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杰(重慶工商職業(yè)學院,重慶 400052)
?
以茶文化為切入點淺析傳統(tǒng)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教育的積極作用
任杰
(重慶工商職業(yè)學院,重慶 400052)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自古以來,茶就是中國所特有的產(chǎn)物,并經(jīng)過時間的流逝形成了屬于我國所特有的茶文化。茶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和淡雅的品質(zhì),是承載著濃厚的中華文化一種存在,其中還蘊含了豐富的傳統(tǒng)哲理。所以,它應該被代代相傳,被人們學習、繼承并發(fā)揚,給人們帶來一種滌蕩心靈的享受,大學生是即將走出校園為國家建設而出謀劃策的人,他們需要有堅定的心性和良好的人文素質(zhì),所以大學生感受和領悟茶文化的精神內(nèi)核,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品性,同時促進茶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本文首先對茶文化的定義和特征進行說明,并就茶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教育的積極作用進行闡述,然后在此基礎上就茶文化及傳統(tǒng)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啟示進行具體分析。
茶文化;傳統(tǒng)文化;思想教育;積極作用
自從唐代茶圣陸羽因喜歡喝茶,善于品茶并將自己喝茶品茶的體驗編寫成《茶經(jīng)》之后,人們對茶的關注和喜歡更勝從前,進而品茶成了一種風氣,茶文化在飲茶之風的影響下開始萌芽并得以發(fā)展壯大。經(jīng)過時間的考驗和歲月的打磨后,茶文化融入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中。茶文化融儒家的中庸、和諧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和佛家的清心寡欲思想為一體,歷來被人們所稱道。既然茶文化中有著這樣豐富的哲理和思想,那它自然應該被后人所繼承和發(fā)揚。因而當代大學生應該學習、繼承和發(fā)揚其精神品質(zhì)。首先大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知識文化儲存,對事情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其次,大學生既然有相應的知識儲存,自然也有了一定的鑒賞能力,他們的思想也都有了相對的成熟度,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有一定的鑒賞力;最后,最重要的一點是,大學生是即將走出社會的學子,他們將走向為祖國建設的道路,是祖國的棟梁之才和未來,他們應該用茶文化精神品質(zhì)來凈化自己的心靈,使自己在前進的路上不失其本心。所以,在大學生之間傳播茶文化,不僅有助于茶文化的傳承,更有助于大學生心性的修養(yǎng)和內(nèi)涵的增加。
1.1茶文化定義
顧名思義,茶文化是以茶為載體,并以茶為媒介進行傳播的一種文化形式。茶文化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一,其有著豐富的內(nèi)容和淡雅的品質(zhì)。茶文化包含很多美好的意境,是人們修身養(yǎng)性,享受生活,領悟人生的明智選擇。茶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源遠流長的歷史,并與宗教結(jié)緣。
任何文化都有它存在的獨特的價值,有價值就說明它有專屬于自己的特征和品質(zhì),茶文化既然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也有屬于它自己的特征和品質(zhì)。總的說來,我國的茶文化具有以下幾個特征和品質(zhì):
1.2.1茶文化具有物質(zhì)和精神的雙重美
我國之所以是茶的故鄉(xiāng),就是因為茶(最早產(chǎn)于中國)不僅有色香味俱全的物質(zhì)美,還具有品茶意境之美。懂得品茶之人,可以體會到茶給他帶來的愉悅享受。茶人仔細觀察清麗怡人的茶色,感受悠遠輕盈的茶香,品味沁人心脾的茶水。而茶的精神之美就在于它給品茗之人所帶來的意境享受。
1.2.2茶文化中蘊含了豐富的哲理
上文述及,茶文化融合了古代儒釋道思想,是傳統(tǒng)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性是溫文爾雅的,善于品茶的人可以享受到一種平靜、輕松之感,古代很多名士喜歡飲茶的原因就多是因為茶給了他們一種和諧的意境美,增添了生活的意趣。而茶文化中道家的“道法自然”則表明飲茶是人與自然直接交流的方式所在,品茶之人應懂得從自然萬物中感受到自然的奇妙,享受人與自然之間相互交融的精神感受。
1.2.3茶文化蘊含著茶德
茶德是茶的靈魂,由茶形成的茶道又孕育了茶人精神。人們常說字如其人,酒品即人品,其實喝茶也是同樣的道理。《茶經(jīng)》記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辈铇涞纳L習性將古人對于質(zhì)樸清凈的內(nèi)里追求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因而其成為“性潔不可污”的嘉木之一,是古人精神世界的寫照,同時也是理念、智慧和品格的詮釋。
茶文化精神歷久彌新,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傳播和學習茶文化更是不可或缺的。那么我國的茶文化對當代大學生有怎樣的積極作用呢?
