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脈位于甘青交界,由多條西北至東南走向的平行山脈和寬谷組成。東西長800公里,南北寬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川3306條,面積約2062平方公里。祁連山對中國最大的貢獻,不僅僅是河西走廊與絲綢之路,也不僅僅是引來了宗教、送去了玉石,更重要的是通過它造就和養(yǎng)育的冰川、河流、綠洲做墊腳石和橋梁,讓中國的政治和文化跨過了中國西北廣袤的戈壁和沙漠,與新疆的天山握手相接。沒有祁連山,就沒有河西走廊的片片綠洲,也沒有中國內(nèi)陸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
路線:七彩丹霞景區(qū)—大磁窯河石灰石礦—康樂草原九排松—康樂石窯河—青龍村肅南縣城—白泉門—松木灘村—香臺子西坡—香臺子東坡—沙龍橋—八一冰川
時間:11天
特色:用雙腳丈量河西走廊到青藏高原的距離,用心靈體悟現(xiàn)代文明到史前冰川的巨大差異—這的確是一段“冰與火”的交融。此線路為祁連山東—西方向的完整穿越,路段海拔1700~4720米,總長度約240公里。所經(jīng)地域自然景觀資源非常豐富,景色極其壯美。沿線幾乎包含了中國西部半荒漠區(qū)、丹霞、峽谷、溪流、草原、原始森林、高山草甸、雪峰、冰川等所有地貌和特色濃郁的裕固文化。此線路人煙稀少,幾乎不為外界所知。
路線連通了世界十大地貌奇觀之一的張掖七彩丹霞、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祁連山冰川群、蒼莽雄渾的青海陶萊川以及中國第二大內(nèi)陸河黑河之源頭—八一冰川,能夠全方位領(lǐng)略河西走廊、祁連山區(qū)豐富而獨具魅力的地質(zhì)景觀,全面體驗獨特的裕固族游牧文化。
“兒當兵當?shù)蕉喔叩牡胤?,兒的手能摸到娘看到的月亮……?/p>
多年前,報紙上的這首不長的詩,曾讓我這個在河西走廊長大、從未遠足的小兵對青藏高原產(chǎn)生過十二分的遐想:不知道那個可以摸到月亮的地方會不會找到我對蒼茫的夢想呢?期間雖有過多次高原攀登的經(jīng)歷,但數(shù)年后的2015年8月,當我們專門去規(guī)劃一條“絲路綠洲—八一冰川”的徒步長線時,沿路的景色依舊完爆了所有人的眼球:這確實是一條可以把心靈放大到近乎無限的線路!
上帝的彩帶 張掖七彩丹霞
七彩丹霞地處臨澤縣和肅南縣交界處,距離張掖市區(qū)35公里,平均海拔1700米左右。事實上它和丹霞地貌半毛錢關(guān)系都沒有,只因為發(fā)現(xiàn)晚,又距離肅南縣冰溝丹霞很近,人們以訛傳訛,便成就了現(xiàn)在的名字,改也改不過來。而它真正的學術(shù)名稱是著名地質(zhì)學家黃進教授所起的:七彩丘陵。方圓五十多平方公里的丘陵地貌像大地噴灑炙焰烈火,似山巖披上五彩霓裳,在陽光的照射下,遠看似朝霞升騰,近看色彩斑斕,有紅色、白色、黃色紋理,色帶隨著山勢起伏呈波浪狀.猶如艷麗的彩帶隨風蜿蜒飄動,讓觀者嘆為觀止。
七彩丹霞以“色”成名的絕美自然秉賦不但吸引了很多旅行者,更成為不少影視劇組的外景地,這兩年來也被“祁連山國際超百公里山地挑戰(zhàn)賽”作為比賽起點。而我們將這里作為祁連山500里徒步大穿越的起點,更是想要充分體驗祁連山區(qū)的豐富地質(zhì)和地貌奇觀。
