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瑪次仁
(西藏自治區(qū)農科院農業(yè)研究所·西藏拉薩·850032)
油菜施用有機肥的效果試驗
尼瑪次仁*
(西藏自治區(qū)農科院農業(yè)研究所·西藏拉薩·850032)
為了探索有機肥在油菜生產中的田間效果,通過田間實驗對比得出,油菜施用有機肥不僅能達到農民習慣肥的常量,而且對投入與產出具有一定的經濟性。
習慣肥 生產 研究 西藏
油菜是西藏主要的糧油作物,更是農民在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作物之一,老百姓不僅能通過種植當地油菜品種來解決一個家庭一年的糧油需求,而且可以出售糧油來增加生活收入,但在種植油菜當中投入的肥料成本較高,為了能夠有更經濟性的肥料來代替當地農民習慣肥,我站引進華中農大復合肥氮磷鉀在農業(yè)研究所4號地做了此次試驗。
為了得到更好的試驗數據,此次試驗我站用了西藏自治區(qū)農業(yè)研究所育成的油菜品種藏油12號,品種(系)68-1。藏油12號是西藏自治區(qū)農業(yè)研究所育成的甘藍型低芥酸,高油、中晚熟,高產油菜新品種,該品種生育期152天,抗寒性較強,葉色綠,葉片長度較長,寬度中等,葉緣微波狀,含油量46.2%。
本試驗就分別設置4個處理為CK(對照)、當地習慣施肥、(復合肥氮磷鉀)NPK35%、NPK40%,結果表明:有機肥不但能提高油菜籽產量,而且能改變土體結構和改善油菜的品質,具有一定的經濟性。
1.1 試驗材料
1.1.1 復合肥
(氮磷鉀NPK35%,NPK40%由華中農大引進復合肥)當地習慣肥,有機肥、二胺、尿素。
1.1.2 供試品種
供試油菜品種為藏油12號(68-1)。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計在西藏自治區(qū)農業(yè)研究所4號試驗地,海拔3600,夏天最高平均氣溫22℃,日均最低氣溫9℃,平均降雨量76mm,年降雨量 1183 mm,肥力良好, 肥力分布均勻, 地勢平坦, 形狀整齊。
1.3 試驗方法施肥量
品種68-1,施肥方式設4個處理,分別為CK、當地習慣施肥、NPK35%、NPK40%,小區(qū)面積69m2,播量0.5公斤/畝,全生育期無間苗、定苗,管理措施一致。其中CK:不施任何肥料,當地農民習慣施肥:施有機肥500公斤/畝,尿素10公斤、二銨15公斤, NPK35%/ NPK40% :華中農大引進復合肥。
前兩個處理施入復合肥NPK35%/ NPK40% ; 當地習慣肥處理按當地習慣施用, 二銨15公斤,尿素10公斤,另一處理CK不施入任何肥料。
2015年 4 月 11日播種, 2015年5月4日第一次間苗,2015年5月11日第一次除草,密度 8萬株,除施肥外, 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完全一致, 2010年 5月 15日統(tǒng)一收獲。
油菜成熟后, 在每小區(qū)第 4行連續(xù)取 10 株進行經濟性狀考種, 并分小區(qū)單打單收單曬計產。見表1
表1 料試驗經濟性狀和產量表
試驗結果顯示,不同施肥方式對出苗影響不顯著,苗期CK長勢較弱,葉色淺綠,其它施肥處理長勢較好,葉色濃綠。產量方面,當地習慣施肥與NPK35%的產量相差不大,當地推薦習慣施肥產量為116.91公斤,其次為NPK35%,畝產115.94公斤。
[1]張恩德 ,龔蓮婭.油菜施用有機肥的效果.農技服務,2010, 27( 10): 1292, 1316.
[2]朱國美等. 油菜全程機械化栽培農藝配套技術試驗示范研究[J].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07, 35( 8): 2257.
The effect of rapeseed organic test
Nima ciren
(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Tibet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 Lhasa, Tibet 850032, China )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in the field of organic fertilizer in rapeseed production, through the field experiment contrast, rape organic farming practices not only can achieve fat constants, and the input and output of economy.
Habit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 Production status; Research; Tibet
尼瑪次仁(1983-),男,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油菜育種與示范推廣工作。聯系電話13989915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