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喜榮
(山西省黑茶山國有林管理局,山西 嵐縣 033500)
提高森林撫育績效的三點思考
高喜榮
(山西省黑茶山國有林管理局,山西 嵐縣 033500)
從進一步提高各級對森林撫育重要性的認識、準確細致做好資源調查和撫育設計、強化森林撫育實施管理等3個方面論述了森林撫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森林撫育;績效
doi∶10.3969/j.issn.1005-4707.2016.08.006
森林撫育是森林經營的重要內容,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二期加大對森林撫育的投入力度,把加快提升森林質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旨在實現從單純保護向保育并舉轉變。
就如何規(guī)范森林撫育項目的實施,國家林業(yè)局先后出臺了《森林撫育規(guī)程》等業(yè)務規(guī)程,對森林撫育的撫育對象、作業(yè)設計、管理辦法、檢查驗收等環(huán)節(jié)都做出了明確而詳細的規(guī)定,對森林撫育實施的操作指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既是人們對社會中某些不良現象的通俗概括,也是對行政和業(yè)務等諸多領域管理效果的折射,而這種不良現象在過去和現在甚至未來社會的不同領域里還會不同程度地存在,森林撫育實施中也難免會有。因此,如何提高森林撫育實施績效的問題就值得去琢磨和思考。
筆者作為一線林業(yè)職工,經過幾年的森林撫育實踐和思考,覺得要解決這一問題,確保森林撫育項目實施應有的效果,必須從提高思想認識、做好調查設計、強化工程管理這3個方面去著手解決。也就是說,要確保森林撫育績效,必須重點抓好這3個關鍵。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如果思想認識有偏差,那么一切行動及其效果就必然偏離本來的目標。森林撫育項目是什么,本來是有標準答案的命題,但在實際中總會有一些人曲解為:上級變相地給林業(yè)部門一些補貼資金,解決職工的吃飯問題,至于項目的實施嘛,也就做一些給人家看看就行。如果誰認了真,就會被指為過傻、太摳、不會來事的呆板家伙,這樣的言論尤其在森林撫育項目實施單位時有所現。這種思想很危險,首先會妨礙項目的正常實施。項目必須要,還要多,不給或給少了就罵娘,理由是他給林業(yè)系統養(yǎng)活著一批人而擺譜,根源在于國有林場是自收自支性質的事業(yè)單位。其次會影響各項業(yè)務的開展。不給業(yè)務人員基本的工作時間和經費支持,由此導致標準地調查數據半真半假、不完全準確。實施中的業(yè)務檢查中不允許詳查,一切業(yè)務應付了事。檢查中出了問題,會將責任推給基層單位沒搞好,而自己拒不承擔責任。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強化培訓,充分提高其思想認識。讓其反復學習森林撫育的意義和各項業(yè)務規(guī)程,消除那些搞項目為掙錢的錯誤觀念,從而端正思想、提高認識,引導其正確地對待項目實施、扎實組織實施森林撫育。
森林撫育設計,直接關乎撫育效果,而如何做好森林撫育作業(yè)設計,關鍵在于資源調查。只有將作業(yè)區(qū)的森林資源調查清楚了,才能按照森林作業(yè)設計規(guī)定進行對癥下藥、準確設計。森林資源調查的外業(yè)是極其復雜而辛苦的業(yè)務,需要技術力量、儀器裝備、經費支持。盡管可以利用二類調查數據,但鑒于二類調查時間距今已有數年之久,只能作為面積和優(yōu)勢樹種的參考,而胸徑和其他數據還必須通過標準地調查獲得。而且標準地的設立和調查,不僅是撫育設計的數據來源,而且還關乎撫育檢查驗收和績效監(jiān)測等業(yè)務的開展,并非當時采集一套資源數據應付設計需求即可了事。
