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鼻子不僅能夠用來呼吸,也是嗅覺器官。
一般說來,嗅覺靈敏的動物,鼻子往往長而突出,鼻孔大而潮潤,表面密布嗅覺細胞。如生活在美洲中部的巨型三趾食蟻獸,鼻長僅次于大象,嗅覺特別靈敏,平時善于在土堆瓦礫中尋找螞蟻為食。相反,嗅覺不靈敏的動物,鼻子小而干燥,嗅覺細胞少,靈敏度差,捕食主要靠眼、耳幫忙,鳥類就是這樣。
不同的動物,嗅覺的靈敏程度差別很大。魚的鼻子是兩個凹陷的孔,嗅覺細胞主要集中在鼻腔里,在黑夜里尋找食物主要靠嗅覺。鯊魚的嗅覺極其靈敏,可以在幾公里外嗅到血腥味。狗的嗅覺特別靈敏,能夠辨別一千多種不同物質的氣味。
動物的鼻子構造不同,功能也不一樣。鯊魚的鼻子通過靈敏的嗅覺,可以作為捕食器官。水獺兩個鼻孔具有蓋子的作用,可以開關,能使氣體自由進出,又不至于嗆水。大象的鼻子有堅韌的肌肉,可以隨意伸縮,成為戰(zhàn)斗的武器。水牛的鼻子在炎熱天氣會滲出汗滴,起著散發(fā)熱量的降溫作用。狗的鼻子可以作為探測器。蝙蝠的鼻子可發(fā)出2萬赫茲以上的聲波,好像雷達一樣。海鳥的鼻子是海水的淡化器,使它們可以長期生活在海上,不為淡水水源所煩惱。
有些低等動物,如昆蟲,雖然沒有鼻子卻有靈敏的嗅覺。如蜜蜂可以聞到距離很遠的花香,趕去采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