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953年河南省內鄉(xiāng)縣春荒為例"/>

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新中國成立初期災荒中的民眾與地方政府互動
        ——以1953年河南省內鄉(xiāng)縣春荒為例

        2016-03-17 02:40:21李玉峰
        江西社會科學 2016年5期

        ■李玉峰

        新中國成立初期災荒中的民眾與地方政府互動
        ——以1953年河南省內鄉(xiāng)縣春荒為例

        ■李玉峰

        在接連遭遇了水災、旱災以及蟲災等諸多災害后,1953年4月,河南省內鄉(xiāng)縣境內再次遭受霜災和旱災,莊稼嚴重受損,糧荒問題嚴峻。時值新舊社會交替之際,面對一系列不同于過去的意識形態(tài)和治理方式,民眾和地方政府對災荒的解釋和應對也勢必受到影響。

        新中國成立初期;災荒;意識形態(tài);民眾;政府

        李玉峰,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博士生。(上海 200241)

        對于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災荒問題,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對災害情況和官方救災政策及其實施過程的介紹和描述上,在其中卻沒有多少那些面臨災荒威脅的民眾如何動作的身影和聲音。這樣敘述出來的災荒史難免是跟事實或多或少有所隔膜的。

        通過考察1953年春夏之交發(fā)生在河南內鄉(xiāng)縣境內的一場小災荒,本文旨在探求新中國成立初期,面臨一系列不同于過去的意識形態(tài)和治理方式時,民眾與地方政府在災荒中如何互動,民眾如何解釋災荒和應對其生存困境;地方政府又是如何理解民眾的這些解釋和應對,進而又采取怎樣的措施來解決相應的問題。

        一、對災荒的解釋和應對

        1953年4月11和12兩日,地處河南省西南部的內鄉(xiāng)縣境內天降酷霜,莊稼嚴重受損,夏季作物受災面積達50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83.23萬畝的60%多。使情況變得更糟糕的是差不多同時還發(fā)生了旱災。[1](P33-34)[2]1952年,由于水災、旱災以及蟲災等諸多災害,內鄉(xiāng)縣委評估全縣夏秋兩季糧食收成都只有平常六成年景。全縣受災面很廣,其中師崗、楊集、城關等三個區(qū)受災最為嚴重??h委估計以勉強維持生活的最低限度來算,全縣也平均欠糧兩個月。到1953年1月時,根據(jù)官方調查統(tǒng)計,七個區(qū)已有1221戶3611人出現(xiàn)斷糧,甚至師崗區(qū)姚營鄉(xiāng)發(fā)生了賣孩子度荒的現(xiàn)象。[3][4]故而到4月份的霜災和旱災發(fā)生時,勢必有更多的人正面臨糧食無以為繼的局面,春荒未過,夏荒又要到來。

        (一)民眾的解釋和政府的方針

        傳統(tǒng)社會有將自然災害與天意和統(tǒng)治者的德行及治理質量聯(lián)系在一起的習慣,這也影響到了內鄉(xiāng)縣底層民眾對這種危及自身生存困境的解釋。他們把災害誤解成是中共這個新 “朝廷”帶來的,一些傳聞時有可聞。[2][5]

        與民間將災荒與統(tǒng)治者是否順應天意民心聯(lián)系起來的解釋不同,最早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和方法論來分析中國災荒史的鄧拓認為,封建剝削的加強導致了中國歷代幾乎所有的災荒。[6](P2,P59-61)新中國成立初期,主管全國救濟工作的董必武和謝覺哉先后表達過與之相似的看法。對于新中國剛成立時的災荒,他們認為,這主要是由于日本的入侵和國民黨的反動導致的長期戰(zhàn)爭的影響,嚴重削弱了人民抗災的力量。[7][8]這直接體現(xiàn)在處理全國范圍災荒不斷的問題時國家財力有限,能夠提供給人們的救濟也有限。因而,政府明確主張對災荒應“生產自救、節(jié)約渡荒、社會互助、以工代賑,并輔之以必要的救濟”,號召大家共同努力來加以克服和解決。[9]

