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藝
(鄭州大學法學院,河南鄭州 450001)
意大利刑事特別程序評析
——兼評我國刑事公訴案件程序分流的完善
蔡藝
(鄭州大學法學院,河南鄭州 450001)
意大利在1988年新刑事訴訟法典中設置了刑事特別程序。該程序的設置解決了司法實踐中的訴訟拖沓,起到了分流刑事公訴案件、節(jié)約司法資源的目的。我國現(xiàn)階段刑事司法改革首先在立法態(tài)度上要推陳出新,大膽借鑒國外成熟的法律制度;其次在司法改革中要堅持循序漸進,逐步完善我國刑事公訴案件的程序分流;第三在制度設置上要因地制宜,立足于我國的司法現(xiàn)狀制定切實可行的完善措施。
意大利;刑事特別程序;分流;完善
意大利在1988年新刑事訴訟法典頒布前屬于典型的“職權主義”訴訟模式的國家。在1988年新刑事訴訟法中,立法者將英美“對抗主義”訴訟模式的相關內容引入意大利,開啟了意大利刑事訴訟的改革之路。此次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設立了幾種特別程序,這些特別程序改變了意大利刑事案件堆積以及訴訟拖沓的司法狀況,保證了刑事訴訟程序的順利推進。如何保證庭審的質量和提高訴訟的效率成為學術界和實務部門著重探討的問題。學習和借鑒意大利刑事特別程序對我國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意大利刑事訴訟普通程序可以被劃分為三個階段,即初期偵查、初步庭審和審判[1]。刑事特別程序通過省略普通程序的個別階段來實現(xiàn)對案件的分流,減輕法院正式審判的壓力。這些特別程序主要包括以下五種:簡易審判程序、依當事人的要求適用刑罰、快速審判程序、立即審判程序以及處罰令程序。
初期偵查階段的公訴案件,當公訴人認為只應當適用財產刑,包括為代替監(jiān)禁刑而科處的財產刑時,自被指控人的名字被登記在關于犯罪消息的登記簿之日起的4個月內,公訴人可以要求負責偵查的法官發(fā)布刑事處罰令,并預先向該法官移送卷宗材料,指出處罰的程度和可能判處的附加刑。公訴人根據規(guī)定可以要求適用相對于法定刑減輕之一半的刑罰,法官則按照公訴人要求的標準對被指控人判處相應的刑罰。這就是刑事處罰令程序,該程序的設立使案件于偵查階段便可得到解決,無需再經過初步庭審和正式審判。
初期偵查后,部分案件可以跳過初步庭審而直接進入審判程序。快速審判程序和立即審判程序就是省略初步庭審的特別程序。快速審判程序應符合以下五種情形:(1)如果某人在犯罪時被當場逮捕并且公訴人認為應當予以追訴,可以直接將處于逮捕狀態(tài)的人提交法官,以便在自逮捕后的48小時內獲得對逮捕的認可并使該人同時受到審判;(2)如果逮捕未獲認可,法官將文書退還公訴人,當被告人和公訴人同意實行快速審判時,法官可以決定實行該程序;(3)如果逮捕得到認可,則立即進行審判;(4)當場逮捕已經得到認可時,公訴人也可以實行快速審判。在這種情況下,被告人自逮捕后的14日被提交給法庭;(5)對于訊問過程中作出坦白的人,公訴人可以實行快速審判。被告人在自登記犯罪消息后的14日內被傳喚出庭受審。因受追訴行為而處于預防性羈押狀態(tài)的被告人在同一期限內被提交法庭。對于當場逮捕的現(xiàn)行犯,也可以不經初期偵查而直接進入審判程序。立即審判程序則是在犯罪消息被登記后的10日內,公訴人在預先訊問被告人后要求立即審判,或者由被告人放棄初步庭審的權利而要求立即審判。上述兩種特別程序主要針對犯罪事實清楚,證據較為充分的案件。
經過初期偵查進入初步庭審的案件,被告人可以要求適用簡易審判程序在初步庭審中結束案件。根據意大利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簡易審判程序的啟動需要以下幾個條件:第一,簡易程序的開啟要求由被告人或其特別代理人提出,并且須經公訴人的同意。第二,被告人的要求和公訴人對此要求的同意在初步庭審中可以口頭提出,而在其他情況下則要以書面形式提出。第三,被告人或者其特別代理人對適用簡易審判程序的表達必須處于真實的意愿,其同意的簽名還要經過一定程序加以確認。
意大利刑事訴訟法典除了規(guī)定上述幾種省略普通程序個別階段的特別程序,還規(guī)定了控辯雙方的協(xié)商程序,即依當事人的要求適用刑罰,該程序又被成為“意大利的辯訴交易”。根據意大利刑訴法典的規(guī)定,被告人和公訴人都可以要求法官按照自己提議的種類和標準適用代替性刑罰或減輕三分之一的財產刑,亦或適用監(jiān)禁刑,只要根據具體情節(jié)并在減輕三分之一后該監(jiān)禁刑不超過或與財產刑并處的兩年有期徒刑或拘禁。雖然意大利規(guī)定了辯訴交易,但偏“職權主義”的訴訟傳統(tǒng)使得法律對交易活動進行了較大的限制。首先,只許對被告人的量刑進行協(xié)商,犯罪的性質和罪名則不允許協(xié)商;其次,法官在辯訴交易中有主導權。對于某些檢察官不同意協(xié)商的案件,被告人可以跳過檢察官而直接同法官進行協(xié)商;最后,限定最高減刑幅度。根據意大利刑事訴訟的規(guī)定,辯訴交易最高減刑幅度為法定刑的三分之一,并且最終判刑不得超過單處或與財產刑并處的5年有期徒刑或拘役。
意大利刑事特別程序自設立后,在學界引起了較大的爭議,有學者認為意大利曾屬于典型的“職權主義”訴訟模式的國家,特別程序的設立違背了“正當程序”的相關內容;還有一些學者批判特別程序中對被告人保護的不足。筆者認為意大利刑事特別程序的積極意義要遠遠大于存在的弊端。
