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國 趙 ?!」凹t 姚炎帝 王 剛
(1新疆石河子農業(yè)科學研究院,石河子832000;2新疆農墾科學院科技成果推廣處,石河子832000)
早熟雜交棉新品種新陸早70號
李玉國1趙海1郭景紅1姚炎帝1王剛2
(1新疆石河子農業(yè)科學研究院,石河子832000;2新疆農墾科學院科技成果推廣處,石河子832000)
新陸早70號(原代號新石雜11)是2007年新疆石河子農業(yè)科學研究院和新疆石河子市莊稼漢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以石河子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棉花所自育早熟棉新品系34-4為母本,豐產抗病材料616為父本配置的雜交組合,利用病圃鑒定篩選、定向選育而成的早熟雜交棉新品種。2008-2009年參加本所品比試驗,早熟性好,豐產性突出,綜合性狀優(yōu)良。2010年參加自治區(qū)早熟雜交棉組棉花預備試驗。2011-2012年參加自治區(qū)早熟雜交棉組區(qū)域試驗,2013年參加生產試驗。2016年1月通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審定(新審棉2015 年32號)。該品種早熟、豐產、優(yōu)質、抗逆性強,適宜在新疆南、北疆等早熟棉區(qū)種植。
在新疆早熟棉亞區(qū),從出苗到吐絮約120d左右,霜前花率95%以上,屬早熟陸地棉雜交種。植株塔型,Ⅰ-Ⅱ式分枝,果枝葉量適中,分布合理,通透性好。莖稈堅韌抗倒伏,宜機采。苗期生長健壯,長勢強;中后期生長穩(wěn)健。果枝始節(jié)5~6節(jié),高度16cm左右。葉片深綠,掌狀五裂中等大小。棉鈴一般多為5室鈴,卵圓形,較大,鈴重6.1g,鈴殼較薄,吐絮暢,含絮力好。種子深褐色,子指10.49g,衣分41.2%。
2011-2013年經農業(yè)部棉花品質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HVICC標準)結果為:樣品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29.3mm,比強度30.5cN/tex,馬克隆值4.6,整齊度指數85.1%。經自治區(qū)區(qū)試抗性鑒定,結果(發(fā)病高峰期)為:枯萎病病指0.8,屬高抗枯萎病類型;黃萎病病指40.8,屬感黃萎病類型??鼓嫘詮?,耐瘠薄。
2011-2012年參加新疆早熟組雜交棉區(qū)域試驗,2年每hm2皮棉平均產量2422.5kg,比對照新陸早43號增產5.5%,霜前花率94.9%。2013年生產試驗,每hm2皮棉平均產量2754.1kg,比對照新陸早43號增產24.7%,霜前花率94.9%。
3.1適時早播,合理密植該品種適宜南北疆早熟棉區(qū)、甘肅河西走廊棉區(qū)及特早熟棉亞區(qū)種植。適宜播期為4月10-25日,力爭棉苗早、全、齊、勻、壯。中等肥力地塊每hm2種植18萬~21萬株為宜。
3.2科學用肥,合理灌溉增施有機肥,施足底肥,穩(wěn)施蕾肥,補充微肥,重施花鈴肥。測土配方施肥,N、P、K配比一般為10∶4∶1.2,每hm2施標肥2250~2550kg,70%~80%的P和30%~45%的N作基肥深施,其余肥料在生長中后期隨水滴施。根據田間長勢長相結合氣候和土壤條件把握好進水時間和用量。北疆膜下滴灌條件下一般6月10日前后滴頭水,8月底9月初停水。滴水隔10d,每hm2滴水500m3左右,滴8~10次。
3.3全程化調,及早打頂根據長勢和栽培條件合理把握化調時間和劑量,做到早控、輕控、勤控。一般苗期輕控,每hm2縮節(jié)胺用量15~20g;現蕾期前后偏重控用量45~60g;初花期重控用量75~90g;打頂后1周左右重控,用量120~150g,旺長棉田適當增加化控劑量。7月1日前結束打頂,單株留果枝8~10臺。早打頂有利于植株株迅速向生殖生長轉化,提高單株成鈴率,促進早熟。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生物防治與化學防治有機結合。在棉花生長發(fā)育各個時期根據病蟲草害發(fā)生規(guī)律積極進行有效防治防控。
2016-05-19)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yè)科技攻關項目(2011BA001)通信作者: 郭景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