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杜華 (江蘇省海門市余東鎮(zhèn)畜牧獸醫(yī)服務站 226100)
影響動物免疫抗體水平的原因及改進措施
郁杜華(江蘇省海門市余東鎮(zhèn)畜牧獸醫(yī)服務站226100)
按科學的免疫程序對動物定期進行免疫接種是預防和消滅動物傳染病的關鍵措施,也是保護動物健康最經濟有效的方法,當免疫接種的疫苗進入動物機體后,經一系列復雜的免疫學反應后,由B細胞分化成的漿細胞產生免疫球蛋白,可與相應的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結合反應,從而產生免疫效果。但是在實際的免疫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疫苗的類型、質量及保存和運輸條件、動物的品種、日齡、營養(yǎng)因素、母源抗體因素、人為因素、環(huán)境應激因素、飼養(yǎng)管理因素等等,而導致動物免疫抗體水平低,免疫效果不佳,給重大動物疫病的傳播和蔓延留下極大的隱患,給廣大畜禽養(yǎng)殖戶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并影響動物食品質量安全問題?,F(xiàn)根據多年來的基層工作經驗及獸醫(yī)實驗室監(jiān)測原理就影響動物免疫抗體水平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1.1疫苗因素
包括疫苗的類型、質量、疫苗的保存和運輸條件等。
1.1.1疫苗的類型疫苗一般分為常規(guī)疫苗和新型疫苗,常規(guī)疫苗分為活疫苗、滅活疫苗和類毒素,新型疫苗包括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重組疫苗、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載體疫苗、核酸疫苗和抗獨特型抗體疫苗。疫苗的類型不同,其免疫功能不同,免疫效果也不同,免疫抗體水平自然也不同,因此應根據免疫的目的選擇合適的疫苗。
1.1.2疫苗的質量高質量的疫苗是保證免疫抗體水平達標的基礎,是保證畜禽免疫效果的關鍵。(1)疫苗的質量高低取決于生產采用的菌(毒)株和血清型。生產采用標準的菌(毒)株,則抗原含量高,抗原性好。由于許多病原微生物有多個血清型,易發(fā)生抗原變異或出現(xiàn)超強毒力變異株,因此在生產過程中選擇血清型時,應為當前流行的主導型,才能更好的產生免疫效果,達到理想的免疫抗體水平。(2)疫苗的質量與生產工藝有關。活疫苗的質量與疫苗保護劑、SPF動物的潔凈度有關,若潔凈度不高,存在外源病毒,不但影響疫苗質量而且會影響疫苗的安全性。油乳劑滅活疫苗的質量受油佐劑、乳化劑、穩(wěn)定劑質量和乳化工藝的影響,若油佐劑、乳化劑、穩(wěn)定劑質量不好,油乳劑滅活疫苗就不穩(wěn)定,易分層,影響疫苗質量。目前,疫苗種類繁多,由于各廠家生產工藝的差異,生產疫苗的質量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免疫過程應根據免疫需要選擇使用,才能保證免疫抗體水平。(3)非正規(guī)疫苗廠家或非國家指定疫苗生產廠家生產的疫苗采用的菌(毒)種不是標準菌(毒)株,且疫苗本身的抗原量不夠,單位包裝內所含抗原量不足,接種動物后,往往達不到合格的抗體水平。因此,免疫接種前,一定要選用正規(guī)生物制品企業(yè)的優(yōu)質疫苗,才能保證疫苗效果,確保免疫抗體水平。
