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華偉
腹膜前間隙無張力疝修補治療股疝效果探討
●覃華偉
目的:探究腹膜前間隙無張力疝修補治療股疝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4例股疝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膜前間隙無張力疝修補術,觀察比較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手術治療情況、并發(fā)癥情況。結果:14例患者的手術均順利完成,手術時間為39.32±2.21min,術后患者有輕微疼痛,均未給予鎮(zhèn)痛藥物,無一例患者出現切口感染、血腫、尿潴留想象。12-24h患者可下地活動,平均住院時間為3.5±1.2天,住院費用為1264.52±123.46元。術后隨訪一年內,無復發(fā)、疼痛及異物感。結論:腹膜前間隙無張力疝修補術對于股疝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傳統疝修補術,并發(fā)癥少,減少了患者的住院時間以及身體恢復至正常所用時間,且患者的術后情況較佳,使患者早日康復,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無張力疝修補術;股疝;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4例股疝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10例,年齡30-71歲,平均年齡(44.14±2.10)歲,病程2.5-30個月,平均病程18.6±3.1個月,首次患病患者12例,復發(fā)患者2例,其中13例為單純性股疝,1例與斜疝并存。
1.2 方法
患者取仰臥位,硬膜外麻醉后,消毒皮膚,貼手術薄膜。髂前上棘至恥骨聯合線上2-3cm處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及前筋膜。切開腹外斜肌腱膜、腹橫筋膜,暴露股疝疝囊。一般不必將股疝疝囊進行高位結扎,可直接進行還納。對于難復性疝內容物無法回納腹腔者,切開腹股溝韌帶,將疝囊自股管內銳性加鈍性游離出,疝囊回納腹腔,將聚丙烯網塞的傘狀尖端朝向腹腔方向,置于此腹膜前間隙內,將網塞的邊緣與腹橫筋膜、恥骨梳韌帶縫合固定,然后將平片適當修剪后置于子宮圓韌帶后方,鋪平后妥善縫合固定,將子宮圓韌帶放回原位,間斷縫合腹外斜肌腱膜,逐層縫合。術后用沙袋局部壓迫6~8小時
14例患者的手術均順利完成,手術時間為39.32±2.21min,術后患者有輕微疼痛,均未給予鎮(zhèn)痛藥物,無一例患者出現切口感染、血腫、尿潴留想象。12-24h患者可下地活動,平均住院時間為3.5±1.2天,住院費用為1264.52±123.46元。術后隨訪一年內,無復發(fā)、疼痛及異物感。
傳統觀點普遍認為,股疝和腹股溝疝作為兩個不同的病種,其治療的手術方式及原理應各不相同。但近年越來越多的解剖學研究認為,股疝和腹股溝疝具有相同的發(fā)病基礎,且都來源于恥骨肌孔。肌恥骨孔是是指上界 為腹內斜肌和腹橫肌的弓狀下緣,下界為恥骨下支的骨膜,內側為腹直肌,外側由髂腰肌圍成的區(qū)域[2]。由于該區(qū)域沒有肌層,只有腹橫筋膜,因此當其薄弱或缺損時,腹內容物很容易從此處突起。股疝主要是疝囊從已薄弱或缺損的腹橫筋膜進入股管,患者多表現為卵圓窩處有半球形腫塊,咳嗽時沖擊感不明顯,不易還納,嵌頓后常伴有急性機械性腸梗阻癥狀。因此股疝治療原則關鍵在于對薄弱或缺損處的修補,從而阻斷內臟向股管墜落。
臨床上對于股疝的治療方法眾多,如傳統手術方式、無張力疝修補術、關閉股環(huán)等。傳統手術方式為McVay修補法,縫合張力大,組織愈合差,患者術后疼痛明顯,且易復發(fā)。在傳統的疝修術中,對于不同解剖層次的組織實行強行縫合,因而愈合力相對減弱[3];尤其是在拉攏此類組織縫合過程存在張力差異,往往又會引起缺血、損傷、生理功能變化等,所以,干擾了正常解剖結構,破壞了原有機制,而在各種疾病的壓力之下導致術后疝復發(fā)。無張力疝修補術是20世紀80年代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加強腹股溝管后壁的方法,即以移植的生物合成材料來加強腹股溝管后壁。無張力疝修補術由于設計科學、合理,符合解剖結構。與傳統的手術相比,不但擴寬了手術適應癥的范圍,還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并發(fā)癥少,復發(fā)率低的特點。受到越來越多醫(yī)生和患者的肯定,也將作為未來疝修補術發(fā)展的又一方向。從修補術的角度來看,腹膜前間隙無張力疝修補術主要是通過填充材料的選擇,如聚丙烯網狀填充材料,然后進行充填,同時進行內環(huán)周圍的固定處理,這樣,就可以避免內環(huán)的出現,同時即使有腹壓增高現象,也能夠通過填充物錐形結構而實現壓力的分散。用一張聚丙烯網片覆蓋在缺損部位之上,完全沒有張力。補片是不可吸收的,2-3個星期內內,病人自身組織生長入補片的網孔中,使網片成為自身組織的一部分。
本次研究中,14例患者均采用腹膜前間隙無張力疝修補術,手術均順利完成,手術時間為39.32±2.21min,術后患者有輕微疼痛,均未給予鎮(zhèn)痛藥物,無一例患者出現切口感染、血腫、尿潴留想象。12-24h患者可下地活動,平均住院時間為3.5±1.2天,住院費用為1264.52±123.46元。術后隨訪一年內,無復發(fā)、疼痛及異物感。
綜上所述,腹膜前間隙無張力疝修補術對于股疝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傳統疝修補術,并發(fā)癥少,減少了患者的住院時間以及身體恢復至正常所用時間,且患者的術后情況較佳,使患者早日康復,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作者單位:廣元市劍閣縣東寶鎮(zhèn)衛(wèi)生院)
[1]馬頌章,李基業(yè),鄭民華.成人腹股溝疝、股疝和腹部手術切口疝手術治療方案[J].中華外科雜志,2014,42(14):834
[2]康俊升,喬峰,聶磊.股疝無張力修補方式(附24例報告)[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4,14(1):17
[3]李建華,韓玲,計勇.傳統的疝修補術、無張力疝修補術、腹腔鏡疝修補術臨床療效對照研究[J].中國內鏡雜志,2012,06(09):636-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