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故意毀壞財物罪中的“公私財物”

        2016-03-16 11:38:03
        關鍵詞:財物罪體物財產性

        薛 豐 民

        (武漢大學 法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

        ?

        論故意毀壞財物罪中的“公私財物”

        薛 豐 民

        (武漢大學 法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

        “公私財物”不等于“公私財產”。德國、日本、法國刑法上的“物”都是以民法上的“物”為核心的,我國刑法上“公私財物”也必須以民法上的“物”即有體物為核心,同時應當考慮本國刑法體系的設置,對無體物進行限制解釋。同時,運用類型思維對財產性利益和虛擬財產進行考察,明確財產性利益和虛擬財產并非一定屬于該罪中的“公私財物”。

        公私財物;有體物;財產性利益;虛擬財產

        嚴峻高買低賣股票案、劉海洋故意傷熊案雖已過去多年,股票和熊成為故意毀壞財物罪中的“公私財物”也基本再無爭議,但是從教義學角度對兩罪再次進行探討,理清故意毀壞財物罪中“公私財物”的內涵和外延,仍有必要。近年來,隨著德日刑法學的不斷引入和刑法教義學的發(fā)展,我國的刑法教義學也日趨精細,先是主觀解釋論與客觀解釋論之爭,再是形式解釋論與實質解釋論之爭,但是,無論采取何種解釋論,解釋理由基本都是文理解釋、體系解釋與目的解釋,而文理解釋所對應的解釋理念就是概念思維,目的解釋所對應的解釋理念就是類型思維。在入罪和出罪時以何種理念為指導,不同學者仍有不同意見。

        概念思維應當是刑法解釋思維的起點,刑法所承載的價值必須通過文字向外傳達,我們也只有通過文字才能夠去解讀刑法背后的價值判斷。但是,特別是有的詞匯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判斷,在當下這個價值多元化的時代,不同的個體從各自的陣營或者立場出發(fā),會對“規(guī)范”的詞匯進行多價值的演繹,此時,就需要在類型思維下進行調和。

        一、概念思維下的“公私財物”

        我國現(xiàn)行的97刑法中,涉及財產的措詞并不統(tǒng)一,例如,刑法第2條、第13條、第21條等使用了“財產”,第64條、第163條、第184條等使用了“財物”,第159條、第160條、第175條等使用了“資金”,第263條、第361條等使用了“物資”,第273條、第284條等使用了“款物”。而刑法分則第五章通用“公私財物”一詞。該章直接使用“公私財物”一詞的有搶劫罪、盜竊罪、詐騙罪、搶奪罪、聚眾哄搶罪、敲詐勒索罪和故意毀壞財物罪?!肮截斘铩本统蔀楸咀锏姆缸飳ο?,如何定義“公私財物”,“公私財物”又包括哪些類型,就是這部分所要重點探討的問題。

        (一)“公私財產”和“公私財物”

        公私財物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公共的或者個人的有經濟價值的物。支持通說的高銘暄、馬克昌、王作富、蘇惠漁等,在其主編的教科書中解釋公私財物時,一般都直接引用刑法第91條、第92條的規(guī)定,即公私財物就是公共財產和公民私人所有財產,簡稱公私財產。

        那么,我們能否認為刑法第91條、第92條規(guī)定的就是“公私財物”呢?筆者認為刑法第91條、第92條規(guī)定的公私財產并不等于公私財物。

        第一,“財物”作為一種規(guī)范的構成要件要素,其內涵與外延不可能在立法上準確框定,只能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變化,根據法益保護的要求,交由刑法理論和實務來解決[1]。