從七彩丹霞一號觀景臺出發(fā),20公里的徒步線路都穿行在繽紛色彩中,那種在顏色中行走的樂趣絕對無與倫比。出景區(qū)南口向西,就拐入了大磁窯河谷,遠處的河灘尚有古代燒制民用瓷器的爐窯遺址,大磁窯因此而得名。
大磁窯河谷是一段近20公里的峽谷、河灘路。沿岸真正的丹霞地貌比比皆是,紅色砂巖造型奇異、千姿百態(tài),與剛剛走過的七彩丘陵形成鮮明對比。沿河而上,海拔緩緩升高,荒漠類地貌開始變得富有生機,遠處陰坡的原始松林片片相連,近處稀疏的植被也變得濃密。下午2點多鐘,我們終于從大磁窯河谷進入裕固草原地區(qū),習習涼風從濕潤中吹過,體內(nèi)一直涌動著的干燥和灼熱迅速散去。
穿松林、過河溝,越過七八道山梁,一座佛塔赫然在目,在夕陽的映照下,圣潔的白色格外耀眼。中華裕固風情走廊—九排松景區(qū),這里成為我們的第一個營地。
牧人家園 裕固風情走廊
夜宿草原,了無云彩,滿天星宿似乎觸手可及,附近的裕固族朋友聞訊而來,獻歌敬酒的游牧禮節(jié)自然必不可少。酣暢之下,隊友老李已被早早放倒,窩在睡袋里扯著一長一短的呼嚕。不知不覺中帳篷外響起了沙沙的細雨聲,遠處隱約中傳來騰格爾的一首《傳說》,悠遠的長調(diào),無盡的蒼茫,這一夜,我們真的醉了……
九排松景區(qū)是肅南草原中地勢最為開闊的一處,因?qū)γ嫔綔弦来闻帕械木排潘闪侄妹?。?007年起,肅南政府將沿線各著名景點串連,由此形成了大約40公里的風景線路—中華裕固風情走廊。走廊一端為肅南縣城,另一端為康樂鄉(xiāng)政府。這里差不多集中了肅南所有的原始森林、峽谷、雪峰、草原、丹霞,它不但是東部裕固的主要居住地,也曾是1937年3月紅西路軍兵敗河西后的最后集散地。
徒步第五天,天剛亮,我們就從祁連山深處的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出發(fā)。一路沿S213省道行進,海拔自2300米悄悄升高,經(jīng)過一天23公里的徒步,抵達白泉門。白泉門因白色崖石處的一眼泉水而得名,此地出產(chǎn)沙金,1980年代曾是眾多淘金者的熱土,后因環(huán)境保護,淘金熱逐漸冷卻。這里是S213省道與通往香臺子的岔路口,也是這條戰(zhàn)備公路的重要節(jié)點。
自白泉門往松木灘上行,高深莫測的峽谷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舒緩,滿山的松林更像是要遮蓋住整座大山的秘密,讓人原本平靜的心變得急迫。松木灘上羊群如點點云朵灑落在被綠色包裹著的山坡,陽光斜照下,呈現(xiàn)出醉人而朝氣滿滿的景色。
“看!香臺子冰川!”驀地回首,順著隊友手指的方向,山谷遠處,幾座鐵青色的山峰像神一樣冷冷地矗立在天地間,山坳里那一條條冰川就像凝固的洪流安然靜臥,卻把我的心撞得怦怦直跳。
初識香臺子
海拔4100米,滿是大大小小水坑和亂石的之字形山路上,即便是壯碩的陸巡也要不斷扭動著自己的身軀才能緩緩通過。人的痕跡越來越少,而寫滿孤寂的景物越來越多,森林不見了,羊群也不見了,只有滿山的空曠和安靜,青藏高原的氣氛漸漸濃烈。第八天的徒步,海拔一路升高,隨行的小李反復揉捏太陽穴,已經(jīng)開始高反,而在山區(qū)長大的攝影師老姚則不停地咂吧著嘴,一次次舉起鏡頭收攬著眼前的美景……正在思緒的拉鋸中,眼前一亮—香臺子鄂博到了。