對心房顫動患者冠脈PCI術后進行抗栓治療時,需對血栓、出血以及卒中等多種風險因素進行綜合性考量[1]。相關研究報道指出,達比加群脂具有較好的抗凝作用[2]。本研究采用達比加群脂聯(lián)合氯比格雷的方式對心房顫動患者冠脈PCI術后進行抗栓治療,獲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進行如下報道。
2.1豐富大學生的思想、文學修養(yǎng)
唐代茶文化逐漸形成以后,茶成了詩人們的寵兒,文人們對茶的了解更加深入,他們甚至不吝辭色為茶寫出了一首又一首的茶詩。在大學生中廣泛傳播茶文化,可以豐富大學生的思想和文學知識。學習茶的精神也有助于大學生自我修養(yǎng)的提升和內(nèi)涵的增加,同時有利于其認同和接受我國傳統(tǒng)文化,提高審美層次。
2.2有助于大學生陶冶情操、修身養(yǎng)性
茶的性情本身就是很溫和的,古人之所以喜歡飲茶,不僅是因為茶可以給他們帶來美好的精神體悟,更是因為他們可以借茶來寄托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懷,表達自己對和諧社會的盼望或是對淳樸田園鄉(xiāng)村生活的向往。當然,茶溫和的本性也可以讓他們從中更加懂得人生,讓他們懂得在忙碌了一天之后有片刻的小憩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大學生學習茶精神,不僅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心境的平和,也有助于茶文化的傳承。
2.3豐富大學生的思想內(nèi)涵,拓寬其知識面
我國傳統(tǒng)文化有諸多分支,茶文化是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分支,其與傳統(tǒng)文化的眾多分支水乳交融,這一現(xiàn)象自然也在社會文化中得以映射。比如說,隨著茶文化的不斷發(fā)展,茶文化從茶事活動、茶桌絮語的概念拓展到文學藝術等層面,比如茶畫、茶聯(lián)、茶小說等皆屬于茶文化的范疇??梢姡栉幕兄S富的內(nèi)涵和廣泛的包容力,融通萬物。當代大學生對茶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自然也會對茶文化的這種廣博的內(nèi)涵有所認識。通過對茶文化思想加以學習,大學生可以逐漸豐富自身內(nèi)涵,成為一個海納百川的人。
2.4深化大學生對于傳統(tǒng)民族禮俗的認識
茶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種具體表現(xiàn),其通過沏茶到品茶等一系列習慣打上民族文化烙印,其茶文化的實質(zhì)是一種民族禮儀文化。在大學生中深入傳播關于喝茶的講究和禮儀規(guī)范,既讓他們懂得了禮儀的重要性,又加深了他們對于中華民族禮儀文化的認識,從而學會做一個具有民族精神禮儀文化的國家棟梁之才。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一,其有著獨特的底蘊。其內(nèi)在品質(zhì)和外在表現(xiàn)都被茶人推崇和喜愛。如今,有關“茶”的各種活動,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的娛樂方式,人們對茶文化的關注度也逐漸提高。近幾年來,很多大學生也對茶文化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有利于他們加深對茶文化的認識。在新時期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背景下,大學生應傳承文化的精髓,使茶文化發(fā)揚光大。
3.1豐富茶文化知識,與時俱進