        第二,刑法第91條、第92條不能準確定義公私財產,內容極其混亂。刑法第91條是以主體差異區(qū)分公共財產,即國有財產、集體財產以及“社會財產”,而公共財產內涵與外延之內容,并未提及。第92條第1項和第2項區(qū)分了生活資料與生產資料,并列舉了生活資料的類型;但第3項又拋棄了生活資料與生產資料的區(qū)分,籠統(tǒng)以特殊主體身份(個體戶與私營企業(yè))來說明,而公民私人所有財產之內涵與外延同樣并未提及;第4項列舉的股份、股票、債券等,明顯難以納入第1項、第2項所謂的個人、家庭所有的生活資料或生產資料的范疇,故而單列,現(xiàn)實情況下,個體戶與私營企業(yè)等主體毫無疑問可以擁有股份、股票、債券等財產,其主體也并不限于個人。因此,現(xiàn)行刑法第91條、第92條并不具有規(guī)范意義,不足以為侵犯財產罪的財產概念提供清晰的指涉。現(xiàn)行刑法第91條、第92條作為侵犯財產罪中財產的定義地位之尷尬,也充分體現(xiàn)在司法實踐中。

        第三,我國司法實踐在審理涉及侵犯財產罪案件中援引現(xiàn)行刑法第91條、第92條的案件數量并不多。筆者利用北大法寶數據庫搜索,援引刑法第91條的裁判文書共96篇,90%以上涉及的都是職務犯罪,援引刑法第92條的裁判文書共有15篇,只有5篇涉及刑法分則第五章侵犯財產罪,其中2篇裁判文書涉及案件的罪名為故意毀壞財物罪。然而,直接搜索涉及故意毀壞財物罪的裁判文書共2447篇,可見,我國司法實踐在審判涉及刑法分則第五章侵犯財產罪的案件時,幾乎并不援引刑法總則第91條、第92條來確定“公私財物”的范圍,因此,筆者認為,通說以及多名學者援引刑法第91條和第92條來解釋“公私財物”并不恰當,即不能把“公私財產”當做刑法上的“公私財物”。

        那么,我們應當如何界定“公私財物”呢?公私二字容易理解,即主體的區(qū)別,然而界定“財物”,才是界定“公私財物”的重點。張明楷教授認為,對于財物這一概念,首先必須根據財產犯罪的本質與保護法益進行解釋;不能因為其中有一個“物”字,就認為只有有體物才是財物[2]。筆者認為,張明楷教授持此觀點拋棄了概念思維的定型化要求,并不可取。因此,界定“財物”中的“物”就是界定“公私財物”的重中之重。

        (二)“物”的域外考察

        物源于羅馬法,之后法國民法和德國民法繼承和發(fā)展了物的理論。

        德國民法典第90條規(guī)定,“法律意義上的“物”(dieSache),僅為有體的標的”。該學者認為,“如果將該條譯為“本法所稱的物為有體物”,有循環(huán)定義之嫌,且德語中Gegenst nde是Gegenstand的復數形式,是“標的”的意思(英文作objects,法文作objets)。那么無體的標的,包括權利(如債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等)和除權利以外的無體的標的、電流、熱能、聲波、商號的營業(yè)價值等,既不是物(因為它們是無體的),也不是權利,而是除權利以外的無體的標的”[3]。德國物權法中,物通常包括動產和土地。在立法者看來,這兩個詞語的內容人人熟知,故法典本身未給其做出定義解釋。德國學者鮑爾·施蒂爾納認為,“所有其他不屬于“土地”的有體物,均為動產,所有的——曾經一度為動產的——動產,在成為土地之“重要部分”時,也屬于土地(民法典第93、94條)”[4]。

        與德國民法典不同的是,法國民法典中并未使用物權,而是使用財產(les biens)一詞,如,法國民法典第二卷“財產及所有權的各種限制”。因此,法國民法中并沒有“物”這個概念,只有“財產”。何為法國民法中的財產?有學者指出,所謂“財產”,除了物(les choses)以及物上設定的各種權利(les droit portant sur les choses)以外,還可以是“一人對另一人所持有的債權”(les droit de créance)。這一論述與尹田教授的論述完全相同,即法國民法上的財產既包括物和物上的各種權利——所謂的物權,也包括債權,只是債權部分在法國民法典第三編“債”中規(guī)定。動產又包括哪些呢?依據法國民法典第527條的規(guī)定,動產分為“依其性質為動產的財產”——有形動產物(choses mobilères corporelles)以及“依法律的規(guī)定為動產”的財產——這是指無形動產(les meubles incorporelles)[5]51-73。

