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遼寧·郭全剛
?
淡水釣魚的一般規(guī)律
文/遼寧·郭全剛
新手釣魚,有些基礎性的規(guī)律應有所了解
筆者多年對各種水域均有垂釣,就經(jīng)驗而言概括總結出有關釣具、釣場、釣餌等方面要求的一般規(guī)律,現(xiàn)簡述如下:
總體釣具要求?!肮び破涫拢叵壤淦??!贬炚卟灰拇鎯e幸,自己糊弄自己??偟膩碚f,鉤子要鋒利不能鈍;線要有足夠強的拉力,不打結、不磨損;竿子要結實有腰勁。若上述三項中的任何一項達不到要求,則必須換新的(特別是垂釣大魚時)。
選鉤基本原則。通常來說,釣大魚宜用大鉤,釣小魚宜用小鉤。當然,并非只有大鉤才能釣大魚,小鉤同樣可以,問題的關鍵在于它能否刺牢魚嘴以及它是否有足夠的抗拉強度。
選線基本原則。就經(jīng)濟實惠而言,釣非肉食性魚類應以碳素線、尼龍線為首選,火線、編織線次之;釣肉食性魚則以編織線、火線為首選,尼龍線、碳素線次之。若經(jīng)濟條件尚可,則垂釣大魚時將編織線、火線作為首選,這兩種線抗拉強度和耐磨性遠超碳素線和尼龍線。
選竿基本原則。垂釣大魚可選海竿或超硬手竿,以三七調(diào)、二八調(diào)為宜。當然,軟釣竿也可以釣大魚,而且軟竿釣大魚不易脫鉤,關鍵在于釣者的垂釣經(jīng)驗。硬竿也能釣小魚,只是上魚手感要差一些。釣小魚時,釣者若不是為了打競技抓快魚,應首選軟竿,以四六調(diào)、五五調(diào)為好。
魚的口味。同一片水域中的不同種魚可能偏愛不同的釣餌,不同水域的同種魚也可能偏愛不同的釣餌,所以萬能餌、通用餌是不多的。
野生魚的釣餌要求。野生魚對食物的要求并不十分挑剔,也并不十分認準商品餌,它們對天然餌情有獨鐘。只要我們配制的釣餌符合天然餌的味道特征就是最佳釣餌,過腥、過香、過甜、過酸、過臭都是不可取的。若窩點長時間沒有魚兒咬鉤的跡象,則窩里無魚,釣者應更換釣點。
養(yǎng)殖魚釣餌要求。養(yǎng)殖魚長期依賴人投喂飼料而生存,因此口味相對來說比較挑剔。釣者可選擇與原塘餌味道相近的釣餌,配以養(yǎng)魚池的水開餌即可。
非肉食性野生魚的食性。 底層非肉食性魚類對水底新鮮的苔蘚總是情有獨鐘的,所以釣餌應具有新鮮苔蘚的味道特點。如果施釣水域底部苔蘚過多,則可以肯定該水域魚的密度不大。
肉食性野生魚類的食性。肉食性魚類始終以捕食水中其他水生動物、小型兩棲動物以及昆蟲為生,只要是它以前吃過的,遇到就不會輕易放過。
找準魚道,釣魚事半功倍
釣位、釣點的選擇很關鍵
海竿是釣大釣遠的利器
藏大魚的水域。大水、深水必有大魚;大洪水過后的江河主河道的河灣以及大水漫過的大深塘必有大魚。
釣位的選擇。垂釣自然水域,最重要的因素并非釣餌,而是你所選的釣位是否有你的對象魚。要知道,魚是有“魚道”“魚炕”和“魚家”的。所謂“魚道”就是大魚的必經(jīng)之路,往往位于江河湖庫水底河坎處,或亂石堆底部的大縫隙中。大魚之所以要通過這里,是因為這樣的位置水流最緩,聚集的食物最豐富。例如,有河坎的地方水的流速會減弱,水流會出現(xiàn)翻滾的狀況,食物會因此而聚集,無論是逆流而上還是順流而下的魚,多數(shù)都要經(jīng)過這里。我們可以從漁民所下的攔河網(wǎng)得到啟示,攔河網(wǎng)最中間的位置往往攔住的魚較少,而兩側的網(wǎng)卻能攔住很多,這顯然是因為兩側的漁網(wǎng)處是魚的必經(jīng)之路。所謂“魚炕”是大魚暫短休息時用胸鰭、尾鰭滑打出的窩,多位于江、河、湖底部的河坎之下,這里水的流速相對較緩,適合大魚休息。所謂“魚家”是魚躲避敵害攻擊時的藏身避難所,主要位于江、河、湖底的陡坎處,水中倒樹、挺水植物的根須處,以及沉船底部、亂石堆的底部縫隙中。找到上述這些位置,魚獲往往不錯。一般來說,方塘要釣角,長塘要釣腰,異形塘要釣嘴,圓塘要釣心;高溫季節(jié)要釣迎風的一側,背著太陽釣,通常上午釣東,下午釣西,低溫季節(jié)則相反。
關于裝備,不要嫌麻煩,必要時應及時更換
判斷咬鉤和提竿。判斷魚訊、把握提竿時機要通過長期實踐方能掌握。通常,當你感覺有大魚咬鉤的信號出現(xiàn)時,可稍微延時提竿,以便讓大魚吞鉤更深一些;釣小魚則要抓住小魚吞鉤的第一信號,及時提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