在藍得有些發(fā)黑的天空映襯下,陽光透射,閃耀著金色光芒的雪峰更顯神秘,散落在草甸水洼里的那一片晶瑩的冰凌如鏡子般明亮,眼前的山巖長滿黃褐色的苔蘚,像是刻滿了歲月的印記。天地之間,除了滿眼的山、過耳的風,竟然悄無聲息,寂靜得讓人害怕。猛的一個激靈,我們似乎穿越到了另一個世界。
這是一處非常開闊的地帶,兩百多米外一個孤立的石臺上,五顏六色的經(jīng)幡正迎著晨風獵獵起舞,在明暗的晃動里一遍遍誦讀經(jīng)文,與天的距離,真的是觸手可及。領(lǐng)隊告訴我,香臺子是甘肅、青海交界處,也是這一處山脈的分水嶺,過了香臺子,我們就算到青海了。一番莊嚴而神圣的祭拜后,繼續(xù)出發(fā)。本以為這就是此行最壯美的經(jīng)歷了,哪里想到,前面還有一片讓我更加激動的高原在等待。
從香臺子沿河谷西行,時而穿流,時而繞梁。沙龍鐵礦修建的砂石路不算太糟,眼前的視野不算開闊,景物也大抵相同。氣喘吁吁地爬上一條陡坡,你完全不能料到,就在到達頂端的那一刻,一望無際的壯麗便撲面而來,快得讓人猝不及防。
50公里外的陶萊山云幕低垂,披掛半身蒼白,從陶萊山到我們眼前,則是無限雄渾壯美、點綴著牛羊黑白的茫茫原野。中國第二大內(nèi)陸河——黑河帶著冰川的溫度順陶萊川蜿蜒而過。遠遠近近,層層薄霧像梯田似的懸在半個天際,亦真亦幻,居然難辨哪里是仙境,哪里是人間。那一平川,大得讓人無語,美得讓人心顫。
裕固族常小平隊長告訴我們,眼前的陶萊川以前叫八字墩草原,是裕固族世代放牧、居住的地方。上世紀30年代,裕固族因馬步芳的部隊強占草場而與之多次發(fā)生流血沖突。1959年,因甘青劃界,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裕固族才從這兒遷到祁連山北麓。
再到八一冰川
相比香臺子,陶萊川的海拔下降了近1000米。雖然隨后的道路算不上好,但有陶萊川相伴,景隨山行,處處不同。我們徒步的路線在陶萊川的北山坡,坡下就是黑河的上游,而河的源頭,就是此行的目的地—八一冰川。黑河全長八百多公里,是整個河西地區(qū)徑流量最大的河流,從八一冰川出發(fā),流經(jīng)青海祁連縣、穿越祁連山,然后一路西行,經(jīng)過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最后注入內(nèi)蒙古額濟納旗的居延海。
我們拐入八一冰川景區(qū)的道路,路況非常好。大約37公里的高標準砂石路面以最快速度把我們送到了冰川腳下。“快看!青羊(學名:巖羊)……”前面的老姚眼尖,最先看到了左側(cè)山坡一群正在吃草的巖羊,粗略過目,大約有三十多只。巖羊是祁連山區(qū)最常見的物種,一般在海拔3700米~4600米處覓食,種群數(shù)量非常龐大。常小平隊長不停地叨念:過去因為對槍支的管理比較松散,牧區(qū)基本家家都有槍,青羊也是牧民最主要的捕獵對象,這一度導致祁連山區(qū)這一物種數(shù)量下降很快,20世紀90年代,野外能看到青羊的機會非常少。
轉(zhuǎn)過一個大坡,一道明亮、厚重的白線出現(xiàn)在天際,那,便是我們此行的目的地—八一冰川。轉(zhuǎn)過山梁, 三百多米遠處的山坳里,我們居然又遇到了一群巖羊,數(shù)量大約有四十多只。
