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瑞
(江西應用技術職業(yè)學院,江西贛州341000)
困惑與對策: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
李文瑞
(江西應用技術職業(yè)學院,江西贛州341000)
課程化模式是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的必由之路,是有效化解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yè)怠倦,提高輔導員工作效率的可靠途徑。然而,這一模式在部分高職院校試驗的過程中卻出現了角色定位把握不準、教學工作與思想工作難以區(qū)分、工作機制不夠完善等方面的諸多困惑,消解這些困惑,應當以理論研究為基礎,以實踐探索為主線,以完善課程體系為抓手,以強化保障體系為關鍵,找準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著力點,不斷提升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高職院校;輔導員;課程化;對策
近年來,隨著高校輔導員工作模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以課程化為代表的輔導員工作新型模式吸引了不少高校輔導員的眼球,關于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研究急劇升溫,不少高職院校也進行了探索與實踐,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也開始面臨諸多的困惑。從根本上來講,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是以課程與教學為載體,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寓教學活動中,以此來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的教育實踐活動。高職院校學生具有文化知識相對薄弱,學生自我約束能力比較欠缺,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不夠強等方面的特點。與之相對應,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相比本科院校輔導員工作而言,工作對象存在參差不齊,工作內容更加細致瑣碎,工作方法要求緊貼高職學生實際。因此,在高職院校開展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活動,將高職院校大學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和管理工作與課程教學結合起來已成為提高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科學化水平,提升輔導員工作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的有效路徑。
(一)角色定位與自我認同出現危機
《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暫行)》明確規(guī)定,“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根據這一職業(yè)界定,高校輔導員的主要業(yè)務應該是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努力做好大學生思想進步的引路人,學習學業(yè)的指導者,班級健康發(fā)展的組織者,學生成長成才的知心朋友。然而,將輔導員日常的工作以課程的形式表現出來,帶有明確的教學性,使得部分輔導員對自己究竟是一名管理者還是一名教學者亦或是教學管理兩肩挑的工作者出現了角色認識上的沖突,在眾多的角色扮演中帶有明顯的角色錯位傾向,在一定程度上使很多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產生了挫敗感,造成了自我定位與所承擔任務之間失衡的狀況,出現了角色認同的危機。
(二)教學工作與學生管理工作難以區(qū)分
“‘課程化’是高校輔導員開展日常工作的新模式,旨在科學地整合教育、管理、服務等內容,提升育人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保?]教學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高校所有的工作都應當服務于教學。而根據高等教育學的相關理論,教學工作與管理工作具有明顯的區(qū)別,教學工作帶有很強的專業(yè)性,是在教師主導下,學生參與下,借助于一定的教學媒介將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的動態(tài)過程。而學生管理工作在高職院校主要體現在對學生的教育、管理、約束、激勵等各個過程,其所借助的手段主要包括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反饋等方法,學生管理工作的最終目標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其中心工作應當是要服務于學校的教學工作。但是,輔導員日常的管理工作以課程化的載體去貫徹落實,又以課程化的形式將管理工作固化,使得輔導員的角色由管理者逐漸變成了教學者。輔導員以管理為中心的工作任務轉變?yōu)橐越虒W為中心的工作任務,使得輔導員很難正確區(qū)分自己究竟是管理者還是教學工作者。一方面課程化是一種重要的教學形式,另一方面,課程化的目標又是要加強和改進學生的管理,這些矛盾的交織使輔導員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應該是教學工作還是管理工作充滿了疑惑。
(三)課程內容與工作實際不相匹配
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是一個將教育教學與管理融為一體的有機整體,其涵蓋的內容不僅包括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法制觀、政治觀教育,還應當包括學生日常的事務教育,學生的行為養(yǎng)成教育以及傳統(tǒng)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但是,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最大困惑突出表現就是將學生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階段化了,比如,有的高職院校提出要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不同的階段進行,認為大一主要對大學生要進行校情教育,安全教育,傳統(tǒng)文化教育,學校規(guī)章制度教育;大二主要進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為養(yǎng)成教育,重要時政熱點教育;大三主要進行感恩教育,求職面試輔導教育,文明離校教育等。然而,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周期短,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比較薄弱,自我約束能力又比較低,分階段教育必然會導致日常管理的錯位、越位和缺位的現實困惑。以安全教育為例,不管是大一,還是大二大三,安全一直是輔導員做好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是貫穿大學生在校期間的永恒話題。如果哪一個階段出現了安全教育的缺乏必然會增加安全事故發(fā)生的誘發(fā)因素。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內容與輔導員的日常工作實際上不相匹配。
