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蔡伯琴
(蘇北人民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江蘇揚州225000)
低年資護士心理彈性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孫慧,蔡伯琴
(蘇北人民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江蘇揚州225000)
目的:分析低年資護士心理彈性水平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為低年資護士更好地服務臨床提供心理指導的依據(jù)。方法:應用成人心理彈性量表(RSA)對268名低年資護士進行調(diào)查,分析低年資護士的心理彈性水平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結(jié)果:低年資護士的心理彈性總體水平(171.12±24.70)分,且在性別、學歷和健康狀況方面存在差異(P<0.05)。結(jié)論:低年資護士心理彈性水平較低,低年資女護士的心理彈性得分較男護士高,學歷越高心理彈性得分越高,健康狀態(tài)越好的低年資護士心理彈性得分也越高。
低年資護士;心理彈性;影響因素
隨著積極心理學的興起及其理念的進一步詮釋與發(fā)展,心理彈性已成為近年國際心理學研究的熱點[1],心理彈性指個體面對內(nèi)外壓力困境時,激發(fā)潛在的認知能力或心理特質(zhì),運用內(nèi)外資源積極修補、調(diào)試機制的過程,使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朝向正向目標發(fā)展的能力、歷程或結(jié)果[2]。Richardon[3]認為,心理彈性在人們壓力危機反應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高心理彈性能使人們減少焦慮和抑郁,對生活挑戰(zhàn)表現(xiàn)出更多的信心和希望[4]。隨著醫(y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在護理隊伍中低年資護士的比例逐漸上升,其工作時間短,工作經(jīng)驗相對不足,面對高負荷的工作量和頻繁發(fā)生的護患糾紛以及危機和挫折,需要經(jīng)歷一系列復雜、微妙和漫長的心理適應過程。王皖澤等人的研究表明,年齡越低、工作年限越低的護士心理彈性水平也越低[2]。因此,研究者將低年資護士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低年資護士心理彈性水平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為改善低年資護士的負性情緒,制定適宜的低年資護士培訓方案及內(nèi)容,提高心理彈性提供參考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2014年09月至2015年2月,采取立意抽樣的方法,選取武漢市兩家三甲醫(yī)院工作年限在3年內(nèi)且自愿參與研究的護士270名為研究對象,本研究已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研究工具
(1)一般資料調(diào)查問卷:采用自行設計的一般資料調(diào)查問卷,包括性別、年齡、學歷、職稱、工作年限、健康狀況等社會人口學資料。
(2)成人心理彈性量表(the resilience scale for adult,RSA):適用于成人群體,主要測量個體在應對壓力過程中的保護機制和保護因子。由挪威心理學家Hjemdal與Friborg編制,采用7級評分,共有33個項目,分為自我效能、社交能力、組織風格、家庭凝聚力、社會資源共5個維度[5]。該量表信效度良好[6]。適用于成人群體,主要測量個體在應對壓力過程中的保護機制和保護因子。
1.3 統(tǒng)計分析
2.1 低年資護士心理彈性現(xiàn)狀
268名低年資護士的心理彈性總分為(171.12± 24.70)分,心理彈性水平較高,心理彈性各維度水平從高到低依次為社會資源維度、家庭凝聚力維度、社交能力維度、組織風格維度和自我效能維度(見表1)。
表1 低年資護士心理彈性調(diào)查現(xiàn)狀(±s ,n=268)
表1 低年資護士心理彈性調(diào)查現(xiàn)狀(±s ,n=268)
項目自我效能社交能力組織風格家庭凝聚力社會資源心理彈性總分條目5 9 6 7 6 3 3總分22.51±4.20 44.55±8.92 29.14±6.23 39.87±7.05 35.04±5.50 171.12±24.70均分4.50±0.84 4.95±0.99 4.86±1.04 5.70±1.01 5.84±0.92 5.19±0.75
2.2 不同因素對低年資護士心理彈性的影響
低年資護士的性別、年齡、工作年限、婚姻狀況、科室、職稱、人均月收入、健康狀況八項不同因素對心理彈性水平的影響(見表2)。
2.3 低年資護士心理彈性的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通過散點圖繪制可以看出,護士的性別、年齡、工作年限等與心理彈性存在線性相關關系。將心理彈性總分作為應變量,護士的性別、年齡、工作年限、婚姻狀況、科室、職稱、人均月收入、健康狀況就項不同特征作為自變量,采用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見表3),性別、健康狀況、學歷與低年資護士心理彈性相關(R2=0.161,ΔR2=0.155,F(xiàn)=22.699,P<0.001),顯示男護士與女護士的心理彈性水平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男護士的心理彈性水平較低,健康狀況好的護士其心理彈性水平也高,學歷越高,心理彈性得分越高。
表2 低年資護士不同因素對心理彈性水平的影響(n=268)
現(xiàn)代醫(yī)學的飛速發(fā)展要求護士必須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技能,加之職業(yè)風險高、工作壓力大,導致護士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心理彈性被認為是個體受到挫折的忍受力或者是心理的一種韌性,被看做是一種屬于個體的、較為穩(wěn)定的心理品質(zhì)或心理特質(zhì),良好的心理彈性能促使護生擺脫壓力、減少挫折及創(chuàng)傷等消極事件的影響。使用成人心理彈性量表(RSA)測量出低年資護士的心理彈性水平現(xiàn)狀,研究結(jié)果與劉民輝等對臨床護生心理彈性173.85分研究結(jié)果一致[7]。其中,社會資源維度得分最高,其他依次為家庭凝聚力、社交能力維度、組織風格維度和自我效能維度。表明護士經(jīng)歷挫折后會得到來自朋友和家人的關心、鼓勵和幫助,共同克服困難。
表3 不同特征對低年資護士心理彈性的回歸分析(n=268)
