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躍武 陳愛平 (江蘇省如皋市如城街道農(nóng)業(yè)服務中心 226500)
水稻育秧技術探討
葛躍武 陳愛平 (江蘇省如皋市如城街道農(nóng)業(yè)服務中心 226500)
培育適齡壯秧是奪取水稻高產(chǎn)的基礎,為全面提高如皋市如城街道秧苗素質和育秧效率,從合理選用良種、做好苗床培肥、精細制作秧板、提高播種質量、加強秧田管理等方面,對水稻育秧技術進行了探討。
水稻;育秧;技術;如城街道
培育適齡壯秧是奪取水稻高產(chǎn)的基礎,針對當前如皋市如城街道推廣實施的水稻商品化集中育秧項目現(xiàn)實,根據(jù)如城街道的實際情況、不同稻作方式的育秧要求,為全面提高秧苗素質和育秧效率,對水稻育秧技術進行了探討,現(xiàn)將相關結果總結如下。
選擇優(yōu)良品種種植,2015年如皋市如城街道推廣的水稻主導品種有“南粳5055”、“鹽粳13”、“揚育粳2號”,各個品種每667 m2備種3.5~4.5 kg。
2.1 機插育秧
秧齡16~20 d,葉齡3.5~3.8葉,苗高12~16 cm,單株白根10條左右,生長均勻,苗挺葉綠,清秀無病,根系盤結,提起不散,盤根帶土厚度2.0~2.5 cm,厚薄一致,成苗1.5~3株/cm2。
2.2 塑盤旱育拋秧
秧齡30 d左右,葉齡5葉左右,苗高15~17 cm,每穴3~4苗,秧苗粗細一致,整齊均勻,穴與穴之間無串根。
2.3 肥床旱育秧
秧齡30~35 d,葉齡5~6葉,根系發(fā)達,葉片短而厚,植株矮壯老健,無病蟲害。
3.1 合理選擇秧池
機插秧育秧或塑盤拋秧的秧池應選擇土壤肥沃、排灌良好、水源較近的田塊,秧池應盡量集中,推廣連片規(guī)?;怼7蚀埠涤硌沓貞x擇地勢較高、土壤肥沃、排灌良好的旱地或水稻田,盡量不選用地勢較低的老秧田。
3.2 秧田與大田比
要根據(jù)不同育秧方式合理確定秧田與大田的比例,備足苗床面積。機插秧育秧,每667 m2大田備足塑料平盤25~28張,秧本比為1∶80~100。塑盤旱育拋秧,秧本比為1∶30,每667 m2大田備足434孔塑盤50~55張,每667 m2大田備足苗床20 m2以上。肥床旱育秧,秧本比為1∶15~20,每667 m2大田備足苗床40 m2以上。
3.3 加強苗床培肥
3.3.1 機插秧床土培肥
如采用疏松、肥沃且施過有機肥的菜園土,一般不需培肥,過篩后可直接用作盤土。對其它適宜土壤,提倡在冬季進行取土,取土前先對田塊進行施肥,每667 m2勻施腐熟人畜糞肥1 000~1 250 kg(禁用草木灰)加水稻專用復合肥50 kg左右,施后連續(xù)旋耕2~3遍,然后將表層土取回堆制,并用農(nóng)膜覆蓋,讓土、肥充分融合。冬季沒有進行培肥的,提倡應用機插育秧專用壯秧營養(yǎng)劑培肥,一般可用育苗伴侶培肥,每100 kg細土拌育苗伴侶600 g,于播前10 d左右施用。提倡以基質代替營養(yǎng)土育秧,其原因是基質育秧具有出苗快、根系發(fā)達、秧苗素質好等優(yōu)點,便于機械化播種,可有效解決集中育秧取土難、培肥耕工量大的矛盾,建議集中育秧基地先進行試驗、示范,篩選出效果好、價格適宜的育秧基質。
3.3.2 塑盤旱育拋秧
播種前15~20 d,每20 m2施優(yōu)質腐熟的人畜糞肥100 kg加水稻苗床專用肥“保苗壯”1 kg,施肥后要將土、肥均勻拌和,做好秧板、理好水系。同時,每667 m2大田備盤孔土100 kg,并要求達到肥、細、干、凈(雜草種子少)標準。
3.3.3 肥床旱育秧
在冬前培肥的基礎上,每40 m2于播前15~20 d施優(yōu)質腐熟的人畜糞肥250~300 kg,施肥后要均勻拌和,使肥料均勻分布在0~15 cm土層內,使床土達到“肥、松、平”的要求。同時備足干松的蓋籽細土200 kg。預先取好干細土,堆放蓋膜防雨淋。
4.1 機插育秧
一般要求秧板凈寬140~150 cm,豎溝寬25 cm、深15 cm,圍溝寬30 cm、深25 cm,于播前10~15 d放樣開溝,經(jīng)淺層滅茬、削平板面、拾凈殘渣、干整水平后,做成通氣沉實秧田備用,播前3 d要鏟高補低,填平裂縫,并充分拍實,要求板面“實、光、平、直”。
4.2 塑盤旱育拋秧
按照秧板寬150 cm可放兩排秧盤,溝深20 cm、寬20~30 cm的標準制作秧板,要求達到“平、光、直”,且板面無雜物、無腳印、溝直、溝清。
4.3 肥床旱育秧
按照苗床畦面寬140~150 cm,溝深20 m、寬20~30 cm的標準制作苗床,同時將床土敲碎整平。為達到雨止田干,要做到內外三溝配套,外圍溝寬30 cm、深50 cm。