(四)教育質量與保障機制不相協調
不管是日常的教育管理還是以教學為中心的育人工作都必須以保障教育教學質量為基礎和前提。但是在輔導員工作課程化工作過程中給輔導員造成很大困惑的就是課程化模式的保障機制與教育管理的要求不相協調。從教學評價的機制來看,對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評價依然采取的是傳統(tǒng)專業(yè)教學的評價模式,甚至有些高職院校還沒有相關的評價機制,使這種模式的教育質量得不到及時的反饋和調整。從輔導員課程化模式的實施來看,其組織工作主要由學工部門負責,高職院校的教務部門沒有主動參與進來,這種單一的組織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難以形成教育的合力。從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制度保障來看,部分高校缺乏相關的制度約束體系,沒有嚴格的管控機制,沒有將輔導員工作課程化進課表,課程化由輔導員自己每周上報教學計劃,自己負責教學實施,沒有系統(tǒng)的教學管理體系,必然導致整個教育教學的隨意性不斷增大。從輔導員課程化模式的后勤保障來看,整個實施過程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也就是輔導員工作的課程任務缺乏相應的經費支持,出現了部分輔導員應付了事的現象,輔導員的積極性和后勁明顯不足,影響和制約了課程化的教育教學質量。
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是集教學、管理、服務與育人為一體的新型教育管理模式,是消解當前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積極性總體上不高,職業(yè)怠倦以及職業(yè)高原現象的重要突破口。然而,這一新型模式在實踐過程中卻讓諸多的高職院校輔導員產生了很多困惑,這種困惑既有這一模式本身的缺陷,也有輔導員自身對其認識上的不足以及學生對這一模式的心理預期和現實目標之間的矛盾沖突,究其具體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認識不夠透徹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提高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效果就必須使這項工作的各個主體達到思想上的高度統(tǒng)一,形成共同的價值理念,凝聚共同的堅強意志。然而,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形成的諸多困境與思想認識不到位有著緊密的關聯。一方面,重宣傳輕落實是造成困惑的外部因素,部分高職院校十分重視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宣傳,在整個輔導員隊伍中營造了良好的氛圍,但是由于缺乏實際行動,思想觀念尚不統(tǒng)一,很多政策只停留在口頭層面、宣傳層面,在整個輔導員課程化工作中缺乏實效。另一方面,部分高職院校在開展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工作過程中出現了“兩張皮”的現象,重形式輕內容,重階段性輕持續(xù)性,整個輔導員隊伍沒有形成共同的價值認同,思想上還處于迷茫時期,存在著應付了事的現象,對任何做好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缺乏系統(tǒng)的規(guī)劃,沒有建立健全的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長效機制,由此造成了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乏力”。
(二)輔導員對工作課程化的“力不從心”
高職院校輔導員是開展課程化工作的主體,也是衡量課程化工作能否取得實效的關鍵。而高職院校輔導員在開展課程化工作過程中的“力不從心”已然成為制約課程化工作取得實效的關鍵因素。高職院校輔導員的日常工作任務比較繁重,面對的工作對象個性比較突出,加之自己也有一定的教學科研任務,而以固化的形式將工作內容確定下來無形中加重了輔導員的工作任務,使得絕大多數輔導員工作難以全面展開,增加了輔導員工作的壓力,造成了職業(yè)的怠倦和心理上的畏難,使得輔導員全身心投入課程化工作方面明顯缺乏動力。同時,從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內容體系來看,輔導員工作課程化內容豐富,涵蓋了大學生日常行為教育、專業(yè)學習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傳統(tǒng)文化教育、學校規(guī)章制度教育等等。這些內容以課程為載體,按照要求進行實施,不僅要求輔導員具有健全的知識結構,更要有豐富的閱歷。而當前高職院校的輔導員,不管是專業(yè)結構、學歷結構還是年齡結構都存在差異,開展輔導員工作課程化必然面臨諸多的難題,這是高職院校輔導員很難開展好課程化工作的重要原因。
(三)學生對以“課”代“管”模式的抵觸
學生是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對象。高職院校的學生具有文化知識基礎相對薄弱,自律性比較松散,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夠強的特點,他們在內心深處對輔導員工作課程化這種說教式的教育模式必然會產生先天抵抗的心態(tài),這增加了輔導員在實施課程化方面的難度,對輔導員的心理和行為造成一定的困惑。其實,輔導員課程化從根本上來說,是傳統(tǒng)的輔導員管理模式的一次嘗試和突破。輔導員工作課程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將管理以課程的形式得以強化,實現了以“課”代“管”的目標,而恰恰也正是這種模式使輔導員對學生開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灌輸性特征更加明顯,激化了高職學生心理與輔導員開展日常管理工作之間的矛盾,造成了學生對課程化工作的不認同、不理解和內心抵觸的心態(tài),學生厭學的情緒日益突出,輔導員開展課程化工作面臨教育教學的現實瓶頸,這是造成輔導員開展課程化工作困惑的主要原因。
(四)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考評機制不合理
