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廣昌
?
客家門匾傳承良好家風
賴廣昌
漢族客家人凡華廈落成,屋主往往會在大門上端鑲嵌一塊門匾,其常為長方形,上面刻有與自家姓氏相關的成語、典故或體現(xiàn)房主理念的一個詞語,有的還配上吉祥圖案,是融書法、繪畫藝術于一體的一種民俗文化現(xiàn)象。如姓黃的寫“東觀流薇”、姓余的寫“新安垂風”、姓吳的寫“三讓傳家”、姓胡的寫“蘇湖世第”。此外,還有“清白傳家”“曲江世第”“天祿遺風”等門匾。
“每一塊門匾都有一個故事。如‘清白傳家’‘蘇湖流芳’‘相國遺風’,它表示房屋主人是姓楊、胡、劉,反映他們祖上曾封侯做官;‘紫荊流芳’‘三省傳家’‘義門傳家’卻源于田、曾、陳姓史上的兄弟典故。而且即使同一姓氏人家的門匾內容也不一樣。如鐘姓就有‘潁川傳家’‘飛鴻舞鶴’‘知音遺范’等幾種題辭,蘊含著不同的意義?!苯魇∩溪q縣門匾民間研究人士蔡老先生如是說。
“柳煙輕,草色茵,遠聞牧童玉笛聲,花飛落渡亭。山青青,水盈盈,堤岸籬屋雞犬鶯,一江漁火明?!毙路考瘸?,墨跡猶新,在岡陵丘壑、在清冽的泉溪旁、在古樹密林內,突見一溜粉墻黛瓦,屋宇門匾上書寫著古香古韻的四個大字,誰都會產生一種文化與自然交融的美感。
門匾源自漢魏時期的門閥制度,“衣冠南渡”的客家人把它作為崇尚祖訓、銘記歷史、注重家教、愛惜名節(jié)的文化傳統(tǒng)帶到南方,以至千百年流傳下來,演變成現(xiàn)在的客家門匾,它是中原文化的活化石標本,是客家人追求美好、崇尚文明的形象表現(xiàn)。這些門匾,散發(fā)著歷史的厚重,講述著歲月的故事,飄逸著時間的力量,彰顯著家庭的內力,傳達著房主的理念,并隨著家庭的繁衍世代相傳。
門匾的作用有以下幾方面:一是表明姓氏,就好比各地酒家高高懸掛“太白遺風”的旗幌一樣,吸人眼球。外人一看門匾就知道屋主姓什么,如遇同宗同族,勢必更加投緣。二是炫耀家世,表明這家人曾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名門望族之后裔,他的先祖曾為國為民做過奉獻,理應萬世彰褒、萬民仰慕。三是展示道德力量或人生態(tài)度,讓外界知道,此屋有讀書掌權之人,有背景較硬的后臺,有雄厚的社會基礎和人緣關系,從而不敢門縫瞧人、妄加欺凌。四是教化后代,讓子子孫孫能朝夕望匾、緬懷先輩、珍惜榮譽、自信自強,實現(xiàn)族旺家裕、偉業(yè)一脈相承的愿望。
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的發(fā)展,如今,門匾的內容也在不斷翻新,郡望、姓氏色彩淡化了,更傾向于家庭或個人色彩。很多門匾都以住居環(huán)境、打工創(chuàng)業(yè)、立志自勉、處事理念等內容自擬。比如抗美援朝時期的“反對侵略”“保衛(wèi)和平”,大躍進時期的“為肥而戰(zhàn)”“打破常規(guī)”,“文革”時期的“放眼世界”“破舊立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