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
“奧斯卡”的影響力有多大?尤其是今年這一屆。提供一個檢測方法:你的微信朋友圈被刷屏了嗎?或者更確切說,被“小李子”(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Leonardo DiCaprio)攻占了嗎?還有琳瑯滿目的微信訂閱號,簡直就是把“小李子”玩壞了。各商家更是聞風而動,不出肖像版權費的即時廣告,比著誰玩得最瘋。
普通電影愛好者,一條一條的微信表達,無外乎是影迷在自己的節(jié)日里,既中了獎,又解了氣!國內同行、著名制片人、編劇楊?。ù碜鳌栋邓恪罚?,人在日本,不常發(fā)朋友圈卻也由衷發(fā)了一條:“恭喜小李終獲小金人,盡管他如今胖成了‘獅子!”
所以,非要說今年的“奧斯卡”,不搬開“小李子”這座大山,一山障目,已是定局。畢竟,最佳影片的候選成色,沒有一枝獨秀到非他莫屬的;影后布麗·拉爾森(Brie Larson)的面孔和前史,沒有漂亮到閃瞎觀眾的眼。
所以,讓我們先來搬開陪跑20多年的“小李子”這座大山。
影帝:“陪跑”的戲劇光環(huán)不遜于“小金人”
當看到朋友圈被小李子手拿小金人,尤其是被攝影師抓拍到中指偏偏與其他四指分隔證書兩側的時候,我就想說一句話:當一個人蒼蒼涼涼決定轉身,用背影演戲都能風雷動之際,他還需要掌聲嗎?憑借《荒野獵人》,評論家選擇獎、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小李子”暢快拿下所有前哨,攻下奧斯卡城池,只等時間到。即便這位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是和熊演的對手戲!
太多人唏噓于“小李子”陪跑,還有段子手開玩笑說,以前都是“小李子”在門口忐忑問,“奧斯卡”在里面嗎?今年是“奧斯卡”在門口忐忑問:“小李子”在里面嗎?所以,“小李子”得獎后的淡定也是必然。
當一個演員,尤其還是位少年成名的帥哥,在“奧斯卡”投籃的路上以20年為時長,跌跌撞撞,超長運球,就是投籃不中的時候,這個戲劇化歷程的大眾屬性,無限增容,比影視劇本身的影響都深遠。最要命的是,“小李子”還那么不禁老,明明是一枚白馬小王子,生生給整成了滄桑的“大獅子”??粗@變化,影迷們就淡定不了,各種吐槽都能理解。有一篇文章的標題,可以代表影迷尤其是姑娘們的心聲:《小李子得獎又怎樣?我只想和杰克凍死在泰坦尼克的甲板上》。
所以,應該說“小李子”在銀幕之外的貢獻也是“奧斯卡”級別的:深深娛樂并影響了全球的影視愛好者。終于得獎了,就像歌手紅料歌里唱的,“原來結局寫在今生此際,是多么多么可終于終于。”
還說什么呢?
說“奧斯卡”終究不過是一場電影圈華麗麗的一場游戲,和電影產業(yè)、各方利益、政治局勢和公關手段,都有扯不清的關系?沒意義了,小李子淡定舉杯,塵埃落定。全球影視愛好者心里都有了一絲婉轉:世事再繁華,塵世再喧囂,堅持、敬業(yè)、專業(yè),就是體面,致以敬意。白先勇先生說,“美與情都是文化的救贖力量”,小李子20年來展現了多維度的美和情,若一個不夠,20年30部電影加起來,還救贖不出一點對文化、對電影的敬意?
“小李子”,這位奧斯卡影帝,實至名歸。
影后:樂壇天才跑進表演圈,初拿獎就拿到手軟
雖然布麗·拉爾森獲獎并無懸念,但1989年出生的她,絕對屬于得獎運勢著實氣死“小李子”的那一類。新人就成為候選的頭號熱門人物,一部電影《房間》已經讓她在奧斯卡頒獎禮之前,拿獎拿到手軟:26座大大小小影后獎杯!想來,“奧斯卡”那些平均年齡62歲的評委大叔們,已經心里明鏡兒似的:誰也攔不住這個小丫頭了!
如此新鮮的女孩,扮老扮丑扮媽媽,竟然哪一項都沒穿幫。再加上一個扮演兒子的小精靈一般的小演員的出色,布麗·拉爾森給自己的第一次鑲了金邊兒:第一次提名、甚至第一部重要作品,就登頂影后寶座。獲得影后,她上臺感慨:“我感謝第一個給這部電影展示平臺的電影節(jié),也感謝所有的粉絲以及我現實中的男友!”
