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強 王 梅 方河山
(城固縣畜牧獸醫(yī)站,陜西城固 723200)
畜禽免疫失敗的原因及對策綜述
李 強 王 梅 方河山
(城固縣畜牧獸醫(yī)站,陜西城固 723200)
免疫接種是預防控制畜禽疫病發(fā)生和傳播的重要手段,但在實際操作中常因多種原因造成抗體水平不高、免疫失敗,繼而發(fā)生傳染病。結合工作實踐,通過調查分析免疫失敗的原因,提出相應對策,提高免疫效果和質量。
免疫失??;原因;對策
免疫接種是預防控制畜禽疫病發(fā)生和傳播的重要手段,但在畜禽免疫效果評估時發(fā)現(xiàn)部分養(yǎng)殖場戶存在免疫后抗體水平不高、免疫失敗的現(xiàn)象。通過免疫抗體檢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將生產實踐中易導致免疫失敗的原因及對策做以綜述。
1.1 畜禽機體因素
畜禽遺傳因素和營養(yǎng)狀況,受遺傳控制有些個體先天免疫力低,如先天免疫器官發(fā)育不全(如脾、胸腺發(fā)育不全),缺乏T、B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導致機體免疫缺陷。營養(yǎng)狀況不良,缺乏蛋白質和微量元素也會導致畜禽免疫力低下,疫苗接種后畜禽機體不能做出相應的免疫應答,因此達不到有效的免疫效果。
1.2 免疫程序不科學
1.2.1 母源抗體影響
免疫時畜禽母源抗體水平,也是影響畜禽免疫效果的因素。當母源抗體滴度高時,實施免疫接種,接種的疫苗就會被母源抗體中和而影響后天免疫應答的產生,導致初生畜禽的免疫失敗。
1.2.2 未按規(guī)定程序接種
疫苗免疫后,會在一定的時間內產生一定的抗體,并不斷增高,達到峰值后再逐漸下降,到一定時間后降到保護范圍以下,這個時候就需要重新進行免疫。根據疫苗的免疫周期特性,按規(guī)定程序重復接種,是強化免疫應答,鞏固免疫效果的有效方法。一些養(yǎng)殖場戶對免疫程序不夠重視,忽視了疫苗免疫周期而達不到應有的免疫效果。
1.2.3 免疫程序不合理
養(yǎng)殖場戶沒有根據本場戶的實際和本區(qū)域疫病流行特點,以及所使用的疫苗特性制定免疫程序,生搬硬套教科書上的免疫程序或自己想當然的免疫程序,免疫沒有針對性,也會導致免疫失敗。
1.3 疫苗問題
1.3.1 疫苗的質量問題
使用未經農業(yè)部GMP認證廠家生產的疫苗,疫苗質量不合格,效價不足,過期失效。疫苗瓶蓋松動,真空狀態(tài)破壞,效價降低。疫苗因運輸、保存不當或疫苗取出后在免疫接種前受到日光的直接照射,或長時間在高溫環(huán)境中放置,或疫苗稀釋后當天未用完,都會影響疫苗的效價降低甚至失效,導致免疫失敗。
1.3.2 疫苗選擇不當
選擇疫苗時未考慮當地流行的血清型、動物品種、生產性能等因素,有些疫苗有多種血清型,互相間不能提供交 叉保護,也不能產生交叉免疫,故選用疫苗應該根據當地疾病流行情況而選用相對應毒株的疫苗,否則也會引起免疫失敗。
1.4 防疫人員未按操作規(guī)程操作
1.4.1 消毒不嚴
防疫人員怕麻煩,免疫注射前不對注射器和針頭進行有消消毒;進入養(yǎng)殖場戶也未按規(guī)定對自身進行消毒和使用防護設備;注射期間圖省事不對注射部位進行消毒,也會導致免疫失敗。
1.4.2 隨意將幾種疫苗同時接種
不同疫苗之間存在著互相干擾現(xiàn)象,如新城疫和傳支、法氏囊與新城疫和傳支、新城疫和雞痘等都存在著一定的干擾現(xiàn)象。隨意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疫苗同時接種,可能產生拮抗作用,機體就可能對其中一種抗原的免疫應答顯著降低,從而影響疫苗的免疫接種效果。
1.4.3 疫苗稀釋不當接種劑量不準確
未使用配備稀釋劑或使用不合格(未經消毒,污染)的稀釋劑,未按規(guī)定比例稀釋,飲水器未消毒、清洗或飲水器中含消毒藥等;接種時打飛針或其它原因未注足劑量,導致不足以刺激機體產生足夠的抗體,或者隨意加大接種劑量也會導致免疫抑制,造成免疫失敗。
1.4.4 疫苗接種部位和途徑不當
每種疫苗所采取的免疫方法各異,不同畜禽免疫注射部位不同,不同的免疫方法對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有著不同的效果。未按規(guī)定途徑和部位接種疫苗,也會使接種的疫苗起不到應有的免疫效果。
1.5 飼養(yǎng)管理不當
1.5.1 環(huán)境衛(wèi)生消毒不嚴
養(yǎng)殖場戶只顧經濟效益,忽視養(yǎng)殖環(huán)境衛(wèi)生消毒,欄舍及周圍環(huán)境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畜禽長期在不衛(wèi)生的環(huán)境中生長。在免疫期間,使畜禽受到病毒或細菌的感染,導致免疫失敗。
1.5.2 霉變的飼料或墊料發(fā)霉
