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雞公母分群飼養(yǎng)的管理措施
近幾年,隨著肉雞育種水平和初生雛雞雌雄性別鑒定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肉用仔雞實行公母分群飼養(yǎng),也得到生產者的重視和發(fā)展。
科學調整飼料配方公雞能有效地利用高營養(yǎng)水平的蛋白質和賴氨酸,在體內進行沉積,以達快速增重的目的,飼料轉化率高;母雞采食多余的蛋白質在體內則轉化為能量,沉積脂肪,飼料利用率低。因此,應按性別的不同,合理調整日糧的營養(yǎng)水平,以滿足不同的雞群在不同的飼養(yǎng)階段所需要的不同營養(yǎng)。在飼養(yǎng)前期,公雛日糧的蛋白質含量可達25%,也可以添加賴氨酸以便進一步提高飼料利用率;母雛日糧蛋白質水平不宜超過21%,尤其飼養(yǎng)后期的供給量更應適當控制,一般以19%為宜。此外,公雞日糧中礦物質鈣、磷以及維生素的水平也要高于母雞。
加強雞舍墊料的管理公雛羽毛生長速度慢,加之體重較大,容易患胸囊腫和腿病等。因此,在采用地面平養(yǎng)時,應選擇質地柔軟、富有彈性、吸水性強等質量較好的墊料,并適當增加墊料的厚度,通常以10~15厘米厚為宜,保持墊料干燥柔軟清潔,潮濕的墊料應經常進行更換,特別是飲水器周圍;對于網(wǎng)上飼養(yǎng)的應注意選擇彈性大,質地好的塑料網(wǎng),避免或減少對雞的傷害。
控制適宜的溫度和密度肉用公雞有比母雞前期長羽速度慢,后期有怕熱的生理特點。因此,育雛溫度可采用前期公雞舍比母雞舍高出1~2℃、而后期比母雞舍低1~2℃的措施,在飼養(yǎng)密度上應注意公雞的飼養(yǎng)密度要低于母雞。
分別適時出欄上市肉用仔雞公母生長速度不同,而且從快速增重到相對增重緩慢轉折點的周齡也不同。從快速到相對緩慢增重的時間,一般母雞在42~49日齡,公雞在56~70日齡。為了降低飼養(yǎng)成本,提高飼料報酬,如果公母雞以達上市體重要求,就應該及時分別出欄上市。這樣,母雞可比混群飼養(yǎng)提前7天左右提前出欄,而公雞則可以延長7~14天達到標準體重上市,從而提高養(yǎng)雞的經濟效益。
(李 振臨沂師范學院27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