1.1.3疫苗的保存和運輸條件疫苗是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及其組分或代謝產物制成的,一般均怕熱、怕光,需要冷藏或冷凍保存。疫苗按劑型可分為凍干苗和液體苗,凍干苗隨溫度的升高其保存時間也相應縮短,一般需按照生產廠家的要求保存在合適的溫度下;液體苗又分為油佐劑疫苗和水疫苗,油佐劑疫苗應置于2~8℃冷藏,嚴禁冷凍,水疫苗則需根據廠家要求妥善保存和運輸。為了保證疫苗的質量,從生產到使用前的整個過程均在適當的溫度下進行,多環(huán)節(jié)鏈式保存和運輸設備稱為冷鏈,疫苗在整個冷鏈中,溫度波動越小越好。冷鏈設備達不到標準,在高溫季節(jié)運輸中反復凍融或保存溫度條件相差太大等,都會使疫苗的效價降低,對疫苗的質量產生嚴重的影響。
1.2動物因素
動物接種疫苗后,產生免疫抗體水平的高低與動物機體免疫應答能力有直接關系,而影響動物機體免疫應答能力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動物品種、日齡、營養(yǎng)狀況、健康狀況、母源抗體干擾等。
1.2.1動物品種動物機體產生免疫應答在一定程度上受遺傳因素的影響,不同動物品種對同一種疫苗的免疫應答能力有所差異,即使同一品種不同個體之間,對同一種疫苗的免疫應答也存在差異。如牛羊口蹄疫滅活疫苗的免疫接種,牛比羊對口蹄疫抗原敏感性高,所以牛的免疫抗體水平相對比羊的要高。因此,要么在生產過程中加大抗原含量,要么在臨床過程中加大免疫劑量。
1.2.2動物日齡從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方面考慮,動物處于不同階段對免疫抗原的敏感性不同,初生動物的免疫器官尚未發(fā)育成熟,免疫應答能力也不完全,而且存在母源抗體的干擾,因此,過早免疫,不僅動物不能承受疫苗接種的應激,而且免疫效果不好,免疫抗體水平也不高,需根據合理科學的免疫程序,按照免疫日齡進行免疫接種。
1.2.3動物營養(yǎng)狀況營養(yǎng)物質不僅是動物維持正常生長發(fā)育所必須的,而且是維持動物機體免疫系統(tǒng)功能,并使免疫活性得到充分表達的重要因素。包括蛋白質、氨基酸、脂類、維生素、微量元素等。任何營養(yǎng)物質的缺乏都會對免疫系統(tǒng)功能帶來危害,增加機體對疫病的易感性,并直接影響機體免疫應答能力,從而影響免疫抗體水平。如蛋白質缺乏對免疫系統(tǒng)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影響,以細胞的免疫功能受損為主要特征,可使機體淋巴組織廣泛性萎縮,導致營養(yǎng)獲得性免疫缺陷,影響免疫球蛋白的合成;維生素C參與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促進淋巴母細胞生成和免疫因子產生,可以增加機體的抗應激能力,減輕免疫應激的負面影響;微量元素鋅的缺乏會出現(xiàn)生長發(fā)育遲緩,貧血,導致動物體內器官、組織、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功能均發(fā)生顯著變化,對疫病的易感性增加,過量補鋅對機體免疫功能也有不利影響。
1.2.4動物健康狀況健康的動物接種疫苗后才能產生合格的免疫抗體水平,動物越健康,免疫效果越好,免疫抗體水平越高,瘦弱、生病和懷孕后期的動物,接種疫苗不但不能產生合格的免疫抗體水平,反而會出現(xiàn)嚴重的免疫應激反應甚至死亡。疫病對免疫接種效果及免疫抗體水平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潛伏期感染、免疫抑制性疾病、中毒病或其他疫病的存在都會使機體的免疫力下降或導致發(fā)病。如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則動物機體內淋巴細胞減少,接種疫苗后,免疫應答受到抑制,就很難達到合格的免疫抗體水平,而且在免疫抑制狀態(tài)下,常會發(fā)生后續(xù)感染和多病原混合感染的綜合癥;在接種疫苗時,若動物已處于潛伏感染,或由免疫接種人員及工具帶入病原微生物,則動物會在產生免疫力前迅速發(fā)病,從而間接影響免疫效果和免疫抗體水平。
