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欣(浙江大學 藥學院,浙江 杭州 310058)
建設服務型黨支部與培養(yǎng)高素質大學生黨員的探索與實踐
邵欣
(浙江大學藥學院,浙江 杭州310058)
文章闡述建設服務型黨支部是培養(yǎng)高素質學生黨員及發(fā)揮基層黨組織長效機制的具體措施,提出建設服務型黨支部的有效途徑,同時分析服務型學生黨組織建設中如何實現黨員素質的提升,為進一步科學建設服務型學生黨支部提供理論與實踐依據。
大學生服務型黨支部黨員素質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狈招忘h組織指的是以上級黨組織服務下級黨組織,黨組織服務黨員,黨的各級組織和黨員共同服務人民群眾及科學發(fā)展的黨組織[1]。高校學生黨支部是最基層的黨組織,是黨開展工作和發(fā)揮戰(zhàn)斗力的基礎。高校服務型學生黨組織的建設是高校黨的建設的重點[2]。十八大報告還指出:“以增強黨性、提高素質為重點,加強和改進黨員隊伍教育管理,健全黨員立足崗位創(chuàng)先爭優(yōu)長效機制,推動廣大黨員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秉h員隊伍是黨組織的基石,黨的先進性要靠提升黨員素質和發(fā)揮黨員作用體現。
要提升黨員素質,體現黨員先進性,應從黨支部建設著手。作為最基層的黨組織,建設高校服務型黨支部不僅能增強黨支部服務群眾的功能,還可以在服務群眾的過程中提升黨員素質,充分發(fā)揮黨支部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1.高校黨建工作重心向黨員素質提升轉移,素質教育刻不容緩。
2013年,教育部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黨員發(fā)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教黨[2013]22號文件),要求嚴格控制在學生(高中及大專院校)中發(fā)展黨員的數量。根據文件精神,我們逐漸認識到高校黨建工作的重點應逐漸從組織發(fā)展向提升學生黨員素質轉移。使學生黨員提升綜合素質,充分發(fā)揮黨員的影響力和先鋒模范作用才是基層黨組織工作的重中之重。
2.建設服務型黨支部是發(fā)揮黨支部戰(zhàn)斗堡壘作用的突出表現。
高校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陣地,肩負著培養(yǎng)國家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高校學生黨員作為大學生群體中的優(yōu)秀代表,保持其先進性是保持高校先進性的重要舉措之一。黨員只有密切聯(lián)系和服務群眾,才能在實踐中充分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密切關系,從而體現黨員的先進性。建設服務型高校學生黨支部,充分發(fā)揮基層黨支部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帶動黨員進一步聯(lián)系和服務群眾,保持黨組織和黨員隊伍的活力,把黨員的創(chuàng)造力、影響力和戰(zhàn)斗力發(fā)揮出來,充分體現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
3.服務型黨支部的建立為提升黨員素質提供組織保障。
高校學生黨支部是學?;鶎狱h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在學生中發(fā)揮作用的基礎,也是黨發(fā)展和培養(yǎng)后備力量的源泉。所以,在高校黨員教育過程中應重視和加強黨支部建設,發(fā)揮黨支部在黨員培養(yǎng)、素質提升方面的重要職能。建立怎樣的黨支部對學生黨員培養(yǎng)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校服務型學生黨支部建設正是為學生黨員搭建起鍛煉和提升自身素質的平臺。通過聯(lián)系群眾、服務群眾,引領和推動高校服務型學生黨支部建設,充分激發(fā)學生黨員的責任意識,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影響力,提升黨員能力和素質。
1.理論學習是根基,朋輩教育中發(fā)揮服務型黨支部的思想引領作用。
除集體學習、黨支部組織生活外,應以黨支部為單位開展對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入黨申請人的三方教育。對黨員開展“學生黨員講黨課”活動,要求每名黨員在一個學期內集體備課并給黨支部至少主講一次黨課。對入黨積極分子和入黨申請人開展“黨章學習小組”活動,以黨支部覆蓋班級為基本單位成立黨章學習小組,每學期由黨員組織四次學習活動,由黨員、積極分子和普通同學一同承擔主講職責。
在學習中引入朋輩教育,一方面,學生黨員骨干接收新的知識,提升自身理論素質,通過實踐與鍛煉,提高了學生黨員骨干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技巧,掌握了教育教學的基本方法,提升了自信心,提高了學生黨員骨干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黨員骨干擔負了重任,帶動周圍同學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學習理論,踐行理論,堅定理想信念,為普通學生樹立了榜樣,增強了黨員意識,展現了黨員風采,將黨員的先進性與純潔性作用真正體現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更好地發(fā)揮黨員在建設服務型黨支部中的思想引領作用。
2.實踐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確立服務型黨支部的“服務”宗旨。