        內鄉(xiāng)縣委在處理1952年的歉收所可能帶來的災荒時,即按此方針強調要宣傳教育群眾自力更生,扭轉其單純依賴政府救濟的思想。[3]與災荒的天人感應宇宙論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中國帝制時期的官府重視其自身作為災民的救濟者和保護者的角色,以維護自己統(tǒng)治的合法性和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实酆凸賳T們對于受災民眾自認為負有家長式的“養(yǎng)民”責任[10](P518-519),民眾遇到災荒亦仰賴政府救濟。中國共產黨人視災荒的天人感應說為封建迷信,但黨和國家同樣重視自己對民眾的責任,我們黨的意識形態(tài)要求黨員干部“為人民服務”。內鄉(xiāng)縣委1953年初即要求其基層干部 “保證受災農民不受凍餓之苦,不逃荒,更不能凍餓死一人,并加強一定的責任制”。但其目的不僅僅只是“為了使災民不受凍餓死之苦,順利渡過災荒”,“同時也是為了保證1953年農業(yè)愛國豐產的任務完成,為大規(guī)模經濟建設奠定良好基礎”。[4]一方面限于新中國成立初期政府財力有限,另一方面需要民眾發(fā)展生產為國家經濟建設做貢獻,所以強調要破除民眾依賴政府救濟的思想,“要求每一個群眾必須想出他自力更生的辦法”[3],生產自救為主,輔以社會互濟,政府救濟作為最后手段。

        (二)缺糧民眾的個體應對

        類似1953年4月份的這種災害情況在內鄉(xiāng)縣歷史上并不鮮見,一旦發(fā)生災荒,政府又救濟不力或無力救濟,那么沒錢沒糧的普通民眾就選擇有限,為了生存往往被迫要么逃荒乞討,要么做土匪。[11](P212)

        此次,面對春夏作物即將減產甚或絕收的可能,本就正處于缺糧狀態(tài)的人們也像過去一樣面臨有限的選擇,他們也以其習慣采取實際的應對措施。缺少糧食又無錢購糧的人有些選擇了出去逃荒要飯。新中國成立初期,有大量流民包括災民在全國各地流動,尤其是流入謀生相對容易的城市。這勢必不利于農村地區(qū)災后的恢復和重建,且影響到流入地(尤其是城市)的社會秩序。1950年初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即在關于生產救災的指示中要求各地勸止災民“盲目逃荒”。[12]同年3月和4月份,內務部又接連發(fā)出《關于幫助外逃災民回籍春耕的指示》和《關于幫助災民外移和回鄉(xiāng)生產的指示》,明確反對盲目逃荒,強調災民應該就地生產自救。對于已經外逃的災民,要及時勸導并在自愿原則下有組織地及時遣送還鄉(xiāng)。[13](P161-163)1953年春,不少地區(qū)出現(xiàn)大量農民包括災民流入城市的現(xiàn)象,針對此政務院在4月17日發(fā)布指示,要求制止農民“盲目流入”城市,為農民進城找工作開具介紹信的基層政府受到指責,政務院要求它們負責將由其開具介紹信到城市求職而找不到工作的農民動員還鄉(xiāng)。[14](P2012-2013)

        按照中央禁止農民盲目流動的指示,內鄉(xiāng)縣委也禁止干部 “不負責任的開路條介紹逃荒的作風”,要求對災民要就地組織生產。[4]但在1952年就受災嚴重的師崗區(qū),部分家庭到此時已嚴重缺糧甚或出現(xiàn)斷糧,受到1953年霜災的新打擊后,眼看夏糧也收不到了,有些人就到區(qū)政府去要求開證明到陜西逃荒。還有一人把老婆孩子打發(fā)出去要飯度荒,自己選擇了上吊自殺。也有人不得已把小孩賣掉度荒。[2]

        1948年5月內鄉(xiāng)解放后,經過一年多對土匪的打擊[1](P287-292),對投降登記的偽匪頭目等的集訓和管制,以及對民間殘留武器的收繳等,民間像過去一樣組織為匪的條件實際上已經喪失。所以,在1953年的這次災荒中做土匪或暴動搶糧的情況倒是未再出現(xiàn)。但也出現(xiàn)了新形式的搶糧:有借無還的強迫“借貸”。如馬山口區(qū)岳崗鄉(xiāng)干部召集余糧戶開會動員他們往外“借”糧,有52戶被迫借出2005斤[15],對于那些他們懷疑有糧卻不肯或少往外 “借”的10戶還進行了搜查。[16]有一個代表區(qū)共有17戶農民,其中16戶聯(lián)合起來向1戶借糧。偷盜糧食的案件也在這一時期急劇增多。[2]

