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強 綜述,秦秋兵 審校
(江西師范大學(xué)心理學(xué)院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江西省心理與認知科學(xué)重點實驗室,南昌 330022)
?
電影療法的理論與技術(shù)研究進展*
王鑫強 綜述,秦秋兵 審校
(江西師范大學(xué)心理學(xué)院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江西省心理與認知科學(xué)重點實驗室,南昌 330022)
[關(guān)鍵詞]心理咨詢;電影療法;藝術(shù)治療;心理阻抗
心理咨詢和治療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來訪者心理阻抗的難題,應(yīng)對心理阻抗成為心理咨詢和治療中的一個重要課題。當(dāng)前各類影視媒體通過寓教于樂、情境營造、榜樣示范等機制對人們的心理與行為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而基于電影的電影療法被認為是心理咨詢和治療中降低心理阻抗,提升心理衛(wèi)生工作的新希望。本文將對電影療法的概念、心理機制、干預(yù)模式與技術(shù)、應(yīng)用取向方面取得的進展進行全面分析,以期為克服來訪者的心理阻抗,順利開展心理衛(wèi)生工作提供理論依據(jù)與方法指南。
1電影療法的概念
電影療法是20世紀90年代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藝術(shù)治療模式。1990年,Berg-Cross等[1]創(chuàng)造性地將電影療法定義為流行電影在一般個體的心理健康問題中的應(yīng)用。Lappin[2]認為電影療法是“流行文化干預(yù)”形式之一,可以幫助解決家庭、社會、文化、性別認同等不同類型的問題。Dermer等[3]與Lappin[2]的觀點相似,認為電影作為心理咨詢的干預(yù)工具對大眾有普遍的吸引力,可以幫助解決文化、等級、性別、權(quán)力和性取向等問題。Dumitrache[4]將電影療法定義為把電影作為個體教育和發(fā)展,個人和人際關(guān)系的成熟過程的支持工具,是一種既可以在個體咨詢又可以在團體輔導(dǎo)中使用的現(xiàn)代技術(shù)。
有研究者對電影療法持批判性態(tài)度,他認為電影療法只是一個干預(yù)工具而不是一種治療方法[5]。還有研究者使用其他的名稱來稱謂電影療法,諸如“流行文化干預(yù)”(popular culture intervention)[3]、“視頻工作”(video work)[6]、“卷軸療法”(reel therapy)[7]、“情緒圖片”(e-motion picture)[8]等??傊?,根據(jù)賽根醫(yī)學(xué)詞典電影療法是基于傳統(tǒng)的心理治療原則的創(chuàng)新方法,以電影中的影像、情節(jié)、音樂作為治療工具,通過引導(dǎo)觀影者的心理洞察、啟發(fā)、情感釋放或慰藉等效應(yīng)來促進心理愈合或成長的一種團體治療或自助形式。
2電影療法的心理機制
基于班杜拉的替代學(xué)習(xí)理論,Ulus[9]將來訪者在觀影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分為3個階段:投射、認同和融合。其中,投射階段:一方面,來訪者把自己的情感、意志和思想投射到電影上;另一方面,電影本身的畫面、音樂、燈光等構(gòu)成的空間意志,能使來訪者的內(nèi)在意識向它轉(zhuǎn)移。認同階段:經(jīng)過投射,來訪者在看電影時有意無意地將自己和電影中的人物相對照,產(chǎn)生角色認同。融合階段:經(jīng)過投射和認同,來訪者逐漸進入狀態(tài),與片中角色的心理相統(tǒng)一,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從而獲得情感等方面的支持階段。Kim[10]也認為電影療法的心理機制是:識別,投影,理想化,建模和替代學(xué)習(xí)。