(一)快速結束訴訟,保障各方利益
首先,對于被害人來說,刑事特別程序能夠使其權利得以迅速地實現(xiàn)。聯(lián)合國1985年通過的《為罪行和濫用權力行為受害者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則宣言》中的規(guī)定,受害者有迅速、公平、便利地得到補救的權利。在犯罪行為發(fā)生后,被告人往往害怕再次受害、感覺無助、感覺對自己的命運缺乏控制能力、缺乏安全感,能夠快速結束案件、擺脫訴訟的煩擾、看到被告人得到應有的懲罰,對被害人既是一種寬慰,更是一種解脫。刑事特別程序的設立使被告人快速得到懲罰,這對恢復被害人正常生活、擺脫訴訟干擾和及時地獲得賠償都起到了促進作用。
其次,對于被告人而言,刑事特別程序能夠使其快速地擺脫訴累。通常情況下,偵查活動一開始,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就會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別是被采取強制措施的被告人,更是失去了人身自由的權利。此外,被告人對審判結果的擔心折磨著其心理和精神,能夠快速地從訴訟活動中抽離是每個被告人的渴望。刑事特別程序不僅使被告人獲得快速地審判,在量刑方面也使被告人有所預期,保障了被告人的基本權利。
(二)實現(xiàn)效率優(yōu)化,符合訴訟價值
刑事訴訟的價值可以概括為公正、效益和效率三個方面[2]。意大利刑事特別程序在實現(xiàn)效率價值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根據法經濟學觀點,司法程序可以被看成是“一種市場,一種分配司法資源的市場?!保?]在這個“市場”中司法資源是稀缺的,因此需要予以合理的配置以保證其利用的效率。近年來隨著司法資源的供求不足,如何實現(xiàn)效率的最大化成為司法領域爭相探討的問題。嚴格意義上講,司法程序的設置和運行往往代表著對社會成本的消耗,因此如何使這種消耗最小化成為判斷訴訟活動是否有效的重要標準。實踐中,司法程序對社會成本的消耗是多種多樣的,但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大類,即管理成本與錯誤成本。管理成本主要包括公共成本和私人成本,而錯誤成本則指法院做出錯誤判決而產生的成本[4]。若能達到管理成本與錯誤成本的最小化則實現(xiàn)了效率的優(yōu)化。
意大利刑事特別程序,首先節(jié)約了公共成本,提高了司法成本的利用率。五種刑事特別程序都省略了普通程序的個別階段,減少了不同階段社會成本的投入,起到了節(jié)約司法資源的目的。其次,在私人成本的投入方面也實現(xiàn)了最小化。一方面,刑事特別程序縮短了控辯雙方參與訴訟的過程,減少了雙方當事人時間和精力的投入;另一方面,刑事處罰令等則無須被告人聘請律師,減少了被告人的經濟負擔??傊獯罄淌绿貏e程序的設置及其運行實現(xiàn)了刑事訴訟活動效率的優(yōu)化,符合訴訟的內在價值。
(三)分流部分案件,減輕審判壓力
我國有學者指出,考察當今世界各國無論是英美法系國家還是大陸法系國家的刑事司法制度,繁簡分流的程序設計都普遍存在[5]。如日本的簡易公審程序,法國違警罪的簡易審判程序以及英美的訴辯交易,都屬于刑事程序分流機制。建立刑事程序分流機制不僅能夠保證案件得以快速地解決,更減輕了法院審判的壓力,提高了訴訟的效率。
意大利刑事特別程序從某種意義上講起到了分流案件的作用。譬如刑事處罰令程序,它于初期偵查開始后由公訴人提出,即在偵查階段就完成了對案件的處理,實現(xiàn)了程序分流;快速審判程序和立即審判程序則通過省去初步庭審而使案件得以快速解決,減輕了初步庭審的壓力;簡易審判程序是在初步庭審中解決了控辯雙方的爭議,使案件被排除在法院正式的審判之外;以當事人的要求適用刑罰更是省卻了法院認定證據和查明事實的繁瑣程序,將協(xié)商的內容作為裁判的依據,減輕了法院審判的壓力,從而使法院能夠集中力量處理要案大案,對刑事訴訟的良性發(fā)展以及社會生活的安定有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如何減輕法院審判的壓力,在審判前將大部分的案件分流出去,成為司法實踐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意大刑事特別程序對完善我國刑事案件的分流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首先,就必要性而言,我國司法實踐中面臨著案件積壓、訴訟拖沓的現(xiàn)象,這與意大利新刑事訴訟法典頒布前有著同樣的困擾,因而有借鑒的需要;其次就可行性而言,兩國都曾屬于“職權主義”訴訟模式的國家,在改革中都借鑒了英美“對抗主義”的有關規(guī)定,并且朝著“混合制”訴訟模式發(fā)展,故兩國的法律傳統(tǒng)較為相似,具有借鑒的現(xiàn)實基礎。因此,我國借鑒意大利刑事特別程序是現(xiàn)實可行的,不過要切實引入這些程序,我國在立法和司法中仍需作出大的變革。
(一)立法態(tài)度:推陳出新