5.1 堅持做好種子處理
播前選晴好天氣曬種1~2 d,以增強種子活力,提高發(fā)芽率、整齊度。同時做好藥劑浸種,播種前用25%氰烯菌酯懸浮劑3 g+6%殺螟丹水劑4 mL對水6~7 kg攪拌均勻后,浸稻種3~5 kg,浸種時要求藥液必須高出稻種8~10 cm,浸種時間應根據(jù)當日溫度而定,一般日均氣溫在18~20 ℃時,浸種60 h,氣溫高時,可適當縮短浸種時間,氣溫低時,適當延長浸種時間。浸種后無需淘洗,直接催芽播種。如大面積集中育秧、種子量較大時,浸后撈出攤開,防止堆悶發(fā)熱稻芽過長。
5.2 確定適宜播期
水稻適期播栽可充分利用前期溫光資源,充分發(fā)揮水稻增產(chǎn)潛力,各鎮(zhèn)要根據(jù)不同稻作方式及品種類型,合理確定適宜播期。一般肥床旱育秧適宜播期為5月5~10日,塑盤旱育拋秧適宜播期為5月10~20日。機插秧適宜播期一般為5月18~25日,水稻大田前茬為大麥或油菜的播期可適當提前。
5.3 堅持精細均勻播種
5.3.1 機插秧育秧
有條件的應盡可能采取流水線播種,以提高播種均勻度。人工播種的,要按一定的播種程序,精細播種。具體為:(1)緊貼秧盤。要求盤與板面橫向垂直,兩盤并排放,盤邊與溝邊相距10 cm,盤間緊密結合。(2)勻鋪底土。鋪盤土時要求均勻一致,一般土厚2~2.5 cm。盤外邊用土壅實。(3)澆足底水。用噴壺灑水讓盤土吸足水分。(4)均勻播種。浸種催芽后均勻播種,每盤播干種110~120 g(濕種150 g左右)。為確保播種均勻,要按盤稱種,分段播種,分次細播,力求均勻。(5)蓋土覆膜。壓種后蓋土,土厚0.3 cm,蓋土厚度以看不見種子為宜。然后覆膜蓋草,蓋草時要確保1/3的床面透到光線。(6)清溝理墑。覆膜蓋草后要及時清溝理墑,做好平水缺。
5.3.2 塑盤旱育拋秧
每667 m2用種量為3.0~3.5 kg,播種前苗床分2次澆足水分后貼緊塑盤。落谷要充分均勻,按盤稱種,每盤播芽谷60 g左右,每孔播3~4粒。壓種入土后覆膜蓋草。
5.3.3 肥床旱育秧
每667 m2用種量為3.5~4 kg,播前分2次澆足底水,經(jīng)播種、壓種、蓋土后,每667 m2苗床地用36%丁·噁乳油120~150 mL對水40 kg均勻噴霧化除雜草,最后覆膜蓋草。
5.4 做好暗化催芽
水稻播種后進行暗化處理具有出苗齊、快、勻等優(yōu)點,尤其建議在機插秧集中育秧的基地上推廣應用。具體操作方法為:播種蓋土后,將秧盤(硬盤)疊放于室內(或室外),每疊放秧盤(硬盤)20~25盤,堆頂部和四周用黑色農(nóng)膜封閉,做到保溫保濕不見光。當芽長達1~1.5 cm時,將秧盤(硬盤)整齊擺放到秧池中,再覆蓋無紡布育苗。
6.1 科學管水
機插秧育秧揭膜前保持盤面濕潤不發(fā)白,缺水補水。揭膜至2葉期前建立平溝水,保持盤面濕潤不發(fā)白,盤土含水又透氣,以利秧苗盤根。2~3葉期控制水分,一般秧苗不卷葉不補水,當晴天中午秧苗卷葉時于傍晚進行補水。移栽前3~4 d灌半溝水蹲苗,以利于機插。
塑盤拋秧育秧播后至1葉1心期保持畦面濕潤,1~3葉期以淺水、濕潤為主,3葉期后嚴格旱管,看苗補水,當秧苗發(fā)生卷葉到第2天早晨尚未完全展開再補水。秧田后期如遇連續(xù)陰雨,須及時排水降漬,防止肥水碰頭秧苗竄高;如遇連續(xù)干旱,須在拋栽前1 d補澆送嫁水(不宜灌水,否則起盤困難,易損壞秧盤),以免根球松散影響拋栽。
肥床旱育秧3葉期前,保持床土濕潤,3葉期后嚴格控水,看苗補水。當秧苗中午卷葉傍晚能舒展時可不澆水,但傍晚前葉片還不能舒展吐露的,應在第2天上午及時補水(切忌中午澆冷水),以控上促下,育出根系發(fā)達、矮壯老健的旱育秧苗。
6.2 追好苗肥
機插秧育秧經(jīng)過培肥的一般不需要追肥,但秧苗在1葉1心期葉色較淡時,于傍晚待秧苗葉尖吐水建立薄水層后,每667 m2均勻撒施尿素4~4.5 kg或對水1 000 kg澆施。
塑盤拋秧育秧1葉1心期和起秧前2~3 d,建立水層后每次每667 m2施尿素4~5 kg。
肥床旱育秧1葉1心期施斷奶肥,每667 m2用尿素7.5~10 kg。3葉期施長粗肥,每667 m2用尿素7.5 kg左右。4葉期后酌情補肥。注意每次追施肥料須加水配成1%左右肥液均勻灑施,嚴防肥害燒苗。
6.3 及時防治病蟲草害
根據(jù)植保部門發(fā)布的信息,及時防治秧田期病蟲草害,重點把握好秧田一代灰飛虱的全程防治,控制條紋葉枯病和黑條矮縮病的發(fā)生,同時注意兼治一代螟蟲、稻薊馬等蟲害。移栽前2~3 d,所有秧田要注意用好送嫁藥,做到帶藥移栽。
2016-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