電影療法廣泛運用于各級各類學(xué)校、醫(yī)院、監(jiān)獄、家庭的心理咨詢與輔導(dǎo)?;谛睦頇C制的不同階段的原理,心理咨詢師可以對來訪者進行不同層次和強度的干預(yù),進而達到不同的效果[11]。比如,“爆米花電影療法”(popcorn cinema therapy)有助于情感的釋放;“共鳴電影療法”(evocative cinema therapy)是根據(jù)來訪者對不同的場景和人物的反應(yīng)來幫助他們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宣泄電影療法”(cathartic cinema therapy)在治療開始前幫助來訪者敞開心扉[12]。不過,電影療法的關(guān)鍵之處在于找到適合來訪者的影片[13],這樣電影所體現(xiàn)的文化故事、沖突、目標和價值觀可以很好地發(fā)揮暗示、投射作用,激發(fā)來訪者的情緒情感認同,促進自我探索和改變。
3電影療法的干預(yù)模式與技術(shù)
3.1電影療法的干預(yù)模式電影療法可以是觀看1部影片,但不僅僅是簡單地看1場電影[14]。首先,心理咨詢師需要從理論的角度指導(dǎo)來訪者觀看指定的電影,幫助他們投射到電影故事中[15]。在觀看過程中,隨著情緒狀態(tài)的深化,來訪者能夠進入電影角色,認同電影中人物所面臨類似的困難,找到接受和支持他們的條件,提高問題解決意識,搜尋信息,找到解決方案,學(xué)會解決自身問題[16]。觀看后,心理咨詢師可以利用電影創(chuàng)造出的有針對性的隱喻來捕捉當(dāng)前問題并就此展開討論,從而避免來訪者在處理困難情境時產(chǎn)生心理阻抗[17]。上面對電影療法的描述是一般程序,有的研究認為電影療法的具體干預(yù)模式包括不定向性與定向性、結(jié)構(gòu)化與非結(jié)構(gòu)化、綜合法3個方面 。
3.1.1不定向性與定向性Kottler等[18]認為定向性涉及一個人影響個體某些方面的動機并做出積極改變的能力。例如,使用定向性的心理咨詢師為了取得良好的治療結(jié)果會更加積極主動地設(shè)定限制,組織結(jié)構(gòu)會議,或提供建議[19]。而使用不定向性的心理咨詢師會傾向于讓來訪者來主導(dǎo)治療。心理咨詢師使用電影療法時,兩種模式都可以使用。使用定向性的電影療法要求心理咨詢師指出電影中和來訪者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而使用不定向性的干預(yù)模式,需要來訪者自己將電影中隱喻的內(nèi)容(如人物、情節(jié)、困境)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然后大家一起討論他自己所選擇的內(nèi)容。
3.1.2結(jié)構(gòu)化與非結(jié)構(gòu)化Kerr[20]認為結(jié)構(gòu)化的咨詢是心理咨詢師事先決定需要討論的主題和問題,在議程中使用特定的技術(shù)獲取預(yù)期的結(jié)果。結(jié)構(gòu)化的電影療法也是一樣的,使用這個模式時心理咨詢師會讓來訪者觀看一段他認為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的電影片段。這種模式可以讓來訪者認識到電影主題,并為后續(xù)的討論做好準備。相比之下,非結(jié)構(gòu)化電影療法會讓來訪者選擇自己覺得重要的電影片段,并選擇不同的主題進行討論,無論這些主題是否與現(xiàn)有問題相關(guān)。
3.1.3綜合模式在使用電影療法時,心理咨詢師可以根據(jù)情況將不同模式結(jié)合使用。比如,若心理咨詢師將非結(jié)構(gòu)化和不定向模式相結(jié)合,就要避免提前想好議程,告知來訪者主題,及引導(dǎo)來訪者將電影與其生活相聯(lián)系。而非結(jié)構(gòu)化定向模式就要涉及讓來訪者選擇自己覺得重要的片段,并幫助他們找到與自己的生活的關(guān)聯(lián)之處。結(jié)構(gòu)化不定向模式要求心理咨詢師指導(dǎo)來訪者觀看特定的主題,但是要讓來訪者自己將電影和生活相聯(lián)系。結(jié)構(gòu)化定向法要求心理咨詢師不僅指導(dǎo)來訪者觀看電影,還要幫助來訪者將電影和生活相聯(lián)系[21-23]。
3.2電影療法的干預(yù)技術(shù)
3.2.1說服技術(shù)電影是一個強大的媒體[24],可以“多層次多種方式進行說服”。第一種方式是Gass等[25]通過模擬適當(dāng)和不適當(dāng)?shù)纳鐣袨閬泶龠M定型進而全面推廣美國西方價值觀和流行文化。第二種方式是通過宣傳改變?nèi)藗兊乃枷耄苿诱魏臀幕D(zhuǎn)變[26]。最突出的第三種方法與電影療法一致,是通過電影的角色認同進而說服觀眾。一般相似的經(jīng)歷導(dǎo)致觀眾認同電影里的角色,但Gass等[25]認為即使觀眾和電影角色的經(jīng)歷并不相似也可能引起身份認同,可以用來解決性別角色、種族歧視、以及宗教信仰的問題。
