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偉霞 包啟富 常啟兵 汪永清 劉 云
(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 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001)
?
工藝條件對高溫黑釉影響的研究*
董偉霞包啟富常啟兵汪永清劉云
(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江西 景德鎮(zhèn)333001)
摘要筆者以工業(yè)尾礦(如鐵、鈷等尾礦)為著色原料代替?zhèn)鹘y(tǒng)的金屬氧化物制備了顏色純正的高溫黑釉。實驗結(jié)果證明:工藝條件對高溫黑釉有著明顯的影響,當釉層厚度為1.0~1.5 mm,燒成溫度為1 270~1 300℃,保溫時間為12~15 min時,在氧化氣氛下可以燒制出顏色純正,釉面光滑的黑釉。
關鍵詞金屬尾礦高溫黑釉工藝條件
隨著國家對環(huán)境保護的日漸重視,國家對金屬尾礦的利用將給予政策和經(jīng)濟上的大力支持,而且當今面臨著資源日趨枯竭的難題,傳統(tǒng)的利用金屬氧化物制備陶瓷色料的成本將越來越高。本試驗配方選用的原料有長石、石英、高嶺土、硅灰石等,價格低廉,來源豐富,最突出的一點是釉料呈色采用的尾礦比傳統(tǒng)制釉的金屬氧化物價格大大降低,不僅能呈現(xiàn)傳統(tǒng)陶瓷釉料呈現(xiàn)的顏色,又解決了資源和成本競爭的后顧之憂,更是堅持了環(huán)保的理念。在下面主要探討工藝條件對黑釉釉面效果的影響。
1實驗
本實驗采用傳統(tǒng)固相法制備高溫黑釉[1]。其黑釉組成配方為(質(zhì)量%):石英23.4,鉀長石23.5,鈉長石24~26,貴州土7~9, 骨灰1~3,鐵尾礦6.3,鉻尾礦0.8~1.2, 鈷尾礦0.5~1.2,各原料的化學組成具體見參考文獻[2]。在球磨罐中研磨,控制料∶球∶水=1∶2∶1,采用浸釉法在坯體上施釉??疾旃に嚄l件對釉面效果的影響。
2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
2.1釉層厚度對釉面性能的影響
采用浸釉法施釉,通過浸釉不同次數(shù)分別控制釉層厚度在0.5 mm、1.0 mm、1.5 mm、2.0 mm左右時進行實驗,觀察釉層厚度對釉面性能的影響,實驗結(jié)果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當釉層厚度在0.5 mm左右時,釉面偶爾出現(xiàn)干釉現(xiàn)象,顏色較淡;當釉層厚度達到l.0~1.5 mm時,釉面光亮,顏色飽滿,極少有針孔;繼續(xù)增加釉層厚度達2.0 mm左右時,釉面針孔增加,出現(xiàn)斑點缺陷。
實驗結(jié)果表明:當坯釉的組成不變時,釉層厚度對釉面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釉層太薄,不利于釉層對可見光的吸收,不利于釉的呈色;反之釉層太厚,在燒成時不利于釉層內(nèi)氣體的排出,從而導致針孔的出現(xiàn),影響釉面效果。黑釉的釉層厚度應該控制在l.0~1.5 mm之間。
表1 釉層厚度對釉面性能的影響
2.2燒成溫度對釉面性能的影響
表2是燒成溫度對釉面性能的影響。
表2 燒成溫度對釉面性能的影響
當最高燒成溫度為1 310 ℃時,坯體略微變形,有不顯著的流釉現(xiàn)象,有少量釉泡,這說明釉料過燒;當最高燒成溫度為1 270~1 300 ℃時,無論是從光澤度,還是呈色效果和釉面質(zhì)感來說,都是很好的。這是因為當燒成溫度等于或略高于釉的成熟溫度時,釉中各組成充分反應熔解,釉層?;潭雀?,釉膨脹系數(shù)高,氣體完全釋放,釉面光亮晶瑩,不管哪個系列的哪個配方其釉面裂紋效果都比較好,大小均勻,釉層均無其它缺陷,坯體變形、開裂都比較少;當最高燒成溫度為1 250 ℃時,釉面光澤度較1 270 ℃明顯下降,而且粗糙不平,呈色也不理想,這是所謂的生燒現(xiàn)象。原因在于當溫度低于釉的成熟溫度時,釉中各組成未能夠充分反應,釉層未完全?;瑥亩鴮е掠悦嫘Ч?。
2.3高火保溫時間對釉面性能的影響
表3是高火保溫時間對釉面性能的影響。高火保溫的主要作用是拉平制品不同部分,同一部分表層及內(nèi)部的溫差,從而使制品內(nèi)部各部分物化反應進行得完全一樣。
表3 高火保溫時間對釉面性能的影響
試驗中,保溫時間為10 min時,釉面存在色差,光澤度不理想,有針孔,這是因為保溫時間不足,釉層內(nèi)部反應不完全,導致釉面出現(xiàn)此類缺陷;當保溫時間在12~15 min時,釉面光亮、光滑,呈色效果理想,釉面質(zhì)感也很好,這是因為當采取適當?shù)谋貢r間,在各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保證了釉層的反應完全,避免了因為氣體逸出時間短而出現(xiàn)針孔,出現(xiàn)橘釉現(xiàn)象,同時各個物質(zhì)的充分反應可保證釉料的呈色,從而燒制出效果較好的制品;但是,當保溫時間為17 min時,釉出現(xiàn)了析晶的缺陷,這是因為保溫時間過長,雖然可以保證釉層和坯體內(nèi)部的反應都能完全進行,但卻為析晶創(chuàng)造了條件,從而影響釉面效果。
3結(jié)論
本實驗利用金屬尾礦代替金屬氧化物為著色劑制備高溫黑釉。實驗結(jié)果表明:工藝條件對高溫黑釉有著明顯的影響,當釉層厚度為l.0~1.5 mm,燒成溫度為1 270~1 300 ℃,保溫時間為12~15 min時,在氧化氣氛下可以燒制出顏色純正,釉面光滑的黑釉。
參考文獻
1董偉霞,顧幸勇,包啟富.低膨脹無光黑釉的研究.中國陶瓷工業(yè),2007,14(4):4~7
2董偉霞,包啟富,顧幸勇.利用金屬尾礦制備高溫無光黑釉的研究.中國陶瓷,2015(2):12~15
Effects of Processing Condition on High-temperature Black Glaze
Dong Weixia,Bao Qifu,Chang Qibin,Wang Yongqing,Liu Yun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Jiangxi,Jingdezhen,333001)
Abstract:In the paper, high-temperature matt black glaze were prepared using tailings i.g. chromium tailings, cobalt tailings, as coloring agents replacement of the traditional meta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ocessing condition is important for the high-temperature black glaze.When the glaze thickness is l.0~1.5 mm, firing temperature of 1 270~1 300 ℃ and soaking time of 12~15 min, the black glaze with the smooth surface is prepared.
Key words:Metallic tailings; High-temperature black glaze; Processing condition
中圖分類號:TQ17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872(2016)01-0038-02
*作者簡介:董偉霞(1977-),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傳統(tǒng)陶瓷、色釉料及其納米粉體的制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