        二、政府的售糧政策和民眾的不滿

        自1941年起,由于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等的長期影響,內鄉(xiāng)縣的糧食市場一直處于緊張狀態(tài),糧價不斷攀升。[17](P142-144)內鄉(xiāng)解放后,這種狀態(tài)并未好轉,實際上由于戰(zhàn)爭仍在繼續(xù),新中國為了軍糧需要在當?shù)卮罅空魇展Z,糧食市場更加緊張,供應緊缺,價格不斷上漲。出于當時對私有經濟的認識,政府認為是因為少數(shù)糧商囤積糧油,抬高糧價,牟取高利所致。為了“正確組織糧油貿易”,1950年6月內鄉(xiāng)縣根據(jù)上級命令成立了內鄉(xiāng)糧店,負責管轄內鄉(xiāng)縣及臨近的西峽縣和淅川縣的糧食市場。私人糧商受到抑制。[17](P80-81,P144-145)但直到1953年上半年國家尚允許私人糧商的存在,針對不少地方盲目排擠私商合法經營的情況,中共中央還于1952年11月指示要“保留20%-30%的糧食及主要經濟作物,給私商經營”[18](P396)。因而糧食也有牌價(即由政府規(guī)定的國營糧店的價格)和市價兩種價格。1953年春河南省的糧食市價高出牌價10%~20%。[19](P70)霜災發(fā)生后內鄉(xiāng)縣附近的鄧縣羅莊市場上麥子和玉米的市價,分別比內鄉(xiāng)縣城關國營糧店牌價高出約25%和38%。[2]

        內鄉(xiāng)縣農民自然愿意到價錢更低的國營糧店購糧,但這需要先到其所屬的鄉(xiāng)政府開具準許購糧的條子,然后才能憑條購糧。對于農民開具購糧證明條的請求,剛開始鄉(xiāng)干部們一般都有求必應。內鄉(xiāng)縣委認為這種情況是亂開條,是鄉(xiāng)干部們不負責任、怕得罪人的表現(xiàn),于4月23日在下發(fā)的文件中對之予以嚴厲批評,并規(guī)定誰再亂開條子就給予嚴重處分,要求區(qū)干部要負起檢查監(jiān)督的責任,否則也要受到處理。[20]此后,民眾再去鄉(xiāng)政府開購糧條就遇到了困難,惱火之下也有人叫嚷要踢不給開條的鄉(xiāng)政府的攤子。[2][21]

        內鄉(xiāng)縣委這時之所以限制鄉(xiāng)干部給農民開購糧條,是因為其手中糧食庫存不多,沒有那么多糧食可售,故而不得不實行限購辦法:每人每次最多購買20斤小麥和10斤玉米。手中并不寬裕的農民在購糧時更愿意購買比小麥便宜的玉米,但政府糧倉儲備中玉米較少,故而對玉米的限購更厲害。對此農民很不滿。

        政府開倉售糧的地點最初限定在縣城、馬山、赤眉和夏館等四處。在縣城、馬山和赤眉三處,買糧的人很多,單在縣城一處,4月21—24日每天少則有1000多人,多則近3000人購糧。位于北部山區(qū)的夏館區(qū)缺糧并不嚴重,政府還能在當?shù)厥召徲衩?。反而缺糧嚴重的地區(qū)如師崗等地最初并未開倉售糧,師崗每逢趕集日想要購糧的人都有幾百,議論紛紛等待開倉售糧。政府對糧食市場的限制以及糧食限購政策,使在災荒陰影之下的群眾更加焦慮不安,各種不滿怨言、謾罵和謠言紛紛指向政府及干部。[2][5]

        針對糧食問題引起的緊張局勢,內鄉(xiāng)縣委一方面布置加強治安防范和護倉工作??h公安局4月20日即下了一個緊急指示到各區(qū),要求嚴防敵人煽動群眾暴動搶糧庫,加強基干民兵對各區(qū)倉庫所在地的看守。4月23日縣委進一步要求各區(qū)把公安干部分配到糧庫所在地進行工作,以搞好保衛(wèi)倉庫工作。同時要求干部要對群眾普遍進行售糧政策教育,以消除農民的埋怨情緒。另一方面也根據(jù)情況不斷地進行售糧上的調整,當部分地區(qū)開倉限售的政策不僅未能解決甚至加重了糧食的緊張局勢時,縣委決定從4月26日起暫停售糧,轉而采取群眾評議購糧的政策,由干部組織、領導群眾開會討論決定誰可以獲得買糧食的資格和數(shù)量,評好后再售糧。為保證這個工作的順利進行,縣公安局于26日召開了各區(qū)公安員會議,27日上午公安人員分途下區(qū),當天下午或晚上各區(qū)組織進行了購糧評議。公安局同時成立了兩個重點偵查小組,負責偵破該時期的破壞活動。[20][2]