當?shù)诌_八一冰川南冰壁時,徒步行程結(jié)束。冰川周邊風很大,不戴手套,手指兩分鐘內(nèi)便凍得僵硬。想想出發(fā)時在七彩丹霞的32℃高溫,再看看現(xiàn)在正在寒風瑟瑟中發(fā)抖的我們,真是冰火兩重天。至此以11日之功穿越祁連山。
線路行程
D1:七彩丹霞景區(qū)(1700米)—大磁窯河石灰石礦(2200米)
徒步28.5公里,海拔1800~2200米,徒步12小時。
早上自張掖核心景區(qū)—七彩丹霞出發(fā),自景區(qū)內(nèi)道路穿行至肅南白銀蒙古族鄉(xiāng)東牛毛村,再進入大磁窯河谷。中途需反復溯溪,至大磁窯石灰石礦附近扎營。沿路可欣賞到“世界十大地理奇觀”—七彩丘陵及造型各異的紅砂巖類丹霞地貌。
D2:大磁窯河石灰石礦—康樂草原九排松(2980米)
徒步22公里,海拔2200~2980米,徒步10小時。
早上出發(fā),經(jīng)大磁窯河到達原紅石窩鄉(xiāng),再由此到達中華裕固風情走廊和中國最美七大草原之一的—康樂草原九排松景區(qū),在景區(qū)扎營。沿途有草原和原始森林,風光壯麗。
D3:康樂草原九排松—康樂石窯河(2940米)
徒步12公里,海拔3200~2980米,徒步4小時
沿中華裕固風情走廊道路,行11公里后,經(jīng)牛心墩灘至康樂石窯河,中午12點抵達設(shè)在此處的營地露營,下午休整,沐浴草原陽光,聆聽陣陣松濤,盡享森林氧吧。
D4:康樂石窯河—青龍村(2200米)—肅南縣城
徒步27公里,海拔2940~2200米,徒步11小時。
早上自營地出發(fā),沿中華裕固風情走廊,經(jīng)柏樹溝(2750米)、孔崗木(2850米)、海牙溝(2420米),抵達青龍村(2200米),自青龍村乘車7.3公里,抵達肅南縣城,入住縣城賓館,洗熱水澡,賞裕固風情。這一路有草原、原始森林、峽谷、雪山風光,線路起伏較大,較費體力。
D5:肅南縣城—白泉門(2700米)
徒步23公里,海拔2300~2700米,徒步10小時。
從縣城出發(fā),沿S213線經(jīng)隆暢河谷抵達白泉門,在此露營。沿途路段均為上坡,屬半荒漠地貌,雨天須防落石。
D6:白泉門—松木灘村(3200米)
徒步24公里,海拔2700~3200米,徒步10小時
自白泉門出發(fā),沿鐵礦砂石路抵達肅南大河鄉(xiāng)松木灘村—科博郎草原(3200米),在牧民家中借宿或扎帳露營(D6營地)。此路段由半荒漠地帶漸入高山草原,地勢開闊,地貌變化較大,沿途可見雪山、高山草甸等景觀。
D7:松木灘村—香臺子西坡(3770米)
徒步20.5公里,海拔3200~3770米,徒步9小時。
繼續(xù)沿鐵礦砂石路行進,進入高山草甸,然后在開闊地扎營。此段海拔升高較快,出現(xiàn)高反可能較大,不宜徒步過長距離。主要地貌:高山草甸、雪山、冰川。線路雖為山谷,但地勢開闊,運氣好的話,可看到巖羊、山鷹、狗熊等野生動物和可能出現(xiàn)的七彩祥云。6~7月,此處夜間氣溫在-8℃左右,山風較大,須注意防寒。
D8:香臺子西坡—香臺子東坡(4070米)
徒步22公里,海拔3770~4070米,徒步9小時。