黨章明確規(guī)定,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十八大之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更是在不斷強調這一點。作為黨的新鮮血液、黨的未來支柱,學生黨員更應該首先了解群眾、貼近群眾、服務群眾。因此,為創(chuàng)建學生服務平臺,培養(yǎng)“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應建立“黨支部服務崗基地”。以黨支部為單位,在社區(qū)、學校、醫(yī)院、公療站、食堂等地設立服務崗,黨支部利用服務崗基地,定期安排黨員參與服務活動,促進黨員和群眾間的溝通交流,培養(yǎng)黨員服務為民的意識,加深學生黨員對“為人民服務”理念的理解與實踐。
此外,每一位黨員要在長學期至少參加一次志愿者活動,鼓勵并帶動預備黨員,積極分子參與青年志愿者活動。為他人做出貢獻的同時使黨員增加黨性修養(yǎng),并把黨性修養(yǎng)落實到行動上,發(fā)揮黨員的先進性和帶頭模范作用。
3.注重文化學習與科研訓練,體現服務型黨支部“為先”精神。
以支部為單位,開展“結對”活動,如“優(yōu)秀黨員與學習困難生結對”、“優(yōu)秀黨員與心理困難生結對”等。建立更為全面的黨員聯(lián)系群眾機制,積極倡導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學習氛圍,將優(yōu)秀黨員的正能量影響范圍擴大。
同時,開展“黨支部科研服務調查”,通過觀察找出問題或將黨支部所轄班級及群眾的問題收集起來,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分析和調研,試圖給出有價值的意見。用知識和行動為同學解難,為他人做貢獻。
1.建設服務型學生黨支部有利于提升黨員理論素質及黨性修養(yǎng)。
黨支部的首要任務是加強學生黨員的政治理論素質和黨性修養(yǎng),通過一系列理論學習與實踐達到培養(yǎng)和鍛煉黨員的目的。服務型黨支部建設中,應把黨支部的思想建設放在工作首位,充分發(fā)揮學生黨支部在黨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核心作用,不斷提高學生黨員政治理論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加強教育的實效性。一方面通過高質量的學習提升黨員理論水平。另一方面通過服務型支部的建設搭建實踐平臺,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指導實踐的方式進一步鞏固理論學習質量。通過在實踐中獲得感悟與經驗,激發(fā)學生黨員的愛國意識和使命感,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全面提升黨員政治理論素質和黨性修養(yǎng)。
2.建設服務型學生黨支部有利于聯(lián)系群眾,增強黨員責任意識。
堅持聯(lián)系群眾、服務群眾是我黨一貫的工作精神。在高校中發(fā)揮黨聯(lián)系學生群體重要作用的是黨支部和學生黨員。學生黨員的平日表現及黨支部的工作作風會直接影響學生群眾對黨組織的認識和評價。學生黨員只有聯(lián)系群眾和服務群眾,加強與群眾的溝通,及時反饋和解決同學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發(fā)揮黨員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和先鋒模范作用,才能真正培養(yǎng)和鍛煉黨員的責任意識和責任擔當。建設服務型高校學生黨支部,則是進一步擴大聯(lián)系和服務學生群眾的渠道,努力發(fā)揮黨支部和學生黨員在學生群體中的積極作用,牢記使命,擔當重任。
3.建設服務型學生黨支部有利于服務同學,提升黨員服務意識。
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學生黨員,服務意識是其必備的素質之一。學生黨員在學校中服務的主要對象是廣大同學。黨支部和黨員可通過一系列活動服務同學、幫助同學。如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幫助學業(yè)困難生改進學習方法,提升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習成績;開展黨章學習小組,幫助入黨積極分子提高黨的理論知識水平等。建設服務型學生黨支部可將服務形式和范圍擴大,在日常生活中想同學所想,學生黨員努力成為學生值得信賴和可以依靠的人。通過不斷實踐,黨員服務意識得到全面提升。
4.建設服務型學生黨支部有利于發(fā)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提升領導力。
學生黨員是高校優(yōu)秀學生的代表,作為學生骨干在學生中發(fā)揮著榜樣作用。黨員的素養(yǎng)、能力和領導力直接反映著黨支部的育人能力,也直接關系到黨支部戰(zhàn)斗力的強弱。這種形勢下,更應加強對學生黨員的歷練,加速其成長、成熟。建設服務型高校學生黨支部,可為黨員骨干的選拔和鍛煉提供更多的機會,在實踐中培養(yǎng)組織協(xié)調能力、管理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及領導力等。以黨員的人格魅力和個人風采為同學們做表率,更好地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1]張景寬.遵義市創(chuàng)建服務型黨組織的理論與實踐[J].貴州基層黨建.
[2]羅福建.高校創(chuàng)建服務型黨組織的障礙與對策[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10).
[3]陳慶玲.高校黨支部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2008,9(6):22-23.
[4]林天翔,楊建超.建設服務型黨支部推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創(chuàng)新[J].社科縱橫,2009,24(3):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