        由于本縣的糧食儲藏不夠供應,這時內鄉(xiāng)縣委也向上級請求了援助,5月4日確定獲得外區(qū)援助的糧食并開始調運。在獲得糧食援助后,內鄉(xiāng)縣委指示各區(qū)鄉(xiāng)進行了第二次購糧評議,將購糧面擴大至各區(qū)人口的25%,購糧數(shù)限定為每人每天半斤,每人購糧數(shù)為7斤。同時規(guī)定將不超過各區(qū)購糧數(shù)15%的部分轉變?yōu)橘J糧,以幫助那些在購糧數(shù)內買不起糧的戶??h里還給各區(qū)少量的救濟糧,對于上次評議出的貸糧戶中真正還不起的可轉為救濟糧發(fā)放對象,規(guī)定“每戶救濟可多可少,但面不要太寬”??h委指示中還提及區(qū)鄉(xiāng)政府對有糧戶可以號召其出賣或出借糧食,但不能強迫他們這么做。同時又提及可以 “揭發(fā)批判有糧囤糧發(fā)災荒財?shù)腻e誤”。[22]這二者實際上是有矛盾的,揭發(fā)批判“有糧囤糧發(fā)災荒財”必然會導致強迫。

        群眾評議購糧顯然分化了民眾對地方政府的不滿,許多缺糧農民得到了基本口糧的保障,因而不再抱怨。但也有部分在群眾評議中未能評得購糧資格的人表達了更強烈的不滿。地方政府對此次評議購糧中和此前一段時間內比較突出的不滿分子采取了“扣押法辦”的措施。[2][5]

        三、集體應對:政府提倡的和禁止的

        (一)政府提倡的:生產救災、節(jié)約度荒

        在想方設法解決糧食供應緊張問題的同時,內鄉(xiāng)縣委也根據(jù)中央既定的生產救災方針采取了另外一些措施。一是號召大家節(jié)約,采集野菜等代食品。以野菜充饑歷來是民間青黃不接時自救的手段之一。就內鄉(xiāng)縣來說,山區(qū)或靠近山區(qū)的地方可采集的野菜資源多一些,平原地區(qū)就差一些。但這次災重的師崗、楊集和城關等地恰恰處于平原地區(qū)。二是號召農民種植早熟作物,并幫助部分地區(qū)解決缺種困難,貸給農民南瓜子154斤,玉米種50 000斤。三是號召“生產救災”、澆水保麥。在有水利設施的地方,該項工作貫徹得較好,但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一是群眾因為爭水而沖突打架,如赤眉區(qū)就發(fā)生了十多起這樣的事故;二是用水不當造成浪費。但全縣有水利的土地畢竟是少數(shù),一共也就澆了不到兩萬畝的地。在沒有水利設施的地方,政府號召擔水澆麥。這種方式效率很低,群眾普遍對這種生產救災方式沒有信心,認為澆水無效。個別地方發(fā)生了強迫民眾集體擔水澆麥的現(xiàn)象。全縣有四個區(qū)八個鄉(xiāng)在4月19日到23日的五天時間里發(fā)動約9000擔水澆麥,共澆地2528.7畝。[2][5][16]這對全縣的受災面積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

        (二)政府禁止的:求神祈雨和拜神求藥

        面對頻發(fā)的旱災[1](P1,P77-80,P108-9),內鄉(xiāng)縣民眾更習慣的集體應對方式是祈雨。1953年春的旱災在內鄉(xiāng)縣境內引發(fā)了普遍的祈雨事件,據(jù)內鄉(xiāng)縣委在6月3日給南陽地委報告中統(tǒng)計,4、5兩月全縣共發(fā)生44起求神祈雨事件。[16]4月底5月初內鄉(xiāng)縣境內下了一些小雨,災情減輕,民眾普遍認為這是祈雨靈驗了,于是再組織向受益的各農戶收錢或者糧食舉行儀式還愿謝雨。組織和主持祈雨和謝雨(下統(tǒng)稱祈雨)的歷來都是地方社會的頭面人物,1953年的內鄉(xiāng)縣則是轉業(yè)軍人、鄉(xiāng)村干部等當時的新地方精英成為各地祈雨儀式的重要組織者和主持者。[21]

