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讀曲與二度創(chuàng)作

        2016-04-03 17:32:46葉長海
        曲學(xué) 2016年0期
        關(guān)鍵詞:戲劇

        葉長海

        《曲學(xué)》第四卷

        讀曲與二度創(chuàng)作

        葉長海

        真正的戲曲家,他所作的劇本不僅是為提供案頭閱讀,更是為提供劇場演出,故而很注意劇本的“戲劇性”、“動作性”。劇作家寫作劇本有時直接提示“舞臺動作”,有時卻并不直接提示,而只作“暗示”,由演員與觀眾發(fā)揮想象力,共同完成了某種舞臺動作。讀者、演員與觀眾通過創(chuàng)造思維,將案頭的戲曲想象為演出的樣式,或直接將其搬到舞臺上進(jìn)行演出,這就是對原作品的二度創(chuàng)作。

        先舉一個有作者提示舞臺動作的例子?!赌档ねぁん@夢》的一支曲:

        [山桃紅](生)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小姐,和你那答兒講話去。(旦作含笑不行,生作牽衣介)(旦低問介)那邊去?(生)轉(zhuǎn)過這芍藥欄前,緊靠著湖山石邊。(旦介)秀才,去怎的?(生低介)和你把領(lǐng)扣松,衣帶寬,袖稍兒揾著牙兒苫也,則待你忍耐溫存一晌眠,(旦作羞,生前抱,旦推介)(合)是那處曾相見?相看儼然,蚤難道這好處相逢無一言?(生強(qiáng)抱旦下)

        作者湯顯祖在這一曲十來句曲辭間,寫明了劇中人的行為動作。演員只要能按提示表演,即可把杜麗娘的這個美妙的夢“立”在舞臺上了。所以明末茅暎批點這一出戲時曾說:“此折全以介取勝?!?明泰昌元年朱墨套印本《牡丹亭》第十出《驚夢》茅暎眉批。見《古本戲曲叢刊初集》第九函,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54年影印本。

        即使像這樣的劇本,作者已有許多提示,但讀者在閱讀時的想象或演員在演唱時的表演,還是會有不同的“發(fā)揮”的。如梅蘭芳對《游園驚夢》的表演就有許多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創(chuàng)作,他還專門寫了兩篇文章——《我演〈游園驚夢〉》和《〈游園驚夢〉從舞臺到銀幕》,記錄了他的許多二度創(chuàng)作。

        古人亦留下不少舞臺表演的記錄,說明“導(dǎo)演”或演員的創(chuàng)意。

        清后期所編的《審音鑒古錄》是昆曲劇目的演出選本,這里記錄了許多演出的動作設(shè)計。如上面所引《驚夢》[山桃紅]的最后,原作者湯顯祖的提示是“生強(qiáng)抱旦下”。《審音鑒古錄》中則改作如此提示:“又近,小旦笑推急走介;小生提衣急趨;小旦遠(yuǎn)立凝望,轉(zhuǎn)身先進(jìn);小生緊隨下?!边@是更為細(xì)膩、含蓄的動作設(shè)計。

        再看《牡丹亭·離魂》一出,《審音鑒古錄》編者作眉批提示:“此系艷麗佳人,沉疴心染。宜用聲嬌、氣怯、精倦、神疲之態(tài)?;驊浛扇?,睛心更潔;或思酸楚,靈魂自徹。雖死還生,當(dāng)留一線。”本子中對舞臺動作有明確的指示。如其中一曲[集賢賓]:

        (小旦[杜麗娘])海天悠,問冰蟾何處涌?(兩咳)看玉杵秋空,(作兩搶咳)恁誰竊藥把嫦娥奉?哎呀甚西風(fēng)(貼[春香]誤聽: 嘎,敢是怕風(fēng)么,待我去閉上了罷)(小旦)吹夢無蹤,(陡作精神)人去難逢,(珠淚雙流,自言自語式)須不是神挑鬼弄。(貼: 小姐,你是病虛之人,不要傷感罷)(小旦)在眉峰(一咳,皺眉科: 哎??!),(貼: 小姐,為什么為什么吤!急狀態(tài))(小旦)心坎里別是一般哎呀疼痛。(作難過狀,雙手揉胸口,雙手直垂于桌,痛暈,睡桌介)(貼: 哎呀不好了,老夫人快來!……)

        引文括號內(nèi)的文字,即是對演出者的動作設(shè)計或說白補(bǔ)充。編者還專為此曲作眉批云:

        春香最難陪襯?;蚺c小旦揉背拭淚,或倚椅瞌睡,或胡答胡應(yīng),或剪燭。支分依賓襯主法,方為合式。*(清) 作者佚、王繼善訂定《審音鑒古錄》,中國書店,2012年影印道光十四年(1834)刊本,第六冊。

        編者在眉批中還提示,雖然同為丫環(huán),《牡丹亭》中的春香與《西廂記》中的紅娘性格有所不同,演員要加以分別:

        春香、紅娘,當(dāng)加分別。蓋紅娘事事引逗,春香語語含糊,作者析之?!?(清) 作者佚、王繼善訂定《審音鑒古錄》,中國書店,2012年影印道光十四年(1834)刊本,第六冊。

        有時,作者的情思在劇本中寄寓很深,讀者不易發(fā)現(xiàn)。如有一則記載云:

        相傳臨川作《還魂記》,運思獨苦。一日,家人求之不可得;遍索,乃臥庭中薪上,掩袂痛哭。驚問之,曰;“填詞至‘賞春香還是舊羅裙’句也?!?(清) 焦循《劇說》卷五,《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八),中國戲劇出版社,1960年,第181頁。

        “賞春香還是你舊羅裙”是《牡丹亭》第二十五出《憶女》中的一句。這是丫環(huán)春香在整理舊物,看到小姐杜麗娘送給她的“舊羅裙”而“睹物思人”時所說的一句沉痛之語。為什么湯顯祖在寫這一句時會有如此異常的傷感動作呢?我的理解是,湯顯祖寫《憶女》一出,實際上是在寫他自己對夭亡的愛女的深切憶念。不難看出,整部《牡丹亭》中充溢著作者的亡女之痛,而且表現(xiàn)了作為父親的某種自省與自責(zé)。

        有時作者之用心在此,而讀者之用心在彼。作品給讀者留下了很多想象空間,有可能產(chǎn)生多種不同的解讀。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綿搭絮]曲中有一句“他不偢人待怎生”,清初金圣嘆少年初讀《西廂》讀到這一句時有激烈的感受。見于他在作“金批《西廂》”時的記錄:

        記得圣嘆幼年初讀《西廂》時,見“他不偢人待怎生”之七字,悄然廢書而臥者三四日。此真活人于此可死,死人于此可活,悟人于此又迷,迷人于此又悟者也。不知此日圣嘆是死是活,是迷是悟??傊娜灰慌P至三四日,不茶不飯,不言不語,如石沉海,如火滅盡者,皆此七字勾魂攝魄之氣力也。*(清) 金圣嘆《貫華堂第六才子書西廂記》卷之四,清順治貫華堂原刻本。

        對于平常的七個字,金圣嘆當(dāng)時卻感到它有“勾魂攝魄”的大氣力。他為什么有如此異常的反映,以至于三四日“廢書而臥”?一定是少年金圣嘆曾遭受他人的“不理睬”而難過。那么,這個“他人”是何人呢?是師長,還是親鄰?數(shù)十年過去了,他還清晰地記錄了此事,可見他一生都有這種感覺,總是感到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深深,難以理解,難以溝通。那么,在作“金批”的此時,那個“他人”又是何人呢?皇上?友人?戀人?總之,“他不偢人”這樣的事總是不時地觸動他心底的某種情結(jié)。

        20世紀(jì)60年代,戴不凡所著《論崔鶯鶯》中,講述讀《西廂記》的一些新體會,令讀者大開眼界。如他在《自序》中,以《聯(lián)吟》折一段為例:

        (旦云)有人墻角吟詩。

        (紅云)這聲音便是那二十三歲不曾娶妻的那傻角。

        (旦云)好清新之詩,我依韻做一首。

        (紅云)您兩個是好做一首兒。(從弘治本)

        戴不凡對這一段文字有他個人的獨特理解。他說:“如果是用讀小說甚至是讀話劇的眼光來看,這明明是鶯紅在對談張生,是紅娘在對鶯鶯說俏皮話??墒牵诓⒉淮嬖诘牡谒拿鎵Φ膽蚯枧_上,一個劇本這樣寫著,是否就意味著只能夠這樣解釋呢?不一定。如說,第一番話是兩人的對談(這是無傷大雅、不失分寸的話);鶯鶯說要和詩是她的內(nèi)心獨白;紅娘的俏皮話是她一面暗中以手指鶯鶯,并呶著嘴兒,轉(zhuǎn)著眼兒,向觀眾示意……這又何嘗不可呢?——從上述人物關(guān)系來看,我以為這里不但是可以,而且應(yīng)當(dāng)是這樣解釋才恰當(dāng)?shù)?。這樣,人物的心情既得到了真實的表現(xiàn),而且戲也出來了?!?戴不凡《論崔鶯鶯·自序》,上海文藝出版社,1963年,第8、9頁。在《論崔鶯鶯》中,像這樣的細(xì)讀文本例證還很多,這就成了此書的最大特色。

        戴不凡從“戲曲的導(dǎo)演或演員”的角度來解讀《西廂記》,就能從劇本的文字之外,“尋找”到一些舞臺動作,“設(shè)計”出一些富有戲劇性的場面。這些舞臺構(gòu)思,有的也許是作者的“初心”,但更多的是讀者的二度創(chuàng)作。戲劇的二度創(chuàng)作,不僅豐富了文本涵義,而且把案頭的文字“立”到舞臺上,使“戲劇”得以真正的“完成”。

