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杉,周 婷,董 昭,蔣琴娟,朱海燕
?
論湘茶茶藝的特色
王 杉,周 婷,董 昭,蔣琴娟,朱海燕*
(湖南農業(yè)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湖南長沙410128)
從湘茶飲用形式、茶藝主題以及湘茶茶藝的文化精神三個角度研究了湘茶茶藝所形成的特色.研究認為,湘茶茶藝借助著湖南豐富的茶飲習俗、多樣的產品、深厚的文化,有著形式多樣、主題廣泛等鮮明的特色,是"忠誠、擔當、求是、圖強"新時期湖南精神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
湘茶;茶藝;文化
近年來,隨著茶文化的興盛,在湖南這片有著悠久產茶歷史、深厚文化底蘊的熱土上,茶文化活動如火如荼,茶藝節(jié)目精彩紛呈,已成為推介茶產品、弘揚茶文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徑.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孕育一方文化.湘茶茶藝已從最初的模仿階段走向創(chuàng)作時期,茶藝節(jié)目不斷豐富并逐漸形成了鮮明的特色.
1.1飲茶方式
湖南民間飲茶習俗多樣,就飲用方式而言,有清飲,也有加入配料飲用.例如包壺大碗茶[1]、擂茶、嚼食茶根、抑或是吃藥茶、茶葉蛋等,保留了茶作為食用與藥用時代的特點.以茶待客是湖南傳統(tǒng)禮俗.用蓋碗沖泡茶葉來招待尊貴的客人,飲茶座位的選擇比較講究,一般最尊貴的客人面東而坐.賓主坐下后,主人行伸掌禮請客人用茶.
由于湖南少數民族眾多,飲茶很多地方都會佐以配菜,既產生了新的味道,又不會喪失茶獨有的味道.如加姜、鹽、黃豆、芝麻、茶葉、開水的六合茶兼具食用、飲用以及藥用功能,是岳陽地區(qū)的民間傳統(tǒng)飲料.經濟發(fā)達之后,更精致的飲茶方式逐漸普及.三湘四水茶館遍布,飲茶時邀朋友幾人一起話話家常,是在湖南城市鄉(xiāng)間經常看到的場景.茶文化已經深入湖湘人骨髓,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之一.
1.2茶具選用
湖南不僅飲茶方式豐富,飲茶器具也極為多樣化:一是湘地特色茶具,公元9世紀初詩人劉言史的"湘瓷泛輕花",說明湖南茶具在中國茶具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最出名的莫過于湘陰岳州窯、長沙銅官窯以及醴陵瓷器.可見湖南本地茶具一直隨著湖湘茶文化的演變而發(fā)展.醴陵的陶瓷集胎質美、釉色美、工藝美、形體美、彩飾美于一體,名貴而實用,在家庭待客型茶藝中經??吹絒2].而長沙銅官窯以敦實、質樸著名,其器具的造型和裝飾呈現出濃厚的民間風韻,反映了湖湘老百姓生活茶飲的各個方面.二是外地引進茶具,比較廣泛運用于茶事活動中的莫過于紫砂茶具.紫砂茶具造型美觀、風格多樣,且泡茶時有"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久用能吸引茶香,更能散發(fā)油潤光澤等諸多優(yōu)點,被湖湘喜好喝茶之人廣泛接受.
1.3泡茶方式
隨著茶文化的興盛,現代人們在傳承并不斷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形成了多樣的沖泡方式.
杯泡法:直接將茶葉投入杯中,加水沖泡飲用.杯泡法比較適用于綠茶、黃茶、紅茶茶藝表演.選用玻璃杯泡法可以觀賞到茶葉在杯中上下浮沉之美.例如君山銀針茶藝,茶芽豎立于杯底,芽尖朝上,葉柄向下直立于杯底,好似春筍出土,十分美麗動人[3].選用蓋碗杯能保香防燙,別有情趣.蓋碗是由蓋、托、碗組成.又稱"三才杯",蓋為天、托為地、碗為人.蓋碗茶宜于保溫,不易燙手,觀賞性極強,可以加入枸杞、紅棗、桂圓等各種茶料,十分方便.