        與傳統(tǒng)政府從中央到地方都參與祈雨不同[6](P187-194)[23],新政權將祈雨視為封建迷信。內鄉(xiāng)縣政府對民間自發(fā)的祈雨加以了阻止。但官方的阻止是許多面臨災荒心急如焚的民眾所不能理解的,阻止的行動往往激起民眾的不滿,甚或偶有激烈的人身沖突在祈雨群眾和阻止的干部之間發(fā)生。地方政府將沖突視為是敵人的陰謀破壞導致,將組織祈雨的為首人員抓了起來。[5]

        不知是否為了規(guī)避政府的打擊鋒芒,在祈雨活動中出現(xiàn)了眾多由寡婦出面組織的情況,對此種現(xiàn)象,地方政府亦格外警惕其背后的煽動和主使之人。

        拜神求藥與求神祈雨同樣被新政權視為封建迷信,這兩者有時會相伴發(fā)生。典型的如1953年4月下旬發(fā)生在內鄉(xiāng)縣師崗區(qū)的永青山拜神求藥事件,這一事件發(fā)生的契機就是祈雨并且在祈雨后不久碰巧下了雨。民眾一致認為是永青山頂大王爺顯靈,大王爺靈驗和舍藥的消息廣泛傳播開來,內鄉(xiāng)縣及臨縣淅川、鄧縣一些地區(qū)的民眾聽聞消息后紛紛前來永青山求藥,達到每天數(shù)百人的規(guī)模。[24][25]

        拜神求藥契合了缺醫(yī)少藥的貧困民眾治病消災的實際生活和心理需求,長期以來在中國各地普遍存在。但當時地方政府不僅要擔心這種落后迷信對農業(yè)生產的沖擊、對部分參與者人身的危害、對政治秩序的影響,還要擔心拜神求藥事件是否是被會道門等反革命敵人制造和操縱的。所以,官方將關于拜神求藥的言傳信息界定為一種謠言,并且采取有力的措施試圖全面消滅這種習俗。[26](P369-381)河南省公安廳和南陽地區(qū)公安處在內鄉(xiāng)縣此次春荒之前即分別向其下屬的各公安機關發(fā)出過平息類似的迷信取藥事件的通報。[24]

        縣公安局獲知大量民眾去永青山拜神求藥的消息后,就組織了一個工作組于5月15日前往調查情況[24],21日開始采取措施打擊和平息此次求藥事件。首先組織鄉(xiāng)公安員為主的干部,在前往永青山的各個要道口,對前來求藥的人進行勸阻。其次以縣衛(wèi)生院的兩個醫(yī)生為首組織當?shù)蒯t(yī)生開展就地治療,結合進行宣傳。同時通過學校渠道教育學生規(guī)勸自己家庭及近鄰不要再迷信上山取藥。最重要的一個措施是逮捕和公開處理了跟這次求藥事件的興起和擴散有關的幾個“壞分子”:王永柱和神婆等人。[25]

        同一時期拜神求藥的事件在內鄉(xiāng)縣發(fā)生多起。[27]政府采取的勸阻或制止群眾再去求藥,尤其是公開懲罰“事件主要造成者”的措施,可以暫時平息其正處理的求藥事件,但并未能杜絕此類事件的持續(xù)發(fā)生。一個多月后,內鄉(xiāng)縣境內又不斷出現(xiàn)群眾性的拜神求藥現(xiàn)象。[27]此后類似事件在內鄉(xiāng)縣也廣泛存在。內鄉(xiāng)縣委也認識到這是因為 “當前我們的衛(wèi)生工作趕不上群眾的需要”,但還是將此類現(xiàn)象定性為“敵人抓住我們每個工作的缺點與群眾的落后迷信思想,暗示煽動組織群眾進行破壞活動”。[27]

        從傳統(tǒng)社會基層民眾自我調適的角度看,祈雨之類的民間活動能為人們提供某種心理安慰,其焦慮不安的情緒通過集體儀式得以紓緩,在旱災帶來的社會危機中或可起到某種穩(wěn)定社會秩序的作用。拜神求藥實際上也為無錢看病或當時的醫(yī)療水平一時無能為力的病人提供了一種安慰劑。但是,這樣的民間習俗或傳統(tǒng)畢竟迷信色彩居多,同時更因其屬脫離政治控制的大規(guī)模集體活動,在敵我斗爭形勢下容易被敵對勢力所利用,因而從地方政府的視角,只能加以抑制和平息。在這種情況下,如民眾因為基于傳統(tǒng)習慣表示不滿或反抗,自然也就更容易被理解為是反革命分子或階級敵人在主使或操縱,需要給予強力打擊。

