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云昆
降真香為豆科木質(zhì)藤本植物,生長于熱帶雨林之中。與紅木樹種的特性相同,降真香的取用價值主要在于其木材的心材。降真香的心材是珍貴木材,其木質(zhì)堅硬、紋理美觀,是高檔木制品的上好材料。可以制作工藝品、文房四寶。此外,降真香的心材也是香料,還是藥材??梢哉f,降真香的心材是同時具有珍貴木材、珍貴香料、珍貴藥材的木材。
我國對降真香的利用至少可以追溯到漢魏時代。當時的文士托名劉向寫的《列僊傳》載:“(降真香)燒之感引鶴降,醮星辰,燒此香妙為第一。小兒佩之能辟邪氣。” (宋陳敬《陳氏香譜》)那時的降真香主要用途是燒香,且為道家所用,人們以為降真香焚之其煙直上,可以將仙鶴招來。
元末明初人陶宗儀在《輟耕錄》中寫道:“道家者流,為人典行醮事曰:‘髙功其有行業(yè)精白者,則必移檄南岳魏夫人,請借仙鶴,或二只,或四只,青鸞導衛(wèi),翔騖澄空,昭揚道妙?!H見之,偶讀《本草》有云:‘降真香出黔南,伴和諸雜香,燒煙直上天,召鶴得盤旋于上。’”
明朝人對降真香能招鶴的描述更為精細。明方以智《物理小識》:“鶴聞降真香則降,其糞能化石,有白者、灰色者,夜以一足立而睡。儲泳曰:‘道士用活雄鳩血書符,殺命助靈,以召鶴雀。’” 方以智明代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他提出的招鶴方法,現(xiàn)殺雄鳩,用其血畫符,并焚降真香招鶴。
至清時仍有人持此說。清·孔尚任《節(jié)序同風録》載:“(八月)十五。俗曰中秋、曰月莭。登山頂,設帳燕飲,曰幔亭會。焚降真香以招鶴來,鶴降即仙至矣。”招得鶴來,也就是把仙請來了。屈大均《廣東新語》也載:“降香,一曰降真香,雜諸香焚之,其煙直上,輒有白鶴下降?!辈贿^此時所焚之降真香,還需雜以其他的香。
《列仙傳》的作者還認為小兒佩戴降真香能辟邪。令小兒佩戴降真香的習俗一直延續(xù)至明清。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編的《普濟方》中即記載:“(降真香)辟邪惡氣(出《本草》)。右(指前文“辟邪惡氣”四字。古人書寫由上而下,由右而左。故此)用降真香,令小兒帶之。” 《普濟方》是部古代醫(yī)學經(jīng)典,因此,這是這位周王開的藥方。
提及降真香比較早的還有唐朝的李珣,此人寫過《海藥本草》,他在文中指出了降真香的藥性,這是十分不易的,后世的藥典、香譜均采用此說,成為降真香藥性的經(jīng)典描述。此外,降真香關于趨避邪氣的功能也被李珣具體化了,即“主天行時氣,宅舍怪異”。
降真香何以能辟邪氣、除宅舍怪異呢?明繆希雍在其《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疏》中給出的解釋是:“降真香,香中之清烈者也,故能辟一切惡氣不祥?!?元胡古愚《樹藝篇》也載:“焚之其煙上騰,其味甚烈”。
正因為如此,降真香的使用量在宮廷里是所有香料中最大的。
從明朝宮廷各項香的用量便可以看出。明畢自嚴《度支奏議》載:“內(nèi)供用庫:每歲除各省直解到……降真香二萬觔,沉香二千觔,沉速香二千觔,三色檀香六千觔,牙香二千觔……”此間降真香、沉香、沉速香、三色檀香、牙香各項之比為10:1:1:3:1。又,該書中《覆廵視太倉科院官買香料事宜疏》載:“據(jù)內(nèi)供用庫手本開稱,年例每年春秋二單,該辦大料降真香二萬八千斤,沉香三千三百斤,沉速香二千八百斤,黃白檀香各二千八百斤,檀香二千八百斤,馬牙香三千斤?!眲t降真香、沉香、沉速香、黃白檀香、檀香、馬牙香之比為 10:1.17:1∶1∶1:1.07。由此可知,明朝宮廷用降真香量遠遠超過其他香的用量。