壺泡法:一是紫砂壺,透氣性佳,適合泡紅茶與黑茶等發(fā)酵茶類;二是瓷壺,適合綠茶、紅茶等細嫩茶類;三是玻璃壺,適合花茶類與調飲茶;四是新型陶壺.近年來,湖南本土工藝家們不斷挖掘創(chuàng)新,銅官窯、安化冰磧巖、夾山窯、岳窯等重煥新顏,"一方泥土育一方茶",人們發(fā)現,用湖南本土泥料燒制的陶壺十分適合沖泡黑茶,更能感受黑茶的醇香和厚韻.
煮飲法:是湘人古老傳統(tǒng)的飲茶方式,即所謂的"可煮作羹飲"的飲用方式.煮茶法多運用于陳年黑茶,煮出來的茶湯更為香醇.
1.4表現形式
湘茶茶藝根據不同場合、不同目的、不同地域有著多種表現形式:一是表演型茶藝,通過茶藝師的表演讓人領略湘茶的魅力,一般會伴以琴棋書畫等藝術表演;二是生活飲用茶藝,一般由一名茶藝師與幾名客人圍桌而坐,共同賞茶、品水、聞香,切磋泡茶、飲茶技巧,交流心得;三是商家營銷型茶藝,通過設立茶藝館、飲茶室等方式讓顧客品嘗不同種類的茶水,同時安排營銷人員進行一定的茶藝表演[4].四是禪茶茶藝,湖南石門夾山為"茶禪祖庭", 2015年11月在茶禪一味高峰論壇上頒布了湖南省首個《禪茶》標準,其中對禪、俗兩種禪茶茶道形式分別進行了規(guī)范.通過茶藝表演可以讓人深入了解湘茶獨有的茶道文化,體會"茶祖在三湘,茶源在湘地"的湘茶魅力.
2.1歷史題材
湘茶茶藝歷史悠久,早在炎黃時期,就出現了最早的湘茶文化.神農是公認的茶道始祖,據傳神農就是在三湘地區(qū)發(fā)現茶樹,進而引導當地居民飲用茶水,達到保健養(yǎng)身之效果.漢代湖南飲茶已經較為流行,并逐漸擴散到更廣地區(qū).茶圣陸羽更是湘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對后世影響深遠.佛教傳入華夏之后,湖南地區(qū)逐漸形成以石門夾山寺為代表的禪茶文化.各種茶藝表演也隨著本地茶文化的不斷演進而豐富發(fā)展.近代隨著湖南茶文化的興盛, "以道馭藝,以藝化道"已經成為湖南茶文化的主流表現形式.豐富的湖南茶藝文化借助茶藝表演,讓湖南茶文化享譽中外,并給湖南百姓帶來豐厚的經濟收益.
2.2熱點事件
湖南從古至今一直都很重視茶藝文化的打造與推廣.改革開放至今,湖南已經召開了七屆"湘茶文化博覽會",以茶會友推動湖南茶文化和茶經濟不斷向前發(fā)展.湖南當地的歷史名人如毛澤東、劉少奇、朱镕基等都非常推崇湘茶茶藝文化,當代名人袁隆平、蕭離、宋祖英等更是為湖南茶藝文化的推廣做出巨大貢獻.湖南茶藝表演已經走出三湘地區(qū),開始在全國引起較大影響.2012年,湖南安化黑茶在京津地區(qū)開展茶藝巡回表演,精彩的茶藝演出讓很多觀眾流連忘返.很多當地百姓看后,第一次覺得茶可以這樣充滿美感的飲用.這既宣傳了湖南茶文化,又推動了湖南安化黑茶等茶藝表演走向全國[5].2014年全國大學生茶藝大賽, 2015年的最美茶藝師大賽等比賽活動,吸引更多當代青年人加入茶藝表演事業(yè)之中,為湖南茶藝文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后繼人才支持.
2.3文學典故
湖南茶藝文化歷史悠久,形成很多知名的文學典故.《史記》載,秦始皇游湘江遇大風,因問博士:"湘君何神?"博士言:"堯女,舜之妻,死葬于此".因此,后人認為湘茶是湘水女神留給后人的回憶.在我國近代著名的作家沈從文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到一些湘茶茶藝文化的影子,沈從文言"我乃湘人,湘茶是我一生之所愛".不但湖南的文化名人喜愛湘茶,熱衷湘茶茶藝,國內其他地區(qū)的文化名人也對湘茶與湘茶茶藝表演贊不絕口,如山東知名作家張瑋在第一次領略到湘茶茶藝表演藝術時,就對湘茶茶藝產生濃厚的興趣,在他的一些文學作品中時而閃現湘茶的影子[6].湘茶歷史典故如燦爛的星空,不可枚舉.