        有些戲曲劇本,只記下了唱詞,而省去了說白??梢岳斫鉃?,說白處“留白”,讓演出時即興發(fā)揮。今見元代原刊的雜劇本子,有一些就是如此。如關(guān)漢卿的《閨怨佳人拜月亭》,全劇的曲詞俱在,但許多處說白、動作則只作一兩語要求,并無具體內(nèi)容的提示。其第一折的兩支曲子:

        [天下樂]阿者,你這般沒亂荒張到得那里?(夫人云了)(做意了)兀的般云低,天欲黑,至輕的到店十?dāng)?shù)里。上面風(fēng)雨,下面泥水。阿者,慢慢的枉步顯的你沒氣力。

        (夫人云了)(對夫人云了)

        [醉扶歸]阿者,我都折毀盡些新镮鏸,關(guān)扭碎些舊釵篦,把兩付藤纏兒輕輕得按的揙玭,和我那壓釧通三對,都繃在我那睡裹肚薄綿套里,我緊緊的著身系。

        (夫人云了)(哨馬上,叫住了)(夫人云了)(做慘科)(夫人云了,閃下)(小旦上了)(便自上了)(做尋夫人科)阿者!阿者!(做叫兩三科)(沒亂科)(末云了)(猛見末)(打慘害羞科)(末云了)(做住了)不見俺母親,我這里尋里。(末云了)(做意,末云)……*(元) 關(guān)漢卿《閨怨佳人拜月亭》,隋樹森編《元曲選外編》(第一冊),中華書局,1959年,第8頁。

        在這里某某“云了”,究竟說了什么,可以由讀者(或演者)想象補(bǔ)充。又有“做意”,究竟做什么意,亦有賴于二度創(chuàng)作。

        關(guān)漢卿另有《關(guān)張雙赴西蜀夢》,元刊本只有全部的曲詞,連“云了”“做科”的提示都舍去了。試看其第二折的前半折:

        [南呂一枝花]早晨間占《易》理,夜后觀乾象。據(jù)賊星增焰彩,將星短光芒,朝野內(nèi)度星正俺南邊上,白虹貫日光。低首參詳,怎有這場景象?

        [梁州]單注著東吳國一員驍將,砍折俺西蜀家兩條金梁。這一場苦痛誰承望?再靠誰挾人捉將?再靠誰展土開疆?做宰相幾曾做卿相?做君王那個做君王?布衣間昆仲心腸。再不看官渡口劍刺顏良,古城下刀誅蔡陽,石亭驛手挎袁襄。殿上帝王,行思坐想,正南下望,知禍起自天降。宣到我朝不若何當(dāng),著甚括聲揚!

        [隔尾]這南陽排叟村諸亮,輔佐著洪福齊天漢帝王。一自為臣不曾把君誑。這場勾當(dāng),不由我索向君王行醞釀個謊。*(元) 關(guān)漢卿《關(guān)張雙赴西蜀夢》,《元曲選外編》(第一冊),第2頁。

        全劇都是這個形式,既不標(biāo)出角色行當(dāng),亦無一字動作提示。這使二度創(chuàng)作者(讀者、演者等)需下更多的功夫,以“完成”完整的戲劇。當(dāng)然,這種無“提示”的劇本,也少了限制與規(guī)定,有可能釋放出更多的想象與再創(chuàng)造的自由。

        像元刊本《西蜀夢》這樣的曲本,實際上只是四個代言體的套曲而已。代言體的套曲,在散曲中亦有,如元代杜仁杰的《莊家不識構(gòu)闌》、睢景臣的《高祖還鄉(xiāng)》就是這一類。所以,讀元刊本《西蜀夢》就像是在讀四套散曲,曲辭之外的人物動作(包括內(nèi)心動作與外部動作)全憑讀者的想象。

        于是,有學(xué)者就在尋找,歷代的韻文中,是否還有類似于戲劇的“代言體”曲辭在。王國維在《戲曲考原》中引錄了許多歌辭,用以考索戲曲之“原”。其中有一篇宋人楊萬里的《歸去來兮引》,全篇共十二支曲子如下:

        儂家貧甚訴長饑,幼稚滿庭闈。正坐瓶無儲粟,漫求為吏東西。

        偶然彭澤近鄰圻,公秫滑流匙。葛巾勸我求為酒,黃菊怨冷落東籬。五斗折腰,誰能許事,歸去去來兮。

        老圃半榛茨,山田欲蒺藜。念心為形役又奚悲。獨惆悵前迷,不諫后方追。覺今未是了,覺昨來非。

        扁舟輕飏破朝霏,風(fēng)細(xì)漫吹衣。試問征夫前路,晨光小恨熹微。乃瞻衡宇載奔馳,迎候滿荊扉。已荒三徑存松菊,喜諸幼入室相攜。有酒盈尊,引觴自酌,庭樹遣顏怡。