        日本民法典并未使用“物”這一名詞,但根據日本民法原理,物權的客體必須是有形物,例如,有日本學者在其教科書中指出,物權理論是依托有體物這一核心概念發(fā)展而來,雖然光、電、熱等能源來法律上已被承認可支配的物,不過仍有學者只承認這是一種支配權,不是物權[6]。另外,日本的民法典以總則、物權、債權、親屬和繼承這五編構成體系,它被稱為大陸法系結構。這是由于日本民法典受德國民法典影響的緣故,但日本民法典中也有不同,即物權中關于“物權變動與對抗要件(登記)”的規(guī)定等,則是受到了法國民法典的決定性影響。

        綜上所述,從物這一概念的發(fā)展來看,作為物權客體的物包括有體物和無體物,有體物包括動產和不動產,無體物主要指權利,但也包括其他。德國民法(die Sache)、法國民法(la chose)、日本民法中的“物”均指有體物。

        (三)刑法上的“物”

        那么,大陸法系中各國民法上的“物”與各國刑法上的“物”的范圍是否一致?換句話來講,無體物是否是各國刑法上的“物”呢?

        根據德國刑法典第242條(1)的規(guī)定,盜竊罪的對象已明文為動產,電力并未民法上的物,因此也就不是動產,所以,在德國審判實踐曾經不認為竊電行為符合盜竊罪的構成要件,并認為電屬于財物的觀點違反了罪刑法定主義。只是在后來刑法規(guī)定了盜竊電力的犯罪后,才將竊電行為認定為犯罪[7]523。即今天的德國刑法典第248條(c)(1)的規(guī)定正來源于此。由于德國刑法典在定義盜竊罪是僅使用了有體物的下位概念動產,因此,德國刑法中有關財產犯罪的對象均不超出德國民法的“物”的范圍。

        法國刑法典第311-1條規(guī)定:“盜竊系指欺詐竊取他人財物的行為。”法條中“財物”一詞的使用的是“l(fā)a chose”,基本含義為有體物。1929年,法國與德國同時期發(fā)生盜竊電力的事件,但根據法國民法典中的有關財產的規(guī)定,財產包括動產和不動產,電力顯然不能歸為不動產。而電力是否屬于動產呢?根據民法的基本原理,動產和不動產都是有體物的下位概念,電力作為無體物也不是動產,因此,竊取電力的行為不能算是竊取動產,就不能依照刑法第311-1條定罪。因此,法國最高司法法院刑事庭采用判例的形式認定煤氣(天然氣)、電流依其性質為動產[5]51-73。有學者認為這一判決屬于擴大解釋[9]7。筆者同意這一觀點,正因為這一解釋屬于擴大解釋,之后法國刑法典修訂時才加入了第311-2條的“損害他人利益,欺詐竊取能源,視同盜竊”的規(guī)定。因此,法國刑法上的財物(la chose)的范圍與法國民法上的有形動產物(choses mobilères corporelles)應該是一致的。

        日本民法中關于物權客體的理論來源于德國民法,日本民法中的物僅包括有體物,并且根據同時期日本刑法第235條的規(guī)定,日本審判實踐通過擴大解釋將電力解釋為財物。之后,日本刑法同樣通過修訂的方式加入了第245條,將電力納入刑法進行規(guī)制。

        雖然各國刑法規(guī)定的不同,但基本上刑法上的“物”的內涵源于民法上的“物”,均是指有體物。

        我國物權法明確使用了物的概念,并且將物限定為有體物,包括動產和不動產。因此,非有體物,如作品、商標,發(fā)明、電力、風力、頻道等無形財產,原則上是由專門的法律如《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等加以調整。那么,我國物權法上的物就是指存在人體之外,為人力所能支配,且能夠滿足人類社會生活需要的有體物[8]。那么,是否可以確定我們刑法上所說的物僅指有體物呢?倘若認為我國刑法上的物僅指有體物,則刑法第265條當為法律擬制。倘若認為我國刑法上的物包括無體物,則刑法第265條當為注意規(guī)定。

