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曙
(江蘇省興化市婦幼保健院,江蘇 興化 225700)
P16、P15蛋白及增殖細胞核抗原在子宮頸癌中的表達及病理意義
劉 曙
(江蘇省興化市婦幼保健院,江蘇 興化 225700)
目的 探究在子宮頸癌中P16、P15蛋白及增殖細胞核抗原的表達變化和病例意義。方法 將在我院經行原發(fā)性宮頸癌標本石蠟包埋的40例標本作為實驗組,35例正常宮頸石蠟包埋標本作為對照組,采用行Elivsiontm二步法對其P16、P15蛋白及增殖細胞核抗原在子宮頸癌中的表達率進行測定。結果 對照組的P16、P15蛋白表達率均高于實驗組,而實驗組的增值細胞核抗原表達率高于對照組;在宮頸癌病例分級中隨著宮頸癌病例分級的提升,患者的P16、P15蛋白的表達率呈下降趨勢而增值細胞核抗原表達率呈上升趨。結論 通過檢測子宮頸中P16、P15蛋白及增殖細胞核抗原在子宮頸癌中的表達情況可以反映出患者宮頸癌發(fā)生、發(fā)展和預后情況,值得業(yè)內推廣。
P16;P15;增值細胞核抗原
子宮頸癌是一種占女性生殖系統(tǒng)惡性腫瘤首位的嚴重危害婦女健康的常見惡性腫瘤,相關文獻表明P16、P15蛋白及增殖細胞核抗原時候表達可以對腫瘤發(fā)生、發(fā)展及預后有著直接關系,但其在子宮頸癌中是否也有相關特性還少有文獻報道[1]。本研究通過對正常子宮頸組織和不同病理等級的患者進行P16、P15蛋白及增殖細胞核抗原時候表達檢測,發(fā)現(xiàn)其跟子宮頸癌有相關性,現(xiàn)全文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行原發(fā)性宮頸癌標本石蠟包埋的40例標本及35例正常宮頸石蠟包埋標本作為研究對象,其中35例正常石蠟包埋宮頸標本為對照組,標本來源患者年齡26~50歲,平均年齡(45.8±6.8)歲;40例石蠟包埋原發(fā)性宮頸癌標本為實驗組,標本來源患者年齡25~60歲,平均年齡(49.9±7.4)歲,宮頸鱗癌35例,宮頸腺癌5例,按照宮頸癌病例分級Ⅰ級14例、Ⅱ級15例和Ⅲ級11例,兩組標本來源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入選本研究的標本來源均為接受過放射線及化學藥物治療,且均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簽署自愿書,本研究報至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將石蠟標本進行常規(guī)HE切片,采用依照說明書進行Elivsiontm二步法,P16、P15蛋白及增殖細胞核抗原抗體均購自sigam公司,用微波和抗原修復液修復抗原并用DAB顯色及蘇木精復燃,陰性對象為TBS緩沖液。P16和P15蛋白陽性定位在細胞核或在細胞質及細胞核或細胞質出現(xiàn)棕黃色,依照1996我國免疫組織技術及診斷標準化會議記錄進行陰性、陽性、弱陽性和強陽性判定;增值細胞核抗原陽性定位在細胞核且出現(xiàn)出現(xiàn)黃棕色,顯微鏡下記錄1000個細胞中黃色細胞數(shù)量轉換成百分率即可。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表1可以看出對照組的P16、P15蛋白表達率均高于實驗組(P<0.05),而實驗組的增值細胞核抗原表達率高于對照組的(P<0.05);通過表2可以看出,在宮頸癌病例分級中,隨著宮頸癌病例分級的提升,患者的P16、P15蛋白的表達率呈下降趨勢而增值細胞核抗原表達率呈上升趨。
表1 P16、P15蛋白及增殖細胞核抗原在兩組患者中的表達情況
表2 宮頸癌分級與P16、P15蛋白及增殖細胞核抗原的關系
近幾年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P16和P15蛋白是具有抑制多種腫瘤基因,它們有控制細胞生長分化、參與細胞周期調節(jié)和負調節(jié)細胞增殖周期的作用[2]。P16通過特異性夠抑制細胞周期素依賴性激酶活性來達到阻止細胞從G期到S期,當P16和P15蛋白不能表達是,CyelinD1通過表達與細胞周期素依賴性激酶結合來過度刺激細胞的分裂,是細胞異常增殖最終導致腫瘤的發(fā)生,很多學者通過大量的實驗和數(shù)據已經證實P16和P15蛋白的缺失或突變會發(fā)生在腫瘤組織中且腫瘤的生物學行為也與之關系密切;增值細胞核抗原是可以反應細胞增殖活動的指標,因為腫瘤細胞增殖與腫瘤組織分化、侵襲和預后有密切關系,所以增值細胞核抗原的表達率可以直接反映出細胞的增殖能力,間接分映出細胞周期紊亂程度及細胞增殖失控及異常,兩者成正相關性[3]。本研究結果顯示,子宮頸癌患者的P16和P15蛋白表達率低于正常婦女,而其增值細胞核抗原的表達率遠遠高于正常婦女,且隨著宮頸癌的分級越高,患者的P16和P15蛋白表達率越低增值細胞核抗原的表達率越高。
綜上所述,通過檢測子宮頸中P16、P15蛋白及增殖細胞核抗原在子宮頸癌中的表達情況可以反映出患者宮頸癌發(fā)生、發(fā)展和預后情況,值得業(yè)內推廣。
[1] 鄭寰宇,胡月明,李 鷗.P16 P15及VEGF蛋白在原發(fā)性卵巢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國腫瘤臨床,2013,09(40):521-524.
[2] 鐘麗燕,姚志蘭,郝煥峰.子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組織中P16、P63基因的表達[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23(19):199-201.
[3] 伍四春,朱 劍,宋 蓉.P16、P53、Ki67及HPV檢測在子宮頸先天性移行區(qū)診斷中的意義[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3,06(41):645-646.
R711.74
B
ISSN.2095-8803.2016.15.1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