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李 劍
?
隱形的翅膀——記首屆全國少兒詩會一等獎得主張濤
本刊記者李劍
2015年8月8日,南京,中國?江蘇首屆全國少兒詩會頒獎典禮的現(xiàn)場,童聲朗朗,美麗的詩句化作動聽的音符,飄進(jìn)每個人的耳朵里:我沒有聽過聲音/聲音/好聽嗎/媽媽告訴我聲音很動聽/老師告訴我聲音很輕/書本告訴我聲音很恬靜/只要/相信自己/于是/我用心去聆聽……詩句感染著在座的每一個人,而坐在前排的張濤的母親,臉龐早已被淚水打濕了。
中國?江蘇首屆全國少兒詩會“童心里的詩篇”最終共評出10個一等獎,泰州特殊教育學(xué)校七年級學(xué)生張濤的這首《只要相信自己》正是10個一等獎之一,而且是其中唯一一篇聽障孩子的作品。一個特殊的孩子是怎樣以簡潔的詩句征服大家的?他有哪些故事可以與我們分享呢?一起來看吧。
出生于2001年的張濤患有先天性聽力障礙,對他而言,完成一首詩歌的創(chuàng)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2015年3月,喜愛讀書的張濤被所在學(xué)校泰州市特殊教育學(xué)校推薦參加首屆全國少兒詩會比賽,興奮之余,他一直在琢磨著寫什么。
對于一個15年來一直生活在無聲世界里的孩子來說,聲音無疑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妙的事物。“我想聽到電視里的歌聲,想聽到鳥叫聲,想聽到媽媽說‘我愛你’?!睆垵嬖V高婷老師。于是,高婷老師就鼓勵他把自己的心聲寫進(jìn)作品里,用詩歌抒寫自己的感受。
此時,一年一度的校園春季運動會拉開了帷幕,爭強(qiáng)好勝不服輸?shù)膹垵恍南胍獖Z得800米長跑的冠軍。每天清晨5點鐘,天剛蒙蒙亮,張濤就已經(jīng)在學(xué)校操場上開始跑步訓(xùn)練了。就這樣,憑著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永爭第一的信念,張濤成功摘得了800米長跑的桂冠。站在領(lǐng)獎臺上,張濤忽然獲得了靈感——自己通過參加體育比賽收獲了成功,也收獲了自信和希望;只要努力,自己終會聽到所渴望聽到的聲音!
長久以來的閱讀為張濤埋下了表達(dá)自己的心聲的種子。在高婷老師的精心指導(dǎo)下,張濤終于完成了《只要相信自己》的創(chuàng)作:
我沒有聽過聲音
聲音好聽嗎
媽媽告訴我聲音很動聽
老師告訴我聲音很輕
書本告訴我聲音很恬靜
只要相信自己
于是我用心去聆聽
是的我聽到了
布谷鳥的聲音那么恬靜
海聲那么輕
電視里的歌聲那么動聽
只要相信自己
雖然上蒼沒有賜予
但我堅信我的世界里
充滿歌聲的旋律
充滿清脆的鳥聲
充滿人世間的歡聲笑語
只要相信自己
張海迪生命因為奮斗而美麗
海倫凱勒生活面前綻放奇跡
只要相信自己
就能贏得勝利
在這首簡潔的小詩里,張濤聽到了布谷鳥的聲音、海浪的聲音、電視里的歌聲,聽到了人世間的歡聲笑語,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聽障孩子向往聲音的心路歷程。在接受采訪時,張濤努力地發(fā)聲告訴記者:“我喜歡寫詩歌,詩歌讓我插上夢想的翅膀!”
盡管耳朵聽不到聲音,但張濤并不是個自閉的孩子,相反,他聰明樂觀,性格開朗,喜歡和別人交流,跟班上的同學(xué)相處得很好。因為想時時刻刻跟小伙伴們在一起,年幼的他還曾經(jīng)問過母親:“媽媽,你周日的時候為什么不讓我去學(xué)校呢?”天真的話語一下就把母親逗樂了。
張濤喜歡讀書,只要一有時間,他就到班上的圖書角找書看,學(xué)校的圖書館也是他的“秘密基地”;他還常常要求母親在工作外的閑暇時間帶他去新華書店。張濤喜歡讀報紙,喜歡看新聞,最喜歡的書是《十萬個為什么》。
張濤的世界是無聲的,可并不是黑白的。他曾經(jīng)在學(xué)校的元旦演出中帶著同學(xué)們一起表演手語歌,演出課本??;在學(xué)校各類社團(tuán)活動中,他的身影活躍在羽毛球、繪畫、視頻閱讀等各項活動中;他還曾經(jīng)代表泰州市參加了全省的乒乓球比賽……和其他的孩子一樣,張濤在成長的道路上收獲了許多。
張濤的班主任魏麗雯老師告訴記者,一直以來,張濤都是同學(xué)們心目中的榜樣,是班級里最優(yōu)秀的學(xué)生。他的各科成績都很好,老師們都鼓勵他將來好好考大學(xué)。熱心的張濤還常常幫助學(xué)校里低年級的特殊兒童,采訪中,高婷老師提及他常常帶著盲班的學(xué)生去浴室洗澡的事情,張濤卻認(rèn)真地說:“沒什么,我只是想幫助別人。”
張濤說,他想聽到世間的很多聲音,但最想聽到的,是媽媽說“我愛你”。
張濤很小的時候,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聽力障礙。不幸的是,父親又離家而去,張濤只能與母親相依為命。幸運的是,母親并沒有聽從家人的勸告而放棄他,她帶著張濤四處求醫(yī),給了張濤全部的關(guān)愛。從6歲開始,張濤就被母親送去做語言康復(fù)訓(xùn)練。經(jīng)過一個月的訓(xùn)練,張濤回家后開口喊了一聲“媽媽”,母親頓時淚如雨下。
高昂的培訓(xùn)費用讓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生活更加困難,可是母親咬牙堅持了下來,她每月工資的一大半都要拿出來為張濤做語言訓(xùn)練;為了幫助兒子練習(xí)唇語,她和張濤臉對臉,一個字一個字地教他發(fā)音;為了給張濤配一個助聽器,她不得不同時做兩份工作,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為了讓兒子健康地成長,她鼓勵張濤多和別人交流,并告訴他:“你和別的孩子沒有什么差別!”
母親的辛勞和她所做的一切,張濤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張濤從小就是個特別懂事的孩子,母親上班忙,他就一個人從姜堰乘車到泰州上學(xué);周末時間,母親要上班,他就自己燒飯,并照顧年邁的奶奶;晚上生病發(fā)燒,可是他堅持到清晨才把母親推醒,因為“媽媽太辛苦了,需要好好休息……”張濤說,自己最大的愿望是長大了多多掙錢,讓媽媽不用再那么辛苦。
由于接觸語言訓(xùn)練比較早,張濤學(xué)會了讀唇語,他能讀懂母親說的每一句話,母子之間不需要通過手語就能正常交流。張濤說,從小母親就教他懂禮貌、要感恩,而他最想對母親說的,是世間最簡單的三個字:“我愛你!”
得獎以后,張濤被越來越多的人記住了姓名,他也收獲了眾人的鮮花和掌聲,可是在他看來,自己一點也不特殊。他感恩自己擁有的,并不抱怨上帝沒有賜給自己一對聰敏的耳朵。他相信,哪怕聽不到,自己也能感知世界的動聽和美妙。夢想和愛,正是張濤成長道路上那一雙隱形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