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志岳 指導:南征
(1長春中醫(yī)藥大學2012級任繼學班 吉林 長春 130021;2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 吉林 長春 130021)
研究生論壇
南征教授從邪伏膜原理論論治消渴腎病
祝志岳1指導:南征2
(1長春中醫(yī)藥大學2012級任繼學班 吉林 長春 130021;2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 吉林 長春 130021)
消渴腎??;邪伏膜原;南征教授
糖尿病,屬中醫(yī)“消渴”范疇,糖尿病的并發(fā)癥眾多,消渴腎?。ㄌ悄虿∧I?。┦翘悄虿∽畛R姷穆晕⒀芗膊≈?。糖尿病患者患病十年后,近50%并發(fā)糖尿病腎病,且比例逐年升高,已成為臨床上多發(fā)、疑難重癥。長春中醫(yī)藥大學終身教授、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主任醫(yī)師、國家級名老中醫(yī)南征教授從醫(yī)五十余年,秉承“跟明師,學經典,多臨床,做明醫(yī)”的理念,對內科各類疑難雜病的治療均有所成,其中,對于消渴腎病更有其獨到的治療方法,并提出了“消渴腎病”的病名,對消渴腎病以中醫(yī)藥為主治療,且療效顯著。他所主張的從邪伏膜原理論治療消渴腎病,在臨床取得了很好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邪伏膜原理論雖然最早由明代溫病學家吳又可確立,但早在《黃帝內經》之中,便提出“募原”。如《靈樞·百病始生》:“留而不去,傳舍于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素問·舉痛論》記載:“寒氣客于小腸募原之間?!敝赋瞿ぴ瓰槲改c之間的膜狀組織,同時又分布于臟腑之間。自金元起始以“募作膜”,巢元方亦用之,故后世多寫作“膜原”。楊上善云:“五臟皆有膜原?!崩钪需髟疲骸澳荚?,皮里膜外也?!边@些記載均說明膜原分布在體內深處臟與腑相連之間隙,在體內淺出則分布于肌肉與皮膚相接的間原之地。清·李瀠《身經通考》:“膜,募也,募絡全體也。”也說明了膜原在人體之中分布廣泛。薛生白云:“膜原者,外通肌肉,內連胃腑,即三焦之門戶?!薄稘駸岵∑分杏涊d:“膜原者,外通肌肉,內近臟腑,即三焦之門戶,實一身之半表半里也?!币舱且驗槟ぴ奶厥馕恢?,決定了其“半表半里”的特性及其與三焦之間的密切關系。
南征教授繼承了國醫(yī)大師任繼學的思想理論,認為消渴病的病位之本在于人體之散膏,病之標在于三焦。所謂散膏,在《難經·第四十二難》中有記載:“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臟,主藏意?!边@里的散膏主要指脾臟周圍的組織,即今之胰腺。消渴腎病即腎消或消腎、下消,其病機核心是陰虛為本,燥熱為標,既有熱燥之傷津耗液,也有寒燥之收束凝聚,使津液失于布散,毒邪由之而生,從而侵犯散膏、傷于三焦,故而膜原受損,氣滯血瘀,使痰濁、毒邪聚于內而日久津液耗損成病。故而臨床多見熱毒、瘀毒、濕毒和濁毒等證候,可相兼為病。
南征教授認為,膜原因其特殊的生理特性及其部位,并非所有疾病都能深入膜原。但除卻疫毒所入膜原,其余凡是具有穢濁粘滯、纏綿集聚等性質的邪氣均可侵入膜原,又因其部位較為隱秘,故而患病易纏綿不愈,起病緩而病程長,且藥石之效難以到達,治療較為困難。因而對于消渴腎病的病因病機,南征教授提出,一為先天不足,稟賦有異;二為燥邪傷津,腎陰虧虛;三為房勞不節(jié),虧耗腎精;四為飲食情志失調,郁熱傷陰??偠灾煌夂跖K腑之氣失于平和,主要表現(xiàn)在以腎臟失養(yǎng)而致。但無論何種原因所致的消渴腎病,均不能忘卻邪伏膜原這一重要的病理基礎。