通過對低年資護士的性別、年齡、工作年限、婚姻狀況、科室、職稱、人均月收入、健康狀況八項不同特征方差分析和相關性分析,發(fā)現(xiàn)低年資護士的性別、學歷和健康狀況對心理彈性水平的影響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低年資女護士的心理彈性各維度和整體情況高于男護士,其原因可能是應對逆境時,女生所得的社會支持較男性高。此外,男護士作為一個特殊的職業(yè)群體,社會認可度低,薪水待遇不高、缺乏成就感、晉升機會少等導致沉重的工作壓力。學歷高的低年資護士,其心理彈性高于學歷低的低年資護士,與有研究結(jié)果一致[8]。由于學歷高的護士其理論知識及臨床經(jīng)驗更豐富,在社會能力的培養(yǎng)和社會資源的使用上顯示出較強的能力,調(diào)控和適應周圍環(huán)境壓力的能力更強,其心理彈性更高。低年資護士的心理彈性也與其健康狀況有關,當護士自身身體素質(zhì)較差時,在應對危機和挫折時會力不從心。嚴峻的環(huán)境污染、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強大的生活壓力不斷地侵噬身體健康,護士只有不斷改善自身的身體狀況,來更好地勝任臨床護理工作。
為提升護士心理彈性的,需加大心理彈性的預測因子及保護性干預措施的研究力度,從而構(gòu)建護士心理彈性支持系統(tǒng),以提高護士的整體健康水平,幫助護士更好地適應職業(yè)角色。護理管理者應重視低年資護士的身心健康,幫助提高其心理彈性水平。邀請護理心理專家進行講座培訓,加強心理學相關知識的學習,辨別影響身心健康各種因素,應用心理學知識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危機。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制定健身計劃,提高身體素質(zhì)。使低年資護士更能勝任臨床護理工作,保障護士的身心健康。
1.劉民輝,楊國莉,唐四元.臨床實習護生心理彈性與人際關系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3,27(11):3477-3480.
2.王皖澤,陳瑜,戴立麗.160名臨床護士心理彈性狀況的調(diào)查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12,9(9):425-427.
3.Richardon GE.The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 [J].J Clin Psychol,2002,59(3):307-321.
4.Beasley M,Thompson T,Davidson J,Resilience in response to life stress:the effects of cooing and cognitive hardinesf [J].Pers Ind Dif,2003,34(1):77-95.
5.Friborg O,Marginussen M,Rosenvinge JH,et a1.Likertbase vs.semantic different-based scorings of positive psychologieal constructs:a psychometric comparison of two versions of a scale measuring resilience[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t,2006,40:873-884.
6.姚桂英,劉予玲,李樹雯,等.成人心理彈性量表在護理人員中的信效度檢驗[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13):1536-1539.
7.劉民輝,楊國莉,唐四元.臨床實習護生心理彈性與人際關系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3,27(11):3477-3480.
8.任雅欣,周英,黃美凌,等.護士心理彈性及其相關因素的大樣本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35):7-10.
(2015-10-18收稿)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variables affecting junior nurses
Sun Hu,Cai Boqi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of Subei People,s Hospital,Yangzhou 225000,Jiangsu Province,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status quo of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variables affecting junior nurses so as to provide evidence-based psychological guidance in clinical practice.Methods:A total of 268 junior nurse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adult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cale(RSA)to analyze the levels of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variables influencing their performance.Results:The overall level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the junior nurses was(171.12±24.70)points,showing significant higher RSA scores in females with higher education and better health condition(P<0.05).Conclusion:The overall level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junior nurses was low.However,females with a higher education and better health condition have better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Primary nurses;Psychological resilience;Influencing factors
R47
A
10.3969/j.issn.1000-2669.2016.01.014
孫慧(1980-),女,護師。E-mail:zish1977@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