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
(廣東職業(yè)技術學院 輕化系,廣東 佛山 528041)
基于志愿者視角的大學生志愿服務長效性討論
陳健
(廣東職業(yè)技術學院 輕化系,廣東 佛山 528041)
通過編制量表研究大學生志愿服務長效性,發(fā)現隨著志愿行動的進行,大學生的滿意度在下降;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大多看重成就感,而不是回報;女生志愿選擇的認可度優(yōu)于男生,且性別與志愿選擇存在低度關聯強度;男生參與志愿服務更多是自我意愿,女生較男生容易受他人影響;大學生隨著在校閱歷和服務年限的增加,學生對志愿者管理、工作滿意度的認可度在下降。如何保持志愿者的熱情,志愿服務長效性是值得討論的問題,這是志愿者組織必須反思的方面。
大學生 志愿者服務 志愿管理 長效性
為什么志愿者在參與志愿服務組織之后想離開組織呢?學者認為志愿者管理的最大問題已經不再是如何招募新志愿者,而是如何讓已經在機構里的志愿者,完成更有意義的工作,志愿者維系是整體志愿者管理過程中隨時都必須注意的,志愿者是機構的好伙伴,而不只是幫手的角色,要如何維系及其過程乃是志愿者管理的重要議題[1-2]。臺灣曾華源等人(1998)[3]研究發(fā)現督導者在工作上對志愿者的支持與協助、提供更多教育、督導人選與體制、強化聯誼性活動、有彈性的工作自主權等屬于內在滿足與人際關系之項目,較能吸引志愿者的參與。
綜上所言,在現今越來越重視志愿服務長效性的環(huán)境下,大學生參與志愿活動與志愿者管理、志愿者參與動機、志愿者滿意度之間關系如何值得討論。本研究的目的希望透過志愿服務參與者背景的研究,包括人口基本特質、志愿者管理、參與動機、工作滿意度,而能理解一些問題所在:大學生志愿者對于目前的志愿者管理制度的反應如何?大學生志愿者管理機制的運作是否影響著志愿者的參與態(tài)度?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為主要研究工具,內容分為五大部分。
(一)志愿者背景變項
本研究認為志愿者管理影響志愿服務參與因素的探討,志愿者是重要的關鍵,社區(qū)單位(志愿者社團)的經營管理階層應該要了解志愿服務參與者的背景與參與動機,Gelatt(2001)提出“志愿者市場區(qū)隔”的概念,認為參與志愿服務的志愿者具有一定的特質,因而形成特有市場,志愿者的人口基本資料、地理區(qū)隔、族群特質等志工背景能確保非營利事業(yè)與志愿者之間的供需契合。
(二)志愿者參與
本研究問卷參考徐宏奇(2009)[12]所編制的《志愿者參與》,并根據本研究實際需要進行修訂而成《志愿者參與量表》,共計8道題目。量表采用李氏五等量表方式計分。
(三)志愿者管理
本研究問卷參考曾華源等人(1998)、陳尹雪(2002)、徐宏奇(2009)的研究成果[3,12],并根據本研究實際需要進行修訂而成《志愿者管理量表》,共21道題,并建構教育訓練、督導考核、激勵與福利、招募與工作規(guī)劃等四個構面。量表計分同志愿者參與量表。
(四)志愿者參與動機
本研究問卷參酌李法淋(2003)、林寶珠(2007)、鍾立君(2008)、林南(2011)、黎俊雄(2011)研究成果[9,11],修訂而成《志愿者參與動機量表》,共計17道題目,并建構人際互動、他人帶動、知識提升及服務他人等四個構面。量表計分同志愿者參與量表。
(五)志愿者工作滿意度
本研究參考劉曉樺(2009)、林南(2011)、黎俊雄(2011)、楊潤澤(2006)研究結果[11-12],并根據本研究之實際需要進行修訂而成《志愿者工作滿意度量表》,共計20道題目,并建構回饋層面、自我層面及社會層面等三個構面。量表計分同志愿者參與量表。
本研究于2014年4月1日至5月1日實施初測問卷調查,以佛山某校大學生志愿者為研究群體,采用隨機抽樣方式實施。
(一)志愿者參與
志愿者參與共有8項問項,分析結果顯示,其KMO值皆在0.600以上。茲根據分析結果將志愿者參與動機萃取出兩個構面,分別命名為志愿選擇、志愿行動,這些因素中因素負荷量均在0.600之上。
(二)志愿者管理
志愿者管理共有21項問項,分析結果顯示,其KMO值皆在0.800以上。茲根據分析結果將志愿者參與動機萃取出四個構面,分別命名為教育訓練、督導考核、激勵與福利、招募與工作規(guī)劃,這些因素中除了第十題因素負荷量為0.478,其他題因素負荷量均在0.500之上。
(三)志愿者參與動機
志愿者參與動機共有17項問項,分析結果顯示,其KMO值皆在0.750以上。茲根據分析結果將志愿者參與動機萃取出四個構面,分別命名為人際互動、他人帶動、服務他人、知識提升,這些因素中因素負荷量均在0.5之上。
(四)志愿者工作滿意度
志愿者工作滿意度共有20項問項,分析結果顯示,其KMO值皆在0.680以上。茲根據分析結果將志愿者參與動機萃取出四個構面,分別命名為工作價值、工作評價、工作回饋、工作成就,這些因素中因素負荷量均在0.400之上。