        容膝易安棲,南窗寄傲睨。更小園日涉趣尤奇。盡雖設(shè)柴門,長是閉斜暉??v遐觀矯首,短策扶持。

        浮云出岫豈心思,鳥倦亦歸飛。翳翳流光將入,孤松撫處凄其。息交絕友塹山溪,世與我相違。駕言復(fù)出何求者,曠千載今欲從誰。親戚笑談,琴書觴詠,莫遣俗人知。解后又春熙,農(nóng)人欲載菑。告西疇有事要耘耔。容老子舟車,取意任委蛇。歷崎嶇窈窕,丘壑隨宜。

        欣欣花木向榮滋,泉水始流澌。萬物得時如許,此生休笑吾衰。寓形宇內(nèi)幾何時,豈問去留為。委心任運無多慮,顧遑遑將欲何之。大化中間,乘流歸盡,喜懼莫隨伊。

        富貴本危機(jī),云鄉(xiāng)不可期。趁良辰孤往恣游嬉。獨臨水登山,舒嘯更哦詩。除樂天知命,了復(fù)奚疑。

        《誠齋集》卷九七“樂府”欄目中收入此篇,題為《誠齋歸去來兮引》*見《四部叢刊》初編楊萬里《誠齋集》卷九七?!毒坝∥臏Y閣四庫全書》則作卷九十八,見臺灣商務(wù)印書局,1982至1986年影印,第1161冊第291、292頁。?!皹犯睓谀恐谐似猓€有[念奴嬌]、[好事近]、[武陵春]、[水調(diào)歌頭]各一首及[昭君怨]兩首。另有一首為“集句”。其中[念奴嬌]、[好事近]、[昭君怨]、[武陵春]、[水調(diào)歌頭]均為詞牌,于是后人往往將[歸去來兮引]亦看作是詞牌。唐圭璋編《全宋詞》中即收此篇。近年出版的《楊萬里集箋?!酚凇肮{證”中還特別說明:“誠齋歸去來兮引,《歸去來兮》為詞牌,誠齋為詞題,右詞詠誠齋者?!?辛更儒箋校《楊萬里集箋?!返谄邇?,中華書局,2007年,第3742頁。其實,宋人詞調(diào)[歸去來]與楊萬里此篇完全不同*(清) 萬樹《詞律》卷二有[歸去來]調(diào),49字,選柳永“初過元宵三五”一首為例;其《詞律拾遺》卷二又有[歸去來]調(diào),52字,選柳永“一夜狂風(fēng)雨”一首為例。此后王奕清等編纂的《欽定曲譜》卷七亦有[歸去來]調(diào),將49字作為正體,而將52字作為“又一體”,所選例詞亦是柳永的此兩首,并作說明云:“此調(diào)祗有柳詞二首,無宋元詞可校。”?!墩\齋集》“樂府”欄目中并不都是詞,除此篇外,另一首“集句”亦不是詞。

        楊萬里此一篇《歸去來兮引》,在形式上與宋代“大曲”略似,而又獨具風(fēng)貌。故王國維《戲曲考原》全文輯錄此篇,并云:“楊誠齋之《歸去來辭引》,其為大曲,抑自度腔,均不可知。”王氏又云:“此曲不著何宮調(diào),前后凡四調(diào),每調(diào)三疊,而十二疊通用一韻,其體于大曲為近。”*王國維《戲曲考原》,收入《王國維戲曲論文集》,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年,第180、181頁。后來王易著《詞曲史》則謂:“以今考之,則其第一、第四、第七、第十調(diào)為[朝中措];其第二、第五、第八、第十一調(diào)為[一叢花];其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二,頗難確定為何調(diào),似[唐多令]而后半不合,似[南歌子]而首句用韻不同,末亦多一句,惟與譜載無名氏之平韻[望遠(yuǎn)行]較近,然俱不用換頭,且純?yōu)榇泽w?!?王易《詞曲史》,上海書店1989年《民國叢書選印》影印中國文化服務(wù)社,1946年,第311—312頁。

        這一篇《歸去來兮引》,若作為詩、作為詞,則無多精彩處,故歷來不大受人重視。但自王國維將其作為宋人的“曲”提出,其意義就不同一般了。后來劉永濟(jì)編《宋代歌舞劇錄要》,將此篇編在“鼓子詞”中,與趙令畤之《商調(diào)蝶戀花·會真記》歸為一類*劉永濟(jì)輯錄《宋代歌舞劇曲錄要》,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1957年,第67頁。。這篇曲的內(nèi)容是將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所述情境改為由曲來表現(xiàn)。所以其所詠者并不是誠齋,而依然是陶淵明,只不過此處是楊萬里為陶淵明“代言”而已。將“辭”體改為“曲”體,就可以演唱了。若演唱起來,陶淵明就成了登場人物。