完善的考核評價機制是確保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重要保證。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難題之一就是缺乏健全的考評機制和保障機制。一是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工作課程化在實施過程中缺乏有針對性的評價機制。這就造成了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在實施過程中不能有針對性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反饋和調整,部分高職院?,F有的教學評價機制依然采用高職院校通識課的評價標準,沒有體現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特點、內容和方法,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二是部分高職院校對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評價方式比較單一。有的高職院校以輔導員是否真正落實課程化工作作為輔導員工作任務、輔導員評優(yōu)評先的重要依據,部分高職院校以輔導員開展課程化的過程作為考核內容,有些高職院校將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效果作為考核的重要依據,這些單一的評價機制在一定程度上都不能充分調動輔導員開展課程化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會出現走過場,應付了事的工作現象。三是部分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考評效果應用還不夠貼切,激勵機制還不夠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滿足輔導員工作的心理需求,使輔導員出現心理失衡,甚至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持懷疑態(tài)度??梢哉f,考評機制的不科學是造成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困惑的現實因素。
加快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進程,正確面對和解決這一模式帶來的現實困惑已成為破解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難題的緊迫任務。突破當前輔導員工作課程化帶來的困惑,應當以理論研究為基礎,以實踐探索為主線,以完善課程體系為抓手,以強化保障體系為關鍵,找準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著力點,建構起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是其所是以及何以可能的基本架構。
(一)加強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理論研究
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是一項復雜綜合的工作體系,“推進高校輔導員課程化建設,明確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內涵、特征、必要性和實現途徑,是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關鍵,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不懈追求?!保?]要提高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質量和效果就必須加強理論研究,從學理上厘清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理論內涵,為高職院校輔導員開展課程化工作提供清晰明朗的理論指導和思路。一是要加強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理論淵源研究,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涵蓋教育學、心理學、文化學、管理學、政治學、思想政治教育學等多學科,只有從理論源頭上將課程化的理論來源,理論基礎,方法體系,實踐途徑形成系統(tǒng)的體系,才能為開展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提供理論支持體系;二是要開發(fā)建設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教材,從課程化的原則、課程化的內容、課程化的評價等各個方面加以規(guī)范,為高職院校的輔導員開展課程化工作提供載體;三是深化高職院校輔導員開展課程化工作的課程編制、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方面的研究,形成輔導員工作的全方位體系,為輔導員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健全的課程保障。真正以科學的課程體系、理論體系、方法體系促進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專業(yè)化、專家化、職業(yè)化。
(二)形成有針對性的輔導員工作課程體系
形成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是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關鍵所在,也是難點所在,更是輔導員工作課程化能否有效實現的重要依托。因此,加快形成有針對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的課程體系已是消解當前課程化困惑的重要途徑。其一,要構建四位一體的大課程格局,將高職院校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安全穩(wěn)定教育、行為養(yǎng)成教育、學習學業(yè)引導教育、職業(yè)生涯與就業(yè)發(fā)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黨團知識教育、校情校史教育、時事政治教育以及學生第二課堂等各個方面進行歸類,形成思想基礎課、學生日常行為專項教育課、心理健康教育課和創(chuàng)新拓展課四大模塊,將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具體化、整體化。其二,要對每個大類的課程進行細化,根據學生的年級特點、年齡特點、認知水平、知識結構和需要狀況進行拓展和延伸,對大學三年都必須要開展的課程進行固化教學,對根據國際國內形勢變化以及學校教育教學需要所做出的教學要求進行適時調整,增強課程的靈活性。其三,要加快推進輔導員工作課程化進課表工作,形成規(guī)范的課程操作規(guī)程,真正實現輔導員工作以課程為載體實現教育目標。
