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烏魯木齊市城建設計研究院,新疆 烏魯木齊830092)
阿勒泰路—西北路交通改善工程標志設置
王亮
(烏魯木齊市城建設計研究院,新疆 烏魯木齊830092)
烏魯木齊市阿勒泰路—西北路交通改善工程是由高架道路工程、地面道路工程及BRT4號線三部分組成。對該工程地面道路工程交通安全設施部分指路標志作簡要分析和解讀。
交通安全設施;指路標志;設置;交通改善
2015年烏魯木齊市為進一步完善阿勒泰路—西北路南北快速和平行分流通道的功能,釋放出地面道路空間,將阿勒泰路—西北路交通改善工程結合BRT4號線工程進行同步建設,同時地面交通安全設施進行同步設計施工。
原設計路段采用“快速路高架主線+地面道路”形式。河南西路—蘇州西街路段為現(xiàn)狀地面道路拓寬改建成雙向8車道+2條BRT專用車道;新建高架橋梁起點接現(xiàn)狀阿勒泰路—蘇州西街跨線橋,終點至西虹西路北側,并預留遠期接口。高架橋梁為雙向4車道及地面道路雙向5~6車道+2條BRT專用車道。主線高架設計速度60 km/h,地面道路設計速度40 km/h。
道路交通以交通語言的形式表達。交通語言具體的載體反映為標志、標線、交通信號等。其中道路上設置指路標志的目的都是提供給道路使用者準確和明白的道路環(huán)境信息,要準確傳達這種情報就必須清楚地被認知,用顏色、圖形、文字、數(shù)字、符號等有力表達。
標志一般多設置在平面交叉、立體交叉、環(huán)島、人行通道等附近,起到提示前方路況的作用,使駕駛員對前方路況有一定心理準備,幫助他們合理控制車速,有助于安全行駛。
該項目主要針對地面道路交叉口處設置分車道指示標志、指路標志、禁止停車、禁止載貨汽車駛入標志、限制速度、非機動車及行人的指示標志、當前路名及允許掉頭標志,在主要交叉口處增設提示阿勒泰路高架橋上橋匝道的指示標志。其中指路標志指示的信息是城市道路交通組織不可或缺的主要內容。指路標志應當具有豐富的內容,同時保證語言的簡潔和邏輯的嚴謹。指路標志提供的信息之間應當具備關聯(lián)性和有序性,換而言之,指路信息系統(tǒng)的組織原則是信息漸變和連續(xù)的,給駕駛人預留足夠的反應時間,同時應在指示地點的沿途設置標識進行必要的銜接,避免指路信息簡短或信息突然中斷而引起駕駛人迷失方向。信息量過多會造成信息量過載,信息過載主要包括標志信息互相矛盾,文字信息存在歧義、難以理解等,容易造成駕駛人花費過多時間而不能獲取有效信息,從而產生危險因素。一條信息應盡可能用少的文字來表達,如果能以數(shù)字或簡圖形象準確表達效果會更好。
此外,在路段上還需設置提示車輛進出輔路及地面主線的指示標志。在BRT車輛與社會車輛的分流端頭處設置指示社會車輛及BRT車輛行駛方向的指示標志。在同向行駛的分隔斷端頭設置兩側通行的標志及靠右側行駛的指示標志。在沿線主要單位出入口及只能右進右出的支路口處設置“減速讓行”及“向右轉彎”標志,在路段上人行過街處設置人行橫道標志。在人行天橋及地下通道梯道口設置人行天橋及地下通道標志。
另外,烏魯木齊市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首府,A、B、C類指路標志版面語言特設置三種文字,自上而下分別為漢語、維語和英語,并把維文字題尺寸字高放大為英文的2倍,漢語的2/3倍。D類指路標志及其余類型指示標志版面自上而下采用維語、漢語兩種語言。
標志顏色最先引起視覺敏感,駕駛員根據(jù)標志的顏色信息能迅速辨別出標志的種類和含義。紅色一般代表停止和禁止信號,黃色為注意危險信號,綠色為許可、容許通行信號,藍色為機動車導向服務。通常我國的指路標志采用綠色和藍色兩種顏色作為底色,藍色底色為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標志,綠色底色為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指路標志。本地面道路設置的指路標志凡與高架系統(tǒng)有關的統(tǒng)一采用綠底,白字白圖案。
針對城市道路的特點和烏魯木齊市實際情況,站在駕駛員的角度,分析思考視覺特性、認知敏感度、傳遞信息準確清晰性,總結了標志的標志設置方式方法,為以后的設計提供幫助。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總結一些有利于交通行駛安全的人性化設計:(1)根據(jù)實際情況設計與現(xiàn)場條件相符的標志版面內容和尺寸;(2)BRT站臺處的立緣石高出地面36 cm,更有利于司機行車辨別,方便乘客換乘;(3)獨立墩柱上張貼V類反光膜,立體感更強,更利于行車安全。
U491.5+2
B
1009-7716(2016)04-0036-01
10.16799/j.cnki.csdqyfh.2016.04.011
2015-11-26
王亮(1987-),男,河南商水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市政道路橋梁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