        如此曲首段“儂家貧甚訴長饑”四句,其內(nèi)容即是《歸去來兮辭》的序言:“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shù)。親故多勸余為長吏。”*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中華書局,1979年,第159頁。以下諸段內(nèi)容,大都來自陶淵明的原《辭》,并吸收了《晉書》、《宋書》陶潛傳中所述的一些片斷。如首調(diào)第二疊“偶然彭澤近鄰圻”七句,即是將史書陶潛傳的敘述內(nèi)容改為陶淵明的“自詠”。其首二句“偶然彭澤近鄰圻,公秫滑流匙”,事見《晉書》:“在縣公田悉令種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晉書》卷九十四《隱逸·陶潛》,中華書局,1974年,第2461頁。接著兩句:“葛巾勸我求為酒,黃菊怨冷落東籬”,事見《宋書》:“郡將候潛,值其酒熟,取頭上葛巾漉酒,畢,還復(fù)著之?!?《宋書》卷九十三《隱逸·陶潛》,中華書局,1974年,第2288頁。后三句“五斗折腰,誰能許事,歸去去來兮”,事見《晉書》:“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yīng)束帶見之,潛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義熙二年,解印去縣,乃賦《歸去來》?!?《晉書》卷九十四《隱逸·陶潛》,第2461頁。

        《歸去來兮引》全曲就是這樣的形式,將陶淵明作品中以及史書中所述及的有關(guān)情節(jié),化成陶淵明的“登場演唱”。所以王國維稱此曲“已純用代言”。并云:“雖前此如東坡[哨遍]檃括《歸去來辭》者,亦用代言體,然以數(shù)曲代一人之言,實自此始。要之,曾(布)、董(穎)大曲開董解元之先,此曲則為元人套數(shù)雜劇之祖?!?王國維《戲曲考原》,《王國維戲曲論文集》,第181—182頁。

        聞一多則把目光投向《楚辭》。他認(rèn)為《九歌》是一種“歌舞劇”。他在《什么是九歌》中寫道:“嚴(yán)格地講,二千年前《楚辭》時代的人們對《九歌》的態(tài)度和我們今天的態(tài)度,并沒有什么差別。同是欣賞藝術(shù),所差的是,他們在祭壇前觀劇——一種雛形的歌舞劇,我們只能從紙上欣賞劇中的歌辭罷了。在深淺不同的程度中,古人和我們都能復(fù)習(xí)點原始宗教的心理經(jīng)驗,但在他們觀劇時,恐怕和我們讀詩時差不多,那點宗教經(jīng)驗是躲在意識的一個暗角里,甚至有時完全退出意識圈外了。”*聞一多《什么是九歌》,《聞一多全集》(5),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51、352頁。聞一多把我們讀到的《九歌》看作是一部歌舞劇中各個角色的唱辭。至于舞臺景觀與舞臺動作,則可以想象添加。聞一多就專作《九歌古歌舞劇懸解》一文,構(gòu)想當(dāng)時的演出樣式,通過想象寫出環(huán)境布置、歌舞場面、動作表情等。且看他對《九歌》第一幕《迎神曲》的演出設(shè)想:

        黃昏時分。從四面八方輻輳而來的鼓聲,近了,更近了,十分近了?!吧窆狻闭盏锰爝呁?。滿壇香煙繚繞。男女群巫,和他們所役使的飛禽走獸以及各種水族,侍立在兩旁。楚王左帶玉珥劍,右?guī)Лh(huán)佩,率領(lǐng)著文武百官,在莊嚴(yán)肅穆的樂聲中,魚貫而出,排列在祭壇下。壇右角上,歌聲從以屈大夫為領(lǐng)班的歌隊中泛起。

        男音獨唱: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

        [楚王上前三步,依次舉行著祭祀的儀式。

        女音獨唱:

        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獻(xiàn)玉有司奉上一張草席,王接過來,鋪在壇上。有司又奉上一塊寶石,王接過來,壓在席上。]蕙肴蒸兮蘭藉[薦牲],奠桂酒兮椒漿[奠酒]。

        [王和百官向著遠(yuǎn)天膜拜,五色瑞云中微微的現(xiàn)出東皇太一的身影。大家連忙伏下。金鼓大作,遠(yuǎn)近人聲歡呼萬歲。

        合唱:

        疏緩節(jié)兮安歌,陳竽瑟兮浩倡。

        [群巫紛紛起舞。

        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

        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

        君欣欣兮樂康,君欣欣兮樂康!