3.1 消渴腎病的治則與治法消渴腎病病位在腎,常涉及心、肝、脾,所以,對于消渴腎病的治療,需要運用整體觀念,進行辨證論治。其中陰虛為本、燥熱為標及邪伏膜原均與消渴腎病的形成密切相關,故而臨床上,南征教授對于消渴腎病的治療提出了其相應的治則與治法:一則需要根據其病位和基本病理變化而立法組方;二則須從散膏入手,祛膜原之邪氣;三則注重解腎絡之毒,補腎養(yǎng)陰。換而言之,便是在消渴腎病的治則方面,總以扶正祛邪,攻補兼施,調散膏,達膜原為主。而在治法上,則以解毒通絡,益腎導邪為要。此外,需要根據患者的疾病特性,辨證選藥,知所變通。
3.2 消渴腎安湯的應用基于消渴腎病的治則治法,南征教授立方消渴腎安湯,組成:榛花10 g、大黃10 g、土茯苓60 g、檳榔10 g、草果10 g、厚樸10 g、黃芪50 g、黃精50 g、覆盆子10 g、金蕎麥10 g、紫荊皮10 g、木蝴蝶10 g、穿山甲6 g、血竭2 g、丹參10 g。其中榛花、大黃、土茯苓為君,以祛濕解毒通絡。檳榔味苦、寒,可行氣利水,除伏邪,另可除嶺南之瘴氣,起疏利作用;草果味辛、溫,可燥濕化痰、除痰截瘧,能除伏邪盤踞,直達邪之所處;厚樸味辛、苦、溫,可燥濕行氣消積,破戾氣之所結,散膜原之邪,此三味共達邪之所伏,開達膜原,使邪去而正安。此外,合用黃芪、黃精與覆盆子,可益氣養(yǎng)陰、滋補肝腎;金蕎麥清熱利濕解毒;紫荊皮活血消腫解毒;木蝴蝶之養(yǎng)肺陰利咽喉;丹參活血化瘀通絡;穿山甲活血通絡與血竭活血散瘀,共助祛邪扶正、通腎絡、解腎毒之功效。
3.2 醫(yī)案舉例蘇某,男,39歲,2015年5月19日初診,患者1個月前發(fā)現(xiàn)血糖升高,空腹血糖7.7 mmol/L,餐后兩小時血糖14.6 mmol/L,尿紅細胞(+++),尿蛋白(++),診斷為糖尿病,糖尿病腎病,脂肪肝,左腎囊腫?,F(xiàn)用胰島素早12 μ,晚6 μ,現(xiàn)腰酸,尿等待,怕冷怕熱,汗多,神疲乏力,口渴飲水多,納眠可,起夜1次。舌質紅,質暗,苔黃膩脈細數。診斷:消渴腎?。怅巸商摷骛龆荆?。治法:益氣養(yǎng)陰,解毒通絡,調散膏,達膜原。處方:榛花10 g、大黃10 g、土茯苓60 g、檳榔10 g、草果10 g、厚樸10 g、黃芪50 g、黃精50 g、覆盆子10 g、金蕎麥10 g、紫荊皮10 g、木蝴蝶10 g、穿山甲6 g、血竭2 g、丹參10 g、知母15 g、生地15 g、枸杞子30 g。7劑,1劑/d,水煎取汁120 ml,三餐后溫服。囑患者嚴格按照糖尿病飲食,適當運動,避免勞累,調暢情志。二至十診,腰酸、汗多、怕冷怕熱改善,偶感乏力??崭寡牵?.2 mmol/L,餐后兩小時血糖10.3 mmol/L,尿紅細胞(++),尿蛋白(+-)。感冒后加藿香20 g、防風10 g。十一至二十四診,諸癥緩解,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 h血糖8.5 mmol/L,尿紅細胞(+),尿蛋白(-)。二十五至三十診,體力增強,余無不適??崭辜安秃? h血糖正常,尿紅細胞(-),尿蛋白(-)。上方湯劑研面服用,觀察變化,隨訪至今,未復發(fā)。
[1]南征.國醫(yī)大師任繼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1.162-163
[2]南紅梅,南勁松.南征醫(yī)學文集[M].長春:長春出版社,2008.282-285
[3]南勁松,南紅梅.南征用藥心得十講[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6.224-225
R587.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8.031
2016-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