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決定2028年完成高放廢物處置庫選址
【韓聯(lián)社首爾2016年7月25日電】在2016年7月25日召開的韓國原子能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韓國政府決定在2028年前后完成高放廢物處置庫的選址,并繼續(xù)推進高溫冶金乏燃料后處理技術的研究。此次會議由韓國總理黃教安主持,貿易、工業(yè)和能源部以及教育科學技術部等多位部長與會。
韓國政府表示將與美國合作,在2020年前證明高溫冶金后處理技術的可行性。韓美兩國2015年續(xù)簽民用核合作協(xié)議,允許韓國開展高溫冶金技術的試驗研究。
韓國政府2003年曾決定在扶安郡建設高放和低放廢物處置庫(詳見本刊2013年第12期相關報道),但在2004年因當地居民抗議而放棄(詳見本刊2014年第3期相關報道)。
此后,政府決定建設一座單獨的高放廢物處置庫,并于2014年6月在慶州(Gyeongju)建成一座中低放廢物處置庫。
貿易、工業(yè)和能源部長7月25日表示,政府將嚴格遵守決策程序,在2028年前后選定高放廢物處置庫場址前,開展約12年的地質調查工作。
在選定場址之后。預計還將花費24年時間完成處置庫的建設,因為需要為確保處置庫的長期安全開展大量研究工作。
“我們在作出場址決定前將開展深入的可行性研究,”能源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將采用客觀和透明的程序來處理當地民眾的意見?!?/p>
截至2015年底,韓國共貯存著1.63萬根輕水堆乏燃料棒束和40.8萬根重水堆乏燃料棒束。目前,韓國的高放廢物目前在各核電廠的地下儲槽中臨時貯存。從2019年開始,這些儲槽將逐一達到飽和狀態(tài)。
(伍浩松 譯戴定 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