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虛榮心,打造榮耀感
制度經濟學鼻祖凡勃倫(Thorstein B Veblen)在《有閑階級論》一書中指出,隨著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人們對物品的占有更多的是基于競賽心理,消費是為了炫耀,為了攀比,而非物品本身的使用價值。
人們通過財富外顯來證明自己更強,或夠得著某個級別,躋身某個群體。你為什么買鉆戒給你的未婚妻,而不是花同樣的錢去買一塊更大的鉆石?鉆石的性價比肯定更高,但鉆石沒法展示給別人,不像鉆戒那樣戴在手上方便炫耀。你買一輛法拉利跑車的主要目的也不是飛速行駛,而是炫耀與攀比。
白面包心理
從前有個國王,喜歡吃白面包,于是貴族們也吃白面包,平民們也跟著吃白面包,一時間白面包的價格飛漲。白面包并不比黑面包和黃面包更有營養(yǎng)或者更好吃,但白面包為什么會流行起來呢?
國王吃白面包僅僅是個人喜好。消費在本質上是攀比,但貴族通常無法與國王相比,于是攀比行為就變成了模仿,國王的生活方式成了標桿,貴族通過模仿國王的消費行為來消除心理上的身份差距。同樣,平民通過模仿貴族,來消除這種心理差距,畢竟白面包誰都買得起。
白面包心理很普遍。很多國人最初喝咖啡,并非是因為咖啡好喝,而是向往西方的生活方式,最后習慣了、上癮了。20世紀80年代,可口可樂重新回到中國大陸時,宣傳訴求不是暢爽,而是美國文化。那時很多人覺得可樂難喝,但還是喝了,因為大家向往美國先進自由的文化,可樂就是其代表。
有閑階級、富人階層消費高端奢侈品,如別墅豪宅、瑞士名表、游艇、法拉利、藍博基尼等;中產者消費普通奢侈品、時尚品,如奔馳、寶馬、LV包、出國旅游等;年輕人的炫耀心較強,我們經常看到一些20歲左右的打工仔、“月光族”,卻拿著iPhone手機、穿著名牌衣服、抽著中華與黃鶴樓等天價煙,你該明白了吧?
蘋果把手機的價位提升到五六千元,把iPhone定位為時尚品、奢侈品,是由于喬布斯明白,大眾不光需要娛樂,還需要時尚與奢侈。
經營虛榮心的方法五花八門,QQ、網(wǎng)絡游戲、新浪微博等案例,都很精彩,值得學習參考。
案例 新浪微博的虛榮心經營體系
微博等級
根據(jù)用戶活躍天數(shù)確定,用戶只需每天登錄并使用微博,積累在線時長,就可以獲得活躍天數(shù),從而獲取等級,這意味著草根用戶的微博級別將有望高過名人用戶。等級越高,享有的特權越多。
粉絲數(shù)量
用戶可以炫耀自己的粉絲數(shù)量,這就激發(fā)起攀比心。用戶會特別注意自己發(fā)送內容的轉發(fā)數(shù)量,轉發(fā)越多越能滿足他的虛榮心。這要求用戶提供更多的高質量內容去吸引粉絲轉發(fā),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網(wǎng)絡大V
網(wǎng)絡大V,是在微博平臺上獲得個人認證,在微博上十分活躍、有著大群粉絲(50萬以上)的公眾人物。“V”是指貴賓賬戶(VIP,Very Important Person),是經過微博實名認證的高級賬戶,賬戶名字前面會顯示一個V字符。
大V多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學者和名人,其微博賬號有大批粉絲,并因此成為爆料者的求助對象。大V們經常引導著網(wǎng)上的言論和話題,往往他們一轉發(fā)就會使一條微博迅速火起來。
微博達人
微博中的活躍分子,草根中的明星。成為微博達人,你可以擁有專屬的身份標識,炫酷的微博達人勛章,還可以結識更多跟你同城的、有共同愛好的朋友,獲得更多粉絲,擁有更多知己,更可優(yōu)先享受新浪微博各種線上線下達人活動帶來的生活便利和優(yōu)惠。
微博會員
新浪微博為會員提供的尊貴服務,包括裝扮、身份、功能、手機四類特權。
裝扮特權:專屬模板、動態(tài)模板、自動換裝、自定義封面圖等。
身份特權:專屬標識、專屬模板、專屬勛章、專屬微號、專屬客服團隊等。
功能特權:等級加速、分組成員上限提高、微博置頂、后悔藥、微盤空間等。
手機特權:語音微博、短信特別關注、生日提醒、微博紅名等。
微博勛章
用來表現(xiàn)微博用戶的活動經歷與自我個性。種類豐富、規(guī)則有趣、樣式吸引網(wǎng)友眼球,每位微博用戶都有自己的勛章展示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