3.2.2規(guī)范性技術(shù)電影療法經(jīng)常會用到規(guī)范性技術(shù)。該技術(shù)由閱讀療法發(fā)展而來,并在門診和學(xué)校中一直沿用至今[17]。這種技術(shù)涉及在咨詢進程中為來訪者布置特定的觀影任務(wù)作為作業(yè),并在接下來的輔導(dǎo)中對觀看電影進行討論。有研究通過讓一個家庭在家觀看電影《Searching for Bobby Fischer》來調(diào)查他們對天才兒童的看法,并要求他們注意該兒童如何看待自己超凡的能力和父親對他的督促,以及兩者的后果。
3.2.3引導(dǎo)觀看技術(shù)引導(dǎo)觀看不是要求來訪者自行觀看電影,而是心理咨詢師和來訪者一起觀看電影或特定的片段,幫助來訪者解決現(xiàn)有的或潛在的問題。比如,在心理咨詢中讓一組青少年觀看“The Breakfast Club”希望能夠幫助他們緩解工作壓力,學(xué)習(xí)自我接納,解決人際沖突。
4電影療法的應(yīng)用取向
4.1心理教育取向美國軍方專門用一些短片和紀錄片來幫助退伍軍人了解一些在將來可能會經(jīng)歷的事情,進而順利適應(yīng)社會。如今,心理咨詢師仍然在使用此心理教育取向。例如,在家庭治療中,心理咨詢師通過特定的電影,比如電影《繼母》,可以幫助來訪者了解離婚和重組家庭將會面臨的困境。
4.2愈合取向有記錄表明,一些軍事醫(yī)院用電影來治療退伍軍人和住院患者的精神疾病[22],但是有時卻有負面的影響。比如,給患有創(chuàng)傷后應(yīng)激障礙的退伍軍人播放暴力的戰(zhàn)爭場面,這一理論的假設(shè)是將被試暴露于戰(zhàn)爭和暴力中,以助于降低患者的戰(zhàn)爭創(chuàng)傷,但實際上它是助長焦慮的,尤其是觀影后沒有進行輔導(dǎo)時[22]。然而,其他情況下,通過電影以積極幽默的方式可以使患者放松,有助于疾病或創(chuàng)傷的愈合。直到今天,心理咨詢師還在使用這種方法,讓來訪者觀看有趣的電影作為一種短暫的逃離壓力或悲傷的方式。
4.3洞察力取向類似心理教育方法,敏銳的洞察力辦法擬為來訪者獲取特定問題的新信息。另外,洞察力不僅僅是獲取信息,它還意味著行動,是指來訪者理解問題并且得到解決方案[23]。因此,該方法通過引導(dǎo)來訪者清晰全面的考慮問題進而改變行為方式。比如,一個心理咨詢師用這種方法來教孩子解決沖突,讓孩子們觀看并比較電影里不同角色正確和錯誤的解決沖突的策略,然后制訂自己解決沖突的行為計劃[19]。
5總結(jié)與展望
傳統(tǒng)療法中心理阻抗很難避免,但電影療法基于電影的隱喻卻可繞過分析和邏輯而將意義傳達給大腦[12],能減少和克服被試的心理阻抗[27],使得心理咨詢順利進行。電影療法不僅可以有效提高來訪者的自尊,情感表達和理解能力,改善人際關(guān)系,還有助于抑郁、焦慮和精神病患者的康復(fù)。例如Osbourne和Jackson用電影《魔戒:魔戒的現(xiàn)身》對一位抑郁癥患者進行為期5周的干預(yù),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在進行電影療法期間該患者絕望水平下降,樂觀水平上升,抑郁癥有明顯改善[28]。韓國學(xué)者發(fā)現(xiàn)電影療法能有效增加老年人自我完整性和降低抑郁癥,且團體治療比單獨輔導(dǎo)更有效[29-30],并開發(fā)了一套將電影和電視劇應(yīng)用于老年抑郁的干預(yù)程序[31]。Dumtrache[32]使用電影療法對60名19~22歲的大學(xué)生進行10個周期的團體干預(yù),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電影療法可以幫助他們進行自我發(fā)現(xiàn)和自我探索,緩解青少年焦慮。
如今,電影療法已經(jīng)風(fēng)靡歐美國家,然而它在中國的研究才剛剛起步,面臨著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首先,電影療法的作用機制研究還主要停留在經(jīng)驗階段,其內(nèi)在心理規(guī)律與腦神經(jīng)生物機制問題需要進一步實驗探討。未來研究可以在學(xué)校的發(fā)展性、預(yù)防性或治療性等不同心理咨詢?nèi)蝿?wù)中考察電影療法的產(chǎn)生、變化的規(guī)律特點,分析電影療法的不同干預(yù)方法、不同取向與電影特征、個體特征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電影療法對個體不同心理健康問題的作用機制。
