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書
(江西省鷹潭市中醫(yī)院,江西 鷹潭 335000)
補氣潤腸湯加減治療氣虛型便秘53例觀察
李木書
(江西省鷹潭市中醫(yī)院,江西 鷹潭 335000)
目的:觀察補氣潤腸湯加減治療氣虛型便秘的臨床療效。方法:103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常規(guī)用果導片和開塞露治療,治療組53例用補氣潤腸湯加減治療,兩組均以30天為一療程。結果:總有效率治療組90.57%,對照組26.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補氣潤腸湯加減治療氣虛型便秘療效顯著。
便秘;氣虛;補氣潤腸湯。
筆者用補氣潤腸湯加減治療氣虛型便秘53例取得較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共103例,均為2011年至2013年本院收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53例,男39例、女14例,年齡24~90歲,病程2個月~5年。對照組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齡25~91歲,病程2個月~6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關于便秘的診斷標準擬定。①排便時間延長,3天以上排便1次,糞便干燥堅硬。②大便艱難,干燥如栗,可伴少腹氣急、神疲乏力、胃納減退等癥。中醫(yī)證型按照《中醫(yī)內科學》便秘(氣虛)標準擬定。癥見大便秘結或大便并不干硬,面色少華,頭暈目眩;或雖有便意,臨廁努掙乏力,掙則汗出氣短,便后神疲氣怯,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排除標準:①肛腸疾病引起的便秘,如痔瘡、肛裂、直腸息肉、直腸炎;②腸道腫瘤,如結腸癌、直腸癌;③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便秘,如長期或大量應用抗生素;④過度節(jié)食減肥引起的便秘;⑤處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便秘;⑥資料不全或不能配合治療者。
治療組:內服補氣潤腸湯(自擬)。炙黃芪30g,黨參15g,火麻仁15g,柏子仁15g,瓜蔞仁15g,生白術10g,陳皮10g,當歸10g,郁李仁10g,枳殼10g,紫菀10g,桔梗6g,炙甘草6g,升麻5g,柴胡5g。氣虛嚴重,黨參30g,白術30g;氣虛合并腎陽不足,加肉蓯蓉15g,鎖陽10g;虛實夾雜,實證較急,可短時加硝黃。每日1劑,水煎分2次空腹服,共服1個月。
對照組:采用西藥常規(guī)治療。果導片50mg,每天1次,睡前服,共服1個月。如便秘癥狀急重,可用開塞露外用通便。
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治愈:2天以內排便1次,便質轉潤,解時通暢。好轉:3天以內排便,便質轉潤,排便欠暢。未愈:癥狀無改善。
治療組治愈42例、好轉6例、未愈5例,治愈率79.25%,總有效率90.57%;對照組治愈4例、好轉9例、未愈37例,治愈率8.00%,總有效率26.00%。兩組治愈率及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程某,女,37歲,2012年7月13日初診。便秘反復發(fā)作10年。于2002年7月初開始便秘,大便難澀難解,但便質不干,開始2天~3天1次,逐漸加重,后來3天~5天1次,伴小腹脹痛,便后氣短乏力,飲食不振,曾先后服用腸清茶、麻仁丸、四磨湯口服液、通便靈。外用開塞露。每種口服藥開始用有些效果,越用到后來效果越差。查體體溫、血壓正常,大便常規(guī)示紅細胞(-)/HP,白細胞(-)/HP,潛血(-);血常規(guī)示白細胞4.5×/L,紅細胞4.07×/L,血紅蛋白124g/L,血小板128×/L;電子腸鏡檢查未發(fā)現腸道器質性病變。診見形體消疲,面色萎黃,食欲不振,小腹脹滿,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無力。診斷為便秘。辨證為脾胃氣虛,推動無力。治宜補氣健脾,理氣和胃,潤腸通便。方用補氣潤腸湯加減。藥用炙黃芪30g,黨參15g,火麻仁15g,柏子仁15g,瓜蔞仁15g,生白術10g,陳皮10g,當歸10g,郁李仁10g,枳殼10g,紫苑10g,檳榔10g,炙甘草6g,升麻5g,柴胡5g。7劑,日1劑,水煎2次,取汁400mL,早晚空腹口服200mL。二診時服藥后第2天大便即通,但仍有小腹脹,便后乏力,服至第5劑時伴有牙齦腫痛,舌質紅苔薄白,脈細稍有力。服藥有效,但由于長期便秘,伴有陰虛胃熱。上方去炙黃芪,加知母10g,麥冬10g,川牛膝10g。加減治療1個療程,牙齦腫痛和其他癥狀消失,大便每日1次,排便通暢,半年后隨訪無復發(fā)。
便秘是臨床常見疾病,發(fā)病率高,男女老幼皆可患病,主要是由于脾胃氣虛,氣的推動功能減弱,胃腸功能減退所致。便秘臨床上分為虛秘和實秘,其證型復雜?!毒霸廊珪っ亟Y》曰:“秘結證,凡屬老人、虛人、陰臟人及產后、病后、多汗后或小水過多,或亡血失血,大吐大瀉之后,多有病為燥結者,蓋此非氣血之虧,即津液之耗,凡此之類,皆須詳察虛實,不可輕用芒硝、大黃、巴豆、牽牛、芫花、大戟等藥及承氣、神芎等劑。雖今日暫得通快,而重虛其虛,以致根本日竭,則明日之結必將更甚,愈無可用之藥矣?!敝赋隽颂撟C便秘的病因病機,告誡虛秘不可以用峻下藥攻之,以免犯虛虛實實之戒,而應該用補氣健脾,塞因塞用的方法治療。便秘的發(fā)生,與人們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有關,食物過于精細,含膳食纖維少,或喜歡吃煎炒食物;喜臥少動,缺乏勞動鍛煉,腸胃蠕動減少;工作生活壓力大,肝氣郁結,橫逆犯胃。以上種種因素,皆能損傷脾胃之氣(或傷胃陰),胃傷則積食不化,不能傳輸小腸與大腸,大便必難。考慮到長期便秘者既有氣虛,又有陰液不足,還不能過于攻下,故用補中益氣湯合五仁湯加減,補脾益氣,潤腸通便,中氣充盛,則上容水谷,下通胃腸。方中炙黃芪、黨參、白術補中益氣以治本;陳皮、枳殼理氣和中,促進腸蠕動,增加胃腸動力;火麻仁、柏子仁、瓜蔞仁、郁李仁、當歸、仿五仁湯之意,潤腸通便又可補益而不傷正,標本兼治;肺與大腸相表里,用紫菀、桔梗宣肺通便,提壺揭蓋;升麻、柴胡升脾氣以達到降胃氣的目的,恢復脾胃正常的升降功能;炙甘草調和藥性、補益脾氣。諸藥合用,補氣健脾,通降胃腸,潤腸通便。根據病情、辨證加減,療效更佳。臨床觀察,補氣潤腸湯加減,可加強胃腸蠕動,促進消化功能,改善大便性質和消除腹脹、腹痛,顯著提高療效。
R256.352.2
B
1004-2814(2016)02-0124-02
201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