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東蕊
對話教學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
肖東蕊
本文就對話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以期讓對話教學真正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得到應用,提高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效率與質量。
小學 教學 對話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對話教學方式脫穎而出,對于師生之間的情感與思想溝通起到積極作用。在對話教學中,課堂上的模式不再是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所傳遞的信息,而是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與教師之間形成一種雙向的交流。
1.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在對話教學實施的過程中,首先要實現(xiàn)的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對話模式的突破,通過交流平臺的構建,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師生互動。數(shù)學作為一門邏輯性與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整體的理性思維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授課時的難度大大增加,這時候十分有必要架構起一個平和包容的平臺,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擁有一個可以實施的機會。彼此在這種環(huán)境下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一起交流生活中的苦惱與煩憂,一起探討學習上的問題與困惑,讓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慢慢走近學生的內心,能夠在多方面及時有效的給予學生指導。
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轉變以往的教學理念,將學生與自己擺在同等高的位置,而不是僅僅站在成人的角度,站在高于學生的立場,而是應該擺脫以往的教學中一貫的優(yōu)越感和高高在上的念頭,以一種平等、民主、包容的態(tài)度與學生交往,力求數(shù)學課堂的學科嚴謹性與情感互通性完美融合,在追求教學效率的同時體現(xiàn)現(xiàn)代教學的優(yōu)勢,即師生之間情感的互動,在這種互動的催化下,課堂不再是教師一個人的課堂,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重視與加強,因此能夠以更加活躍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使得課堂氛圍和諧高漲,從而刺激其記憶力與思維能力,快速理解教師講授的內容,并進行快速的記憶,達到教學效率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在真正實施對話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教學能夠打開學生的心扉,促使其以更加開放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到學習中去。同時,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能夠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在學生與學生的對話中,相當于離開了教師的禁錮,不用再直面教師所帶來的權威感與壓迫感,因此學生擺脫了畏懼之心,在一種相當寬松、愉悅的氛圍中敢于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敢于敞開思維自由的徜徉,在放松的心情中進行獨立思考,在愉悅的氛圍中解決問題。在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們都能敢于表達自己,因此可能出現(xiàn)激烈的爭辯場景,也可能出現(xiàn)平淡的對話交流,每一位同學都可以有機會表達自己獨立的思想、與別人交流自身獨特的想法,但同時又能做到虛心的聽取別人的意見。在學生與學生的對話中,學生感受到的不僅是收獲知識的喜悅,更多的是在共同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的平等交流的喜悅以及同學之間的彼此信任。在學生與學生對話的課堂中,學生多了可以交流與探討的窗口,能夠以更加平常的心態(tài)開放自己,走出自我封閉的空間,敢于對不同的觀點提出質疑,敢于面對別人的質疑堅持自己的理念,這是在教師主導的課堂中見不到的。例如,教師在講授三角形的章節(jié)內容時,提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有的學生認為是正確的,有的學生認為是錯誤的,對此,教師可以將持有不同觀點的學生分成正反兩方,在激烈的辯論中探討正確的答案,同時加深學生之間的情感。
3.師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首先是教師與文本的對話,在教師與文本的對話教學中,教師與文本成為具有平等地位的兩個個體,由于文本是具有自身思想和意圖的編者編纂的,因此不同的教師在閱讀文本的同時,能夠收獲不同的體驗和感悟。教師更要在此基礎上深入鉆研,使教學過程中的教材應用既忠于文本,又在思想性與內容上超越文本,因此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教師應該追求的是提高教材的內涵與更深層次的延伸。例如,在講授平行四邊形的章節(jié)時,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的聯(lián)系,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親自體驗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的聯(lián)系與異同點,這不但忠于了教材的指導,而且收獲的是意想不到的成果。其次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由于文本教材凝聚了編者的思想結晶,因此值得學生細細研讀,而不是僅僅為了學習目的學習所謂“有用”的知識。例如,在人教版的數(shù)學課本中有一個名為“你知道嗎?”的板塊,它以有趣的語言將視野延伸之與課本內容有關的課堂之外的知識,學生們通過閱讀這個板塊的內容,能夠啟迪思維,擴展視野。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對話教學有了更好的實施空間,同時也面臨著極大的挑戰(zhàn),在對話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對話,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更要引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相信隨著師生的共同努力,對話教學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1]陳惠芳.生態(tài)理念下的數(shù)學“對話式教學”實踐 [J].上海教育科研,2014, (3):45-46.
[2]姚慶蘭.小學數(shù)學課堂師生對話的特征分析[J].時代教育,2014,(24):107.
(作者單位:寧夏中衛(wèi)市海原縣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