在中國,“茶”雖有很長的歷史,但當代的很多大學生對茶的認識卻只停留在日常生活當中,而沒有把“茶”看成是一種高雅的活動,大學生沒有深入地認識我國茶文化,因而無法領略其獨特的品質(zhì)和魅力。在古代,很多文人雅士多偏好于茶,對茶有很多講究,在整個沏茶、飲茶的過程中感受飲茶的樂趣,并在此過程中品出人生的味道,悟出人生之道。懂茶之人,他們的身上也存在“茶”的高貴品質(zhì),茶知識也比較豐富。作為大學生,只有豐富茶文化知識,深入了解茶,才能更好地傳承和發(fā)揚我國茶文化。同時茶文化也要適應時代的發(fā)展,符合社會的需求,大學生在學習茶文化時,應用辯證地看待茶文化,而不是一味地接受所有的茶文化。茶文化在我國很多地區(qū)得到傳承,大學生知識水平較高,因而更容易習得茶文化知識。
3.2積極傳承茶文化的優(yōu)良品質(zhì)
進行茶的相關活動,可以放慢腳步去享受生活,和朋友聊天談心,也可以進行商務方面的談判,人與人之間也多了交流的機會。常喝茶之人,也帶有溫文爾雅的品質(zhì),他們也比較沉穩(wěn),更強調(diào)與自然和諧相處,有很高的道德情操以及個人修養(yǎng),這些都是對茶文化繼承和發(fā)展。在快節(jié)奏生活的今天,大學生對很多事都是比較心浮氣躁的,不能以平常心態(tài)去對待生活中的每件事情,缺少從容。大學生階段是個人修養(yǎng)和高尚道德情操形成的關鍵時期,茶的內(nèi)在和外在品質(zhì)對大學生的品性培養(yǎng)十分重要。對茶文化精神的認識和學習,可以使大學生在做人做事上都能從容不迫、淡定輕松,擁有自己的獨特氣魄和品質(zhì)。
3.3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樹立良好學風
大學生不僅要了解豐富的茶文化知識和傳承茶文化的優(yōu)良品質(zhì),還要用知識指導實踐,使茶的優(yōu)良品質(zhì)在茶的實踐中得以體現(xiàn)。茶文化歷史悠久,現(xiàn)已形成綜合的理論體系,為了對茶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有些大學生親自參與到茶的種植、茶的采摘、茶的烹制等流程中,借以了解茶從種植、生產(chǎn)再到消費者品茶的過程。在實踐過程中,大學生跋山涉水,從產(chǎn)茶地了解多元的茶文化,學習其不畏嚴寒、吃苦耐勞的美好品質(zhì)。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茶文化,再用豐富的知識去指導茶文化活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之風。
綜上所述,中國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其重要分支茶文化對人們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更是一種重要的途徑和方式。愛飲茶且懂得品茶的人,一定是一個與世無爭、心境平和之人,這樣的人,是溫和的、優(yōu)雅的、愉快的,與這樣的人相處,定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變得高雅起來。其實,淡雅的心境是可以培養(yǎng)的,只要我們能從心底里接受茶文化,我相信,其定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生活享受和審美意境。
[1]劉嘉龍.中國茶文化與休閑文化[J].浙江旅游職業(yè)學院學報,2008 (1).
[2]劉暢.和——中華文化的靈魂[D].湖南師范學院,2009.
[3]郭丹英,儒、道、佛與中國茶文化[J].茶葉,2006(1):55-59.
[4]趙曉峰.淺談茶文化與大學生文化素養(yǎng)[J].教育教學論壇,2012(8):252-253.
[5]趙廣偉.傳統(tǒng)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教育的作用分析 [J].中國市場,2015(13):132-133.
任杰(1977-),男,重慶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大學校園文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