如何將標準地設立得合理而有效、方便質量監(jiān)測、方便驗收、方便績效監(jiān)測,應當注意把握幾個環(huán)節(jié)。一是要確定樣地個數和位置,必須體現典型地段、林分有代表性、樣地面積符合森林資源調查規(guī)范標準。二是做好樣地拐點和中心點測量與標記準確到位。必須用森林羅盤儀測設矩形樣地的4個角點和中心點,并在10m精度之內準確采集記錄各拐點的GPS坐標數值。標記樣地拐點位置,通常在小木樁上用紅油漆寫字標記,在拐點上方樹枝上懸掛紅色塑料紙條以便從較遠地方標明角樁位置。對樣地周界采用界外木向樣地一側刮去小部分樹皮,同時刷上紅色油漆標明方向和位置。這樣一來,即便是拐點的小木樁被損毀掉了,也能準確快速地找到樣地界限。三是要搞好樣地樣木檢尺和記錄。檢尺位置必須站在樣木坡上方規(guī)范的1.30m胸高位置,檢尺要在樣木上用粉筆或蠟筆畫標記,最好是標明檢尺樣木序號,方便準確地選擇平均樣木,測量優(yōu)勢樹種平均高。并對幼樹記錄地徑和樹高。四是做好樣地根蘗萌蘗和生態(tài)因子調查。根蘗萌蘗必須實際點數,目測因子要由目測準確的經驗人員操作。五是做好優(yōu)勢樹種平均胸徑計算和平均高調查。平均胸徑應在檢尺現場以檢尺優(yōu)勢樹種樣木的胸徑平方和來求得。在算出平均胸徑后,于檢尺表內選擇2株~3株其胸徑最接近平均胸徑的優(yōu)勢樹種,實測其樹高,取平均值作為優(yōu)勢樹種的平均高。
強化撫育實施管理,就是要在抓好常規(guī)管理的基礎上,必須重點抓好技術培訓、跟班作業(yè)和現場指導3個方面。
技術培訓的目的在于,讓所有參與此項工作的人員應當懂得為什么搞撫育、撫育做什么、怎樣操作、如何把握尺度、技術業(yè)務咋樣銜接等問題。必須將森林撫育的目的意義較為詳細地闡述明確,讓參與人員對撫育的目的意義要有概念?;跁r間等原因,這一塊在實際中通常是被忽略的。參與人員對撫育意義不懂得,在施工中往往以個人認識來處理問題,難免不出錯。撫育活動包括撫育間伐、割灌除草、處理根蘗萌蘗等內容,而間伐什么樹、怎樣鑒別、如何取舍?哪些灌木必須割除、哪些灌木應該保留、哪些雜草需要清除?根蘗怎樣處理、萌蘗怎樣對待?這些問題務必在培訓中交代清楚,在印發(fā)資料、技術要點中詳細載明,必要時還可以與受訓人員開展互動,以便加深印象、增強記憶、避免差錯。技術培訓要層層開展,覆蓋所有參與撫育作業(yè)人員,不得疏漏、不留死角。
所謂跟班作業(yè),就是要選拔一批技術骨干,讓他們帶領施工人員深入撫育生產一線,當好技術員和施工員,直接開展撫育活動,從頭到尾、自始至終做好現場指導,負責施工質量。在實際工作中,有些施工人員有時只是到達施工營地,并沒有上到施工一線山頭,跟班作業(yè)其實就沒有跟上;有的跟班人員不注重學習,業(yè)務生疏,指導施工往往搞錯;有的跟班人員出勤不夠,隔三岔五地去工地一回,指導施工有名無實,工作很不到位。這些不良現象之所以存在,就是管理的疏漏,施工單位對跟班作業(yè)人員考核不嚴,或是實績沒與利益銜接。跟班作業(yè)不到位,必然導致施工范圍不到位、施工質量不到位。只有選對人、考好勤、明責利、真跟班,才能確保森林撫育施工的到位和質量。
森林撫育的技術培訓就好比是老師講課,跟班作業(yè)就像是班干部領著同學們完成作業(yè)練習,現場指導就如同老師批改作業(yè)、講解習題案例一樣。不講課或是課沒講好,同學們沒聽懂,習題就不會做而費力做錯題,批改作業(yè)中發(fā)現錯象百出,就必須結合例題再講,直到完全聽懂了方可。當然,即便是課講得再好,也會有不大明白的同學,也會做錯題。只是少點而已,批改作業(yè)后對錯題也要重申一下。只有在批改作業(yè)中發(fā)現全對才放心。只有重點把握好撫育培訓、跟班作業(yè)和現場指導這3個環(huán)節(jié),撫育作業(yè)的質量才會有保障,森林撫育才能取得應有的成效,才能培育出健康的森林。
S753.5
C
1005-4707(2016)04-015-02
高喜榮(1971-),男,1993年山西林業(yè)學校畢業(yè),現任山西省黑茶山國有林管理局助理工程師。
2016-05-10;
2016-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