(五)各量表的信度分析
本研究所求得的志愿者參與、志愿者管理、志愿參與動機與志愿者工作滿意度總量表之Cronbach’sα值為0.789、0.942、0.817、0.916,表明各總量表內部一致性較佳,信度高。有關本研究各變項(構面)的Cronbach’sα分析結果亦均大于0.680,內部一致性較佳。
上述分析表明研究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為基于志愿者視角的大學生志愿服務長效性調查提供問卷。
本研究正式測試問卷,以廣東大學生為調查對象,共發(fā)放500份問卷,回收并剔除無效問卷后剩余421份,回收有效率為84%。
(一)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現況分析
1.志愿者參與現狀分析
均值統計發(fā)現,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平均得分高,相當正面積極(平均數=4.02,標準差=0.528);同時志愿選擇均值高于志愿行動,表明隨著志愿行動的進行,大學生的滿意度在下降。
2.志愿者管理現狀分析
志愿者管理構面描述性統計表中可以了解,志愿者管理狀況接近同意(平均數=3.93,標準差=0.543),比志愿者參與狀況略低。在招募與工作規(guī)劃構面上的平均得分3.98,相較而言較高于激勵與福利(3.92)、教育訓練(3.91)、督導考核(3.90)等構面,換言之,本研究認為在大學生志愿服務組織,在招募與工作規(guī)劃上,本組織志愿者認為其滿意度較高于其他構面。
3.志愿者參與動機現狀分析
志愿者參與動機構面描述性統計表中可以了解,在服務他人構面上的平均得分4.18,相較而言較高于知識提升(4.07)、人機互動(4.10)、他人帶動(3.20)等構面,本研究認為在大學生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最大動機為服務他人,而他人帶動最低,顯示目前學生參與志愿服務大多還是出自于自我意愿,不會因為他人而影響自己的決定。
4.志愿者工作滿意度現狀分析
志愿者工作滿意度在工作成就構面上的平均得分4.04,相較而言高于工作評價(3.94)、工作價值(3.93)、工作回饋(3.62)等構面,換言之,本研究認為在大學生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工作滿意度最高的是工作成就,而工作回饋最低,顯示目前學生參與志愿服務大多還是看重成就感,而不是回報。
(二)人口統計變項對志愿服務的差異分析
1.不同性別志愿者對志愿服務之差異比較
獨立樣本t檢定分析結果可得知,不同性別的學生對于志者愿參與整體構面并無顯著差異,表明不會因為性別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推測可能是因為學生對于志愿服務的想法是相同的,并不會因為性別的不同而對志愿服務的觀念有所差異。此研究結果與臺灣學者(徐宏奇,2009)研究結果不相同,推測可能與兩地文化差異有關。但是其中志愿選擇構面男女生存在顯著性差異(t=-2.498,p=.013,η2=.015),女生志愿選擇的認可度優(yōu)于男生,且性別與志愿選擇存在低度關聯強度。
性別對于志愿者管理整體構面存在顯著差異(t=-2.339,p=.020,η2=.013),女生對志愿者管理的認可度優(yōu)于男生,且性別與志愿者管理存在低度關聯強度。其中激勵與福利構面女生滿意度優(yōu)于男生(t=-3.602,p=.000,η2=.030),并性別與該構面存在低度關聯強度;招募與工作規(guī)劃構面亦是如此(t=-2.829,p=.005,η2=.019)。與本研究不同的是,臺灣學者的研究結果是男生普遍優(yōu)于女生(徐宏奇,2009)。
不同性別的學生對于志愿服務參與動機整體構面并無顯著差異,表明不會因為性別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推測可能是因為學生對于志愿服務的動機是相同的,并不會因為性別的不同而對志愿服務的觀念有所差異。此研究結果與臺灣學者(陳秋蓉,2000;曾士雄,2001)研究結果相同,性別變項對于志愿服務參與動機并無影響。但是志愿服務參與動機各分構面均存在顯著性差異,人際互動構面(t=-2.543,p=. 011,η2=.015)、知識提升構面(t=-2.404,p=.017,η2=.014)、服務他人構面(t=-4.325,p=.000,η2=.043)女生表現優(yōu)于男生,并性別與構面存在低度關聯強度;而他人帶動構面(t=4.603,p=.000,η2=.041)男生表現優(yōu)于女生,表明男生參與志愿服務更多的是自我意愿,女生較男生容易受他人影響。本研究認為未來志愿者招聘可以對男女生分別采用不同的招募策略。