明朝皇帝祭祀山神、水神用香主要是降真香。祭孔時也用降真香,祭孔為國家公祭,所需降真香等物由掌管廟禮儀的最高行政機關太常寺?lián)芨?。明朝武當山祭祀用降真香也直接由宮廷撥付。
清時太廟(清朝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今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每日上香也需用降真香?!稓J定大清會典則例》載:“太廟每日上香共需用紫降(即降真香)柱香十有二枝,粗紫降香三十九斤,細紫降香、沉速香各五十斤十兩,沉香一斤八兩,速香二斤二兩。每豫月行文,均于戶部支取?!?/p>
降真香,既為香中之清烈者,那只能用于祭祀神靈,且降神招鶴,不清烈,達不到效果。但用于民間家用,太清烈了,便不適用。
古人以為,降真香太清烈,是由于降真香心材中含有油脂的緣故。因此,欲降低降真香的清烈度,只要將其中的油脂去除就可以了。辦法很簡單,蒸煮出油就行。
明朝的周嘉胄在《香乘》給出的方法最簡單:“出降真油法:將降真截二寸長,劈作薄片,江茶水煮三五次,其油盡去也?!?/p>
宋朝的陳敬在其《陳氏香譜》中寫道:“蕃降真香切作片子,以冬青樹子,單布內(nèi)絞汁浸香,蒸過,窨半月,燒。”文中的冬青樹子當為冬青果,冬青果為漿果,可以絞出汁來。即先以布包冬青樹果,絞汁,用以浸泡降真香,然后上鍋蒸,再在地窖內(nèi)貯藏半月,便可以焚香了。
宋朝的鄭剛中在《北山集》中給出了另一種方法:“降真香清而烈,有法用柚花、建茶等蒸煑,遂可柔和。相識分惠,爇之果爾。但至末爨,則降真之性終在也?!贝朔ㄒ澡只?、建茶與降真香和水一起蒸煑,致使出油,并使降真香的香氣變得柔和。
降真香能夠降神祈福、鎮(zhèn)宅辟邪,還可以使其香氣變得柔和,這樣降真香便可以進入千家萬戶了。
正因為如此,民間焚降真香的不乏其人。《陳氏香譜》引葉庭珪《葉氏香譜》載:“(降真香)泉人毎歲除(即除夕),家無貧富皆爇之如燔柴?!比菰谒纬瘯r為國內(nèi)第一大港口城市,也是最繁華的城市,過年時家家戶戶燔降真香如燒柴,可見其用量之大。
降真香的用途不僅僅是做香做藥。降真香可以做家具的裝飾。宋洪邁《夷堅志》載:“干道(1067-1068年)初,內(nèi)侍陳源坐罪謫郴,詔籍其家貲(家中的財產(chǎn))出鬻(賣),將作(將作大臣。職掌宮室、宗廟、陵寢及其他土木營建)呂丞義卿得二物:其一琴臺,虢州月石(歷史名石)所斵,色紫而理細,茂林修竹,江村小景,工妙不可名狀。四腳各以綠絲絳,系降真香靸子(小兒穿的鞋子。此為裝飾用)一枚;其一象棋桌,髙一尺五寸,闊二尺五寸,空中以貯棋合,四圍有闌,沈香為局面,牙柵界之,其外用烏木、花黎、白檀數(shù)匝,緣飾以降真香,刻水浪加金填,而浪頭填以銀,芬薌(同香)襲人?!边@里,琴臺的四角,各懸掛一降真香雕刻的小孩鞋,估計有避邪之意;象棋桌的桌面邊緣用降真香裝飾。
降真香制作鎮(zhèn)紙也是很不錯的。清趙懷玉《亦有生齋集》中收錄了一篇《降真香鎮(zhèn)紙銘》:“嘉爾香名,宜鎮(zhèn)百城。”又“策汝勛天祿辟邪,息彼紛諸子百家。”以降真香鎮(zhèn)紙,由鎮(zhèn)紙可以聯(lián)想到鎮(zhèn)百城,聯(lián)想到平息諸子百家,其意義又非其他材料制作的鎮(zhèn)紙可以比擬。
