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慶的意義不應是捐款
【輿情回放】 近日,陜西省的商洛學院在迎40周年校慶之際,要求在校師生向學?!熬杩睢?,有些分院甚至變成了強制捐款。有學生網上吐槽:我們又不掙錢,憑啥捐款?校方回應:捐款堅持自愿原則,不分等級,不設上下限,3元5元都可以,這點能力學生還是有的。
【網絡輿情】
荊楚網·東湖觀點:學生參與的方式絕不應是捐款。他們完全可以通過當志愿者或其他形式融入熱烈的校慶中,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校慶。
人民網·觀點頻道:如果沒錢辦慶典,那也應該從簡從儉,豈能通過“雁過拔毛”的方式募集資金?換言之,學校為了校內活動以學校名義發(fā)動在校生進行捐款本身就欠妥,一旦有強制要求,更應當以“變相亂收費”論。
【決策點睛】到底是學生應該向大學捐款,還是大學應該為學生“花錢”?值得每一所中國大學認真思考。但強制在校學生向學校捐款,都有悖于現代大學制度的治理原則,于情于理都是說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