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蘭
(蘭坪縣農業(yè)和科學技術局種子管理站,云南怒江671400)
玉米種植過程中的整地技術
李勝蘭
(蘭坪縣農業(yè)和科學技術局種子管理站,云南怒江671400)
玉米在我國有廣泛的種植基礎,在玉米的種植過程中,整地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土壤質量對于玉米生長影響至深,優(yōu)質的土壤環(huán)境是玉米高產穩(wěn)產的基礎。所以在玉米種植過程中必須要重視整地工作,認真把細節(jié)落實到位,確保玉米有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為高產優(yōu)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玉米;整地;技術;翻耕
1.1提高透性,加深活土層
土壤經(jīng)過翻整后,土壤顆粒之間變得疏松,能夠提高土壤的透氣性能,同時也加深了活土層,使原本堅實的土壤變得松軟。玉米根系容易發(fā)育,深扎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抗旱、抗倒能力,特別是進行深翻后的土壤,對于增產效果是十分明顯的。
1.2提高蓄水保墑的能力
土壤翻耕后,上松下實,土壤顆粒間的空隙加大,可以容納較多的雨水,從而提高土壤墑情,增強作物的抗旱能力,利于作物生長。
1.3提高土壤的理化特性
翻耕后的土壤與空氣充分接觸,特別是秋翻地,將土翻到地表,經(jīng)過風吹日曬,能加速土壤的熟化,翻后的土壤疏松利于吸收熱量,提高地溫,利于春玉米的早播。翻耕后的土壤,水、氣、熱變得協(xié)調,利于微生物活動,使養(yǎng)分得以分解轉化,利于作物吸收養(yǎng)分,促進玉米苗期的健壯生長。
1.4能消滅害蟲及雜草
翻耕土壤時能把地下害蟲的生存環(huán)境破壞掉,降低其繁殖的機會,同時把一些越冬蟲卵破壞,降低蟲口率,同時也能把一些雜草的種子深翻在土壤之下,起到滅草的效果。
玉米的生長離不開土壤環(huán)境,土壤環(huán)境的質量直接決定玉米的長勢,同時影響其產量和質量。整地的目的就是要盡可能使土壤的狀態(tài)達到理想的程度。理想的土壤狀態(tài)一是要達到耕層上虛下實,這利于保水,上虛是指翻耕后土壤變得疏松,起到含水作用,透性增高;下實是指翻耕后的土壤底部,也就是沒翻耕到的深度仍然處于堅實的狀態(tài),這樣能達到阻水的作用,避免水分過度滲漏,起到保肥、增加地溫的作用;二是土壤的團粒結構多,土質的松散度要適度,有一定的疏松度,但并非一盤散沙,既有一定的粘性同時土壤間還有孔隙形成,這樣水分、空氣能在其間移動,有利改善微生物的活動及理化性質;三是土壤的肥力要高,肥力高不但指土壤自然的肥力充足,而且還要具有保肥能力,應當具備用養(yǎng)結合條件下形成的較高含量土壤有機質;四是土壤要具備良好的土體構造,耕層深厚,犁底層間斷式被打破,有利于蓄水保墑,增加抗旱能力。
3.1翻、耙、耢整地
翻耕深度一般在20厘米左右,不宜過深,因為有些地區(qū)表土層下面有黃土或粘土,如果翻耕過深會把黃土翻上來,不利于玉米生長,玉米根系一般在25厘米左深度土層就能很好生長。翻耕后一般要進行耙耢2~3次,這樣能使翻耕上來的土塊達到平整細碎的程度,現(xiàn)多采用機械集中連片翻耕,能夠使土壤表層土上下翻轉,所以一方面不宜過深,另外也不要每年都翻,可以3~5年翻1次便可,最好是進行秋翻秋耙,然后再起壟,這樣對于土壤的疏松及滅茬滅草都有利,也利于土壤中的氣體移動,利于微生物生長,極大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在翻耕時可以結合土壤肥力施加有機肥,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促進玉米植株生長。
3.2懸耕滅茬整地
這種方式近年來采用較多,主要是用懸耕機把上茬作物的余茬一同粉碎然后混合到翻耕的土壤中,這種方式的采用主要得益于懸耕機的普及,一些小馬力四輪拖拉機就能可以匹配小型懸耕機進行作業(yè),具有較強的機動性,特別適合耕地不多的地區(qū),滅茬后直接埋于土壤中,經(jīng)過腐化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滅茬后可在原壟溝開溝,施入底肥或有機肥,然后破原壟就能形成新壟再播種,極大方便了耕種,這種方式在東北地區(qū)采用較多,但也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土壤墑情不好保持,易跑墑,播種時最好進行坐水種,才能確保抓全苗。
3.3秋整和春整地
玉米種植整地有秋整和春整兩個時期。春整地一般在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滅茬,施足基肥,深耕翻上,耕后及時耙耪保墑,有的要凍垡,粘土地耕后最好在封凍前灌一次水,經(jīng)過凍融作用,土塊容易破碎。對于前茬騰地晚而來不及進行冬前耕翻的春玉米地,要盡早春耕,并隨耕隨耙,防止跑墑。對于無水澆條件的旱地,春季要進行多次的耙耱整地,以便破碎大的土塊,疏松表土,平整地面,減少由于垡塊造成的透風跑墑。耙耱后表層形成一層較薄的干土層,其起覆蓋層作用,減少了下層土壤水分的蒸發(fā)。秋整地為第二年春天爭取了農時,有利于接納秋天和冬、初春的雨、雪水,增加抗旱能力。秋整地通過冬春的凍融交替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土體結構。春整地往往會散墑,增加春天作業(yè)壓力,也不利于上虛下實土體構造的形成,易引起土壤風蝕。
3.4輪作與倒茬
玉米是比較耐連作的作物,但還是要進行適當?shù)妮喿鞯共?,這樣才能確保玉米的良好生長,輪作能使土壤養(yǎng)分均衡利用,利于殘肥利用,輪作要結合不同的作物對養(yǎng)分吸收的特點和規(guī)律進行。經(jīng)過輪作,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調節(jié)土壤肥力,減少病原菌積累,有助于防治病蟲害,同時也能減輕田間雜草的為害。
[1]譚靜,李小林.國外玉米抗旱方法[J].世界農業(yè),2000,(03).
[2]石小燕,玉米不同時期氮素分配對產量的影響[J].耕作與栽培,2000,(03).
S513
A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6.20.006
李勝蘭,蘭坪縣農業(yè)和科學技術局種子管理站,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yè)科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