此路段長15公里,為徒步全程中難度最大的一天。鑒于海拔較高,徒步途中會出現(xiàn)高原反應(yīng),不建議途中長時間停留,且早上須趕早出發(fā)。沿途風光沒得說,有令人激動的大美高原。途經(jīng)的香臺子鄂博為全程中海拔最高處(4240米)??蛇m當停留進行祭拜活動,由此進入青海地界。建議在下午17點前到達香臺子東坡營地(4070米)。營地氣候較惡劣,須防風、防寒、防雨雪。
D9:香臺子東坡—沙龍橋(3770米)
徒步20.5公里,海拔4070~3770米,徒步9小時。
早上自營地出發(fā),已在青海境內(nèi),徒步進入陶萊川。沿河谷下行,路況較好,均為下坡,徒步較輕松。天高云低,伸手可觸,風光美得讓你忘卻所有煩惱。下午4點前可抵達位于S204省道附近的沙龍橋營地。
D10:沙龍橋—八一冰川南坡(4140米)
徒步26公里,海拔3770~4140米,徒步12小時。
建議早起??稍跔I地附近自由活動,品味陶萊川高原風光。早餐后,沿S204省道行走約6.5公里后,拐入中國第二大內(nèi)陸河黑河上游繼續(xù)前行。此段線路多數(shù)是河灘和砂石路面,海拔上升相對較緩,基本不見人煙,可遠眺八一冰川。運氣好的話,可見巖羊、藏狐、草原鷹等野生動物。日落前到達八一冰川南坡扎營。
D11:八一冰川南坡—八一冰川(4750米)—祁連縣野牛溝鄉(xiāng)(3300米)
徒步15公里,海拔:4140~4750~3300米,徒步時間:11小時 乘車時間:1.5小時。
建議早起。沿八一冰川南坡黑河河灘行進約五公里后,向東上大坡,再行進約九公里,預計中午12點前可抵達八一冰川南冰壁,全部徒步行程結(jié)束。此路段視野開闊,天氣晴朗時,可遠眺祁連山主峰素珠鏈(5547米),并能看見成群的巖羊。八一冰川為黑河源頭,目前暫不允許登頂??稍诖伺恼栈蛟诒ǘ醪┻M行祭拜活動。冰川地區(qū)長年風大,夏季氣溫也不高,注意保暖。
下午3點前安排車輛下撤。乘車105公里后,抵達祁連縣野牛溝鄉(xiāng)住宿。
D12:祁連縣野牛溝鄉(xiāng)—祁連縣城(3320米)
乘車82公里,1.5小時。
Tips
此線路地形復雜,有野獸、落石,但不會發(fā)生大的自然災害。海拔較高,沿途人煙稀少,補給困難,故建議車輛隨行保障,輕裝徒步。參加人數(shù)10~15人為宜,十分不建議做獨行俠。
沿線氣候反常,3800米高海拔區(qū),天氣變化迅速,做在個人裝備中,對帳篷、睡袋等露營裝備要求較高,其他裝備依照長線徒步要求攜帶,裝備準備要特別注意防水、防風、防寒。相關(guān)藥品、氧氣、手機充電寶應(yīng)為必備品。
線路前一半經(jīng)過地域手機信號基本暢通,但后一半線路基本無手機信號,故通訊工具須攜帶手臺、衛(wèi)星電話。
此線路也適用于自駕,但大部分路段對車輛越野性能有較高要求,單車前往安全問題較多。
此線路適宜在每年6月~8月進行,7月為最佳季節(jié)。
注:自祁連縣城到達最近的高鐵站有兩個:民樂縣(130公里)、門源縣(140公里)。
安全保障
90%線路適合越野車輛隨行,故可輕裝徒步,后勤保障難度不高;沿途部分地段有牧民居住,可選擇借宿;河流較多,飲用水汲取方便;部分地段雨天可能有落石,須注意防范。
裝備要求
個人露營裝備應(yīng)該選擇四季帳、-25℃以上羽絨睡袋。高海拔山區(qū)溫差大、雨雪天氣多,應(yīng)選擇防水、防風、保暖類衣褲。其他裝備的選擇和使用與正常長線類活動必備裝備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