我國現(xiàn)階段司法領域的改革需要立法者將目光投向世界,大膽借鑒國外成熟的法律制度來完善我國的司法體系。就我國現(xiàn)階段法律而言,對刑事程序分流規(guī)定的較少,嚴格來說只有兩類[6]:一是檢察院審查起訴時作出的不起訴決定,包括法定不起訴、酌定不起訴和附條件不起訴,另一則是案件在進入審判程序后符合相關條件而適用的簡易程序。我國的刑事程序分流相較于意大利而言,不僅種類少,立法設置也相當單一。這對減輕我國司法實踐中法院審判的壓力,完成刑事司法改革的目的造成阻礙。
筆者認為,要完善我國刑事案件的分流程序,首先要改變立法者的態(tài)度。立法者在法律改革中往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立法者對一項法律制度的態(tài)度往往決定著該制度未來的發(fā)展。因此,在借鑒意大利刑事特別程序時,我國立法者要統(tǒng)籌全局,敢于創(chuàng)新,既要重視我國法律傳統(tǒng),分析制度引進于我國之利害;又要除舊布新,整體把握制度的設計。
(二)司法實踐:循序漸進
司法實踐對一項制度的發(fā)展通常具有決定性影響。首先,在一項制度設立之前,司法實踐往往起到了“先行者”的作用。譬如,我國法律并未明確規(guī)定“辯訴交易”,而司法實踐中則出現(xiàn)了有關“辯訴交易”的案例。2002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鐵路運輸法院審理的孟廣虎故意傷害案就以控辯雙方的協(xié)商結案,該案被稱為“中國辯訴交易第一案”。該案表明,司法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引領著立法的發(fā)展,為制度的立法提供可行性依據。其次,在一項制度確立后,還要經過司法實踐的檢驗,通過踐行該項制度發(fā)現(xiàn)其存在的問題,從而進行較好的修補。
對意大利刑事特別程序的借鑒便可通過上述路徑循序漸進地進行。首先在司法實踐中由最高法院出臺相關解釋允許對個別刑事案件通過程序分流做出處理,積累辦案經驗,待到時機成熟后再以立法的形式予以確認。當然,在法律對程序分流做出詳細規(guī)定后,仍應在司法實踐中予以檢驗,發(fā)現(xiàn)該制度在我國運行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地進行修改和完善。
(三)制度設置:因地制宜
要對我國刑事程序分流機制進行完善,就需要著重考慮制度的設置。意大利刑事別程序中的刑事處罰令程序、快速審判以及立即審判程序允許偵查機關通過自由裁量權對案件進行處理。我國在偵查階段則不允許公安機關對案件進行處理。然而要節(jié)約司法資源、減輕審查起訴的壓力,法律就應當賦予公安機關一定的自由裁量權,使一部分案件在偵查階段被分流出去。我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對于偵查終結的案件,應當做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同時公安機關應當寫出起訴意見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并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移送起訴。該法第一百六十一條規(guī)定,在偵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應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撤銷案件。法律將犯罪嫌疑人未實施犯罪作為撤銷案件的前提條件,對于公安機關在偵查階段發(fā)現(xiàn)證據不足的案件,則未賦予公安機關自行決定不提起審查起訴的權力。在實際辦案中,公安機關通常將證據不足的案件作不予立案的處理,從而將這些案件過濾在審查起訴之外,與此同時,對于一些難以破獲的案件也作出相同的處理,這就造成了犯罪黑數(shù)的增加,不利于對犯罪有效的追訴。為杜絕此類現(xiàn)象的發(fā)生,應在偵查階段允許公安機關作出證據不足不予提起審查起訴的決定,將證據不足的案件盡早過濾在審判之外。當然為了防止公安機關肆意地終結案件,應允許檢察機關對其進行制約,設立相應的審查機制,使檢察機關對公安機關撤銷的證據不足的案件享有最終的決定權。
意大利刑事訴訟法典中對犯罪嫌疑人是否提起正式的審判通常在初步庭審中予以確定,而我國并未設立初步庭審程序,對犯罪嫌疑人是否提起訴訟則是通過檢察院的審查起訴予以完成。因此,審查起訴程序在我國刑事案件分流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國刑訴法對酌定不起訴和附條件不起訴案件的適用范圍進行了嚴格的限定,這遠不能起到審查起訴階段分流案件的目的,因而需要進行一定的修改[7]。首先對于酌定不起訴的案件,其適用范圍應擴大到可能判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以及單處罰金的案件。其次對于附條件不起訴案件的范圍也要進行擴大,不能再僅限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規(guī)定的可能判處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犯罪案件。當然,在擴大檢察院審查起訴自由裁量權的同時也要加強法院對其審查起訴工作的監(jiān)督,加強對檢察院審查起訴的監(jiān)督,賦予法院審查不起訴決定合法與否的權力,保障刑事訴訟活動的公平與公正。