2.4親情友情恩情
湘茶茶藝的表演不僅是帶給人形式上的美感,同時也蘊含著非常豐富的親情友情和恩情文化.從親情文化看,一杯精心泡制的湘茶本身就代表對家人最深摯的愛.從友情角度看,具備較好湘茶茶藝表演技術的人更容易獲得朋友的愛戴,深摯以茶交友,結成生死之交.從恩情角度看,湘人對待給自己幫助的人最喜歡請其喝茶,認為這是報答恩情最文雅的方式,被感恩者也樂此不疲.湘茶茶藝表演本身也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文化,如茶藝表演者需要穿戴整齊、動作優(yōu)雅美觀、言語溫柔恬靜等,這本身就是一種情感文化的打造過程.湘人認為如果茶藝師本身不具備對茶和飲茶人充滿感情,就泡制不出一壺風味獨特的茶湯.
3.1湖南茶品
湖南氣候適宜、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越,茶品眾多,茶葉種類豐富.全省122個縣(市),有90多個縣(市)產茶.2013年全國茶品統(tǒng)計數據顯示,湖南茶品是國內茶品最多的省份之一[4].
綠茶:綠茶在湖南省內種類豐富,大部分地區(qū)皆產綠茶,有高橋銀峰、古丈毛尖、保靖黃金綠茶、東山秀峰、南岳云霧、安化松針、桂東玲瓏茶、碣灘茶等眾多名優(yōu)綠茶.以古丈毛尖為例,該茶產地位于湖南省武陵山區(qū)的古丈縣,選擇茶樹的嫩芽葉炒制而成.該茶緊致多毫,色澤嫩綠,浸泡后綠意斐然,味道清爽甘甜,是典型的綠茶精品.
黑茶:湖南黑茶始于益陽市安化縣,黑茶主要由"三尖、三磚、一卷"組成."三尖"指天尖、貢尖、生尖,采用古老的茶葉包裝方式:篾簍散裝."三磚"指茯磚、黑磚和花磚.茯磚茶有特殊的"發(fā)花"工藝,通過發(fā)花產生有益于人身體健康的冠突散囊菌."一卷"是指花卷茶,即安化千兩茶,被稱為"世界茶王".
紅茶:湖南紅茶曾是中國紅茶的代表之一,一度與祁紅齊名,享譽天下.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湖紅獲得金獎.2015年是湖南紅茶走向世界的百年紀念年,安化紅茶再次從100多個中國茶產業(yè)頂尖品牌中脫穎而出,獲得"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駱駝獎".
黃茶:湖南岳陽為中國黃茶之鄉(xiāng).產有黃茶名茶君山銀針與北港毛尖.黃茶的特點是"黃葉黃湯",滋味醇和鮮爽.
花茶:花茶是茶中加了花朵窨制而成,芳香鮮靈.湖南盛產茶葉與茉莉花.今日的猴王茶業(yè)不僅僅生產傳統(tǒng)的茉莉花茶,還有很多創(chuàng)新產品,如桂花綠茶、玫瑰黑茶、茉莉紅茶等,豐富了湖南花茶的種類.
創(chuàng)新茶類:湘茶集團、華萊茶業(yè)、潤和茶業(yè)、風華致遠等茶企與湖南農業(yè)大學開展深度產、學、研結合,開發(fā)了速溶茶、保健茶、茶飲料、茶食、茶護膚品等.湘茶集團以安化黑茶為主要原料,開發(fā)速溶茶"黑茶活力飲"、"吃口茶"品牌茶糖果與茶含片.華萊速溶黑茶采用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實現了安化黑茶獨特風味和保健因子的高保真萃取.