利用降真香制作的食器,又是特殊身份的象征。宋陶谷《清異錄》載:“后唐(五代之一。李存勖所建。都洛陽)福慶公主下降孟知祥(五代十國時期后蜀開過皇帝)。長興四年(933年),明宗晏駕,唐裔避亂,莊宗(即后唐莊宗李存勖)諸兒削發(fā)為苾蒭(和尚),間道(抄小道)走蜀。時知祥新稱帝,為公主厚待猶子,賜予千計。勅器用局以沉香、降真為缽,木香為匙,筯錫之。常食堂展缽,眾僧相謂曰:‘我輩謂渠頂相衣服均是金輪王孫,但面前四奇家具,有無不等耳。’”
降真香功用如此之大,價格自然不菲。
《大明會典》載:“凡番貨價值,弘治間定:回回并番使人等,進貢寶石等項,內(nèi)府估驗定價例:……降真香每斤五百文(暹羅十貫)?!?/p>
清葉夢珠《閱世編》中對于降真香價格的記載更為詳細:“真降香前朝吊祭必用之,間或用于貴神之前。價值每觔(同斤)不過銀幾分,不及一錢也。順治之季,價忽騰貴,每觔價至紋銀四錢外。吊喪,非大富貴之家,槪不用之。鋪中賣者,亦罕,故吊客俱以檀條官香代之?!?/p>
更有甚者,降真香竟然被作為貴重物品列入查抄貪官家產(chǎn)的目錄之中。明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了直隸巡按御史孫丕揚抄沒嚴嵩北京家產(chǎn)的目錄:“……玉石、犀角、珊瑚、象牙器皿三百三十斤,降真等香一千五百三十斤,牙笏三十七根……”由此觀之,降真香的等級當在玉石、犀角、象牙之間。
對于降真香的使用,官方的態(tài)度一直在變。至少在宋朝初,降真香是作為奢侈品由政府專賣的。后來考慮到降真香在民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宋朝的第二個皇帝宋太宗開始,這種情況發(fā)生了改變。
據(jù)《宋會要》載,太平興國七年(982)閏十二月,宋太宗在一份詔書中寫道:“聞在京及諸州府人民或少藥物食用。今以下項香藥止禁榷。玳瑁、牙犀、賓鐵(精煉之鋼)、鼊皮(海龜殼)、珊瑚、瑪瑙、乳香……放通行藥物三十七種:……沉香、檀香……降真香……。”榷即專賣,禁榷品即專賣品。專賣老百姓是不能染指的,但降真香等作為藥物自此可以自由買賣。
但到了明初,這種情況又發(fā)生了變化。《廣東通志》載:“建文三年(1377年)十一月,禮部為禁約事。奉圣旨:……檀香、降真、茄蘭、木香、沉香、乳香、速香、羅斛香、粗柴香、安息香、烏香、甘麻然香、光香、生結香,并書名,不書番香,軍民之家并不許販賣存留,見有者許三個月銷盡?!?/p>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自己曾經(jīng)是一個要飯的窮和尚,所以也希望天下百姓都去過苦日子,他見不得人們使用降真香這樣的奢侈品。他的繼任者建文帝自然也就執(zhí)行他的路線,將降真香等一概禁絕了事。
但降真香在民間的使用如此廣泛,單靠官方禁絕是難以奏效的。因此,只能采取收稅控制。明·周嘉胄《香乗》載:“萬歷十七年提督軍門周詳允陸?zhàn)A香物稅例:……降真香每百觔稅銀四分。”
晚清以后,國事日漸衰落,百姓積弱積貧,降真香的使用也漸漸消失。后來,人們竟不知道降真香為何物了。
現(xiàn)今的降真香主要用來制作手串,密度大,入水即沉,戴在手上,有一股藥香味,且油質(zhì)感重,頗受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