性別對于志愿者工作滿意度整體構面(t=-3.437,p=.001,η2=.028)存在顯著差異,并性別與構面存在低度關聯強度,此研究結果與臺灣學者研究結果不相同 (陳秋蓉,2000;曾士雄,2001;黎俊雄,2011)。女生在工作評價構面(t=-2.775,p=.006,η2=.018)、工作成就構面(t=-3.891,p=.000,η2=.035)表現優(yōu)于男生,并性別與構面存在低度關聯強度。
2.不同年級志愿者對志愿服務之差異比較
本研究比較一、二年級學生情況。不同年級的學生對于志者愿參與整體構面和各分構面均無顯著差異,代表不會因為年級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年級對于志愿者管理整體構面和各分構面均存在顯著差異(t=4.595,p=.000,η2=.053),一年級志愿者對志愿者管理的認可度優(yōu)于二年級志愿者,且年級與志愿者管理存在低度關聯強度,甚至教育訓練構面存在中度關聯強度(t=5.548,p=.000,η2=.070)。結果表明,隨著在校閱歷的增加,學生對志愿者管理的認可度在下降,如何保持志愿者的熱情,這是志愿者組織必須反思的方面。
不同年級的學生對于志愿服務參與動機整體構面并無顯著差異,表明不會因為年級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此研究結果與臺灣學者(陳秋蓉,2000;曾士雄,2001)研究結果雷同。但是各分構面上,知識提升構面(t=2.165,p=.031,η2=.013)、服務他人構面(t=3.217,p=.001,η2=.023)一年級志愿者表現優(yōu)于二年級志愿者,并年級與構面存在低度關聯強度;而他人帶動構面(t=-5.048,p=.000,η2=.046)二年級志愿者表現優(yōu)于一年級志愿者,表明一年級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更多是自我意愿,二年級學生較一年級學生容易受他人影響。本研究認為未來志愿者招聘可以對一、二年級分別不同招募策略。
不同年級對于志愿者工作滿意度整體構面(t=3.538,p=. 000,η2=.036)存在顯著差異,并年級與構面存在低度關聯強度,此研究結果與臺灣學者研究結果不相同(陳秋蓉,2000;曾士雄,2001;黎俊雄,2011)。同樣在各分構面亦是一年級志愿者表現優(yōu)于二年級志愿者,并年級與構面存在低度關聯強度。結果表明隨著在校閱歷的增加,志愿者對志愿者工作滿意度在下降,如何提高志愿者工作滿意度,是志愿者組織必須考慮的問題。
3.不同專業(yè)類別志愿者對志愿服務之差異比較
由單因子方差的分析結果可知,不同專業(yè)的志愿者對于志愿服務各構面并無顯著差異,表明不會因為專業(yè)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僅有志愿者工作滿意度之分構面工作回饋存在顯著性差異(F=4.664,p=0.010),事后多重比較發(fā)現藝術類志愿者表現優(yōu)于理工類志愿者(均值差=0.244,p=0.021)、文科類志愿者(均值差=0.323,p=0.011),表明藝術生更希望得到回報。
4.不同志愿服務年限志愿者對志愿服務之差異比較
由于樣本大部分志愿服務年限集中于未滿1年和1~2年,因此本研究只對這兩種服務年限的志愿者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不同志愿服務年限的學生對于志者愿參與整體構面和分構面志愿行動均無顯著差異。而在志愿選擇構面存在顯著性差異(t=2.972,p=.003,η2=.032),志愿服務年限低的志愿者表現優(yōu)于志愿服務年限高的志愿者,并志愿服務年限與志愿者參與存在低度關聯強度。
服務年限對于志愿者管理整體構面和各分構面均存在顯著差異,志愿服務年限低的志愿者對志愿者管理的認可度優(yōu)于志愿服務年限高的志愿者,且志愿服務年限與志愿者管理整體構面存在中度關聯強度(t=5.539,p=.000,η2=.074),而教育訓練構面(t=6.495,p=.000,η2=.097)、督導考核構面(t=5.197,p=.000,η2=.5.197)亦是存在中度關聯強度。結果表明隨著服務年限的增加,學生對志愿者管理的認可度在下降,這是志愿者組織必須反思的方面。
不同志愿服務年限的學生對于志愿服務參與動機整體構面并無顯著差異,表明不會因為志愿服務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是各分構面上,知識提升構面(t=1.962,p=.050,η2=.015)、服務他人構面(t=3.254,p=.001,η2=.030)志愿服務年限低的志愿者表現優(yōu)于志愿服務年限高的志愿者,并年級與構面存在低度關聯強度;而他人帶動構面(t=-2.509,p=. 013,η2=.022)志愿服務年限高的志愿者表現優(yōu)于志愿服務年限低的志愿者,表明志愿服務年限低的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更多是自我意愿,志愿服務年限高的學生較志愿服務年限低的學生容易受他人影響。
