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
在中國西部,最重要的文化景觀,大概就是絲綢之路了,從河南一直到新疆,沿途都是古代商路,古跡無數(shù)。2014年6月22日,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lián)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這也是中國首例跨國合作而成功申遺的項目。中國境內的遺產點一共有22處,分布在河南、陜西、甘肅、新疆四省區(qū),包括了西安大雁塔、甘肅麥積山、新疆克孜爾石窟等著名景點。
古人其實并不知道絲綢之路這個詞。1877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舴以谄渲鳌吨袊芬粫校选皬墓?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并正式運用。
現(xiàn)在的“絲綢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陸上商業(yè)貿易路線。狹義的絲綢之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它的起點終點并不確定,只要連接亞歐大陸的商貿的地方,就算是絲綢之路的一部分。
絲綢之路作為世界遺產,其最東端的遺產點在河南洛陽,是漢魏洛陽城遺址和隋唐洛陽定鼎門遺址,分別代表了漢魏和隋唐這兩個黃金時代中國首都的風貌。
絲綢之路世界遺產最精華的部分,是在甘肅和新疆。麥積山、炳靈寺、克孜爾等幾個佛教石窟,代表了絲綢之路最輝煌時代的藝術成就。當時佛教從西域傳來,藝術造型上還帶著亞歷山大帝國的希臘風,一路東傳,讓絲綢之路成了世界藝術史上不可或缺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