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飼料或墊料發(fā)生霉變,生長霉菌,釋放霉菌毒素,可引起淋巴細胞毒性并抑制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霉菌毒素可侵害法氏囊、胸腺、脾臟等器官萎縮,巨噬細胞受到毒害并使其不能吞噬病原微生物,導致畜禽免疫抑制。
1.5.3 應激反應
接種疫苗前后,畜禽受到如過冷、過熱、擁擠、混群、運輸等強烈刺激,可能激發(fā)畜禽機體腎上腺釋放皮質激素,導致畜禽免疫系統(tǒng)功能減低,進而達不到應有的免疫效果。
1.5.4 有毒有害物質
畜禽體內積蓄重金屬(鉛、汞、砷)等,抑制機體免疫應答而導致免疫失?。伙暳匣颦h(huán)境中某些化學物質(鹵素、農藥)也可引起動物免疫系統(tǒng)的破壞,造成免疫失敗。
1.5.5 濫用藥物
養(yǎng)殖場戶為了防治疾病濫用藥物,許多藥物如(四環(huán)素類、氨基糖苷類、糖皮質激素等)對畜禽免疫系統(tǒng)有破壞或抑制作用,影響機體對疫苗的免疫應答反應,從而影響免疫效果,造成免疫失敗。
1.6 動物機體感染免疫抑制性疾病
畜禽感染免疫抑制性疾?。ㄘi瘟、豬藍耳病、豬細小病毒等),病原體損害和破壞畜禽的體液或細胞免疫中樞器官,產生免疫抑制或免疫干擾,導致免疫機能障礙,使畜禽對疫苗接種的應答反應性降低,造成免疫失敗。
2.1 選用正規(guī)廠家生產的優(yōu)質疫苗
優(yōu)質的疫苗是保證免疫質量的關鍵。疫苗的使用和采購不要使用來源不明,標識不清,非法生產和非法進口的疫苗,要選用通過農業(yè)部GMP認證企業(yè)生產的優(yōu)質疫苗。疫苗選用時應考慮當地疫情、毒株特點。
2.2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根據本場和本區(qū)域疫病流行特點、動物群體的病史、品種、日齡、母源抗體水平和飼養(yǎng)管理條件以及疫苗的免疫途徑和方法、不同疫苗的免疫周期、疫苗間的免疫干擾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科學的免疫程序。
2.3 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操作
加強防疫人員技術培訓,從疫苗選擇、保管、使用著手,規(guī)范免疫操作。嚴格按照說明書規(guī)定貯存、運輸和使用疫苗,堅持 “冷鏈運作”的原則;免疫接種前,要對所使用的疫苗逐瓶檢查,注意有效期和瓶子有無破損、封口是否嚴密、瓶內是否真空,有一項不合格就不能使用;仔細閱讀疫苗的說明書,全面了解所用疫苗的性能、用途、用法、接種方法,嚴格按按瓶簽規(guī)定的要求接種。飲水免疫、氣霧免疫可用蒸餾水或冷開水,水中不能含有消毒劑、重金屬離子。飲水免疫不能使用金屬容器,在疫苗飲用前可適當限水,并設置足夠的飲水器以保證每只動物都能同時飲到疫苗水。做好器械和免疫部位消毒,免疫針頭應一畜一個針頭,根據畜禽的大小選擇長短合適大小適宜的針頭,禁止打飛針,免疫劑量要足,疫苗當天開啟當天用完。
2.4 避免刺激減少或降低應激
在免疫前一天與后三天內應盡量避免強列刺激,比如減少疼痛刺激避免長時間強光照射,減少噪音刺激,減輕寒熱刺激等相應的刺激源。遇到不可避免的刺激時,應在接種前后3~5d內,在飲水中加入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和b)、礦物質和電解質等抗應激劑,或在飼料中加入桿菌肽鋅等抗應激藥物,能有效地緩解和降低各種應激反應。
2.5 加強飼養(yǎng)管理
控制好畜禽圈舍的溫濕度、光照、飼養(yǎng)密度和通風,做好圈舍和周圍環(huán)境衛(wèi)生消毒。飼喂全價配合飼料,加強對飼料的監(jiān)測,確保飼料質量。潮濕季節(jié),飼料中應加入防霉劑,嚴禁飼喂發(fā)霉變質的飼料。免疫接種期間,多喂些含蛋白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飼料,合理使用免疫促進劑(生物活性肽、多糖等)。畜禽免疫接種前后不能飼喂抗生素、驅蟲藥物。
2.6 加強免疫抗體水平檢測
畜禽免疫抗體檢測是免疫質量評估的重要依據,動物防疫監(jiān)督機構要加強動物防疫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檢測設備、資金、人員培訓投入力度,提高檢測水平。定期對畜禽進行抗體檢測,以確定群體免疫力,為制定科學免疫程序、提高免疫效果和質量提供可靠的依據和保障。
綜上所述,落實選用優(yōu)質疫苗、因地制宜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進行免疫、實施正確的免疫接種方法、同時加強飼養(yǎng)管理、合理用藥、實時抗體檢測等關鍵措施,才能確保免疫成功,提高免疫質量。
[1] 連為茂.淺析畜禽免疫接種失敗的原因及對策[J].福建農業(yè),200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