其次,現(xiàn)有的電影療法的理論基礎(chǔ)和作為心理咨詢媒介的電影資源也都來自于西方國家,然而心理治療和電影媒介都有其獨特的文化背景[33];我國的電影療法尚屬于起步階段,如何將其納入到我國心理衛(wèi)生工作之中,需要加強本土化的理論研究及應(yīng)用的探索等。
此外,應(yīng)圍繞常見的心理衛(wèi)生問題,根據(jù)電影選片原則,對相關(guān)領(lǐng)域?qū)<也捎瞄_放式訪談法、提名法和評定法,對相關(guān)電影進行科學(xué)分析和篩選分類,初步建立針對各類的心理衛(wèi)生問題的電影素材庫和相應(yīng)的電影療法程序資料包或相關(guān)網(wǎng)絡(luò)平臺,全面服務(wù)于醫(yī)院、學(xué)校等各類機構(gòu)的心理衛(wèi)生工作。
參考文獻
[1]Berg-Cross L,Jennings P,Baruch R.Cinematherapy:theory and application[J].Psychother Priv Pract,1990(8):135-156.
[2]Lappin H.Two thumbs up:A supervisor′s guide to the use of films[M]// Storm CL,Todd TC,eds.The Reasonably Complete Systemic Supervisor.Boston:Allyn and Bacon,1997:55-61.
[3]Dermer SB,Hutchings JB.Utilizing movies in family therapy:Applications for individuals,couples,and families[J].Am J Fam Ther,2000(28):163-180.
[4]Dumitrache SD.Cinema-therapy-The sequences of a personal development group based on movies[M].Bucharest:Sper Publishing House,2013:71-83.
[5]Portadin MA.The use of popular film in psychotherapy:Is there a “cinematherapy”?[D].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Ph.D requirements at Massachusetts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2008.
[6]Hesley JW,Hesley JG.Rent two films and let′s talk in the morning:Using popular movies in psychotherapy(2n Ed.)[M].New York:Wiley,2001:68.
[7]Solomon G.Reel therapy:How movies inspire you to overcome Life′s problems[M].New York:Lebhar-Friedman Books,2001:55-58.
[8]Wolz B.E-motion picture magic[M].Centennial,CO:Glenbridge Publishing,2005:28-30.
[9]Ulus F.Movie therapy,moving therapyl[M].Victoria,BC,Canada:Trafford Publishing,2003:47-49.
[10]Kim SS.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herapeutic factors of self-help and interactive cinema therapy[J].Film Stud,2013(55):83-126.
[11]Mann D.Cinematherapy movies for mental health:Films that may help change the way we think and feel[J/OL].WedMD Inc,2004[2008-05-03].http://www.nbcnews.com/id/4264832/#.VsU02dKS0dU.