3.2湖南風土
湖南特有的地理風土人情,是推動湖南茶葉種植和茶藝文化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湖南省地形復雜多變,全省以山地和丘陵地區(qū)為主,整個湖南地形特點為東南西三面山地環(huán)繞,中北部較為平坦,是較為典型馬蹄形的丘陵盆地構造.境內河流湖泊眾多,"湘"字本身就寓意多水之地.目前湖南近半數地區(qū)為水域所覆蓋,主要有湘江、洞庭湖等.當地氣候為大陸性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光熱資源豐富,雨溫同步,四季氣候變化明顯,年平均溫度在18攝氏度左右.上述獨有的復雜地理氣候條件和獨特的人文條件,使得湖南地區(qū)的茶葉種植呈現明顯的地域性特點.不同地區(qū)的茶葉品質有明顯的差異,如湘西,有著豐富的土壤養(yǎng)分,尤其是茶園土壤多為紫色板頁巖,含磷量高,極宜茶樹生長,湘西茶品多以綠茶為主,如上述古丈毛尖等.而湘中偏北的安化,由于水系發(fā)達,茶園土質良好,加之加工工藝優(yōu)良,生產了得天獨厚的安化黑茶、安化紅茶等.
3.3湖南精神
"忠誠、擔當、求是、圖強"是新時期湖南精神.湖南精神是三湘兒女千百年來不斷開拓進取形成的三湘文化的精髓.湖南精神在新時期推動湖南人更加積極主動創(chuàng)業(yè),推動湖南更加快速健康發(fā)展.在湖南茶藝文化中也四處彰顯著湖南精神.湖南茶藝文化要求服務于當地居民的生活,讓茶藝文化成為溝通百姓情感的橋梁,這本身體現了對人民的"忠誠".湖南茶藝文化精益求精,茶藝師承擔著推廣湖南茶文化的重任,進而帶動湖南經濟社會的全面發(fā)展[7],這體現了湖南人的"擔當".湖南依托當地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大力加強對茶葉的種植,精心研發(fā)茶葉新工藝,鍛造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茶藝文化,本身也體現了"求是".湖南大力發(fā)展茶葉產業(yè),通過茶藝巡回表演等形式讓更多國內外人士了解湖南茶文化,做大做強湖南茶產業(yè),本身體現了"圖強".湖南精神借助茶藝文化更為外地人所熟知,讓省內外人士通過茶藝文化了解湖南豐富的三湘文化底蘊,進而推崇新時期湖南精神.湖南精神已經實現了與湖南茶藝文化的有機融合,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
湖南茶藝已經深刻影響了當代湖湘人生產生活的狀態(tài),深摯成為三湘兒女文化精髓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通過大力推動湖南茶文化的傳播,讓更多人了解湖南茶文化,讓更多當地知名茶品為外人所熟知,推動湖南茶葉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已經成為每位湖南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湖南茶藝文化已經成為湖南精神對外宣傳的有利平臺,成為推動三湘地區(qū)乃至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的強大助力.未來湖南茶文化的進一步創(chuàng)新和完善,一定會帶動湖湘經濟文化社會事業(yè)的全面發(fā)展.
[1] 楊麗. 湖湘茶文化的現代化思考[D]. 長沙∶ 湖南師范大學, 2009.
[2] 陳先樞 湯青峰 朱海燕. 湖湘茶文化[M].長沙∶ 中南大學出版社, 2009.
[3] 李童貞.湖南茶文化現狀分析與發(fā)展趨勢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yè)大學,2013.
[4] 林志.新特色茶藝,促進湘茶騰飛[M]. 湖南省茶葉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7.
[5] 張靜.湖南黑茶產業(yè)發(fā)展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yè)大學, 2013.
[6] 孟濤,鄒勛.湖南黑茶茶藝[J].貴州茶葉, 2011(01) ∶67-68.
[7] 舟子.湖南石門:培訓茶藝師助推茶葉產業(yè)發(fā)展[J].中國茶葉, 2015(08) ∶127.
Analysis of the Tea Art Features in Hunan
WANG Sha,ZHOU Ting,DONG Zhao,JIANG Qin-juan,ZHU Hai-yan*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Hu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characteristies that developped from tea art of Hunan tea in three cointexts∶drink type of Hunan tea. Study suggested that tea art of Hunan tea hav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forms and extensive subjects by means of the abandant customs of drinking tea in Hunan,various products and profound culture,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arriers of "loyalty,responsibility,truth seeking and aim high"of Hunan spirit culture in new period.
Hunan tea,Tea art,Culture
S571.1
A
1009-525X(2016)02-61-64
2015-12-01
2016-03-28
王杉(1992-),女,河南信陽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茶葉經濟與茶文化.
朱海燕,3065297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