        [云層中的東皇太一漸漸隱沒,“神光”漸暗,樂聲漸小,幕徐下。*聞一多《九歌古歌舞劇懸解》,《聞一多全集》(5),第397、398頁。

        《楚辭》中的《九歌》,雖歷來有多種不同的解讀,但都贊同這是一組祭祀鬼神的樂歌。因而,總是與宗教有關(guān),與歌舞有關(guān)。不過,讀者或研究者的視角不同,其側(cè)重點也就有異。有的偏重其文學(xué)性,有的偏重其宗教性,有的偏重其歌舞性。明代楊慎的說法值得注意。他在《女樂本于巫覡》一文中說:“觀《楚辭·九歌》所言巫以歌舞悅神,其衣被情態(tài),與今倡優(yōu)何異?”*(明) 楊慎《升庵集》卷四十四《女樂本于巫覡》,收入陳多、葉長?!吨袊鴼v代劇論選注》,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年,第103頁。他分明已意識到《九歌》歌舞有似于明代的“倡優(yōu)”表演。近人王國維則率先明確地從戲劇的視角考察《楚辭》,認(rèn)為《九歌》中的所謂“靈”,實則是“以子弟為之”的裝扮“表演”。“《楚辭》之靈,殆以巫而兼尸之用者也。其詞謂巫曰靈,謂神亦曰靈,蓋群巫之中,必有象神之衣服形貌動作者,而視為神之所馮依: 故謂之曰靈,或謂之靈保?!彼M(jìn)而指出:“至于浴蘭沐芳,華衣若英,衣服之麗也;緩節(jié)安歌,竽瑟浩倡,歌舞之盛也;乘風(fēng)載云之詞,生別新知之語,荒淫之意也。是則靈之為職,或偃蹇以象神,或婆娑以樂神,蓋后世戲劇之萌芽,已有存焉者矣?!?王國維《宋元戲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頁。聞一多在王國維的認(rèn)識基礎(chǔ)上前進(jìn)了一步。他不只是把《九歌》看成是“后世戲劇之萌芽”,而是視為實實在在的“歌舞劇”,并把《九歌》“改編”成一部有景觀、有角色、有歌舞、有貫穿動作的“劇本”了。但不知何故,聞一多的“懸解”,在相當(dāng)長的時段間響應(yīng)者寥寥??赡苁且驗橹袊墓糯幕瘜W(xué)者知“文學(xué)”者眾,而知“藝術(shù)”者稀。

        不過,近數(shù)十年間,聞一多的“知音”漸多。還有人循著聞一多的思路,在《詩經(jīng)》中尋找“戲劇”的足跡。

        《禮記·樂記》的“賓牟賈篇”中曾記錄孔子議論《武》樂的演出情景:“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滅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國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復(fù)綴以崇天子,夾振之而駟伐,盛威于中國也。分夾而進(jìn),事蚤濟(jì)也。久立于綴,以待諸侯之至也?!?《禮記·樂記》,《十三經(jīng)注疏》(下冊),中華書局,1980年,第1542頁。對于孔子的這段話,我們曾予試釋:“這是孔子對《大武》內(nèi)容的解釋。全劇共分六場: 第一場寫武王大會諸侯,誓師伐殷;第二場表現(xiàn)武王統(tǒng)領(lǐng)的軍隊在牧野與殷軍會戰(zhàn),并擊敗殷軍,占領(lǐng)殷都朝歌,殷亡;第三場、第四場是描寫周軍繼續(xù)向南進(jìn)軍,平定了南方的邊疆地區(qū);第五場表現(xiàn)周公、召公分別統(tǒng)治東方和西方;第六場表現(xiàn)周軍班師還朝和對武王的崇敬之情?!洞笪洹啡珓〉摹_本’保存在《詩經(jīng)》里,一般認(rèn)為,《詩經(jīng)·周頌》中的《我將》、《武》、《赍》、《般》、《酌》、《桓》等篇即是。”*葉長海、張福?!恫鍒D本中國戲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1頁。多年前,陳多、謝明兩位先生還曾對《詩經(jīng)》的這部分詩篇作了“懸解”。這里抄錄其“第一場”:

        鎬京(今西安附近)城郊,舞臺是一個圓形祭壇。

        數(shù)十人的管弦樂隊在祭壇一側(cè),演奏員或跽或立。樂器有打擊樂大鼓、小鼓、鼗、敔、鐘、磬、柷、鐸,管樂笙、竽、匏,弦樂琴、瑟等。

        第一場: 北征

        柷聲一作,隨之鼓樂齊鳴,其聲震天。一隊隊士兵手執(zhí)干(盾)戚(斧),在將帥帶領(lǐng)下整齊地走上祭壇;左右站立,穩(wěn)重如山。一陣歡呼聲中,武王(演員扮演的,下同)左手拿板斧,右手執(zhí)白旄,立于戰(zhàn)車上,左右擁立著周公、召公、太公,緩緩登場。武王和三公下車,立于“軍社”(戰(zhàn)爭時專門載著神位隨軍而行的一輛戰(zhàn)車)前,禮拜、宣誓。士兵合唱起,管弦樂齊奏。

        合唱: 上天發(fā)下命令, 文王武王擔(dān)承。 為王業(yè)不貪安穩(wěn), 日夜奔馳,為著百姓康寧。

        武王: ??!前途光明、寬廣,寬廣、光明。 大家努力用心, 天下永享太平!