1.2.5母源抗體干擾動物機體內存在的抗體可分為先天所得的抗體和后天免疫所產生的抗體。先天所得的抗體即為母源抗體,新生動物可從母體、初乳或卵黃中獲得以一定量的母源抗體,這是動物出生后抵抗疫病的重要力量。出生后24~35h母源抗體達到最高峰值,隨后逐漸開始降解,雖然母源抗體對新生動物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會很大程度地干擾弱毒疫苗的免疫抗體水平。若動物免疫接種過早,體內母源抗體水平較高,則接種疫苗產生的抗體就會與母源抗體之間發(fā)生中和反應,既消耗了母源抗體,又降低了疫苗利用率,最重要的是無法刺激機體產生應有的免疫抗體,而達不到合格的免疫抗體水平,甚至導致免疫失敗;若動物免疫接種過晚,體內母源抗體已下降至零,而未能及時接種疫苗,則動物會出現(xiàn)免疫保護空白期,就很有發(fā)生疫病的可能。
1.3人為因素
在實際免疫、采樣和監(jiān)測過程中,免疫抗體水平能否達到理想效果與操作人員是否熟練、是否正確、是否規(guī)范及免疫程序是否合理等因素息息相關,這將直接影響動物的免疫抗體水平,主要包括免疫操作不規(guī)范、免疫接種途徑錯誤、免疫程序不合理、錯用抗菌藥物、樣品采集保存不當、實驗室操作不規(guī)范等。
1.3.1免疫操作不規(guī)范免疫接種人員若未經專業(yè)的免疫技術技能培訓,往往在實際操作過程,會出現(xiàn)諸多的不規(guī)范行為,會忽略許多關鍵細節(jié),而造成免疫效果不好,免疫抗體水平達不到合格標準。如在稀釋疫苗時,未使用專業(yè)的稀釋液或不按規(guī)定的稀釋倍數和稀釋方法操作,會使疫苗滴度明顯下降,影響免疫抗體水平,另外在進行飲水免疫時,使用的往往是深井水,而一般深井水受污染嚴重,會直接影響疫苗的免疫效果,而達不到理想的免疫抗體水平;有些畜禽養(yǎng)殖場為了提高免疫效果,盲目加大免疫劑量,而殊不知盲目加大劑量會引起動物免疫麻痹或耐受,適得其反,還更容易出現(xiàn)副作用;另外在動物保定不充分的情況下實施免疫接種或打“飛針”、針尖過短過粗,造成疫苗注射液外流,則免疫劑量不足,自然達不到合格的免疫抗體水平。
1.3.2免疫接種途徑錯誤不同的疫苗類型,接種的途徑和方法就不同,若不按使用說明的要求進行操作的話就直接影響免疫抗體水平。如小反芻獸疫活疫苗要求進行皮下注射,有的疏于閱讀使用說明書,而進行肌肉注射;雞新城疫I系疫苗要求進行肌肉注射,有的為圖省事,改為飲水免疫;羊痘活疫苗要求進行皮內注射,大多數因操作不到位,都是皮下注射;選擇的針尖長短不對或注射角度不準,該深部肌肉注射的就變?yōu)槠は轮咀⑸?,這些操作上的失誤,均會造成疫苗不能充分被吸收,達不到應有的免疫抗體水平。
1.3.3免疫程序不合理不同的畜禽養(yǎng)殖場應制定不同的免疫程序,畜禽養(yǎng)殖場應根據當地動物傳染病的流行特點及實際生產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有的畜禽養(yǎng)殖場照搬照抄其他畜禽養(yǎng)殖場的免疫程序;有的畜禽養(yǎng)殖場仍然使用建場時的免疫程序;有的本身在制定免疫程序時就存在錯誤或漏洞;有的免疫接種人員不按制定的免疫程序實施免疫,如提早或推遲免疫時間、私自增加免疫次數、縮短免疫間隔時間,這些都將導致免疫達不到理想效果,免疫抗體水平始終處于較低水平。
