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小剛的10大金句
因為直言敢怒,馮小剛早收授了“小鋼炮”的稱號。12年前,他在第一本自傳中對這一個性曾文雅致歉。不過到了現(xiàn)實生活,這位北京爺們嘴上還是把不住門兒。
《老炮兒》劇照
“比如說我拍這電影,好多演員跟著我干呢,我拍一弄成這樣,可能很多人為了報復我,同時也就把我們演戲的演員報復了,就是我覺得,哎,你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你就忍一忍吧,你就當自己就是一婊子吧,你就早點脫離這婊子的行業(yè),這也是我想我對拍電影感覺到厭煩的一個原因?!?/p>
——2010年,馮小剛痛批娛樂圈“又爛又沒勁”
“完全是胡說八道,我覺得王晶說得對,你退票,你把電影退給我。全世界弄了這么多年這事了,也沒見哪個國家弄這個。中國人民這發(fā)明創(chuàng)造沒有什么,凈弄些沒有名堂的發(fā)明,比如‘請注意倒車’什么的。你說這近代一百多年來中國人發(fā)明什么了,凈發(fā)明這不靠譜的事了。拍爛片肯定要受到輿論的譴責,但是推行‘爛片退票制’這不是一個市場的行為?!?/p>
——關(guān)于“電影退票制”這個話題,馮小剛導演定義為“狗屎”。
“有的導演,去歐洲放個片子,看到有三五分鐘的鼓掌,就覺得了不起。提醒那些去歐洲的導演,不要以為自己了不起。我不會英文,但我問過美國人。人家說你的片子interesting,只是客氣話,其實是說‘ 這哥們兒有病,不知道怎么想的,拍的是什么呀’?!?/p>
——對于那些在國際電影節(jié)上出風頭、在國內(nèi)卻沒有什么觀眾緣的影片,馮小剛十分不以為然。
“很多編劇平常語言都很鮮活,但是往電腦前面一坐,一變成文字馬上就不是我們生活中的語言了。電影這個東西,就是要跟觀眾貼得比較近,你電影里頭人物說的臺詞比較鮮活,比較真切的話,觀眾就不會產(chǎn)生隔閡?!?/p>
——《集結(jié)號》打響賀歲檔,馮小剛卻認為“90%的影視作品不說人話”。
“這20年,正好趕上中國電影翻天覆地的一個20年。導演們在這20年中,內(nèi)心都非常掙扎。過去,是在電影廠做導演,電影學院分到電影廠,國家給錢拍電影。這20年,東奔西走,四處求人,喝大酒,找錢。這20年,又要滿足觀眾的需要,市場的需要,又要滿足自己內(nèi)心的需要,非常掙扎。但這20年大家怎么還就堅持下來了呢?能夠把中國電影推動到今天這么的繁榮?我覺得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這幫傻子太愛電影了!太迷戀電影了!電影的魅力太大了!”
——中國電影導演表彰大會,馮小剛罕見地激動落淚,但仍難掩話里有話。
“十年前,假如有投資人,不論是做什么的,跟我說要投資我的電影,我必定會很愉快。但現(xiàn)在,我會反詰:‘我為什么要把這個賺錢的事件給你做呢?’中國電影的技術(shù)就跟中國足球的技術(shù)一樣,跟世界差距無比大。以前是既缺技術(shù)又缺錢,現(xiàn)在不缺錢了,可是依然缺技術(shù)。
——上海電影節(jié),講述“中國電影憑什么走出去”。
“我拍過的《夜宴》、《集結(jié)號》、《一聲嘆息》等都不是喜劇片。怎么能說我一直都拍喜劇片呢?這部片子能拿5億票房,才證明我什么都能拍,拍什么票房都好,別人都超不過我,你找得到超過我的嗎?你找不出,我就特別獨孤求敗?!?/p>
——《唐山大地震》上映前被人質(zhì)疑不是馮式喜劇票房會慘淡。
“我現(xiàn)在拍《私人訂制》,是為了還華誼一個人情,因為當時拍《一九四二》賠了很多錢。我隨隨便便拍了一部電影,一個星期賣了四億多,我認認真真拍的電影,卻要賠錢,這讓我產(chǎn)生了很大的困惑。”
——《一九四二》成為華表獎最大贏家,曾經(jīng)卻票房落敗。
“說句便宜賣乖的話,我應該拿最佳新人獎的。直接給我最佳男主角,往后就沒有進步空間了,今晚我在《老炮兒》的演唱會上將登臺演唱李宗盛大哥寫給張艾嘉姐的歌,也是個緣分?!?/p>
——金馬獎奪影帝,管虎代其領(lǐng)獎發(fā)言。
“一些好心的朋友勸《老炮兒》改檔期,理由是賀歲檔尤以12月24日前后競爭慘烈,無厘頭商業(yè)片眾多,怕《老炮兒》受傷。這說明還是不了解老炮兒的性格,老炮兒就是不怕事,不躲事,迎著上。誰傷著誰還不一定呢。”
——激烈的賀歲檔《老炮兒》“勁敵”《惡棍天使》《尋龍決》《萬萬沒想到之西游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