        我們來考察一下日本的規(guī)定。日本刑法第245條“電氣也視為財物”應當是法律擬制,而并非注意規(guī)定。第一,“電氣也視為財物”意味著電氣并非財物,僅是當做財物對待。第二,管理可能性說界限并不明確,違反了罪刑法定主義。根據該說,只有管理可能性是財物的要件,因此,不僅對電氣、熱、水力、放射線、牛馬的牽引力這樣的能源的不正當利用構成盜竊罪,而且擅自觀看戲劇、無票乘車、擅自使用電話,進而侵害債權、不當取得情報等行為都成立盜竊罪,因為劇場、電車、電話、債權、情報等,都具有物理的或者事務的管理可能性。但是,這樣的解釋結論與日本現(xiàn)行刑法不處罰盜竊利益的立場相違背。正因為如此,管理可能性說不得不進行各種規(guī)定,但各種限定也不具有合理性。因此,日本刑法第245條不是注意規(guī)定,而是法律擬制,無體物中,只有電氣才能成為財產罪對象,其他無體物不能成為財產罪對象[9]。考慮無體物能否成為財物的內容時,要根據物權法的規(guī)定做基礎,也要以刑法法條的相互關系為依據。

        根據我國的立法體例與司法實踐,筆者傾向于將我國刑法第265條解釋為注意規(guī)定,因此,盜竊無體物的,也可能成立盜竊罪。第一,我國刑法第265條并沒有采取像日本刑法第245條那樣的表述方式,即并非規(guī)定“電信號碼視為財物”[10]654。第二,我國刑法并沒有將無體物排除在侵犯財產罪的對象之外;另外,當今社會已經十分發(fā)達,這些看不見的無體物同樣具有不可忽視的經濟價值,并且,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完全可以對這些無體物進行管理,例如,公民可以控制自己的用電量,電廠可以控制發(fā)電量,煤氣罐可以儲存煤氣等,這些無體物當然可以成為公民所有的財物,也可以成為刑法分則第五章所侵犯的對象。最后,我國司法實踐事實上也將無體物作為盜竊罪的對象。如最高人民法院1997年11月4日《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規(guī)定,“盜竊的公私財物,包括電力”。在司法實踐中(即使是舊刑法時代),對盜打電話的行為一直以盜竊罪論處;而盜打電話所取得的只是財產性利益[11]。因此,無體物可以成為盜竊罪的對象。那么,無體物這種財物可不可以成為故意毀壞財物罪的對象呢?即刑法第275條的“公私財物”是否可以與264條中的“公私財物”作相同理解呢?筆者認為,必須對實踐中有爭議的“財物”進行類型化考察。

        二、類型思維下的特定“公私財物”之探討

        (一)財產性利益

        財產性利益應當是能滿足人物質或者精神需要的、可以貨幣衡量的、能夠移轉的、可以管理的、通過某種介質表現(xiàn)其價值存在的。即財產性利益是一種權利[12]。

        我國刑法中使用的均是“財物”“財產”等詞匯,并未直接使用“財產性利益”一詞。有關財物與財產性利益區(qū)分考察的觀點源自日本刑法,因為日本刑法典將兩者分別予以規(guī)定。

        財產性利益可以成為詐騙罪的對象,這是目前學界的通說,也得到最高司法機關的認可。例如,張明楷教授認為,詐騙罪的對象可以包括財產性利益,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刑法的目的在于保護法益和維持規(guī)范,分則第五章為侵犯財產罪,那么立法時設立此章的目的就是在公民的財產受到侵害時懲處侵害人,保護公民的財產,并維持規(guī)范的效力。第二,加之,現(xiàn)代社會對于個人財產的衡量早已超出了以有體物為核心的實體財產的范圍,以股票為核心的表現(xiàn)為所有權的財產性利益和以債券為核心的表現(xiàn)為債權的財產性利益已經成為公民財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對之進行保護不符合公民的預期,因此,財產性利益是法所保護的一種重要利益,可以成為詐騙罪的對象。第三,民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雖然侵犯他人財產的行為可以通過民法中的侵權責任法進行調整,適用填平原則補償被害人的財產損失,但是,民法并不是萬能的,缺乏刑法威嚇的情況下,恐怕并不能保證公民的財產權受到全方位的保護。第四,刑法中其他條款的規(guī)定也表明刑法從體系上承認財產性利益可以作為詐騙罪的對象[12]。因此,張明楷教授將財物解釋為“具有財產性質的利益”,包括“包括財物與財物以外的具有財產價值的能夠滿足人的需要的利益”[12]。另外,我國現(xiàn)行的司法解釋也承認過財產性利益可以成為詐騙罪的對象[13]。雖然該司法解釋已經失效,但是從側面說明,實務界曾經認為財產性利益可以成為詐騙罪的對象。

