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樹的觀賞價值及栽培技術
銀杏樹為理想綠化樹種,具備壽命長、耐旱等優(yōu)良特性。文章分析了銀杏樹的觀賞價值,而后探討了銀杏樹的栽培管理技術,希望對培育銀杏樹、提高銀杏樹存活率等有所幫助。
銀杏樹;觀賞價值;栽培技術
銀杏為落葉喬木,屬于銀杏科,歷史悠久,享有“植物活化石”美名。銀杏具有挺拔的樹干,優(yōu)美的葉形,潔凈的葉片,可抵抗污染、煙塵、改善空氣質(zhì)量,很少發(fā)生病害、存活期長,在道路、庭院、風景區(qū)綠化中發(fā)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較其他植物葉形,銀杏葉呈弧形,葉緣呈波狀,給人以流暢、輕盈的感覺。此外,銀杏葉葉脈呈放射狀,葉柄細長,甚為美麗。受自然環(huán)境影響,銀杏葉形狀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例如:變?yōu)楹巍⒆優(yōu)榱庑蔚?。此外,銀杏葉葉緣發(fā)生變化時,其葉面會出現(xiàn)裂痕,如“鴨掌”狀。在古代,銀杏可用來表示友情。與此同時,銀杏可將自然美傳播出去。每逢秋季,銀杏葉會變?yōu)榻瘘S色,氣氛頗為和諧。銀杏葉鋪滿地面,能夠促使觀賞者更加輕松、愉悅。
2.1 整理土地。秋末時深翻土地,并施肥(有機肥),冬季時利用器具整平風化的土壤。選用低苗床,矩形畦面。待灌水后,摟平耙細畦面,保證土壤含水量高于60%、低于80%,以為后期播種奠定基礎。
2.2 處理種子。挑選種子時,應符合整齊、粒大、強生命力等條件。補充水分后,對種子進行封凍處理。
2.3 播種及遮陰。播種:催芽處理待播種的種子,保溫保濕。采用開溝點播法種植銀杏樹種子,播種深度為50~80 mm。銀杏樹種子與種子之間間隔控制在0.1 m左右,表面覆蓋20~30 mm土壤。為提高銀杏樹種子成活率,建議分批播種、分期播種。陽光強烈照射情況下,應采取有效方法遮陰。
2.4 施肥。銀杏苗木很早便會停止生長,應對其進行追肥。追肥過程中堅持“先少后多”原則,前期采用氮肥施肥,后期采用磷鉀肥施肥。于距離銀杏樹5 cm處進行開溝,而后將肥施入,并定期澆水,以免出現(xiàn)“燒苗”現(xiàn)象。
2.5 防治病蟲害。消毒銀杏樹種子和種植土壤,注重防治生存于地下的各種害蟲。
2.6 嫁接及繁殖。通常采用短枝嵌接、切接、劈接等枝接法。選擇枝條時,保證其色澤均勻、長度較短,且?guī)в?~7個芽苞。
3.1 栽培要求。就銀杏樹來講,其十分喜光。另外,栽培氣溫一般高于8℃、低于20℃,年降水量約為600 mm,很多地區(qū)都適合種植銀杏樹。銀杏樹對土壤具有很高的要求,不僅土質(zhì)好,還要排水好、水資源充分。據(jù)調(diào)查,酸性(pH控制在5.5~7.5范圍之內(nèi))土壤最適合種植銀杏樹。銀杏樹具備一定的抗旱性,不耐積水之地。值得注意的是,石山坡、過于干燥處、過于低濕處不適于種植銀杏樹。
3.2 科學進行水肥管理。該地區(qū)春季和夏季多為高溫天氣,土壤含水量低,因而應及時、科學澆水,確保土壤處于濕潤狀態(tài)。另外,春季萌芽、秋季落葉時最好對銀杏樹進行施肥。如果條件允許,建議施2~3次肥。春季和夏季各施1次大糞(腐熟),采用環(huán)狀施肥法將其施于銀杏樹樹冠周邊。銀杏樹處于生長階段時進行葉面噴肥(尿素、碳酸二氫鉀、光合微肥等),以提升栽培質(zhì)量。
3.3 修剪。既要顧及特殊銀杏樹樹形,也要顧及優(yōu)質(zhì)的樹形,需進行修剪、整形。修剪過程中,應明確目標,注重處理橫生枝、重疊枝等。通常來說,銀杏樹每年只進行1次抽梢。如果缺乏肥料,銀杏樹枝條每年生長量將會小于0.4 m。因此,一般不會修剪銀杏,即便修剪,也是輕度修剪,樹冠形成較為自然,觀賞價值將會提升。如果銀杏樹為佛手等發(fā)枝力強的樹種,枝條會出現(xiàn)重疊現(xiàn)象,應給予適當疏剪。
3.4 防治病害。銀杏樹會發(fā)生真菌性病害(莖腐病、葉枯病等)。采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預防葉枯病,清除、燒毀銀杏樹落葉;采用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波爾多液預防莖腐病,每隔兩周噴灑1次,連續(xù)噴灑2~3次。
[1]張啟玉.銀杏樹的觀賞價值及其栽培管理技術[J].農(nóng)業(yè)科技與信息,2016(08):129,131.
[2]吳雨謙.銀杏景觀設計與銀杏景觀文化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yè)大學,2014.
461500 長葛市園林綠化管理處 田麗紅 謝瑩瑩
461200 鄢陵縣林業(yè)發(fā)展基金管理辦公室 田會峰
461000 許昌縣林業(yè)技術工作站 張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