1.3.4錯用抗菌藥物免疫接種前后一周內使用一些免疫抑制性藥物、抗菌藥物或消毒藥,這就會直接破壞疫苗的有效成分,導致免疫失敗。如在進行豬鏈球菌疫苗免疫前后,使用青霉素、磺胺類藥物,就會大大影響免疫效果;若在免疫前后使用腎上腺皮質酮類藥物,將導致機體的免疫應答能力下降,而影響動物免疫抗體水平。
1.3.5疫苗的聯(lián)用干擾在基層或部分畜禽養(yǎng)殖場,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往往采用疫苗聯(lián)用,同一時間接種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疫苗,這種方法確實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免疫工作量,降低養(yǎng)殖成本,但要是疫苗聯(lián)用不當,動物免疫抗體水平往往不會太高。特別是弱毒疫苗,在接種疫苗后,病毒在機體內會進行一定程度的繁殖而相互干擾,使動物抗體水平達不到應有水平。如一些蛋雞養(yǎng)殖場將雞新城疫活疫苗和傳染性支氣管炎活疫苗混合使用,造成兩類疫苗的毒株比例配合不當,在繁殖過程中相互干擾,因此,在實際生產中,要么使用正規(guī)廠家生產的新支二聯(lián)活疫苗,要么間隔2周分別使用兩種單聯(lián)疫苗進行免疫。
1.3.6樣品采集保存不當為保證樣品質量,一般情況下,應在動物空腹時采集全血,并根據室溫情況經一定時間靜置后及時分離血清,若不能及時進行監(jiān)測的,應將血清保存于-5~-20℃,同時下次需監(jiān)測時血清從冷凍環(huán)境中取出后,先置于2~8℃冰箱內使之融解,然后再到室溫下使之全部融解,在融解過程中,必須規(guī)則地搖晃均勻。切勿將血清在37℃以上環(huán)境中放置太久,否則血清會變得渾濁,同時血清中的有效成分會破壞而影響抗體監(jiān)測。
1.3.7實驗室操作誤差獸醫(yī)實驗室操作人員在樣品抗體監(jiān)測過程中,操作步驟錯亂、樣品交叉接觸、移液器操作不熟練、抗原稀釋比例不合理、公式計算錯誤等等操作不規(guī)范現(xiàn)象均將影響樣品免疫抗體水平。當然,同一份樣品經同樣的監(jiān)測方法、同樣的監(jiān)測步驟,而導致不同的監(jiān)測結果也是常有的現(xiàn)象??傊?,嚴格步驟,規(guī)范操作,精確計算是保證實驗室監(jiān)測結果準確的基本條件。
1.4環(huán)境因素
動物的免疫應答能力與環(huán)境條件的好壞有著密切關系,當環(huán)境條件發(fā)生突然改變,動物機體會第一時間產生應激反應,同時出現(xiàn)生理上的改變,引起動物神經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等一系列應答反應,造成動物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對疫苗的吸收能力及免疫應答能力均隨之下降,而影響免疫抗體水平。主要包括:氣候條件、飼養(yǎng)管理、隔離消毒措施等。
1.4.1氣候條件夏季高溫季節(jié),飼養(yǎng)密度大,動物處于熱應激中;寒冷季節(jié),畜禽舍通風不充分,灰塵顆粒、氨氣積聚,損害動物上呼吸道黏膜;濕度過高或不夠,處于潮濕或干燥的環(huán)境中,正常的生長發(fā)育都得不到保障,又怎么能保證動物對疫苗的免疫應答能力呢?更別說產生合格的免疫抗體水平了。
1.4.2飼養(yǎng)管理動物在免疫接種前后遇不良應激因素,如轉群、換料、閹割、噪音、驚嚇、暴力保定等,都會擾亂正常的機體代謝,機體無法對疫苗產生正常的免疫應答,而影響免疫抗體水平。因此,在動物免疫接種前后,應加強飼養(yǎng)管理,飼料中適當補充維生素等抗應激藥物,才能保證免疫后達到預期的免疫抗體水平。