        那么,財產性利益能否被推而廣之成為故意毀壞財物罪中的公私財物呢?

        筆者認為,將財產性利益解釋為該罪中的財物,應當對財產性利益進行分類考察。財產性利益一般指獲得債權或者免除債務,那么債權和債務通常都是有憑證的,例如借條或者存折。倘若行為人出于報復撕毀了他人的存折,此種行為可否認為是毀壞財物?存折作為債權憑證證明存款人對銀行享有債權,但是撕毀存折的行為并不能認定為毀壞財物。第一,存折的價值就是其工本費,僅有10元,達不到數額標準,第二,毀壞存折后,由于債權人可以通過掛失等多種方式進行補救,該行為不能導致債權人財產的喪失,因此,毀壞存折的行為并不能使債權人喪失該財產性利益,也就不能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但是借條由于其唯一性,一經毀壞變無法復原,并且在民事訴訟中,借條的有無可以決定訴訟的結果,因此,毀壞借條的行為確實導致了債權人財產利益的喪失,恐怕難以不將其認定為故意毀壞財物罪。

        (二)虛擬財產

        有學者認為,虛擬財產應該受到刑法的保護,例如,于志剛教授認為,現(xiàn)實生活中,虛擬財產的存在有其正當性,不應當因其存在于虛擬世界中忽視現(xiàn)實社會法律對其應有的保護;虛擬財產的所有人是通過其個人的財產投入、時間投入、精力投入才獲得虛擬財產的,例如網絡游戲的參與者在游戲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游戲中的任務獲得虛擬財產;另外類似于Q幣等可以通過購買運營商發(fā)售的點卡等在游戲中購買裝備的,其裝備也應當是虛擬財產,受到現(xiàn)實法律保護[14]。有學者認為,虛擬財產不應受到刑法保護,該學者根據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認為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玩家在游戲中進行的打怪、練級、刷裝備等行為并不是勞動,因此,在游戲中獲得的裝備、游戲賬號等不具有價值,因而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15]。有學者認為,對于虛擬財產,應當區(qū)別對待,“網絡虛擬財產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虛擬財產包括一切具備現(xiàn)實交易價值與不具有現(xiàn)實交易價值的,如網絡ID號碼、免費的或收費的郵箱、虛擬貨幣、虛擬設備。狹義的虛擬財產單純指具備現(xiàn)實交易價值的,即由網絡用戶通過支付費用取得,并在離線交易的市場內可通過交易獲得現(xiàn)實利益的虛擬物品”[16]256。

        筆者認為,虛擬財產可以成為故意毀壞財物罪的對象,即可以納入財物的范圍。第一,虛擬財產一詞出處無從考據,這只是公民對QQ號、游戲裝備等物品的統(tǒng)稱,從法學專有用詞來講,虛擬財產應當屬于民法上的無體物。如前文所述,無體物并不被刑法所排斥,例如電力可以被盜竊。第二,并非所有虛擬財產都可以被毀壞,由于故意毀壞財物罪要求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后果的,因此,“普通的QQ號碼、EMAIL賬號雖然具有管理可能性與轉移可能性,但不具有價值性,故不能認定為刑法上的財物”?!熬邆湄斘锾卣鞯奶摂M財產,才是刑法上的財物”[17]。

        [1]陳洪兵.財產犯罪之間的界限與競合研究[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4:49.