        四、加強專政、發(fā)展生產

        4月11日霜災發(fā)生后的一個月間,圍繞災害和糧食等問題,內鄉(xiāng)縣發(fā)生“突出的群眾性騷亂事件2起……其次是煽動群眾威脅政府及干部2起,辱罵領袖及干部4起,組織群眾祈雨3起(較為嚴重),打干部及積極分子2起,進行造謠的2起”,縣公安局逮捕扣押了這些案件中的17人。[21][28]

        有研究表明,中共華北抗日根據(jù)地政權考慮到災荒時期的特殊性、為了避免嚴懲帶來社會秩序的進一步紊亂,對于災荒時期的買賣婦女和偷盜等違法行為給予較平時為輕的處理。[29]當然,買賣婦女和偷盜都不是直接對抗政府的行為,而內鄉(xiāng)縣此時逮捕扣押的基本都是因為糧食或祈雨問題而與地方政府直接對抗的人。至5月11日為止,15名被認定為屬于應捕而捕的人中除了6人處于待審理處理狀態(tài)外,教育后釋放7人,找保釋放1人,判有期徒刑1人。預言“中共的朝廷坐不下”的王文生審理后被認定為是可捕可不捕的,只是組織串聯(lián)祈雨的李景田則在審理后被認定為是錯捕,二人都獲得了釋放。他們之所以被界定為可捕可不捕和錯捕,大概主要是因為其未與地方政府發(fā)生直接對抗,連語言上的反抗或違逆都沒有的李景田更是被認定為錯捕。從這個審理定性的過程和處理結果來看,或許可以說內鄉(xiāng)縣主政者在災荒時期對違法問題的處理是謹慎的。但實際的抓捕扣押對于這17人來說卻很可能是一個痛苦沉重的經歷。

        4月底5月初的降雨和政府在糧食銷售上的供應增多緩解了霜災和旱災帶給民眾的恐慌,民眾情緒和社會秩序都逐步穩(wěn)定下來。此后的一段時間里政府繼續(xù)對霜災、旱災引起的問題進行處理。內鄉(xiāng)縣委認為雖然群眾情緒穩(wěn)定下來了,但是敵人的活動日趨明顯,而不少干部和群眾對此缺乏警惕性。要求各區(qū)重視專政治安工作,整建治安保衛(wèi)機構,抽出專人負責搜集整理材料,對敵人發(fā)動群眾性的政治攻勢。并對在專政治安工作上不夠重視的區(qū)委提出了批評。[30]

        6月18日,內鄉(xiāng)縣委對治安工作進一步發(fā)出指示,要求將當年災情前后所發(fā)生的案件進行大清理,并爭取在7月20日前破案,以有力打擊敵人。同時從縣到區(qū)、鄉(xiāng)重新組織和加強治安保衛(wèi)委員會,區(qū)、鄉(xiāng)每月各召開一次治安保衛(wèi)會議。區(qū)每半月一個簡報、每月一個綜合報告報送設在公安局的縣治保辦公室。[31]

        內鄉(xiāng)縣委此時強調的另一個重點是發(fā)展生產,從而根本解決救荒問題。強迫借貸成為其重點解決的一個問題,因為這種現(xiàn)象對個體農民生產的積極性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可能造成地方經濟死滯,影響地方財政收入的實現(xiàn)??h委在4月底下雨、災荒稍有緩解后召開了縣區(qū)干部會議,要求各區(qū)鄉(xiāng)學習貫徹上級關于保護私有產權、穩(wěn)定農民發(fā)展生產信心的十項政策,糾正此前私有財產權受到侵犯的情況,把強迫借貸變成正式的借貸關系,訂立手續(xù),保證歸還。[32]

        受制于階級理論,當時內鄉(xiāng)縣委對災荒中出現(xiàn)的強迫借貸的處理只是將借貸關系坐實,并不懲罰任何實施了強迫借貸的人,雖然他們的行為實質上是破壞社會秩序的。強迫借貸的人們過去在遇到災荒時可能會當土匪搶糧,此時失去了組織為匪的條件,則利用階級斗爭的意識形態(tài)以及自己在此之下的優(yōu)勢身份來強勢獲得糧食。雖然他們實際上危害了別人,在政府眼里也妨害了生產發(fā)展,但因為他們良好的階級成分而未受懲罰,與過去做土匪搶糧求生的風險相比可謂相當于無。無疑,類似的“損失分攤”的行為將可能在后續(xù)的農村社會變革中一再上演,驅動著社會滑向一個更加受困擾的方向。