志愿服務年限對于志愿者工作滿意度整體構面 (t= 3.785,p=.000,η2=.038)存在顯著差異,并志愿服務年限與構面存在低度關聯強度。結果表明,隨著服務年限的增加,志愿者對志愿者工作滿意度在下降,如何提高志愿者工作滿意度,是志愿者組織必須考慮的問題。
研究發(fā)現,隨著志愿行動的進行,大學生的滿意度在下降;在大學生志愿服務組織,在招募與工作規(guī)劃上滿意度較高;大學生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大多還是出自于自我意愿,不會因為他人而影響自己的決定;學生參與志愿服務大多還是出看重成就感,而不是回報。女生志愿選擇的認可度優(yōu)于男生,且性別與志愿選擇存在低度關聯強度。男生參與志愿服務更多是自我意愿,女生較男生容易受他人影響。大學生隨著在校閱歷和服務年限的增加,學生對志愿者管理、工作滿意度的認可度在下降,如何保持志愿者的熱情,志愿服務長效性是值得談論的問題,這是志愿者組織必須反思的方面。
同時研究者提出以下想法,作為后續(xù)研究之建議:本研究對象只局限于佛山大學生,由于樣本來源有限,對于研究結果推論的有效性可能會有影響。因此建議未來可擴大研究對象的來源,使相關研究更完整。本研究并未區(qū)分學校性質,建議后續(xù)研究者可以區(qū)分公私立學校、不同學歷加以分析,此可以分析出志愿服務的差異。同時非學生志愿者與學生志愿者的差異也是后續(xù)研究的重要方向。
[1]曾華源,曾騰光.我國志愿服務潛在問題與應有的走向-兼論新通過之志愿服務法[J].小區(qū)發(fā)展季刊,2001:6-17.
[2]陳健,梁思影.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的影響因素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3,04,74-75.
[3]曾華源,鄭贊源,陳政智.志愿服務工作發(fā)展驅向——以祥和計劃志愿服務之推動為基礎[J],小區(qū)發(fā)展季刊,1998.
[4]共青團中央.中國注冊志愿者管理辦法.中青發(fā)[2006]55號,2006.
[5]李淑珺,譯.志工實務手冊[M].2003.
[6]惠澤人咨詢服務中心編輯隊共同編寫,翟雁修訂.中國非營利組織志愿者管理指南[M].溫洛克民間組織能力開發(fā)項目,2005.
[7]陳政智.非營利組織中志愿工作者之管理:從人力資源管理觀點[J].小區(qū)發(fā)展季刊,1999:117-127.
[8]吳建明.非營利組織志工參與動機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臺東縣救國團所屬社會基層志工為例.臺東大學區(qū)域政策與發(fā)展研究所公共事務管理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
[9]林南.臺北聽障奧運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D],2011.
[10]李明惠.我國非營利組織志愿者管理研究[D].內蒙古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11]黎俊雄.志愿服務參與動機及滿意度之研究——以新北市莊敬高職志工服務隊為例[D].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11.
[12]徐宏奇.志工管理對志工參與關系之研究——以臺南縣西港鄉(xiāng)關懷中心為例[D].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
2013年度廣東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課題《構建大學生志愿服務課程化機制的探索與研究》(2013ZY036);廣東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課題《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外化路徑研究》(2014WT107);廣東省高等學校黨建重點課題(2015GZZD3);廣東職業(yè)技術學院科研課題《大學生志愿服務常態(tài)化機制研究》(K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