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先建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規(guī)檢驗中的臨床應用比較
●郭先建
目的:對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規(guī)檢驗中的臨床應用價值予以分析和探討。方法:將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間于我院進行血常規(guī)檢驗的患者180例隨機均分為兩組,分別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對照組患者的末梢血進進行采集,對觀察組患者的靜脈血進行采集。對兩組患者的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等檢查項目的差異進行記錄。結果:兩組患者的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等檢查項目之間具有明顯的差異,且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在血常規(guī)檢驗當中采集靜脈血進行檢驗效果更好,檢查結果更為準確客觀,具有更高的臨床價值,值得我們在臨床上進一步的推廣和使用。
末梢血采集;靜脈血采集;血常規(guī)檢驗;臨床應用
血常規(guī)是臨床上最為常規(guī),最為基本的血液檢查,血常規(guī)主要負責檢查血液的細胞部分。通過觀察血液中細胞的形態(tài)分布以及數(shù)量變化來判斷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1]。本次研究通過對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間于我院進行血常規(guī)檢驗的患者180例隨機均分為兩組,分別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對照組患者的末梢血進進行采集,對觀察組患者的靜脈血進行采集。對兩組患者的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等檢查項目的差異進行記錄。旨在對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規(guī)檢驗中的臨床應用價值予以分析和探討。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間于我院進行血常規(guī)檢驗的患者180例隨機均分為兩組,分別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90例患者,男47例,女43例,年齡17~73歲,平均年齡為(46.2±3.7)歲,對對照組患者的末梢血進進行采集。觀察組90例患者,男49例,女41例,年齡18~71歲,平均年齡為(45.9±3.9)歲,對觀察組患者的靜脈血進行采集。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嚴格按照全自動血液分析儀的檢測的操作規(guī)范進行檢測[2]。對對照組患者的末梢血進進行采集并且檢測,對觀察組患者的靜脈血進行采集并且檢測。兩組患者均在早晨九點左右進行采血,所有患者必須保持空腹,采用一次性采血針進行采血,采血針的一端連接著真空抗凝管,采血6ml,采血后注意防止發(fā)生溶血現(xiàn)象。所有患者采取后的血液均于2小時內(nèi)進行檢測。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等檢查項目的差異進行記錄。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用t進行檢驗,P<0.05表示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白細胞為(5.7±1.3)×109/L,對照組白細胞為(6.7±3.7)×109/L;觀察組的紅細胞為(3.2±0.8)×1012/L,對照組紅細胞為(3.6±1.1)×1012/L;觀察組的血小板為(221.1±63.1)×109/L,對照組的血小板為(207.6±69.1)×109/L;觀察組的血紅蛋白為(114.3±18.4)g/L,對照組的血紅蛋白為(101.5±18.6)g/L。兩組患者的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等檢查項目之間具有明顯的差異,且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末梢采血法操作較為簡便,容易被廣大患者接受,但是通過末梢采血法通常容易因為外界因素影響檢測結果[3],例如溫度、出血速度、血液質量等,末梢采血法容易發(fā)生溶血現(xiàn)象,末梢采血法采用的是末梢血管,采血時間較長,出血量較少,需要不斷積壓采血部位,容易使其它細胞破裂從而進入采取的血液當中,從而影響到檢查結果。隨著科學技術和醫(yī)療水平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靜脈采血法已經(jīng)得到了廣泛的使用,靜脈采血法可以盡可能的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為臨床診斷提供更為有效的依據(jù)。
本次研究通過對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間于我院進行血常規(guī)檢驗的患者180例隨機均分為兩組,分別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對照組患者的末梢血進進行采集,對觀察組患者的靜脈血進行采集。對兩組患者的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等檢查項目的差異進行記錄。旨在對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規(guī)檢驗中的臨床應用價值予以分析和探討。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的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等檢查項目之間具有明顯的差異,且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血常規(guī)檢驗當中采集靜脈血進行檢驗效果更好,檢查結果更為準確客觀,具有更高的臨床價值,值得我們在臨床上進一步的推廣和使用。
(作者單位:威遠縣第二人民醫(yī)院)
[1]劉玉琪.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規(guī)檢驗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2(7):87-88
[2]崔鳳霞,孫丹.淺談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規(guī)檢驗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2(7):85-86
[3]高梅,張凌峰,付永航.不同采血方法進行血常規(guī)檢驗在臨床中的價值比較[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