        在后續(xù)的報告中,內鄉(xiāng)縣委以夏館區(qū)栗園鄉(xiāng)各階層群眾紛紛買牛和赤眉區(qū)有中農解除顧慮開始雇工種地為例,說明糾正強迫借貸收到良好反應。但也承認這一政策貫徹得不廣泛,基層干部有抵觸情緒,怕貫徹后檢查出許多問題是自找麻煩。所以大部分地區(qū)做得不好。[15][16]

        5月20日和6月6日內鄉(xiāng)縣境內下了兩場雨,縣委當即電話指示各區(qū)組織農民在春耕未播種的地和已經收了夏季作物的地上趁墑?chuàng)尫N、補種或移苗,以保證增加秋季作物收成。[16][33]在1953年夏征工作中,政府針對受災地區(qū)進行了減征。[34]

        五、余論

        在既有的關于新中國成立初期災荒史的研究著作中,往往都會提及新政權與過去的政府不同,也會比較新舊社會救災政策的異同,但都未觸及一個根本性的差異,那就是1949年成立的新政權,是以一種不同于過去的意識形態(tài)在指導著國家和社會基本制度架構的建立、改造和運行。這個意識形態(tài)的哲學基礎是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有研究表明人們所抱持的意識形態(tài)影響著人們對災荒成因的理解,也影響著人們采用什么樣的災荒解救措施。[10]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民眾和地方政府面對災荒時的應對,也勢必要受到那些不同于過去的意識形態(tài)以及奠基其上的治理方式的影響。

        與傳統(tǒng)社會地方政府相比,1953年內鄉(xiāng)地方政府在處理災荒時最大的不同是其強烈的階級敵情意識。當時新中國成立不久,新舊社會更替,社會形勢復雜,這種階級敵情意識很容易使直接和災民打交道的地方官員,將災荒中的不滿和異議言行視為來自敵人的破壞,也為那些在災荒中可能負有一定責任并害怕承擔責任的地方官員,自覺不自覺地推卸或掩蓋自己的責任,提供了一個很容易行得通的借口,并為其以強力手段對待那些不滿者或異議者打開了方便之門。這樣做有可能導致兩個不好的后果,一是民間真實的情況和聲音被誤解和遮蔽;二是地方政府自身的敵情意識不斷地被證成和加深。

        我們可以看到在1953年春夏之交的災荒中內鄉(xiāng)縣民眾慣有的對災荒的解釋和應對選擇,與新政權的意識形態(tài)和治理方式存在著諸多矛盾和摩擦之處。地方政府一方面采取實際的措施解決農民的缺糧問題,另一方面也警覺地關注和處理著那些矛盾和摩擦之處。但是,地方政府對于那些矛盾和摩擦的理解和處理,卻可能并沒有讓其更貼近實際地理解其治下的社會和民眾,而是不斷地加深了自己的敵情意識,導致當時的階級斗爭理論的不斷自我證成和自我強化。

        [1]內鄉(xiāng)縣志[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4.

        [2]四月中下旬情況報告(1953年4月26日)[Z].上海: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圖書資料室,檔號:W3/1/20/11-18.

        [3]內鄉(xiāng)縣委生產備荒計劃(1952年12月9日)[Z].內江:內鄉(xiāng)縣檔案館,檔號:1/42/21-32.

        [4]內鄉(xiāng)縣委生產備荒救災工作方案(草案)(1953年1月10日)[Z].內江:內江縣檔案館,檔號:1/42/33-39.

        [5]縣公安局五天情況報告(26日—30日)(1953年4月30日)[Z].上海: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圖書資料室,檔號:W3/1/20/23-28.

        [6]鄧拓.中國救荒史[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

        [7]董必武.新中國的救濟福利事業(yè)[N].人民日報,1950-05-05(1).

        [8]謝覺哉.我們能夠戰(zhàn)勝災荒[N].人民日報,1950-05-06(4).

        [9]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于生產救災的指示[N].人民日報,1949-12-20(1).

        [10]艾志端.晚清中國的災荒與意識形態(tài)——1876—1879年“丁戊奇荒”期間關于災荒成因和防荒問題的對立性闡釋[A].李文海,夏明方.天有兇年:清代災荒與中國社會[C].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7.

        [11]王鐸.民國內鄉(xiāng)縣縣志[M].1932年石印本.