通過審查起訴進入法院的案件,應再次進行程序分流。首先,法院要充分利用庭前會議,將部分案件于庭前會議中解決。譬如,設立專門的庭前會議法官來處理“辯訴交易”的案件以及簽發(fā)刑事處罰令。其次,學習意大利的簡易審判程序,在庭前會議中對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被告人認罪的案件進行審理,實現(xiàn)正式審判前的再次過濾。
意大利與我國有著相似的法律傳統(tǒng),并沿著相同的方向進行法律改革,學習借鑒意大利刑事特別程序的相關內容對完善我國刑事程序分流機制,實現(xiàn)刑事訴訟改革的目的,完善我國的司法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1]元秩.程序分流視角下的意大利刑事訴訟改革[J].比較法研究2011(5):121-130.
[2]陳瑞華.刑事訴訟的前沿問題[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63.
[3]錢弘道.法律的經濟分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166.
[4]肖松.法經濟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218.
[5]顧永忠.刑事案件繁簡分流的新視角——論附條件不起訴和被告人認罪案件程序的立法建構[J].中外法學,2007(6):712-720.
[6]吳敦.周召.輕微刑事案件速裁機制初探——以程序分流與程序構建為主線[J].法律適用,2014(8):87-91.
[7]張少波.公訴環(huán)節(jié)程序分流機制的反思與完善——以2009-2012年D檢察院不起訴制度運行狀況為分析視角[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3(8):93-103.
Comments on the Criminal Special Procedure in Italy:Concurrent Comments on How to Perfect China's Public Criminal Prosecution Procedure Split Flow
CAI Yi
(School of Law,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Henan 450001,China)
In Italy,the criminal special procedure was set up in new criminal procedure code in 1988.The setting of the program not only solve the procrastination of litigation in judicial practice,but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plit flow for criminal cases during public prosecution,and reach the purpose of saving judicial resources.The ongoing reform of criminal justice at the present stage in China,first of all we need to get rid of the stale and bring forth the fresh and to learn from the mature law system in foreign countries;secondly,in judicial reform,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step by step,and gradually perfect the procedure split flow of criminal public prosecution in China;thirdly,in institutional settings,we should refer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base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 to make practical judicial perfection measures.
Italy;criminal special procedure;split flow;perfection
D954.6;D915.3
A
1672-934X(2016)04-0132-05
10.16573/j.cnki.1672-934x.2016.04.021
2016-05-20
蔡 藝(1990-),女,河南鄭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訴訟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