        ——《詩·周頌·昊天有成命》

        武王、三公登上戰(zhàn)車。武王用白旄指揮,鼓聲大作,將士們揮舞干戚,如潮水般向前沖去。隊形不斷變化,表現(xiàn)出浩浩蕩蕩出征的景象。

        第二場: 滅商

        鼓聲緊密,表示與敵人遭遇。武王用白旄指揮將士沖殺。舞隊作奮勇殺敵動作。戰(zhàn)斗勝利結(jié)束,陣陣歡呼。歡呼聲中,武王由三公簇?fù)硐萝嚕话菸?,承受天命代殷。莊嚴(yán)的管弦樂起。

        合唱: 偉大的武王, 功勞蓋世無雙! 把文王作為榜樣, 繼往開來向前闖。 隨著文王的步伐, 打敗殷紂,阻止他把人民殺傷。 啊,武王!你建立了不朽的功勛,百世流芳!

        ——《詩·周頌·武》

        (《昊天有成命》原詩: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于緝熙,單厥心,肆其靖之。)

        (《武》原詩: 于皇武王,無競維烈。允文文王,克開厥后。嗣武受之,勝殷遏劉。耆定爾功。)*陳多、謝明《先秦古劇考略》,陳多《劇史新說》,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52、53、56頁。

        陳、謝兩位先生還將《詩經(jīng)·野有死麕》視作歌舞劇,其繹述如下:

        野有死麕(歌舞劇繹解)

        (郊外,一位少女,跳著采摘野菜的舞蹈。她時而停下來四處張望,像是在等待什么人)

        青年頭戴草笠,身背弓矢,手持狩獵來的野鹿上場。

        青年: (唱)打到了小麋鹿?jié)M心歡快, 用白茅仔細(xì)地包裹起來。 (少女遠(yuǎn)遠(yuǎn)地看到青年,會心地唱)

        少女: (唱)女兒家心意里春潮澎湃, 好一個青年人逗引女孩。

        青年: (唱)森林里有裊裊小樹, 野地里打來了一頭麋鹿。 用白茅將它好好包住, 姑娘你好似美玉明珠。 (青年將鹿送與少女。欲擁抱少女,她羞澀地避開)

        少女: (唱)慢慢啊,緩緩呀, 別把我的圍腰拉, 小心狗叫惹人家。 (兩人攜手歌舞下)

        ——劇終

        (《詩·召南·野有死麕》原詩: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舒而脫脫兮,無感我?guī)溬?,無使尨也吠。)*陳多、謝明《先秦古劇考略》,陳多《劇史新說》,第61、62頁。

        其實,把《大武》看成戲曲,古已有人。明代王守仁就曾說過:“《韶》之九成,便是舜的一本戲子;《武》之九變,便是武王的一本戲子。圣人一生實事,俱播在樂中?!?(明) 王守仁《傳習(xí)錄下》,《王陽明全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28頁。此處“戲子”,實特指“戲曲”。至于《野有死麕》,陳多、謝明先生認(rèn)為這可能就是《禮記·郊特牲》中所說的“羅氏致鹿與女”這類故事*《禮記·郊特牲》:“羅氏致鹿與女,而詔客告之,以戒諸侯?!薄妒?jīng)注疏》(下冊),第1454頁。。而宋代蘇軾早就指出:“貓虎之尸,誰當(dāng)為之?置鹿與女,誰當(dāng)為之?非倡優(yōu)而誰?”他顯然是把“置鹿與女”看成是倡優(yōu)的表演。*(宋) 蘇軾《東坡志林》卷二,中華書局,1981年,第26頁。

        1974年于新疆發(fā)現(xiàn)了吐火羅文的《彌勒會見記劇本》,這個劇本約寫于公元6世紀(jì)至8世紀(jì)。其樣式是韻文散文結(jié)合,形式上與印度古代敘事文學(xué)如《五卷書》之類沒有區(qū)別,亦即與中國的“說唱文學(xué)”相似。但其書名即自稱“劇本”,書中使用“幕”、“退出”等舞臺術(shù)語,因而,季羨林先生斷言其為劇本,并指出:“《彌勒會見記》劇本流行于中國唐代,它比戲曲繁榮的宋、元要早得多?!稄浝諘娪洝穭”镜陌l(fā)現(xiàn)對中國劇史的研究有重要的意義。”*《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卷“彌勒會見記”條,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9年,第270頁?!稄浝諘娪泟”尽返陌l(fā)現(xiàn),也說明了一個事實,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外國,歷史上曾有過一類戲劇文本,其“代言體”與“敘事體”常常難以嚴(yán)格區(qū)分。這種戲劇,與西方近代戲劇大不相同,故而季羨林特別指出:“吐火羅文劇本,無論是在形式方面,還是在技巧方面,都與歐洲的傳統(tǒng)劇本不同。帶著歐洲的眼光來看吐火羅劇,必然格格不入?!?《季羨林全集》第十一卷,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9年,第12頁。

