行常活動,無心悸、疲乏、呼吸苦難等癥狀;(2)Ⅱ組:表現為體力輕微受限,出現輕微的心悸、疲乏、呼吸困難等癥狀。(3)Ⅲ組:表現為體力明顯受限,日?;顒訒r容易出現心悸、疲乏、呼吸困難等癥狀。(4)Ⅳ組:無法正常進行體力活動。
1.4統(tǒng)計方法
將該研究涉及的相關數據均納入SPSS18.0軟件中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比、率表示,Χ2檢驗比較,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t檢驗比較,以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檢測人群的HbAlc水平分析
常規(guī)組與研究組的HbAlc平均水平分別為5.31% 與8.13%,比較兩組檢測人群的HbAlc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兩組檢測人群的HbAlc水平分析
2.2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與正常體檢人群的HbAlc水平分析
常規(guī)組的HbAlc平均水平為6.72%;NYHAⅡ級檢測人群的HbAlc平均水平為7.62%;NYHAⅢ級檢測人群的HbAlc平均水平為8.69%;NYHAⅣ級檢測人群的HbAlc平均水平為9.41%。比較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的HbAlc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型糖尿病是臨床上一類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其血糖值與年齡呈正相關,當患者年齡越大時,血糖值將隨之增高,其中代謝紊亂指的是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血液粘滯度升高等,長此以往,將引發(fā)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神經病變、周圍動脈病變等,并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降低日常生活質量[10]。近幾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等繼而使得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有關研究表明,在城鄉(xiāng)成年人口中該類疾病的發(fā)病率已超過9%,包玉倩等[11]研究調查后估測,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人群的患病總數可增至3.33億,因此,對該類疾病進行科學有效的預防與診療十分必要。
慢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病因素多種多樣,主要是由于心臟功能障礙而出現一系列心功能不全的一類臨床綜合征,并最終使得各項循環(huán)功能出現一系列的異常情況。近幾年來,糖尿病與心力衰竭兩者之間的關系逐漸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其中心衰的危險因素即為糖尿病,當患者出現心力衰竭時,出現糖尿病的風險也隨之遞增。對于老年人群來說,當HbAlc水平增高1%時,心衰的風險系數將隨之增高12%左右[12]。姚向榮等[13]研究顯示,對心衰患者進行臨床研究后結果表明,該類患者發(fā)生1型與2型糖尿病的風險系數明顯增高,最高可達25%,對其進行為期3年的跟蹤隨訪后了解到,所有心衰患者中發(fā)生糖尿病的患者占據總人數的29%,而無心衰疾病的人群僅有16%出現糖尿病,提示心力衰竭與糖尿病兩組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兩者之間呈正相關。
該研究分別對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研究組)與正常體檢人群(常規(guī)組)進行對比觀察,結果顯示,常規(guī)組與研究組的HbAlc平均水平分別為5.31%與8.1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對不同心功能分級的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與正常體檢人群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表明,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的HbAlc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就提示不同心功能分級的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的HbAlc水平均不盡相同,且當患者心功能分級越高時,HbAlc水平即越高,兩者之間呈正相關。
[參考文獻]
[1] González H,Infante O,Pérez-Grovas H,et al.Nonlinear dynamic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response to orthostatism and hemodialysis in chronic renal failure patients: Recurrence analysis approach[J].Medical engineering and physics, 2013,35(2):178-187.
[2] Hori M,Nagai R,Izumi T, 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bisoprolol fumarate compared with carvedilol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Results of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double-blind, Multistep Administration of bisoprolol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II (MAIN-CHF II) study[J].Heart and vessel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4,29(2):238-247.
[3]馬倩,鄒俊強.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糖化血紅蛋白與心功能的相關性[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 (31):3469-3470.
[4]董虹,劉天春,周莉,等.糖化血紅蛋白和BNP檢測在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中的臨床意義分析[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醫(yī)學下旬刊,2014,11(8):95-97.
[5]馬倩,鄒俊強,張曉鋒,等.糖化血紅蛋白與糖尿病患者并發(fā)慢性心衰相關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7):4551.
[6]陸益,金賢,尹桂芝,等.靶劑量美托洛爾對老年糖尿病并慢性心衰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4,14(15):2889-2892.
[7]朱長清,石凌波,康紅,等.糖化血紅蛋白篩查和診斷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切點分析[J].廣東醫(yī)學,2014,35(22):3564-3566.
[8]彭湘杭,蔡德鴻,楊銳,等.糖尿病高風險人群糖化血紅蛋白與微血管并發(fā)癥的關系[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1,27 (5):381-385.
[9]李青,潘潔敏,馬曉靜,等.糖化血紅蛋白和糖化血清白蛋白聯合檢測在糖尿病篩查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1,91(26):1813-1816.
[10]陳妍,劉建國,徐磊,等.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對糖尿病的診斷價值[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2,47(4):534-537.
[11]包玉倩,賈偉平.糖化血紅蛋白在診斷糖尿病中的意義——過去、現在和未來[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1, 27(5):367-370.
[12]梁佩芬,周家蕃,鄭韶欣,等.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與頸動脈內中膜厚度的相關性[J].中華腎臟病雜志,2013,29(3):169-172.
[13]姚向榮,呂云利,張全華,等.糖尿病性眼肌癱瘓患者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脂水平和血液流變學的變化及其關系[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11,24(4):288-290.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HbAlc Level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ZHENG De-li
Daqing City 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of Cardiology, Daqing,Heilongjiang Province, 163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lc) level and the severity of heart failure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s will pick from October 2013 - October 2015 treated 2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60 cases of healthy check-up crowd by contrast, the former set for the team, which is set as the normal group, and carries on the laboratory evaluation and ultrasound examination, etc., to explore the diabetic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level of glycated hemoglobin (HbAlc)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verity of heart failure. Results the team HbAlc level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 the former testing value higher, comparing difference significantly in both group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nd when the degree of patients with cardiac function is heavier, the higher its HbAlc level. Conclusion closely linked to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HbAlc level, cardia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the higher the grading, HbAlc level is higher, namely between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Key words]Chronic heart failure; Type 2 diabetes; Glycated hemoglobin
收稿日期:(2015-12-01)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03.064
[作者簡介]鄭德力(1974.8.1-),男,黑龍江大慶人,學士,副教授,主要從事心血管心內科工作。
[中圖分類號]R5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062(2016)02(a)-006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