(三)建立動態(tài)的輔導員工作課程化考核體系
輔導員工作課程化能否按照預訂的方向發(fā)展,能否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與完善的監(jiān)督考核機制密切相關,消除輔導員開展課程化的困惑也需要與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相匹配的考核體系。一是要建立高職院校輔導員開展課程化的綜合評價機制,既要著眼于輔導員開展課程化工作的過程,也要注重輔導員開展工作化的結果,堅持過程與結果的有機統(tǒng)一;二是考核評價既要對學生進行評價,也要對輔導員進行評價,建立學生——輔導員一體化的教學評價雙主體模式,既要發(fā)揮學生在課程化過程中的監(jiān)督作用,也要調動輔導員自身的評價作用;三是既要注重一段時間效果的評價,也要注重期末、學期、學年乃至三年效果的評價,真正避免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階段性,實現持續(xù)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防止輔導員出現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怠倦現象;四是學工部門、教務部門、督導部門要加強對輔導員工作課程化開展情況的監(jiān)督和巡視,避免出現工作過程中應付了事的不良現象,同時,要將監(jiān)督考核結果及時反饋,使課程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能夠及時得到糾偏;五是要形成有效的課程化激勵機制,通過考評,形成合理的考評結果,將考評結果與輔導員的年度考核、職稱評定、福利待遇等緊密結合起來,為輔導員開展課程化提供堅強的保障機制,充分調動輔導員開展課程化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搭建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平臺
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要求輔導員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yè)基礎,還需要過硬的業(yè)務能力,“‘課程化’模式對輔導員的知識水平、創(chuàng)新能力、語言表達、操作技能等業(yè)務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較于單一的‘經驗事務型’有更明確的工作要求和標準,這為輔導員成為一個成熟職業(yè)奠定基礎”。[3]這就更要重視輔導員能力的培訓與提升,搭建輔導員工作學習交流和能力提升的平臺,增強輔導員開展課程化工作的自豪感、滿足感和責任感。一是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輔導員交流平臺、行業(yè)協會、輔導員聯盟等平臺加強高職院校輔導員的交流,從而相互借鑒、相互學習同類高校輔導員開展課程化好的經驗和做法,增強輔導員開展課程化的自我效能;二是加強高職院校輔導員開展課程化工作的培訓,提高高職院校輔導員開展課程化工作的認同度和業(yè)務能力,樹立輔導員開展課程化工作的信心,增強輔導員開展課程化的自覺性;三是充分發(fā)揮新媒體在高職院校輔導員中開展課程化工作的作用,找準新型的輔導員工作課程化工作平臺,以更加靈活便捷的方式使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提速增效”,為高職院校的輔導員開展課程化工作提供大有可為的空間。
[1]王俊,索文斌,施林淼.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模式的內涵、定位和課程資源開發(fā)[J].高校輔導員,2013(4).
[2]肖文學,葉玉清.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實現途徑[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3]王俊,范赟.高校輔導員專業(yè)化成長的“課程化”工作模式探索[J].思想理論教育,2014(5).
[責任編輯:邵明眾]
Confusion and Countermeasures:the Curricularization of the W ork of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Instruct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Wen-rui
(Jiangxi College of Applied Technology,Ganzhou,Jiangxi341000)
Themodel of curricularization is the only way for improving the work of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instruct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t is also a reliable approach to effectively handle instructors’job burnout and improve their work efficiency.However,confusion about thismodel arose during experiment of thismodel in som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Major confusion includes:uncertain role positioning,vague distinction between teaching work and ideologicalwork,and imperfectworkingmechanism.To eliminate the confusion,we should find out the acting point for the curricularization through theoretical research,practical exploration,curriculum system perfection and guarantee system strengthening,so as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thework of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instruct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instructor;curricularization;countermeasures
G715
A
1009-5446(2016)03-0054-05
2016-03-21
李文瑞(1989-),男,甘肅隴南人,江西應用技術職業(yè)學院輔導員,助教,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