[12]Kuriansky J,Ortman J,DelBuono J,et al.Cinematherapy:using movie metaphors to explore real relationships in counseling and coaching[M].Cinematic Mirror Psychol Life Coach,2010:89-122.
[13]Kalra G.Teaching diagnostic approach to a patient through cinema[J].Epilepsy Behav,2011,22(3):571-573.
[14]Knickerbocker JF.Toward improving the film selection process in cinematherapy[M].Proquest:Umi Dissertation Publishing,2011:23-24.
[15]Wedding D,Niemiec RM.The clinical use of films in psychotherapy[J].J Clin Psychol,2003,59(2):207-215.
[16]Lampropoulos GK,Spengler PM.Helping and change without traditionaltherapy:commonalities and opportunities[J].Couns Psychol Q,2005,18(1):47-59.
[17]Sharp C,Smith JV,Cole A.Cinematherapy:metaphorically promoting therapeutic change[J].Couns Psychol Q,2002,15(3):269-276.
[18]Kottler JA,Brown RW.Introduction to therapeutic counseling:Voices from the field (4th ed.)[M].Belmont,CA:Brooks/Cole,2000:14-18.
[19]Powell ML,Newgent RA.Assertiveness in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Differences between insight-oriented and action-oriented clinicians[J].Prof Couns,2011(1):92-98.
[20]Kerr BA.Career counseling for the gifted:Assessments and interventions[J].J Couns Dev,1986,64(9):602-604.
[21]Katz E.Audio-visual aids for mental hygiene and psychiatry[J].J Clin Psychol,1947,3(1):43-46.
[22]Dumtrache SD.The effects of a cinema-therapy group on diminishing anxiety in young People[J].Procedia Soc Behav Sci,2014(127):717-721.
[23]Carlson J,Watts RE,Maniacci M.Adlerian therapy:Theory and practice[M].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6:80-89.
[24]Hebert TP,Neumeister KL.Guided viewing of film:A strategy for counseling gifted teenagers[J].J Gift Educ,2001,12(A):224-236.
[25]Gass RH,Seiter JS.Persuasion,social influence,and compliance gaining(2nd ed.)[M].Boston:Pearson Education,2003:11-26.
[26]Severin WJ,Tankard JW.Communication theories:Origins,methods,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 (41 ed.)[M].White Plains,NY:Longman Publishers,1997:55-60.
[27]Gramaglia C,Abbate-Daga G,Amianto F,et al.Cinematherapy in the day hospit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eating disorders.Case study and clinical considerations[J].The Arts in Psychotherapy,2011,38(4):261-266.
[28]Powell ML.Cinematherapy as a clinical intervention:Theoretical rationale and empirical credibility[D].Fayetteville:University of Arkansas,2008.
[29]Kim HG.Effects of a cinema therapy-based group reminiscence program on depression and ego integrity of nursing home elders[J].J Korean Acad Psychiatr Ment Health Nurs,2014,23(4):233-241.
[30]Kim MS.The effects of a recall-based group counseling program on improvement of self-integration among elderly[J].Korean J East West Mind Sci,2010,13(2):97-113.
[31]Sim CS,Park MH,Kim YM,et al.The development of interactive cinema therapy program for old people′s depression[J].Stud Hum,2011(31):389-412.
[32]Dumtrache SD.The effects of a cinema-therapy group on diminishing anxiety in young People[J].Procedia Soc Behav Sci,2014(127):717-721.
[33]Yazici E,Ulus F,Selvitop R,et al.Use of movies for group therapy of psychiatric inpatients:theory and practice[J].Int J Group Psychother,2014,64(2):254-270.
doi:·綜述·10.3969/j.issn.1671-8348.2016.17.040
*基金項目:江西省青年科學(xué)基金資助項目(20151BA215033);江西省教育科學(xué)“十二五”規(guī)劃一般課題(15YB012)。
作者簡介:王鑫強(1984-),講師,博士,主要從事心理健康與咨詢工作。
[中圖分類號]R749.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348(2016)17-2413-04
(收稿日期:2015-11-12修回日期:2016-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