1.4.3隔離消毒措施動物免疫后需經1~2周的時間,才能獲得后天的免疫抗體,若飼養(yǎng)條件惡劣,養(yǎng)殖環(huán)境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就會早于產生抗體前發(fā)生感染,造成免疫失敗。因此,在免疫接種后,應加強養(yǎng)殖環(huán)境的消毒措施,阻斷外界病毒入侵的可能途徑,減少與外界接觸的頻率,保證動物在相對隔離、相對純凈的養(yǎng)殖環(huán)境中接種疫苗,才能產生良好的免疫應答,達到理想的免疫抗體水平。
2.1加強免疫接種人員技術培訓
免疫接種人員技術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動物免疫的質量和實際效果,因此加強對免疫接種人員免疫技術的培訓就顯得尤為重要。
2.1.1正確選擇疫苗(1)要根據傳染病的種類、血清型,選擇合適的疫苗進行免疫接種。(2)要根據傳染病的流行情況,選擇合適毒力的活疫苗或滅活疫苗進行免疫接種。(3)要在有資質部門或獸藥門市購買,選擇有信譽廠家生產的、有批準文號的正規(guī)疫苗。不使用非法生產、非法經營的疫苗。(4)在使用前應仔細檢查疫苗外觀質量,凡是過期、變色、受污染、發(fā)霉、有凝塊或異物、無標簽或標簽不清、疫苗瓶有裂紋、瓶蓋松動、凍結的液體苗、無真空等不合格的疫苗均不得使用。
2.1.2規(guī)范免疫操作(1)在使用前必須詳細閱讀疫苗使用說明書,了解其用途、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項。(2)免疫接種前應詢問接種動物的近期健康狀況,必要時可測量體溫和進行臨床檢查。(3)嚴格按照疫苗說明書所需要求進行保存和運輸。(4)免疫操作過程中,應注意無菌操作。(5)動物免疫接種前后不得濫用抗菌藥物、不得進行畜禽舍內的消毒。(6)盡量選用單聯(lián)疫苗進行免疫,且兩次免疫間隔合理時間。(7)規(guī)范采集和保存樣品,并嚴格按操作步驟進行監(jiān)測。
2.2加強畜禽群飼養(yǎng)管理
改善動物養(yǎng)殖環(huán)境,保持畜禽舍干燥、清潔、衛(wèi)生;做好畜禽舍的通風換氣,降低氨氣濃度,保證畜禽舍的空氣質量;按動物日齡的增加,確定合適的飼養(yǎng)密度;夏季防暑降溫,冬季防寒保暖;保持畜禽舍內安靜,避免外來人員進入畜禽舍;動物在轉群或出欄時采取全進全出;免疫接種前后在飼料中添加抗應激藥物等等,減少一切不必要的應激反應。
2.3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
在制定免疫程序時,應盡可能避開或消除一切不利因素的影響,以國家和地區(qū)規(guī)定的強制免疫病種為依據,以當地和畜禽養(yǎng)殖場發(fā)生或流行情況為參考,結合畜禽養(yǎng)殖場的管理水平和畜禽群的免疫狀態(tài)綜合考慮,充分發(fā)揮疫苗的效力,保證畜禽群的免疫抗體水平,并根據免疫監(jiān)測效果及疫病防控實際效果作相應的調整。
2.4定期進行免疫抗體監(jiān)測
對免疫保護期內的動物,定期進行免疫抗體監(jiān)測,繪成免疫抗體曲線圖,了解畜禽群實時免疫抗體水平,當免疫抗體水平下降至一定程度后,應根據畜禽養(yǎng)殖場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加強免疫,確保畜禽群的整體免疫抗體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
S851.33文獻標識碼:C
1007-1733(2016)08-0054-03
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