        [2]張明楷.非法獲取虛擬財產的行為性質[J].法學,2015(3).

        [3]陳衛(wèi)佐.德國民法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30.

        [4]鮑爾·施蒂爾納.德國物權法(上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2-23.

        [5]弗朗索瓦·泰雷,菲利普·泰勒爾.法國財產法(上)[M].羅結珍,譯.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51-73.

        [6]田山輝明.物權法(增訂本)[M].陸慶勝,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0.

        [7]張明楷.外國刑法綱要[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523.

        [8]王利明,楊立新,王軼,程嘯.民法學(第三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229.

        [9]西田典之.刑法各論[M].東京:弘文堂,2010:137-138.

        [10]張明楷.刑法分則的解釋原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654.

        [11]張明楷.詐騙罪與金融詐騙罪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13. [12]張明楷.財產性利益是詐騙罪的對象[J].法律科學,2005(3).

        [13]馬克昌.百罪通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681.

        [14]于志剛.論網絡游戲中虛擬財產的法律性質及其刑法保護[J].政法論壇,2003(6).

        [15]侯國云.論網絡虛擬財產刑事保護的不正當性[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

        [16]皮勇.網絡安全法原論[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256.

        [17]張明楷.非法獲取虛擬財產的行為性質[J].法學,2015(3).

        O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Property” in the Crime of Intentional Destruction of Property

        XUE Feng-min

        (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In this paper, the use of conceptual thinking to “public and private property” was analyzed, that “public and private property” is not equal to “public and private property”, and from a comparative law perspective that “thing” in Germany, Japan, France, the criminal law is to “thing” in civil law as the core, the criminal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ublic and private property” must “thing” in civil law to the body as the core, also should consider the setting of national criminal law system, restrictive interpretation to non object. At the same time, the use of the type of thinking on property interests and virtual property was analyzed, that property interests and virtual property is not necessarily belong to “public and private property” of the crime.

        public and private property;thing;property interests;virtual property

        10.16366/j.cnki.1000-2359.2016.03.022

        2016-01-17

        D914

        A

        1000-2359(2016)03-0105-05

        薛豐民(1990—),男,河南開封人,武漢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國刑法研究。

        猜你喜歡
        財物罪體物財產性
        農村財產性收益扶貧 為精準扶貧開辟新路
        遼寧省沿海城市臭氧小時濃度變化特征及其與前體物濃度相關性分析
        紫光展銳等發(fā)布首個PSA認證軟硬件—體物聯(lián)網可信數據上鏈解決方案
        智能城市(2021年9期)2021-06-14 03:14:18
        體物盡其妙,品之有寄托——杜甫詠物詩《房兵曹胡馬》賞析
        文苑(2019年14期)2019-08-09 02:14:34
        試論故意毀壞財物罪的主觀方面
        山西青年(2017年17期)2017-01-30 06:42:57
        盜竊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之思考
        新時期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的路徑
        學習月刊(2015年2期)2015-07-09 03:50:20
        杭州市農民土地財產性收入的現(xiàn)狀及對策
        西部地區(qū)城鄉(xiāng)居民財產性收入差距分析*
        盜竊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區(qū)分
        中國檢察官(2013年2期)2013-01-30 06:16:39
        国产无码夜夜一区二区| 日本女优禁断视频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熟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的区别| 人妻少妇进入猛烈时中文字幕|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在线亚洲+欧美+日本专区|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 阿v视频在线| 91大神蜜桃视频在线观看| 按摩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熟女人毛毛耸耸多| 六月丁香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 青青草国产成人99久久| 欧美综合区|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中文乱码| 日本第一影院一区二区| 十八禁在线观看视频播放免费| 久热香蕉视频| 国产伦理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v综合一区| 精品高朝久久久久9999|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偷拍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www| 亚洲精品你懂的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国产精品香蕉| 男人天堂插插综合搜索|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网站|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 偷拍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本熟妇中出高潮视频|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色综合网| 天天鲁在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理论片不卡| 国产内射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狼人 | 人妻有码中文字幕|