        [12]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發(fā)出關于生產救災補充的指示[J].江西政報,1950,(1).

        [13]華東的生產救災工作[M].上海:華東人民出版社,1951.

        [14]于建嶸.中國農民問題研究資料匯編:第二卷(下冊)[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7.

        [15]內鄉(xiāng)縣委半年來生產工作總結(1953年6月29日)[Z].內江:內江縣檔案館,檔號:1/62/57-67.

        [16]內鄉(xiāng)縣委四、五月份工作綜合報告(1953年6月3日)[Z].內江:內江縣檔案館,檔號:1/59/28-40.

        [17]內鄉(xiāng)縣糧食局.內鄉(xiāng)縣糧食志[Z].內江:內鄉(xiāng)縣糧食局,不詳.

        [18]中共中央關于調整商業(yè)的指示(節(jié)錄)[A].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檔案資料選編:商業(yè)卷(1949~1952)[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1995.

        [19]趙發(fā)生.當代中國的糧食工作[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20]內鄉(xiāng)縣委關于加強治安工作保衛(wèi)社會秩序的緊急指示(1954年4月23日)[Z].內江:內江縣檔案館,檔號:1/ 65/27.

        [21]內鄉(xiāng)縣公安局.霜災后開展政攻發(fā)生重大案件及人犯情況報告(1953年5月11日)[Z].上海: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圖書資料室,檔號:W3/1/20/166-168.

        [22]縣委對糧食問題的指示(1953年5月4日)[Z].內江:內江縣檔案館,檔號:1/64/4-7.

        [23]郭宏珍.古代官方祈雨考述[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

        [24]師崗區(qū)拜神求藥的情況報告(1953年5月18日)[Z].上海: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圖書資料室,檔號:W3/1/ 20/107-113.

        [25]師崗區(qū)姚營鄉(xiāng)永青山求神拜藥事件總結(1953年6月2日)[Z].上海: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圖書資料室,檔號:W4/1/23/60-65.

        [26]史蒂夫·史密斯.地方干部面對超自然:中國的神水政治,1949—1966[A].董珗.走出區(qū)域研究:西方中國近代史論集粹[C].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27]內鄉(xiāng)縣委指示(1953年7月18日)[Z].內江:內江縣檔案館,檔號:1/65/55-57.

        [28]霜災后發(fā)生重大案件及逮捕人犯情況報告(1953年5月11日)[Z].上海: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圖書資料室,檔號:W3/1/20/163-165.

        [29]李紅英,汪遠忠.華北抗日根據(jù)地時期災荒背景下的違法問題及法律應對研究[J].中國農史,2014,(2).

        [30]內鄉(xiāng)縣委加強治安保衛(wèi)工作的緊急指示(1953年5月9日)[Z].內江:內江縣檔案館,檔號:1/65/35-38.

        [31]內鄉(xiāng)縣委清匪治安工作指示(1953年6月18日)[Z].內江:內江縣檔案館,檔號:1/65/30-34.

        [32]縣委對當前繼續(xù)深入貫徹生產政策的重要指示(1953年5月21日)[Z].內江:內江縣檔案館,檔號:1/62/54-56.

        [33]縣委關于加強生產救災與趁墑?chuàng)尫N的幾點意見(1953年6月6日)[Z].內江:內江縣檔案館,檔號:1/62/23-25.

        [34]對一個鄉(xiāng)救災工作初步意見(1953年6月17日)[Z].內江:內江縣檔案館,檔號:1/62/35-39.

        【責任編輯:丁 一】

        K27

        A

        1004-518X(2016)05-0146-07

        廣東省東方歷史研究基金會資助項目

        18禁裸体动漫美女无遮挡网站| 久久人妻av无码中文专区| 久久偷拍国内亚洲青青草| 亚洲成人免费av影院|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成人国产精品999视频| 蜜桃av多人一区二区三区| 2021av在线| 亚洲免费av第一区第二区|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视频|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婷婷综合五月| 伊人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 亚洲 自拍 另类小说综合图区 | 国产内射一级一片内射高清视频1| 中国女人内谢69xxxxxa片| 国产大学生粉嫩无套流白浆|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久毛片精品 | 亚洲妇女无套内射精| 欧美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极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岛国熟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和外国人做人爱视频| 国产AV国片精品有毛| 粉色蜜桃视频完整版免费观看在线 | 日本在线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高清乱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18|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久久| 樱花AV在线无码|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6| 公与淑婷厨房猛烈进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网|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 日韩熟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av手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