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軍方 云勇 張浪
摘要:從鱷嘴花的形態(tài)特征、整地、施肥和水分管理、病蟲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對鱷嘴花栽培關鍵生產技術進行了論述,以期為鱷嘴花的引種栽培提供參考。
關鍵詞:鱷嘴花;特性;栽培技術
鱷嘴花(Clinacanthus nutans (Burm.f.))為爵床科鱷嘴花屬植物,是一種生長在靠近赤道的低海拔疏林中或灌叢內潮濕砂質土壤里的一種高大草本植物,產于我國海南熱帶雨林地區(qū),廣東、廣西、云南等地,生于低海拔亞熱帶疏林中或灌叢內。類黃酮含量豐富,是重要的珍稀藥材之一,全株均可入藥,味甘、微苦,辛;清熱除濕,消腫止痛,散瘀。用于黃疸,風濕痹痛,月經(jīng)不調;外用于跌打、骨折、刀傷、槍傷。據(jù)報道,對癌癥癥狀有很好的效果。研究發(fā)現(xiàn)鱷嘴花是一種無毒的野菜,其類黃酮物質含量很高,還有多種人體所必需的礦物質、維生素、氨基酸等,近年來馬來西亞民間的癌癥患者發(fā)現(xiàn)食用當?shù)氐镊{嘴花葉莖對抗癌有相當?shù)墓πА?/p>
近些年國內外對鱷嘴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它的化學成分、毒理及營養(yǎng)價值方面分析,在鱷嘴花引種栽培方面,目前還沒有系統(tǒng)報道,本文對鱷嘴花的引種栽培做了一些研究。
1 形態(tài)特征及生長習性
鱷嘴花為常綠高大草本,直立或者攀援,莖圓柱狀,葉為倒披針形,有鋸齒,花唇狀。鱷嘴花喜溫暖濕潤的熱帶地區(qū),喜陽光沙地,但忌曝曬。
2 繁殖方法
2.1 扦插
鱷嘴花以扦插繁殖為主,在海南全年都可以進行扦插,但春季更容易生根,以春季育苗移栽為主。扦插時,應選擇直徑大于0.5cm的生長健壯和新鮮的枝條(一般選用主枝或者靠近根部的枝條,不宜選太嫩的枝條),剪成長10-15cm的枝條,每個枝條3-4芽,剪好放置陰涼處。用萘乙酸800倍液浸泡2分鐘,傾斜插入準備好的沙土苗床,枝條插入2/3,苗床選擇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苗床注意保濕,扦插當天澆透水,以后看天氣掌握澆水量,晴天每天淋澆2-3次,陰天淋澆1-2次,直至發(fā)根,發(fā)根后,每天淋澆1次,用80%遮陽網(wǎng)覆蓋,增強保濕促根效果。當苗高15-20cm.6-7葉片,根系達lOcm長時,即可移栽。
2.2 整地
鱷嘴花對土壤要求不太嚴格,但是喜歡疏松肥沃的沙質土壤或紅壤土。整地時,667㎡施腐熟農家肥2000-2500kg,均勻撒施,充分翻土,深翻細耙,攪拌后起攏,平整畦面,使得土表層顆粒細小均勻,利于生根;畦面龜背形,以防積水。
2.3 定植
鱷嘴花一般雙行植,株距20-30cm,667㎡植1700-2700株。定植后及時淋緩苗水。
2.4 田間管理
定植至植株封行前,是雜草易發(fā)期,應及時除草松土。緩苗后,及時澆透1次水,同時施壯苗肥,667㎡施尿素lOkg或有機肥料200kg,促進分枝及枝條生長。植株封行前,施第2次肥,667㎡施腐熟堆肥1500kg,在畦中溝施,用土覆蓋。以后每采收1次,應追施肥料1次,667㎡施復合肥lOkg。鱷嘴花采收嫩枝葉供食,為提高產量,應及時打頂,促發(fā)側枝,一般植株高30-40cm時,去除頂芽。
2.5 病蟲害防治
2.5.1 寒害:當冬季氣溫降到5℃以下,再加上盆土潮濕,易導致植株羽狀嫩葉因寒害而倒伏,嚴重時會引起塊莖腐爛,很難再恢復其生機。防治方法:無論是生產性栽培,還是家庭種養(yǎng),越冬期間的棚室溫度都應維持不低于10℃,并保持盆土稍呈干燥的狀態(tài)。少量盆栽,在特別寒冷的日子里,可于夜晚套罩雙層塑料袋,次日溫度回升后再解去套袋。
2.5.2 灼傷:在炎熱的夏季,或久雨初晴后的晴好天氣,或長時間擱放于室內剛搬到室外進行恢復性養(yǎng)護的盆栽植株,直接暴露在陽光下直曬,很容易造成其肥嫩葉片被灼傷,致使其葉片部分失綠泛白,或整個葉片被灼傷,壞死部分后期變褐發(fā)黑。防治方法:人夏后,及時將植株移放到半陰的環(huán)境中,春末夏初久雨初晴,應及時收聽天氣預報,及早給盆栽植株遮蔭。
2.5.3 褐斑病:此病多發(fā)生于葉片上,病斑呈近圓形,灰褐色至黃褐色,邊緣顏色略深。該病在高溫高濕、通風不良的條件下易發(fā)生。防治方法:發(fā)現(xiàn)少量病葉,要及時摘除銷毀,發(fā)病初期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40%的百菌清懸浮劑500倍液,每隔10天噴灑葉片1次,連續(xù)3-4次,防治效果較好。
2.5.4 介殼蟲:在通風不良、光線欠佳的環(huán)境中,鱷嘴花的葉片易遭介殼蟲的刺吸危害。防治方法:家庭少量種養(yǎng),可用透明膠帶粘去蟲體,也可用濕布抹去活蟲體。生產性栽培,可在其若蟲孵化盛期,噴灑20%的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殺蟲效果好。
2.5.5 爛根:通常鱷嘴花爛根是由于低溫寒冷和澆水過多造成,一旦出現(xiàn)爛根,可先將植株從花盆倒出,把腐爛的塊莖和枝葉剪除,然后在傷口敷上木炭粉,露根放于溫暖之處,待傷口干燥后埋入盆土中,停止?jié)菜?,直到春暖溫度上升?0℃以上才恢復正常的澆水,但水量一定要少,僅維持盆土稍濕就可以了。
2.6 采收
當株高40-50cm,即可以采收。采收時,用剪刀剪長約lOcm粗壯、柔嫩的嫩枝,或者用手采摘嫩葉。采收期第1年在5-11月,第2年以后4-11月,但采收高峰期在6-10月。一般第1年667rri2產量約為350kg,第2年以后約為500kg。
2.7 晾曬
在晴天的上午,在干凈的場院晾曬,至葉子卷縮干為最佳,切勿淋雨,防止發(fā)霉;如果食用鮮葉,則不用晾曬,直接食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