        近年來,有更多的學(xué)人在關(guān)注中國古代“詩歌”與“戲劇”之間的關(guān)系。不僅關(guān)注《楚辭》與《詩經(jīng)》,而且關(guān)注到樂府與敦煌曲子詞*如錢志熙《漢樂府與戲劇》,《北京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7年第4期;戚世雋《中國古代劇本形態(tài)論稿》,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3年;張長彬《敦煌曲子伎藝形態(tài)初探》,《曲學(xué)》第2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也為中國文學(xué)史和中國戲劇史開辟了新園地,拓展了研究視野。

        同樣是古代的詩歌,為什么會產(chǎn)生如此不同的解釋呢?聞一多的一段話很有啟發(fā)性。他說:

        漢人功利觀念太深,把《三百篇》做了政治的課本;宋人稍好點,又拉著道學(xué)不放手——一股頭巾氣;清人較為客觀,但訓(xùn)詁學(xué)不是詩;近人囊中滿是科學(xué)方法,真厲害。無奈歷史——唯物史觀的與非唯物史觀的,離詩還是很遠(yuǎn)。明明一部歌謠集,為什么沒人認(rèn)真的把它當(dāng)文藝看呢?*聞一多《匡齋尺牘》,《聞一多全集》(3),第214頁。

        把文藝作品“當(dāng)文藝看”,本應(yīng)是天經(jīng)地義之事,但歷來因某種習(xí)慣或某種意識形態(tài)之故而常常被忘卻。聞一多此一提醒很重要,他是要撥正人們在賞讀文藝作品時的視角。聞一多本人多才多藝,他既是詩人、學(xué)者,又是畫家、戲劇家,故而獨具只眼,能從《楚辭》中看出許多奇妙的上古藝術(shù)。

        另外,還有一個戲劇觀念的問題。也就是要回答“什么是戲劇”的問題?!皯騽 笔且粋€歷史概念,它既具有歷史的規(guī)定性,又具有歷史的流動性。同時,還有個地域、民族的差異問題。在世界歷史上,曾有過各種各樣的“戲劇”。古代戲劇與近代戲劇不同,東方戲劇與西方戲劇不同。不能用西方近代戲劇的標(biāo)準(zhǔn)去看待中外古今的各種戲劇。但“戲劇”又有它不同于“詩詞”、不同于“音樂”、不同于“舞蹈”的獨特品格,那就是,它具有綜合各種藝術(shù)元素的特性。尤其是上古戲劇,往往具有高度融合“詩”、“歌”、“舞”的總體性的特征。不過,古希臘戲劇是以“詩”為本位的總體性表演藝術(shù),古印度戲劇是以“舞”為本位的總體性表演藝術(shù),古中國戲劇是以“樂”為本位的總體性表演藝術(shù)。只有別具“大戲劇”的慧眼,才能更好地讀懂并識別世界上的各種戲劇?;诖?,我們在讀中國古代的“曲”時,可以有我們自己獨特的二度創(chuàng)作方法,而不必為西方近代戲劇的“定義”所格范。我們的獨特方法,恰恰可以豐富與拓寬“戲劇思維”,從而促使“戲劇觀念”的更新。

        2016年,205— 218頁

        猜你喜歡
        戲劇
        現(xiàn)代戲劇
        有趣的戲劇課
        快樂語文(2021年34期)2022-01-18 06:04:06
        戲劇“烏托邦”的狂歡
        金橋(2019年11期)2020-01-19 01:40:36
        戲劇觀賞的認(rèn)知研究
        基于戲劇表演中的“隔離”與“開放”研究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16
        《在華十二年》所載戲劇資料及其戲劇史價值
        中華戲曲(2018年2期)2018-08-27 10:06:18
        清代新疆查禁戲劇演出考
        戲曲研究(2018年2期)2018-02-16 07:43:26
        戲劇類
        對中小學(xué)開展戲劇教育的幾點思考
        戲劇與人生
        公民與法治(2016年3期)2016-05-17 04:09:03
        国产香蕉视频在线播放| 白白色发布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国产真实乱对白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麻豆成人av| 在教室轮流澡到高潮h免费视|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天美蜜桃| 日韩网红少妇无码视频香港| 在线涩涩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 国产农村三片免费网站| 无码成人AV在线一区二区| 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 美女午夜福利视频网址|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天丁香久久| 色综合久久加勒比高清88|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av综合资源在线| 免费a级毛片18禁网站| 曰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 美女污污网站| 麻豆国产精品伦理视频|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激情自拍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免费大片| 久久精品视频按摩| 国产成人国产三级国产精品|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一区二区 | 精品婷婷国产综合久久|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 能看的网站中文字幕不卡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