的確值得感慨,因為僅中國影迷們已經有不同的聲音,認為布麗·拉爾森“無存在感,拿了影后也沒用”。結果,可想而知,另外一些影迷已經跳出來回應了:“你以為你是預言家?那你準確預言了雀斑能在去年成為奧斯卡影帝?5年前預言了詹妮弗·勞倫斯能紅成現在這樣?在《房間》讓拉爾森成為今年熱門以前,你們根本不知道她是誰,而現在知道了有這么一個人了,這就是她成為奧斯卡影后熱門人選之后的效果!她還那么年輕,以后資源也有的是……”
其實,27歲的布麗·拉爾森,雖然相貌并沒有那么醒目,但履歷還是很不簡單的。不妨我們走馬觀花看一看。
多才多藝的小童星
布麗·拉爾森資料的職業(yè)一欄里,有多個名頭:演員、導演、編劇、作曲、剪輯,有點兒意思了吧?尤其是作曲,一定不是一日之功,非童子功不可。布麗·拉爾森,就是。
布麗·拉爾森(Brie Larson),1989年10月1日出生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薩克拉門托。15歲就發(fā)行了首張專輯,之后參加多部影視作品的拍攝,并獲得多個最佳女主角獎項。最主要得獎影片,2013年的《少年收容所》,2015年的《房間》。
布麗·拉爾森,首先是流行樂壇新進的年輕天才,從7歲開始就以童星身份踏入演藝圈,12歲開始,她向一位跟她一起演出的演員學習吉他。在片場長大的布麗很小就立定志向要成為專業(yè)的表演藝人。
1990年代末期,她前往洛杉磯并成為“今夜”(Tonight Show)節(jié)目里固定演出短劇的童星。不久她就被選中參加迪士尼頻道的電視電影《Right on Track》演出,并在2001年成為華納電視影集《Raising Dad》固定演出班底。2004年,布麗也在電影青春喜劇《公主徹夜狂歡(sleepover)》里有亮眼的表現。
搖滾的青春期
步入青春期,布麗對音樂劇的喜愛以及對搖滾樂的狂熱集中顯露。她有搜集經典搖滾黑膠唱片的興趣,并且喜歡在閑暇時參加各種搖滾演唱會,促使她想要把發(fā)展版圖延伸至歌壇。當時的她幾乎每天晚上都去看演唱會看到很晚才回家,回到家里就關在房間里自己試著創(chuàng)作一些歌詞。隔天一早,她就可以為前晚想出的歌詞配好旋律了。endprint
布麗的首張專輯《Finallv Out of P.E.》(2005年在美國地區(qū)發(fā)行)記錄了她的青少年心路歷程。雖然年僅15歲,但歌詞展現出超齡的成熟度,就像在《Go》這首歌曲里所表現出來的一樣,這首充滿力道的抒情歌曲描寫了一段感情的瓦解,而《Ugly》這首曲子則以濃烈的風格反映出對自我的懷疑、沮喪和不安……每位正要面對青春期或是正在經歷青春期的少女,一定都可以在《Finally Out of
P.E.》專輯里找到至少一兩首引起共鳴的歌。
布麗·拉爾森是時尚角逐中的一名強力競爭者,就像她的造型師最近所說的一樣,布麗一直都非常讓人驚喜,因為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出她的識別度。她在時尚方面還沒有選定自己的路線,并且她也沒有因為簽約時尚品牌而被戴上金手銬。
綜述:“小李子”撐起了本屆奧斯卡的通俗部分
總體來說,今年的奧斯卡保持了把帥哥美女折磨成人不人鬼不鬼的偏好之外,老套陳舊,四平八穩(wěn)。要不是“小李子”,其娛樂性會大打折扣。獎項的中規(guī)中矩分配中,其間活性的跳躍度有,但不大,比如:《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橫掃技術獎,算小瘋狂;《大空頭》,落空,只得劇本改編獎,也不奇怪。我一個理科生,看著都有點兒費勁;《機械姬》擊敗《星戰(zhàn)7》奪得視覺效果獎,算評委激動了吧。
最佳影片,口味制勝
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爭霸,像魏蜀吳膠著之態(tài)——前哨戰(zhàn)一路披荊斬棘的《聚焦》,到了重量級的美國制片人工會頒獎上,被《大空頭》逆襲;《荒野獵人》是金球獎最佳影片,不過影評人協(xié)會獎方面又幾乎兩手空空。實力齊刷刷,沒轍,看奧斯卡評委口味了。
《荒野獵人》要不是“小李子”和熊,換一個男演員估計觀眾更沒辦法產生共情,簡直就是受虐。
《大空頭》的金融次貸危機題材、成群的男明星耍變臉,簡直就是“炫酷狂霸拽”。可是對平均年齡62歲的評委們,是不是容易眩暈?他們又不是巴菲特。
《聚焦》講的是一個新聞調查小組的記者暗訪調查天主教包庇牧師的故事,整體流暢,口味討巧,奧斯卡評委們鐘情的類型吧。
最佳導演,評委與影迷之爭
得獎結果:亞歷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多《荒野獵人》
在此之前,輿論普遍認為今年最佳導演有可能是《荒野獵人》導演,他一舉奪下該獎,但也造成本屆奧斯卡一個重大爭議。
頒獎季前哨戰(zhàn),各影評人協(xié)會獎上,《瘋狂麥克斯4:狂暴之路》的喬治·米勒一口氣拿到了26個前哨戰(zhàn)獎的最佳導演。無奈商業(yè)大片,不是奧斯卡評委的菜。在許多影迷心中,喬治·米勒早是今年的最佳導演吧。
最佳男配角,史泰龍出局
得獎結果:馬克·里朗斯《間諜之橋》
馬克·里朗斯在前哨戰(zhàn)拿了好幾家男配的獎項,直到史泰龍憑借人氣在金球獎上逆襲,才將今年的奧斯卡男配之爭整出了懸念。但是馬克的間諜太有腦了,史泰龍出局。
最佳女配角,美女們競爭慘烈
得獎結果:艾麗西亞·維坎德《丹麥女孩》
雖然今年女配競爭搞得比女主競爭慘烈得多,但《丹麥女孩》就是學院派最愛的那款影片。
最佳外語片,奧斯卡、戛納終于趨同
得獎結果:《索爾之子》
奧斯卡向來喜歡無視戛納的通俗,可是碰上二戰(zhàn)和猶太人題材的本片,握手言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