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載軍 江陰市南華中等專業(yè)學?!?14443
?
基于行知思想的《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微課設計與開發(fā)
夏載軍江陰市南華中等專業(yè)學校214443
【文章摘要】
微課以碎片化、移動化、互動參與性強、信息傳播速度快的特點,受到學習者的歡迎。本文以中職《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為例,立足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論,結合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思想,從基于行知思想的微課設計與開發(fā)理論依據(jù);基于行知思想的微課設計與開發(fā)實踐;基于行知思想的微課設計與開發(fā)原則等方面闡述了微課在專業(yè)課教學中的實踐應用與理性思考。
【關鍵詞】
教學做合一;生活即教育;微課;電工技術
陶行知教學思想,至今仍然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對提高整個民族的素質具有重要的引導借鑒作用。身處中職課堂教學第一線,我們在學習研究陶行知教學思想的同時,更要努力將其思想和當代教育教學改革實驗結合起來,大膽嘗試,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和方法。
隨著顛倒的課堂、可汗學院等新概念的普及,微課作為顛倒的課堂的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的重要載體,受到教師和學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視,迅速成為我國教育界關注的熱點。在我校結合微課理論研究和教學經(jīng)驗,嘗試了基于“教學做合一”的微課設計與開發(fā)應用與研究。以中職《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為例,針對學生的學習基礎、接受能力水平、非智力因素的差異,從學生的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根據(j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創(chuàng)設微課情境,基于“教學做合一”的理論研究和開發(fā)項目式微課開展了一系列有益的實踐研究工作。
1.1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論、“教學做合一”思想的內涵
陶行知創(chuàng)造的“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論?!敖虒W做合一”有兩種涵義: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說明。 “教學本質是學習,而‘學習’也就是實踐,學而后能教人。這一點,就是說教學做合一?!?基于“教學做合一”的微課的設計與開發(fā),充分體現(xiàn)了陶行知先生的這一理論精髓。
1.2基于行知思想的微課設計與開發(fā)的價值
微課程短小精悍,目標明確,方便學生在網(wǎng)絡微時代下載學習,模擬訓練。如何在課程教學中設計、使用好微課程,是信息化教學的一個新課題。筆者在中職《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微課設計與開發(fā)中做了一些探索。
2.1從“生活即教育”理論出發(fā)創(chuàng)設微課情境
為了突出“微課”快速高效、靈活簡便的特點, 依據(jù)人的注意力集中時長和認知規(guī)律,一段“微課” 視頻長度通??刂圃?0 分鐘左右。
陶行知說:“所有的問題都是從生活中發(fā)出來的。從生活中發(fā)來的困難和疑問,才是實際的問題,用這種實際的問題來求解決才是實際的學問?!睘榇耍医Y合《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的課程特點,結合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論,精心創(chuàng)設微課的情境。例如教學項目“安全用電”的情境創(chuàng)設:某人新購置一臺飲水機,因家中的三孔插座被其他家用電器占滿,只剩下兩孔插座,就強行扭曲插頭插入兩孔插座,在使用過程中,其兒子用手觸摸到飲水機外殼時觸電身亡。這些微課的問題就是從生活中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求知欲,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電工概念和理論。
2.2從行知思想“教學做合一”的項目出發(fā)設計微課內容
《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是一門電子、機電等專業(yè)實踐性課程,因此,從“教學做合一”的項目出發(fā)設計微課內容非常必要。每個教學項目具體目標多元化,有些側重知識點的積累,有些側重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或者側重生活與課程有關的問題解決等。
例如,在教學項目“電阻器的識讀”中,要求學生能夠識別常見電阻器的類型,能通過色環(huán)識讀電阻的阻值以及誤差等。為此,教師設計了PPT 微課課件,通過圖片展示介紹常見電阻器的類型,通過動畫的演示講解色環(huán)電阻的識讀方法。“微課”的設計主要以“教學做合一”為出發(fā)點,達到有利學生用最短時間去觀看學習,掌握最重要知識點,掌握電工基本操作技能和電工儀表測量方法等,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的效果。
2.3從完成工作任務出發(fā)應用微課
離散平穩(wěn)小波變換通過對濾波器插零的方式將其延長,使小波變換后得到的近似系數(shù)和細節(jié)系數(shù)與原始信號的長度一致,克服了普通離散小波變換后每層小波系數(shù)長度不一致的缺點。并且還具有平移不變性和冗余性的特點,避免了由于小波基不具備平移不變性而使得信號產(chǎn)生Gibbs振蕩現(xiàn)象。離散平穩(wěn)小波的分解為:
教師可以將微課嵌入課堂,將微課充分應用在“課前自學”,“課堂學習精練”和“課后模仿創(chuàng)新”三個環(huán)節(jié)。同時,通過學習任務,引導學生有效應用微課里的知識點,專研思考創(chuàng)新,完成典型電工工作任務。
例如,在教學項目“萬用表的使用”中,要求學生課前觀看微課視頻,熟悉萬用表各檔位的使用,熟悉面板,會讀數(shù)。課堂上,通過萬用表實物的操作練習,教師檢查學生使用情況,完成電壓、電流、電阻的測量等具體工作任務,使每位同學能真正掌握“萬用表的使用”。課后,要求學生結合微課視頻完成生活中萬用表的相關使用,如干電池電壓的測量、家庭用電的交流電壓值、家用電器外殼有無漏電現(xiàn)象等,做到學以致用。
3.1用生活引導學生,選題新穎
根據(jù)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理論,教學的中心是“做”,即實際生活。所以,我們必須了解生活,了解學生生活現(xiàn)狀、了解生活發(fā)展的趨勢、生活對人的要求的變化,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讓他們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2找準“做”的切入點,設計創(chuàng)新
為了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學過程的設計是至關重要的。教學過程主線清晰、重點突出,邏輯性強,明了易懂,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以及教與學活動的有機結合。通過微課的設計,充分運用各種教學媒體,選取適當?shù)慕虒W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在營造愉快輕松的課堂氛圍的同時,寓教于樂,達到教與學的有機結合。
3.3融合多種形式,豐富微課
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需要和自身的實際情況,前期的微課錄制可以通過DV白板錄制、手機白紙錄制、錄播教室錄制、手寫板錄制、錄屏軟件錄制、IPAD錄制等,充分考慮了學生在網(wǎng)絡學習中的心理期望,最大可能的給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教學情境。后期選擇了繪聲繪影工具軟件進行視頻編輯。相對于前期錄制,后期的剪輯是非常耗費時間和精力的,但這是最終視頻效果的重要保證,因此,學科教師要熟練掌握多媒體教學軟件和相關的工具軟件的使用方法。
【參考文獻】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哈爾濱出版社,2011年8月
[3].陳雅萍:《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